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盐酸莫西沙星

盐酸莫西沙星

盐酸莫西沙星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458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840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华东六省一市护理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海峡护理论坛、全国抗菌药物临床新进展与规范应用(张家界)学术交流会、第三届(2017年)中国安全药理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安全药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盐酸莫西沙星的相关文献由1019位作者贡献,包括傅雪琦、沈羽君、李金伟等。

盐酸莫西沙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0.7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840 占比:99.27%

总计:33081篇

盐酸莫西沙星—发文趋势图

盐酸莫西沙星

-研究学者

  • 傅雪琦
  • 沈羽君
  • 李金伟
  • 吴剑英
  • 常臻
  • 张军东
  • 易崇勤
  • 田舟山
  • 郑少辉
  • 陈晚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丽; 傅梦清
    • 摘要: 目的:探究用清肺消炎丸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门诊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参考组(35例)和清肺消炎丸组(35例)。为参考组患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与羧甲司坦口服液进行治疗。为清肺消炎丸组患者进行与参考组患者相同的治疗,并让其加服清肺消炎丸。持续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的评分。结果:1)清肺消炎丸组患者治疗的愈显率(94.29%)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治疗的愈显率(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第10天,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消炎丸组患者的各项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用清肺消炎丸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CAP痰热壅肺证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 王立新; 田冶; 王晨; 张斗胜; 尹利辉; 姚尚辰; 崇小萌
    • 摘要: 目的:建立盐酸莫西沙星片剂有关物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提高检测效率。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Phenyl(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A为四丁基硫酸氢铵缓冲液-甲醇(80∶20),流动相B为四丁基硫酸氢铵-甲醇(20∶80);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3 nm;流速为0.4 mL·min^(-1)。结果:建立了盐酸莫西沙星片剂有关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此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及准确度较好,线性范围为0.001~1 mg·mL^(-1)。结论:此方法分离效率高,可对盐酸莫西沙星片剂中全部杂质进行有效控制。
    • 彭力; 程永刚; 肖中元; 唐佳丽; 郭伟; 王永红
    • 摘要: 文章建立盐酸莫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苯基键和硅胶柱(4.6×250 mm,5.0μm);以缓冲溶液(含0.5 g/L四丁基硫酸氢铵和1.0 g/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2.26)为流动相A;以甲醇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波长为293 nm;流速为每分钟1.3 mL;柱温45°C;进样体积10μL。方法专属性好;5-羟甲基糠醛进样在0.2686~161.1600 n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9%,RSD=1.08%(n=9);重复性RSD为0.4%(n=6);中间精密度RSD为0.76%(n=12);供试品溶液56 h内稳定。该方法操作简便、耐用性好、准确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盐酸莫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测定。
    • 冯玉飞; 吴先富; 肖新月
    • 摘要: 目的:建立采用1 H定量核磁共振波谱(1H 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qNMR)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及其杂质7-氨基莫西沙星喹啉羧酸对照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使用Bruker Ascend 600超导核磁共振谱仪,以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为溶剂,脉冲序列为noesyigld1d,弛豫延迟时间为30 s,扫描次数16次.结果:选取氢谱图中δ6.09为内标物的定量信号,δ8.67和δ7.68为盐酸莫西沙星的定量信号,δ8.60和δ7.69为7-氨基莫西沙星喹啉羧酸的定量信号,测得盐酸莫西沙星及其杂质7-氨基莫西沙星喹啉羧酸的含量与质量平衡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核磁定量方法可用于盐酸莫西沙星及其杂质7-氨基莫西沙星喹啉羧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准确、快速,并为质量平衡法对标准物质定值提供有力的佐证.
    • 王翠花
    • 摘要: 目的 分析治疗慢性盆腔炎用盐酸莫西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遵循治疗药物差异原则,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4—11月收治的6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盐酸莫西沙星单药治疗)和观察组(36例,以对照组盐酸莫西沙星单药治疗为基准,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94.4%vs 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血清炎性因子各指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短低,血液流变学改善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建议以盐酸莫西沙星单药治疗为基准,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在提升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 李杰
    • 摘要: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历号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治疗3、6、12个月后,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6、12个月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4.00%、56.00%、77.33%,均高于对照组的28.00%、38.67%、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莫西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可提高痰菌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较好.
    • 赵越; 王明伟; 孙莹莹; 孙长山
    • 摘要: 目的制备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方法参考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处方,通过考察原辅料的相容性、原辅料与注射用水的加入顺序、注射用水首次加入量、样品的溶解温度、制剂的pH、活性炭用量、灭菌条件及包材,确定制剂的处方和工艺。结果最终确定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处方以及制备工艺;取约总量60%的注射用水,加热至70~80°C,加入0.4364 g的盐酸莫西沙星,搅拌使溶解;再加入2.0 g氯化钠,搅拌使溶解,用20 mmol·L^(-1)盐酸溶液调节pH至4.2~4.5,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250 mL;用0.22μm微孔滤膜滤过,灌封,经121°C/15 min灭菌,即得。结论最终确定了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且自制样品的质量与原研制剂相当。
    • 张雅军; 陈忠兰; 王青; 吴先富; 肖新月
    • 摘要: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中氯离子含量.方法:采用Dionex IonPac TM AS11-HC(4 mm×250 mm)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淋洗液为25 mmol·L-1氢氧化钾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C,检测器温度为35°C,抑制型电导检测.结果:氯离子与常见的其他离子分离良好,氯离子浓度在2.5~5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加样回收率为100.2%(n=9,RSD为1.2%),定量限为0.6μg·mL-1.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莫西沙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 孙江峰; 董艳华; 张小军
    • 摘要: 建立HPLC法检测盐酸莫西沙星中要R-异构体含量.应用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选择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溶液(3mmol/L硫酸铜+6mmol/L L-苯丙氨酸)—甲醇(39:11),流速1.0mL/min,柱温45°C,检测波长设定为293nm;进样量10μL.试验检测发现,S-与R-异构体的分离度是3.4,其中R-异构体的线性范畴是0.55~5.40μg/ml(r=0.9995),检测限1.1ng,平均回收率(n=8)达到了99.3%.采用HPLC法检测,操作流程简单,结果精准度较高,适用于检测盐酸莫西沙星内R-异构体的含量.
    • 陈芝薇; 高碧华; 李玲
    •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输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致的胃肠道、中枢神经及肝胆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40例输注盐酸莫西沙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对比其用药后3个方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用药护理.结果 胃肠道方面不良反应,20~50岁患者发生几率相对更大;中枢神经系统方面不良反应,61~70岁、71~80岁两个年龄段发生几率相对较大;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方面,用药30 min后发生人数最多,用药后2 d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比最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急诊患者实施盐酸莫西沙星输注治疗,虽可控制其病情发展、改善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症状,但易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此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相应的用药护理,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