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熔窑
电熔窑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建筑科学、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307663篇;相关期刊28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玻璃纤维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5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2014国际先进玻璃熔制技术研讨会、2012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等;电熔窑的相关文献由259位作者贡献,包括耿海堂、吴道元、倪亚军等。
电熔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7663篇
占比:99.96%
总计:307777篇
电熔窑
-研究学者
- 耿海堂
- 吴道元
- 倪亚军
- 商树伦
- 陈金方
- 商树仑
- 孙承绪
- 王绍武
- 田英良
- 商振可
- 孙诗兵
- 赵树旗
- 赵福年
- 陈福
- 任文军
- 刘勇
- 吴嘉培
- 宁伟
- 李函玮
- 窦晓翠
- 罗理达
- 贾孝峰
- 赵恩录
- 赵文娟
- 邢作新
- 郭占法
- 陆建影
- 陈世超
- 乐军
- 冯建业
- 庞建
- 李志刚
- 杨志强
- 柳海军
- 江鑫
- 汪庆卫
- 王兴龙
- 董彦敏
- 袁传波
- 路建乡
- 邢业飞
- 钱启伟
- 闵庆喜
- 何光
- 何旭远
- 党旭峰
- 刘学理
- 刘芳
- 刘贺涛
- 周建淼
-
-
董炫疆;
田英良;
赵志永;
吕锋
-
-
摘要:
玻璃熔体电阻率是设计玻璃电熔窑或电助熔窑的关键参数之一,研究玻璃熔体电阻率测量的边界条件对获得精确电阻率值极其重要。本文基于欧姆定律,构建玻璃熔体电阻率测量装置,探讨了馈入电压、交流电频率、试样颗粒尺寸和填充率等因素对钠钙玻璃熔体在900~1 450°C电阻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馈入电压为2~10 V,交流电频率为1 kHz,试样颗粒尺寸为830~1 700μm,填充率为80%,降温速率为2°C/min时,电阻率测量结果的误差在各温度段都小于1。该研究可以为玻璃熔体电阻率测量提供参考,进而支撑玻璃电熔窑及电助熔窑电加热系统的设计,实现难熔及易挥发玻璃的熔化。
-
-
董炫疆;
田英良;
赵志永
-
-
摘要:
玻璃熔体电阻率是设计电熔窑炉的关键参数之一,研究玻璃熔体电阻率的最佳测量边界条件对获得精确电阻率值极其重要。本文利用玻璃熔体电阻率测量装置,探讨馈入电压、交流电频率、试样颗粒尺寸和填充率等因素对钠钙玻璃熔体在900~1450°C的高温电阻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玻璃熔体电阻率测量结果,确定最佳测量条件。结果表明:当馈入电压在10V以下、交流电频率为1kHz、试样颗粒尺寸10~20目、填充率为80%、降温速率为2°C/min时,其测量结果标准偏差小于1。
-
-
郭富强;
何光;
潘再勇;
陈筱丽;
王乃帅
-
-
摘要:
采用ANSYS 19.0软件对光学玻璃全电熔窑流液洞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运用流场分布、温场分布、局部循环分布对流液洞设计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玻璃液在流液洞中的最大回流位置以及流液洞和上升道区域存在的局部循环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流液洞及上升道区域形成了多个局部循环,流液洞内的回流循环导致玻璃液正方向(z方向)流动的横截面减小而流速增大,同时导致高温区集中在流液洞顶部盖板砖附近位置,该现象加速了盖板砖侵蚀。通过降低流液洞宽度或降低流液洞高度均有利于缩小流液洞的回流循环范围,改善局部区域玻璃液的温度均匀性。曲线拟合近似计算出固定高度为150 mm、宽度为108.14 mm时或固定宽度为250 mm、高度为77.57 mm时流液洞盖板砖覆盖范围内玻璃液无回流产生。
-
-
-
-
耿海堂;
商振可;
商树仑
-
-
摘要:
国内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全电玻璃熔窑在节能和减排领域较火焰窑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某350 t/d浮法玻璃电熔窑的数学模拟,确定了窑炉主要结构及技术参数.通过与1000 t/d火焰浮法玻璃熔窑在窑炉结构、投资、运行成本、环保投入、控制精度、热效率和窑炉使用寿命进行综合对比,为电熔窑在大型玻璃熔窑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
-
-
何光;
郭富强;
陈筱丽;
龚财云;
粟勇
-
-
摘要:
采用ANSYS 19.0对小型硼硅酸盐玻璃电熔窑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电熔窑玻璃液区域进行了电流密度分布、温度分布、速度分布的分析研究。电流密度全局最大值8406.45 A·m-2出现在电极表面区域附近,符合行业设计要求。温场分布研究表明,测试点的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相差不到10°C,与现场具有较高符合性。玻璃液在熔化池内受自然对流影响形成多个对流循环,并在主熔化区域的电极上方附近形成四个热点区域。通过结果比对可以看出模拟分析与生产现场具有较高的符合度,模拟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小型电熔窑设计、工艺调试。
-
-
-
商树仑;
赵福年
-
-
摘要:
为适应环保的要求,燃煤、燃气的火焰窑炉玻璃厂家都面临技术改造的问题.政府部门给出两个选择,一个是全氧燃烧池窑,一个是全电熔池窑.本文只对火焰窑技改电熔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
-
-
He Xuyuan;
何旭远
- 《2014国际先进玻璃熔制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玻璃配方对产品物化性质、生产成本和工艺管理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配方设计不当时会给产品制造带来灾难性的生产事故.本文以电熔窑玻璃熔制和高温浇注成型工艺为载体,介绍在此情况下的玻璃配方设计需要考虑的设计管理要素.指出配方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贯穿工序过程管制的全过程.因此,配方设计在考量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必须充分考量它对工序过程管制的影响.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部分的要求才会制造出符合预期品质的产品.由此可以看出,配方设计过程是各类设计要素优化输出的过程,它不单单是组成的设计,而是组成背后更多因素的综合设计,需要工艺工程师们高度关注和警觉由此带来的结果。
-
-
-
谢军;
李红霞;
王自强
- 《2011年中国玻璃行业年会暨技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针对电熔窑生产本体着色锰红系列平板颜色玻璃进行开发研究,利用Na2O-CaO-SiO2玻璃体系,以氧化铈、氯化钠、硝酸钠为澄清剂.采用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等为着色剂.使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主波长及L*、a*、b*值,根据玻璃样品L*、a*、b*值的变化来调整着色剂成分及含量.研究表明:锰着色系列玻璃着色剂配方的确定需要考虑电熔窑熔化工艺温度、澄清的方法、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锰着色系列颜色玻璃对时间和气氛十分敏感,故生产锰着色系列颜色玻璃需要保证充分的强氧化条件并尽量缩短玻璃液在窑内的停留时间。锰着色系列玻璃选择的原料中必须含有适当强度和数量的氧化剂,严格控制变价离子的着色价态,进行有效的气氛控制,保持一定氧化气氛。
-
-
-
-
-
刘学理;
张艳娟
- 《2015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电熔窑熔制玻璃的状况,初步探索了硅钼棒和配合料的反应状况,在升温程序的不同阶段加入配合料以及硅钼棒进行玻璃原料的几组玻璃熔化实验,通过扫描电镜对几组反应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先将配合料加入坩埚中,升温至1380°C时加入硅钼棒片段,然后继续执行升温程序的这一实验组,硅钼棒和配合料的反应最弱.
-
-
-
罗理达;
宁伟;
汪庆卫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铈掺杂二氧化锡超细粉体,平均粒径为20nm,并制得氧化锡电极样品.主要研究了在氧化锡电极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e对电极导电性能的影响情况,通过XRD、SEM和电阻率表征样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e掺杂有利于提高SnO2电极的导电性能,并随Ce含量增加,导电性也提高。共沉淀制得的原料粉体具有纯度高、掺杂均匀等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添加剂在SnO2电极中起到的提高导电性能的作用,且共沉淀法操作较简便,易实现从实验室制备到实际生产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