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池模型

电池模型

电池模型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91793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科学技术与工程、广西工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电源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07年首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等;电池模型的相关文献由87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承慧、段彬、崔纳新等。

电池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91793 占比:99.98%

总计:691951篇

电池模型—发文趋势图

电池模型

-研究学者

  • 张承慧
  • 段彬
  • 崔纳新
  • 张奇
  • 李泰京
  • 何洪文
  • 周忠凯
  • 商云龙
  • 张君鸣
  • 朱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那欣
    • 摘要: 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与充放电过程中的均衡策略有关。为了保证在充放电过程中使实时电量均衡化,保证电池组的使用安全,并满足不同规格电池充电的需要,通过仿真方法设计了一种均衡充电方案。首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一种新的电池模型,得到可以正确反映电动势、电流的仿真充电曲线;然后选用单端反激变换器作为基础拓扑结构,模拟外接电源供电的充电过程,得到了不一致性收敛的均衡充电效果,证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 陈健; 周鹏程; 陆守强; 袁喜鹏; 杨原; 梁告; 赵斌
    • 摘要: 针对仿真过程中大多数电池等效模型未能考虑低温对电池性能影响的问题,文章基于充放电性能受低温影响较大的磷酸铁锂电池,构建了适用于短时间、小倍率放电条件的电池等效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首先分别在0°C、5°C、15°C三种条件下对电池进行HPPC测试;其次在Matlab/cftool工具箱中采用指数函数法拟合,求出各项参数值;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恒流放电和脉冲放电工况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脉冲放电工况下该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误差最大不超过0.02 V,在恒流工况下主要放电区间内最大误差也不超过0.04 V。
    • 徐光福; 姜淼; 王万纯; 魏阳; 侯炜
    • 摘要: 由电池构成的大型储能在清洁能源占比高的电力系统里占有重要地位,电池的短路计算和保护配置十分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单体电池短路模型,并用短路实验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簇内和簇间短路的短路电流通用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可以广泛应用于任意电池数量的大型储能系统之中,全面地覆盖了各种极间及极地短路情况,在算例中验证理论计算公式与仿真误差在4%以内可以满足保护分析需要。分析了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和变化规律,发现了簇内短路时短路点内部电池越多则其他簇和短路点电流越大、簇间短路时模组差对短路电流影响等结论。根据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大型储能电站各种保护方案的利弊,提出了基于熔断器的保护配置方案,并分析了最有利的熔断器安装位置,总结出在此方案下各个熔断器最大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本文提出的保护配置方案覆盖了短路电流计算、器件选型等多个方面,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池储能电站前期方案设计之中。
    • 刘晓静; 李建良; 南忠良; 郭秋蕊
    • 摘要: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的估算在电池管理系统中十分重要,电池模型精确度和参数辨识准确度对其有决定性影响。以磷酸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选用一阶RC电池模型,对时变参数进行辨识。传统的带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在参数辨识过程中,电压误差值存在偏差,导致模型精度降低。为了提高动态工况下的模型精度,引入比例控制算法对电压误差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城市道路循环工况(UDDS)下,改进的带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算法的误差在0.03 V以内,提高了系统参数辨识的准确度和电池模型精确度。
    • 孙洁; 刘梦; 刘晓悦; 孙晔; 于凤臣
    • 摘要: 为弥补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时误差大的缺点,从而更加有效地监测电池的状态,文中以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建立数学关系简单、易于工程实现的状态空间模型。在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加入自适应因子来辨识二阶电路模型中相应的参数,并进行电路模型精确度验证;然后,结合多创新的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MIAEKF)对电池荷电状态(SOC)进行精准估算;最后,利用Matlab数值软件编程该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创新的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电池SOC的平均误差最小为1.12%,估算的最大误差为2.69%,说明基于多创新的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在估算过程中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对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的精度有较精准的估计。
    • 郭向伟; 邢程; 司阳; 朱军; 谢东垒
    • 摘要: 递推最小二乘法(RLS)应用于锂电池这种多时间尺度系统时,会出现模型参数辨识精度低、工况适应性差等问题。为此,以双极化(DP)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模型参数不同的时变特性,通过分离欧姆电阻的辨识过程,使得RLS需要辨识的参数减少,并降低待辨识参数的相互影响,提高RLS辨识的精度及降低运算量;其次,根据模型参数在线辨识对恒流工况辨识精度低,而离线辨识对恒流工况辨识精度高的特点,提出全工况自适应输出等效电路模型,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基于实际工况的仿真实验表明,全工况自适应等效电路模型相比欧姆电阻已知的R-DP在线模型及DP离线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在模型精度和运行速度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 朱天航; 吝毅; 陈维刚
    • 摘要: 针对新能源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与对电池充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and 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BILSTM)的混合神经网络,用于拟合已知电池的电流电压等与SOC之间的关系,以推测SOC。首先,利用CNN来提取输入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运用BILSTM提取其正向和逆向的时间特征并将其进行合并,以达到最大化地利用数据,提高学习及适应能力。混合模型的具体结构为输入层+卷积层+双向长短期记忆层+一组全连接层+输出层。其次,经过多组不同超参数的对比试验,分析找出了其性能最佳时的超参数,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了学习率下降策略以提高学习精度降低过拟合。然后,为检验混合模型的泛化能力,在不同的电池循环下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循环次数下混合网络均表现了很好的估计性能,其估计精度可以保持在1%左右。最后,为证明网络的预测精度,文章还运用常用的网络估计模型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and 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LSTM)和门控递归单元(gated recursive unit,GRU)与混合模型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混合模型进一步提高了SOC估计精度。
    • 刘业凤; 王君如; 华正豪
    • 摘要: 本文以圆柱形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作为对象,采用了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池的放电性能。在实验中,分析了放电倍率对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以及电池剩余容量(SOC)与电池内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测量得到的内阻数据,拟合出函数关系R_(total)(SOC,T),从而完善了锂离子电池生热速率公式。在单体电池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单体电池集成为模块,并对模块在串行通风和并行通风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并行通风条件下的电池模块散热能力较好,在2C放电倍率、2 m/s风速下,电池模块最大温差可以保持在5°C以内,但电池表面最高温度超过50°C。
    • 龚春忠; 陈燕虎; 赵坤民; 储少华
    • 摘要: 针对动力电池在实际使用情况的能量效率解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道路工况下获得的电池输出电压、电流谱,逆推电池模型参数的方法。首先分析电池能量效率对于整车能量消耗量的意义;然后构建电池模型,以输入电流谱,输出电压谱的方式运行模型;接着通过对输出电压谱与实测电压谱的比较逐渐优化电池待辨识参数;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电池内阻与工况下效率辨识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 杨世春; 李强伟; 周思达; 张正杰; 马源; 陈飞
    • 摘要: 动力电池在长时宽温域运行时,其使用性能、寿命和安全性随时间动态演变,存在单体性能不一致、系统容量快速衰减或内部缺陷诱发的电池热失控等问题,需要全气候、全生命周期电池精准管理技术。突破智能化管理的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孪生电池为提升电池管理能力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已逐步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之一。围绕动力电池精细化管理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数字孪生动力电池构建需求,从系统建模与管控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孪生电池建模的基本准则,系统性阐述多维度、多尺度、多物理场融合的数字孪生电池的构建方法,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分析了某电池数字孪生的实践案例,探索了数字孪生电池在生产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场景下的应用可能性,为电池管理技术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