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
中国民俗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风俗习惯、中国文学、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专利文献2963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瞭望、时代潮、民俗研究等;
中国民俗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羚玮、江志伟、马伯庸等。
中国民俗
-研究学者
- 朱羚玮
- 江志伟
- 马伯庸
- 董晓萍
- 伍振
- 刘毅
- 吕洪年
- 尹钊
- 崔国发
- 朱希祥
- 梁晓声
- 殷冲
- 王萍
- 许圣义
- 许昌浩
- 丁明亮(摄)
- 万里
- 万静皎
- 严珺
- 中国民俗钱币学会
- 丰玉煌
- 乌丙安
- 乔凯凯
- 于天池
- 于海燕
- 仲富兰
- 任克雷
- 任红明(摄)
- 伏平
- 何云
- 何传跃
- 何双伶
- 何维国(摄)
- 余人
- 余兵
- 侍迎春
- 依达
- 俞为洁
- 傅建国
- 傅惠敏
- 冯元君
- 冯敏
- 冯林
- 凌华兵
- 刘中平(摄)
- 刘丽萍
- 刘凯彬(摄影)
- 刘国庆
- 刘岩
- 刘建军1
-
-
邵凤丽;
张贞;
桃金娘(图)
-
-
摘要:
七夕是中国民俗大节之一,在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的时间点在较早的古代是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的。织女星,英文为Vega,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在较早的古代,人们将织女星作为季节的标志星。与织女星相对的牵牛星,在古代同样被作为天文时间变化的标志。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年已经广为流传,到了汉代,人们开始将七夕作为节日。
-
-
宋康年
-
-
摘要:
花钱虽不是流通货币,但却属古钱币收藏中一个独特的体系。其中有一种吉语钱,代表了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富有极为深邃的文化内涵,值得去研究和收藏,故自古以来一直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与追捧。
-
-
李隽
-
-
摘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延续五千年间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民俗文化,对人类的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中国民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山西北部的风俗民情在它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受华夏民族的影响,而且还接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渗透。在长期持续不断的演进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实现其日益细致的自我完善。
-
-
周林艳;
樊笛
-
-
摘要:
根据地缘特点,在《中国民俗》课教学中突出东北地域民俗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增加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体验感与归属感,从而使文化教学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
-
-
-
-
摘要:
袁军,男,1963年9月出生,2015年7月前任雷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2015年8月退休。本人2010年出于爱好从事摄影事业,现为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黔东南州摄影家协会会员、雷山县摄影家协会理事。2013年至2015任雷山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作品《雷公山的早晨》在第二届“苗疆圣地和美雷山”“天下西江”杯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中荣获--等奖,拍摄的雷公山风光片得到中国国家地理采用,参加的国家、地方各类影赛中获得多次奖项。
-
-
-
-
-
摘要:
影路人摄影俱乐部以《中国摄影家》杂志安徽会员俱乐部和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安徽会员中心为平台,为广大摄影爱好者组织学术交流、公益讲座、技术培训和采风创作等活动,并组织影友举办作品分享会、参加各类影展影赛等。本期刊登的是第二批影路人摄影俱乐部会员作品,涵盖风光、纪实等多种题材,内容丰富,手法多样。
-
-
-
-
摘要:
“立夏称人”之俗兴于何时?据《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引“孙夫人称阿斗”的民间传说认为,此习俗或起源于汉魏之际。相传立夏称人的习俗,与三国时的刘禅刘阿斗有关,其中一个版本是这样的:赵子龙在长坂坡千军万马之中救回阿斗后,因阿斗的母亲已经去世,刘备便派赵子龙将阿斗护送到已回东吴的孙夫人孙尚香那里,托孙夫人抚养。孙夫人顾忌自己的后母身份,怕被人说三道四,就当着赵子龙的面,称了阿斗的体重,待来年再称,只要分量不减,就说明自己没有亏待阿斗。由于称阿斗这天刚好是立夏,从此以后,“立夏称人”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