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3018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6篇、会议论文352篇、专利文献900篇;相关期刊84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211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2008年生物炼制技术交流和产业化研讨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化工应用技术开发热点研讨会等;生物质能的相关文献由4481位作者贡献,包括易维明、张无敌、田宜水等。
生物质能
-研究学者
- 易维明
- 张无敌
- 田宜水
- 吴创之
- 宋洪川
- 陈柳钦
- 孟海波
- 李志合
- 柏雪源
- 刘贞
- 李永军
- 沈镭
- 赵立欣
- 阴秀丽
- 雷廷宙
- 严陆光
- 刘圣勇
- 张一飞
- 张晟义
- 彭祚登
- 朱开伟
- 李景明
- 赵廷林
- 陈勇
- 何芳
- 俞善庆
- 刘鹏
- 匡廷云
- 周中仁
- 周凤起
- 张培栋
- 张宝心
- 张焕芬
- 张百良
- 张维东
- 成升魁
- 李荫
- 杨世关
- 王伟
- 王庆一
- 王志伟
- 王效华
- 王秀飞
- 王述洋
- 白克智
- 董娟
- 蒲刚清
- 谢建
- 陈夫进
- 陈德铭
-
-
刘钢;
王金秋;
杨仕亮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伴随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双重叠加影响,水、能源、粮食等原生资源供需冲突日益严峻,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涉及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的匹配关系,对国家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生物质能相关的11392篇文献,从文献的国家分布、机构分布到关键词演变、共被引网络主题词聚类等多个方面绘制国际生物质能知识图谱,梳理国际生物质能发展状态和科研历程.梳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趋势、从实践与科研的错位现象中提出了制约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3个关键瓶颈,分析生物质能产业演进的关键要素,得出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战略启示.
-
-
陈晓云;
赵明;
张玉黎;
肖睿
- 《当代化工》
| 2020年
-
摘要: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逐年增大,弃风弃水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电转气技术可将弃风弃水电转化为可大量储存的合成天然气.电转气工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获得高效、廉价地碳源,利用生物质能可为电转气技术提供有效碳源.介绍了欧洲几种典型的生物质能耦合电转气制备合成天然气工艺流程及其运行特征,并分析了电转气工艺面临的主要挑战,可为我国开发发展自主电转气工艺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
-
李子申;
李惟毅;
赵嘉玮;
单东雷
- 《太阳能学报》
| 2020年
-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的由生物质能驱动的小型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三联供系统(biomass-fuelled CCHP-ORC),并对其进行参数优化、热力学分析和经济性分析.同时建立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选取玉米秸秆为燃料,热水为导热介质,R245fa为ORC系统循环工质.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系统在4种运行模式下(纯发电、热电联供CHP、冷电联供CCP、冷热电三联供CCHP)单一变量蒸发温度对各性能参数的影响.比较得出蒸发温度处于409 K时系统各项性能参数表现最优,最佳的运行模式依次为CCHP、CCP、CHP和纯发电模式;随后经(火用)分析得出生物质锅炉(火用)损较大,可进行相应的结构优化.系统在CCHP模式下经济性最优,可持续发展指数SI最高.
-
-
王丽;
付嘉峰;
王琳
- 《节能技术》
| 2020年
-
摘要:
高端装备特色小镇可再生能源规划是高端装备小镇规划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林家村高端装备特色小镇资源评价,提出面向需求分析,以生物质能、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分布式能源配置方式,构建生态循环型可再生能源系统规划模型,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大于80%,节省电能大于80%,污染物减排量大幅减低的规划目标,为其他特色小镇的能源规划提供借鉴.
-
-
-
-
-
-
-
-
-
徐高峰;
郑志锋;
席雪东;
杨勇
- 《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综述了云南省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指出云南省发展生物质能的重要意义,并就其优势与不足来谈云南省生物质能源面对发展机遇与挑战,建议争取政府支持,促进云南生物质能源建设,加强生物质能的多元化及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科技突破技术制约,建设生物质能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加强生物质能宣传效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与“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走有云南特色的生物能源发展之路。
-
-
-
刘云苹;
孙宇飞
- 《2017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来源广,总量大,燃烧过程无污染,具有多种传统能源所不具有的优势,本文通过介绍生物质资源的资源概况、燃烧特性和优点,提出将其应用在农村取暖中的三种方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可行性.
-
-
-
盛文龙;
张保华
- 《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在众多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之中,热解技术作为缓解能源危机的主要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先进的CFD模拟软件FLUENT,运用欧拉——欧拉气固两相流模型和PC SIMPLE算法,模拟了下吸式移动床裂解反应器.当气相速度为0.0025m/s、平均颗粒粒径为2mm时,炉管内的温度分布满足生物质快速裂解所需温度并且颗粒的停留时间是1.4s(小于2s)可有效抑制裂解气的二次裂解.寻找合适的壁面温度、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考虑辐射传热的影响及炉管内不同时刻的固相分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