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产业
核电产业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电工技术、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8篇、会议论文57篇、专利文献19323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南风窗、中国投资、科学新闻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5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 、2014年核电站新技术交流研讨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10年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等;核电产业的相关文献由345位作者贡献,包括邹树梁、王铁骊、张凌等。
核电产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323篇
占比:98.30%
总计:19658篇
核电产业
-研究学者
- 邹树梁
- 王铁骊
- 张凌
- 刘兵
- 徐浏华
- 徐玉明
- 汪祖蓉
- 陈甲华
- XU Liu-hua
- 伍浩松(译)
- 何化钦
- 刘伟瑞
- 刘敏
- 叶建华
- 唐洪驹
- 孙勤
- 孙美兰
- 徐沛宇
- 李永江
- 李玉琼
- 杜国功
- 杜国用
- 束国刚
- 杨旭红
- 王乃粒
- 王占永
- 王文娟
- 白云生
- 石磊
- 许英明
- 邹长城
- 钱虹
- 陈少华
- 陈广
- 陈观锐
- 高峰
- 高阳
- Antony Froggatt
- CHENG Zhong-nan
- 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
- FANG Hong-jun
- GAO Wen-jia
- Julie Hazemann
- LI Ming
- LIU Wei
- Li Meilan
- M.V.Ramana
- MA Hai-yun
- Mycle Schneider
- SHI Lei
-
-
徐海龙;
陈志
-
-
摘要:
新能源(根据2018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新能源产业内细分产业包括核电产业、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其中本文研究的风能和太阳能也适用于可再生能源政策)作为新兴产业,在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促进节能环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三五”期间,我国逐步构建起“规划引领、保障消纳、价格引导、技术支撑”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网络,支持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致力于实现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在新的战略背景下面临诸多挑战和政策需求,亟需相应的政策支持。
-
-
-
-
摘要:
3月4日下午,2022年度上海核电工作会议暨上海市核工业系统党建联盟工作会议成功召开,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华东监督站二级巡视员顾东辉、上海市核电办主任陆海宾等出席会议。刘平在讲话中指出,去年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核电产业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希望全市核电系统大力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积极融入国家和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大局,要用好党建联盟平台,凝聚各方力量。
-
-
-
-
摘要:
2月28日,“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暨首届会员大会在沪召开,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参会并致辞。会议还举行了联盟协议现场签约、联盟企业会员授牌等活动。刘平在致辞中指出,“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的成立,将带动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核电产业实现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正在加快抢抓新赛道布局,打造新经济增长极,核电产业是构筑绿色低碳新赛道的重要组成。要充分发挥“链长”优势。
-
-
李言瑞;
安岩;
孙善星;
胡健;
陈超;
刘洪军
-
-
摘要:
发生在2021年9月份的欧洲能源危机表现为化石燃料短缺和价格急速上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导致需求侧电力价格上涨,这本质上是价格危机。欧洲能源危机与我国东北地区同期发生的因缺少电煤库存造成的拉闸限电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欧洲能源危机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对我国东北地区拉闸限电现象进行研究,比较了国内外能源结构情况,认为在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环境下,站在核能角度积极安全有序推动核电和核能的综合利用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应对措施,并对我国核能发展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
-
伍浩松;
李晨曦
-
-
摘要:
【《韩国先驱报》网站2022年5月17日报道】韩国SK集团(SK Group)与美国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2022年5月17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共同开发50万千瓦以下模块化小堆所需的“下一代技术”。SK集团表示,与泰拉能源合作推进小堆技术的商业化有助于培育韩国下一代核电产业。这一合作不仅能够帮助韩国获得新的核电技术,还有助于增强整个核电产业生态系统的活力。
-
-
顾天娇
-
-
摘要:
在实现“数字中国”伟大愿景的过程中,中央企业纷纷顺势而为,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这其中,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积极主动谋划和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出《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建好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号召,将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清洁能源主业深度融合,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增强核电企业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提升核电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核电行业具有技术难度大、生命周期长、系统装备复杂、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尤其是出于对安全的重视,核电行业对新技术相对“谨慎”,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论证过程,这也对中广核数字化进程构成一定挑战。
-
-
方炜;
孙泽华;
张明状
-
-
摘要:
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内在动力,探究技术因素对于军民合作创新意愿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技术生态位理论以及演化博弈理论,应用Matlab仿真研究方法,从技术生态位视角出发,将技术因素合理拆分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势差两种维度并与军民融合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结合,基于此构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过程中军民创新意愿影响模型,并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电产业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影响分析。研究表明:当技术势差不变时,技术能力越高,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合作创新意愿先降低后升高;当技术能力一致时,技术势差越小,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合作创新意愿越强;当技术势差于技术能力共同变化时,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合作创新意愿呈现不同的变化特点。
-
-
王俊豪;
胡飞
-
-
摘要:
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在能源供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核电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核电的经济特性决定了核电安全管制需求.以管制经济学为研究视角,本文将核电安全性管制措施分为行政强制手段为主的直接安全性管制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安全性管制两大类.研究发现,核电企业投入和安全管制检查频次与事故发生概率密切相关.核电企业的安全投入会随着安全隐患风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也会随着被发现安全隐患事件带来企业损失的增加而增加.核电企业因被管制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所承受的损失太小是造成安全管制检查失效或产生负面效应的根源.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核电安全性管制的有效性.
-
-
杨国栋
-
-
摘要:
我国核电工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我国核电设备产业链不成熟,核电产业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相互割裂,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供应商管理是基于物流产业与采购经济模式下提出的一种管理机制,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准时化采购的关键环节.供应商作为核电产业链的一部分,通过供应商管理,加强供应商协同合作,促进核电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供应商管理内容,我国核电设备供应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
无
-
-
摘要:
小型模块堆(SMR)技术的进步得到了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政府投资的支持,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将SMR视为一种新的核电生产方式,无需新建大型核电站、零排放。SMR的零件可在目的地组装,从而降低了建设和项目总成本。国际原子能机构近期的一份报告表示,全球有70多种SMR设计和概念。SMR还被视为能够像多模块电站那样工作,多个模块相结合以获得更多的电力输出。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NuScale电力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新型模块化轻水堆。该公司表示,其设计特点是全组合型NuScale核电模块,能够产生77 MW电能,采用可扩展的压水堆技术。SMR技术可在多个平台上使用,包括基本电力负载、可再生能源的负荷跟踪、超高可靠性的微电网,以及用于区域供热、海水淡化和其他工业的工艺热或蒸汽。其相关电厂最多可容纳12个NuScale模块,总发电量为924 MW,也可用于较小规模的配置。
-
-
-
徐玉明
- 《2018国际清洁能源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截至2018年9月21日,中国大陆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数量达到40台,总装机容量36219兆瓦电力(MWe),其中有3台机组是2018年新投入运行的,投入商业运行的机组数量、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达到历史新高.同期在建的核电机组17台,总装机容量约18000兆瓦电力,在建机组数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017年1-12月,中国核电机组的总发电量达到247.5太瓦时(TWh),比2016年同期增长17.55%,核电发电量位列世界第三,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94%.2018年,中国核电机组建设取得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6月底,EPR全球首堆和AP1000全球首堆在中国广东台山和浙江三门并网发电.9月21日,AP1000全球首堆三门1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结束了长达113个月的建设历程.中国自主开发的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建设进展良好,各项工程按计划节点顺利推进.预期2020年以前还将有一大批新的核电项目开工.2035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180000兆瓦电力,成为全球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
-
-
-
-
-
-
-
-
-
-
- 阿海珐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5.08.26
-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核电站(2)减压的方法和相应装置,该核电站包括封罩放射性载体的安全壳(4)和用于泄压流的出口(10,10'),泄压流通过配设有过滤系统的泄流管道(12,12')从安全壳(4)被导入大气,该过滤系统包括具有过滤室入口(124)、过滤室出口(128)和位于其间的吸附过滤器(18)的过滤室(16),该泄压流首先在高压部段(70)中导向流动,随后在节流机构(72)处被膨胀减压,随后至少部分被导送经过带有吸附过滤器(18)的过滤室(16),最后被吹出到大气中。为了能实现对泄压流所含放射性载体的很高效的有效截留,本发明规定,通过该节流机构(72)被减压的泄压流就在其即将进入过滤室(16)之前被引导经过过热部段(80),该泄压流在过热部段中通过来自在高压部段(70)内的尚未减压的泄压流的直接传热或间接传热被加热到这样的温度,该温度比存在于那里的露点温度高至少10°C,优选高20°C~50°C。
-
-
- 阿海珐NP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3-05-01
-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核电站(2)减压的方法和相应装置,该核电站包括封罩放射性载体的安全壳(4)和用于泄压流的出口(10,10'),泄压流通过配设有过滤系统的泄流管道(12,12')从安全壳(4)被导入大气,该过滤系统包括具有过滤室入口(124)、过滤室出口(128)和位于其间的吸附过滤器(18)的过滤室(16),该泄压流首先在高压部段(70)中导向流动,随后在节流机构(72)处被膨胀减压,随后至少部分被导送经过带有吸附过滤器(18)的过滤室(16),最后被吹出到大气中。为了能实现对泄压流所含放射性载体的很高效的有效截留,本发明规定,通过该节流机构(72)被减压的泄压流就在其即将进入过滤室(16)之前被引导经过过热部段(80),该泄压流在过热部段中通过来自在高压部段(70)内的尚未减压的泄压流的直接传热或间接传热被加热到这样的温度,该温度比存在于那里的露点温度高至少10°C,优选高20°C~50°C。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