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3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8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82576篇;相关期刊447种,包括当代石油石化、国际石油经济、世界石油工业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3国际煤炭峰会、2018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能源转型的相关文献由1807位作者贡献,包括伍浩松、薛禹胜、吕建中等。

能源转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8 占比:1.36%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2576 占比:98.62%

总计:83735篇

能源转型—发文趋势图

能源转型

-研究学者

  • 伍浩松
  • 薛禹胜
  • 吕建中
  • 史丹
  • 吴谋远
  • 戴家权
  • 朱英
  • 王震
  • 康煜
  • 张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涛; 袁园
    • 摘要: 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就碳减排达成共识,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速度不断加快。石油公司努力调整生产经营方式减少碳排放,新能源业务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领头羊”斯伦贝谢积极适应政策变化和客户需求:一是调整公司战略,优化业务结构,从公司治理层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二是升级技术工艺,提高油气生产效率,满足客户对降低油气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需求,拓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业务;三是扩展业务范围,围绕未来需求增速较快的新能源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地热能、地源地热、氢能、储能业务领域,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中国油服企业应该积极借鉴斯伦贝谢的转型经验,关注政策变化,贴近客户需求,加强技术投入,注重外部合作,力争在转型过程中缩小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
    • 郑贤斌
    • 摘要: 全球环保共识让世界能源发展正在经历由以煤炭、石油为主体能源的“黑色”时代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体能源的“绿色”时代转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低碳、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既是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方向,也是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主线。文章梳理了天然气在迈向“后碳经济时代”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天然气产业绿色发展需要持续补强供应短板,健全完善绿色市场机制,与新能源互补融合发展,终端销售碳中和优化布局,健全完善天然气利用企业治理机制,深化相关财税价格政策改革。通过探索天然气与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协调互补”实施路径,对改善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贸生态、实现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余功铭; 李博媛; 王轶君
    • 摘要: 2021年,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严峻,恐怖活动频发。因中美博弈全面升级,中澳关系持续恶化。亚太经济全面恢复,但增长不及预期。为遏制油气产量快速下滑,多国推出油气招标及刺激方案,促进勘探开发。油气消费均保持增长,石油进口有所下滑。亚太地区多个大型油气项目继续推进,而以壳牌公司为代表的多家国际石油公司出让亚太地区油气资产。未来,亚太地区经济继续恢复增长,但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随着能源转型进程的加快,国际石油公司将积极布局亚太地区新能源市场。
    • 熊华文
    • 摘要: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发展阶段针对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减污和降碳是彼此牵引、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关系,需要同步推进,实现协同增效。由于CO_(2)与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能源领域,本文提出能源领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战场。在此基础上,从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工业部门、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六个方面提出了以全方位能源转型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路径和措施。
    • 李建青; 姜学峰; 苏义脑; 戴家权; 王利宁; 彭天铎
    • 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是加快推进能源体系系统性变革,其中工业、建筑、交通等用能行业和电力生产行业降碳减排任务十分紧迫。基于“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模型”测算,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终端用能行业碳排放将于2025年达峰,其中工业和交通行业达峰时间早于建筑行业,2060年碳排放将低于10×10^(8)t;电力行业碳排放于2030年达峰,2060年实现负排放。终端用能电气化与电力行业低碳化的协调推进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2060年,终端用能行业电气化率将达到6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近90%。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能循环经济,大力提升电力、氢能等二次能源在终端用能行业中的消费,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建立新能源开发利用激励机制,确保“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 余岭; 李春烁; 唐旭伟; 黄映嘉; 夏初阳
    • 摘要: 在油价回升和转型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下,国外石油公司转型战略和发展策略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趋势。国家气候政策是推动石油公司转型的首要因素,投资者是石油公司能源转型重要的内部推动因素,非政府环保组织是推动石油公司转型的重要外部因素,能源供给端和消费端变革是能源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方向指引。国际大石油公司是能源转型的引领者,但是不同类型的石油公司在转型战略和策略的选择上差异较大。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全业务链进行低碳化、零碳化变革和负碳化创新,国家石油公司多数仍是能源转型的跟随者和观望者。中国石油公司面临不同的转型环境,既要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的经验,也要理性看待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针对中国石油企业降碳减排面临的实际困难,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关键引导作用。石油企业应结合国内和国际减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计划。
    • 摘要: 霍尼韦尔发布新型催化剂涂层膜(CCM)绿氢生产技术并将携手电解槽生产厂商进一步测试该技术。使用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解槽将水电解成氢和氧从而生产绿氢,有望在未来数十年内的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的预测,未来30年氢在全球的总需求量将增长5倍至7倍。霍尼韦尔的该创新技术专注于用于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和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的催化剂涂层膜。
    • 摘要: 内政办发〔2022〕15号2月28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深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抢抓氢能产业发展关键机遇期,促进自治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氢能产业成为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 张鹏程; 燕菲; 陈建荣; 陈嘉茹
    • 摘要: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对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新要求。国家各部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纲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在顶层设计、产业规划、税收监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强调保障油气供应安全,坚定支持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政策体系,对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重点行业节能降耗。2022年国家将延续上述政策主基调,一方面以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对油气行业保持支持力度,继续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另一方面,以加快发展动力转变为出发点,继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坚定推进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吕建中
    • 摘要: 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欧洲能源危机不同于以往,表面上看是由于油气市场供需失衡、极端气候影响以及大宗商品涨价诱发的,其深层原因是由于欧洲自身能源禀赋匮乏,却又在能源清洁化转型步伐较为激进,进而导致一些能源结构不均衡国家的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过此次危机,欧盟将核能和天然气将重新纳入绿色能源范畴,同时也给中国一定的启示。能源绿色发展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传统能源产能下降与绿色新能源供给不能匹配,能源危机将不是耸人听闻。因此,能源转型应从国情出发、先立后破,依靠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同时发力,并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能源合作格局,方可实现平稳过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