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污损

生物污损

生物污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346065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海洋科学、微生物学通报、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5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防腐涂料分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涂料技术创新高峰论坛、第三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2014北京国际腐蚀技术大会等;生物污损的相关文献由747位作者贡献,包括蔺存国、郑纪勇、漆淑华等。

生物污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6065 占比:99.96%

总计:346211篇

生物污损—发文趋势图

生物污损

-研究学者

  • 蔺存国
  • 郑纪勇
  • 漆淑华
  • 马士德
  • 王利
  • 张金伟
  • 段继周
  • 王启冉
  • 钱培元
  • 韩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延辉; 张新海; 杨明; 闫彩清; 杨绍琼
    • 摘要: 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燕-L”水下滑翔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污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水下滑翔机生物污损监测方法,以指导试验过程中控制参数制定与任务规划.首先,通过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研究了生物污损对水下滑翔机单剖面运行时间的影响.然后,根据动力学分析结果,结合岸基操控条件以及水下滑翔机的通信方式,提出了一种生物污损监测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水下滑翔机未发生生物污损时的关键数据,建立单剖面运行时间预测模型;对试验过程中水下滑翔机的单剖面运行时间进行预测,并监测其预测偏差;利用所建立的阻力系数与预测偏差的关系式,预测生物污损引起的阻力变化.最后,通过海上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单剖面运行时间预测偏差与阻力系数均可以反映水下滑翔机的生物污损程度.当水下滑翔机正常运行时,所提出的方法对其阻力系数的最大预测误差仅为2%,可以实现对生物污损程度的准确监测.该方法只需要使用水下滑翔机运行过程中的部分关键数据,即可快速获取其性能变化,极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可以为“海燕-L”的实际海上应用提供支持.同时,该方法也可以为其他类型水下滑翔机的性能监测提供参考.
    • 戴昭霞; 郑大江; 宋光铃; 冯丹青; 苏培
    • 摘要: 钛及其合金作为常用工程材料,虽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中,但同时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污损威胁,因此有必要研究钛表面氧化膜在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和生物亲和性的关系,以寻找降低污损的有效表面处理技术。本工作在人工海水中对TA2纯钛直接施加阴极电位-0.8 V_(SCE)和钝化电位0.5 V_(SCE)进行恒电位极化处理,制备两种不同状态的表面膜,进而跟踪监测纯钛在含小新月菱形藻/舟形藻培养基和天然海水/灭菌天然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并以小新月菱形藻和藤壶幼虫为目标生物,初步探究不同电位下极化后的纯钛表面的生物粘附规律。
    • 楼彤; 白秀琴; 贺小燕; 杨膺; 杨宗澄; 袁成清
    • 摘要: 海洋生物污损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利用抗菌肽对基体进行改性获得防污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应对策略,然而目前缺少抗菌肽在海洋防污领域应用的全面报道。基于抗菌肽的二级结构,在详细介绍α-螺旋结构、β-折叠结构和延伸/弹性结构三类不同结构抗菌肽的基础上,总结抗菌肽引发的膜损伤以及非膜损伤的多种抗菌机理,明晰抗菌肽的作用靶点:细胞膜、酶、蛋白质和核酸;阐述几种目前常见的基体表面接枝抗菌肽的方法;基于常见的海洋细菌、硅藻和大型污损生物繁殖体等典型海洋污损生物,对抗菌肽的防污特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抗菌肽的制备、表面接枝方法,以及构效关系是其在海洋防污领域应用所面临的难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填补了抗菌肽防污技术领域目前缺少此类综述的空白。
    • 粟志伟; 周艳文; 郭诚; 张开策; 武俊生; 徐帅; 王鼎
    • 摘要: 为提升TB10钛合金的抗生物污损能力,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铜(Cu)、铜⁃银(Cu⁃Ag)涂层,其中Cu⁃Ag涂层的粉体中,银的质量分数为10%。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检测涂层的物相组成;通过分光光度计测试550 nm处的吸光度表征溶液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趋势;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在硫酸盐还原菌培养液中浸泡3,7,12 d后涂层试样的表面形貌,评价涂层的抗生物污损能力;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试样在模拟海水中的极化曲线表征涂层耐蚀能力。结果显示:在浸泡实验中,钛合金表面吸附的细菌最多,含有Cu、Cu⁃Ag涂层的试样都具有一定的抗生物污损能力,Cu⁃Ag涂层的抗生物污损能力最强。银的加入促进了细菌的破裂、死亡。Cu及Cu⁃Ag涂层、TB10基体试样自腐蚀电位分别为-300.0,-209.1,-144.9 mV,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4.16×10^(-5),1.81×10^(-5),1.55×10^(-7)A/cm^(2)。制备有Cu、Cu⁃Ag涂层的试样相较于钛合金基体腐蚀电位较低,腐蚀电流较大,具有一定阳极保护基体作用。封孔处理后,制备有涂层的试样耐蚀性提升,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在钛合金表面通过冷喷涂制备Cu、Cu⁃Ag涂层,提升了钛合金的抗生物污损能力。银可在材料表面生成一层高活性杀菌离子层,使抑菌作用持续有效,并可通过封孔提升涂层的耐久性。
    • 付成林; 刘庆波; 刘佳敏; 张炜彬; 刘志勇
    • 摘要: 海洋污损是一类严重的腐蚀现象,随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污损生物产生的危害及经济损失越发严重。本文概要介绍了海洋生物污损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综述了海洋防污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有机硅和有机氟树脂是主要的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材料,是新型船用防污材料研究的热点;以聚丙烯酸锌、聚丙烯酸铜、硅烷聚丙烯酸酯等为主的自抛光防污材料是静态海工结构防污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其防污性能和环保性能,接枝防污官能团防污材料、主链降解自型抛光防污材料的研究也在稳步进行,此外仿生防污材料也是今后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本文针对上述防污材料的作用机理、物理特性及优缺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未来海洋防污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蒲吉斌
    •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经济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海洋战略已成为我国“十四五”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先进海工装备的支持,而高盐、高湿以及高温的海洋环境无疑会加速传统材料的腐蚀速率,严重威胁着海洋工程装备的服役安全。此外,生物污损、摩擦磨损与腐蚀的交互作用大大加重了材料损伤,因而急需探明海洋环境下材料的损伤行为和机理,开发出适应于严苛、复杂海洋环境的先进材料和特种功能防护技术。
    • 陈成; 黄帅义; 王顺康; 姜北; 李海峰; 王开玲
    • 摘要: 黏附于海洋船舶或人工设施表面的污损生物给人类海洋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具有抗污损活性的化合物开发成防污涂料是目前防治海洋生物污损的最常用手段之一.而大量传统有机金属防污剂因其严重毒副作用被禁用,亟须开发高效、环境友好型抗污损涂料.海洋真菌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高效、低毒/无毒抗污损活性次级代谢产物,颇具环境友好型防污剂开发潜力.本文综述了2006年底至2020年6月报道的海洋真菌来源的69个抗污损活性天然产物及其5个合成衍生物,并将其按照化学结构分为脂肪酸、萜类、苯类、芳香醚、聚酮、生物碱和肽类7类,还包括部分抗生物膜活性天然产物.同时,对海洋真菌抗污损天然产物研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 刘锦昆; 张天遂; 王俊强; 张斐; 李广芳; 刘宏芳
    • 摘要: 结合国内外以往海洋生物污损和铝基牺牲阳极服役情况的调查,综述了铝基牺牲阳极材料污损失效的研究进展,介绍并分析了污损生物导致铝基牺牲阳极失效的原因.针对污损失效现象尚无有效防护技术的现状,结合以往的海洋生物污损控制方法,探讨了牺牲阳极污损失效的防护技术,为牺牲阳极污损失效的研究及控制提供参考.
    • 程佳威; 李世国; 李茜; 战爱斌
    • 摘要: 海鞘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污损生物,其在幼虫期可以通过头部前端的乳突结构快速并暂时性的附着于水下基质表面,之后相继发育出壶腹、黏附突起、匍匐枝等特异性黏附器官,实现成体的永久性黏附。从生物学角度看,这些特化的器官及其涉及的复杂黏附与调控机制给海洋生物污损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从材料学角度上看,海鞘黏附机制为水凝胶或高效防污表面等新型仿生材料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全面综述了海鞘幼体和成体两个阶段的黏附特征和机制,以及海鞘生物污损防控与仿生材料应用研究进展,并针对海鞘生物黏附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从黏附组织器官的研究拓展、黏附蛋白质的鉴定与分析、特异性抗海鞘黏附材料设计、基于分子层面的海鞘黏附仿生研究等方面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旨在为抗污损及仿生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 王利; 蔺存国; 苏艳; 丁康康; 郭为民
    •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铜合金、紫铜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具有代表性的港口海水环境中的污损、腐蚀行为.方法 依据GB 12763.6—2007《海洋调查规范》和GB/T 5776—2005《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试验方法》,通过实海挂片研究ZQMnD12-8-3-2、铜镍合金B10/B30和紫铜T2在我国典型海域青岛港口、舟山港口、三亚港口的生物污损与腐蚀状况.结果 铜镍合金B10、B30和紫铜T2在三海域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污损生物附着的性能,其中紫铜抑制污损生物附着的性能最为突出,但其腐蚀严重,腐蚀速率为3.97×10–2~8.48×10–2 mm/a;铸造青铜ZQMnD12-8-3-2虽然含铜量略高于铜镍合金B30,但由于其腐蚀产物易附着于材料表面,其污损抑制性能较差.结论 铜镍合金B10、B30和紫铜T2均有抑制污损生物附着的性能,但受不同海域环境因素和材料表面腐蚀产物致密性的影响有所差异.受泥沙水质影响,舟山港口内铜合金的腐蚀速率较高,腐蚀显著,三亚港口内紫铜的腐蚀速率最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