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7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8238篇;相关期刊286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特殊教育、比较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新进展(大连)论坛等;生活指导的相关文献由478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剑玲、邓秀平、陈晓新等。
生活指导—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238篇
占比:99.04%
总计:38610篇
生活指导
-研究学者
- 梁剑玲
- 邓秀平
- 陈晓新
- 关碧琰
- 冯春霞
- 刘红梅
- 刘美荣
- 刘静
- 卢美雪
- 史景轩
- 史爱云
- 孙彩勤
- 巴德年
- 张学岚
- 张玉梅
- 徐建丽
- 戴明娣
- 方芳
- 施周婷
- 朱秀颜
- 李欣
- 李荼晶
- 李锦萍
- 杨明珠
- 林榕
- 王临平
- 王印华
- 王小英
- 王秋莉
- 肖燕
- 贾云
- 赵子健
- 赵琳
- 邓丽施
- 钟启泉
- 陈娟
- 陈希旭
- 陈畅浩
- 韩翠影
- 马利
- 高晓凤
- 魏鸿蕾
- 黄蔚喆
- 丁俊琴
- 丁君
- 丁玲花
- 万丛芳
- 万欣
- 乔晨曦
- 于利莉
-
-
梁剑玲;
黄珊珊;
陈晓新;
邓秀平
-
-
摘要:
以2112名普通高中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家长参与学生发展指导调查问卷(高中版)",调查家长参与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现状。结果发现:(1)家长参与学生发展指导的意愿强烈,但行动不足。(2)家长的生活和学业发展指导效能较高,生涯指导效能最低;对学业发展指导的需求度最高,其次是生涯发展指导,需求生活指导的家长不足10%。(3)在学业、生涯和生活指导上,家长对学习意义指导、生涯规划意识指导以及生活态度指导的需求最高。(4)不同年级、学校类型家长的指导能力和需求存在差异,在学业、生涯和生活方面各有侧重。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对策与建议:(1)提升家长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引导家长从"参与者"向"指导者"转变。(2)匹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引导家长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效的支持。(3)平衡学生发展指导的内容,引导家长建立起生涯发展的意识。
-
-
张娜;
营在道
-
-
摘要:
目的探讨消痛散结片辅助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3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7),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消痛散结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最大径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结节最大径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最大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在左甲状腺素钠片基础上联合消痛散结片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甲状腺结节最大径,提高治疗有效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
陈曦
-
-
摘要:
目的:探讨饮食管理结合生活指导用于慢性胃炎女性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及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干预,40例为观察组,行饮食管理结合生活指导,对比不同方式的干预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分降低(P<0.05);两组干预后情绪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女性而言,饮食管理结合生活指导有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胃功能及生活质量。
-
-
谢艳珊
-
-
摘要:
目的:探究低强度运动疗法结合生活指导对宫颈癌患者癌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至202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宫颈癌放化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低强度运动疗法结合生活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癌性疲乏程度、睡眠质量、生命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iper疲乏调查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强度运动疗法结合生活指导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更有效缓解患者化疗后癌性疲乏程度,更好地提高其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谭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生活指导在鼻窦炎围术期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64例鼻窦炎围术期患者,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生活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生活指导可提高鼻窦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改善生活质量。
-
-
梁剑玲;
陈晓新;
邓秀平;
李锦萍
-
-
摘要:
以中山市351名普通高中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调查(教师问卷)》评估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和意愿.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思想指导、矫正性指导效能感最高;对学生的生涯指导、行为指导、发展性指导效能感最低但指导意愿强烈.同时,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和意愿在学校类型、教师性别、教龄上群体差异显著.基于此,应推进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专业化与全员化,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提升,尤其是帮助教师提高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能力,支持年轻教师投入并探索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工作.
-
-
赵书敏
-
-
摘要:
目的:探析慢阻肺患者康复护理中呼吸训练结合生活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70)与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生活指导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呼吸训练护理,观察两组呼吸困难程度、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呼吸训练结合生活指导可显著提高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
何秋江
-
-
摘要:
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我国高血压患者总数已高达3亿。目前尚无根治高血 压的有效手段,如果不幸患上此病,就不得不通过长期用 药来控制血压。此外,调整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防治具有 重要作用,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而言,可以通过改善生活 方式来达到调控血压的目的,以有效减少用药量。
-
-
梁剑玲;
陈晓新;
邓秀平;
李锦萍
-
-
摘要:
以中山市351名普通高中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调查(教师问卷)》评估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和意愿。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思想指导、矫正性指导效能感最高;对学生的生涯指导、行为指导、发展性指导效能感最低但指导意愿强烈。同时,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和意愿在学校类型、教师性别、教龄上群体差异显著。基于此,应推进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专业化与全员化,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提升,尤其是帮助教师提高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能力,支持年轻教师投入并探索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工作。
-
-
万丛芳;
刘静
-
-
摘要:
目的 探究产褥生活与心理指导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56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产后访视及健康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产褥期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评分评估干预前后产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EP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164,P=0.032;t=5.780,P<0.001),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2.177,P=0.007).结论 给予产妇产褥期生活和心理的指导,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状态,降低产妇焦虑情绪,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
房德玉;
任天丽
- 《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rn 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医院治疗的56例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例符合1984年纽约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新标准.排除标准:①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其他慢性疾病;②在职业方面排除腰部劳动强度较大、长时间久坐、弯腰劳动患者;③文化水平选择初中以上患者;④既往无精神、心理疾病病史。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两组年龄、病程和治疗前疾病程度、脊柱活动度、心理评分、药物应用情况等基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抗风湿药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在内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行心理干预及生活方式指导,具体做法:一、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教育患者对该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观察、交谈等方法,发现和明确患者的主要心理矛盾,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解除心理负担和思想顾虑,坚定治疗的决心。二、日常生活方面,告知患者均衡膳食的重要性,并嘱其注意保暖,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姿势,同一个姿势不能保持过长时间。三、早期功能锻炼,具体做法:①常做脊柱旋转、扩胸运动和深呼吸运动,避免脊柱和胸廓固定,做呼吸操时交替使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保持良好的胸廓活动度。②睡硬板床,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屈度而又不致于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④不提倡参加快跑等竞技体育项目,可做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以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而致肌肉萎缩,并可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rn 结果:两组关节活动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的脊柱运动(前屈、后伸、侧弯)、指地试验、扩胸试验和枕墙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脊柱运动(前屈、后伸、侧弯)、指地试验、扩胸试验和枕墙距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AS的最佳治疗是药物和非药物的联合治疗,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是非药物治疗AS必要的部分,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疼痛、僵硬、功能和生活质量。
-
-
-
-
高巧文;
陈剑华
- 《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03年
-
摘要: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老年人多见,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为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感染、眼病变等,严重影响了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整体护理中,对老年性糖尿病人生活指导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如何对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指导及护理进行了介绍.
-
-
朱立国;
于杰;
高景华;
王乾;
魏戌;
甄朋超;
王尚全;
冯敏山
-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建立并系统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复发防治措施.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1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3年进行随访11个时间点进行观测.随访期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措施防止复发.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3年进行随访,研究组1月、3月、6月随访期复发率分别为2.54%、5.13%、10.26%,明显优于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对照组(5.13%、17.95%、25.64%).随访期执行神经根型颈椎病生活指导的复发率有明显下降.结论:颈椎康复操配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生活指导能够降低复发率.
-
-
-
-
彭淑芬;
刘立;
潘德祥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许多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方法:早期进行肢体、语言、吞咽等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比自然恢复率相比有很大提高,能够减少足部畸形、关节畸形,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加强脑卒中患者偏瘫的康复护理,在整个康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患者、护士、家属的紧密配合.同时,患者出院后在家庭或社区继续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目前提倡的早期康复实质上是早期预防康复护理的首先介入,从心理、生活、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使患者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达到全面康复,为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
-
彭淑芬;
刘立;
潘德祥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许多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方法:早期进行肢体、语言、吞咽等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比自然恢复率相比有很大提高,能够减少足部畸形、关节畸形,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加强脑卒中患者偏瘫的康复护理,在整个康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患者、护士、家属的紧密配合.同时,患者出院后在家庭或社区继续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目前提倡的早期康复实质上是早期预防康复护理的首先介入,从心理、生活、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使患者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达到全面康复,为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
-
彭淑芬;
刘立;
潘德祥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许多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方法:早期进行肢体、语言、吞咽等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比自然恢复率相比有很大提高,能够减少足部畸形、关节畸形,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加强脑卒中患者偏瘫的康复护理,在整个康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患者、护士、家属的紧密配合.同时,患者出院后在家庭或社区继续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目前提倡的早期康复实质上是早期预防康复护理的首先介入,从心理、生活、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使患者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达到全面康复,为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