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缓释肥在稻茬小麦上的高产高效施肥方式及其增产增效机制,推动缓释肥合理施肥技术在小麦高产高效及轻简化栽培中的广泛应用,以硫包衣缓释掺混肥(SCBF,N∶P_(2)O_(5)∶K_(2)O=26∶12∶12)和普通尿素(U,N 46.3%)为材料,设计6种施肥模式:尿素4次分施(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0%∶10%∶20%∶20%)对照(CK);100%N-SCBF基施(M1);60%N-SCBF基施+40%N-U拔节期追施(M2);60%N-SCBF基施+40%N-SCBF返青期追施(M3);M2模式减氮15%(M4);M3模式减氮15%(M5)。在江苏8个不同生态试验点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生态条件下各施肥模式的产量、氮效率和效益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生态试验点和施肥模式显著影响稻茬小麦的产量和氮效率,在等施氮量条件下,和尿素对照相比,缓释肥一次性基施模式(M1)平均增产-4.70%(-15.23%~4.49%),穗数、千粒重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虽追肥成本减少,但肥料成本增加和减产,效益降低1083.60元/hm^(2);缓释肥二次施用模式(M3)氮素合理供应,平均穗数和粒重均显著高于尿素对照,8个试验点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产,平均增产8.49%(1.07%~21.31%)、效益增收11.46%(-3.21%~43.50%);缓释肥与尿素配施模式(M2)较尿素对照平均增产3.11%(-2.21%~12.03%)、效益平均增收3.14%(-9.20%~19.01%)。减氮15%条件下,缓释肥二次施用减氮15%模式(M5)产量较尿素对照增加0.37%(-5.61%~10.76%)、效益增收1.65%(-19.05%~26.91%),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但显著提高了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综上所述,缓释肥一次基施虽然减少了人工成本,但产量和效益有所下降,在人工匮乏条件下推荐应用。缓释肥二次施用模式表现出较优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相比于传统施肥减少2次追肥,是稻茬小麦生产中值得推荐的缓释肥高产高效施肥方式;且在减氮15%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实现了产量和氮效率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