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状流

环状流

环状流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力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21378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6年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等;环状流的相关文献由404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博峰、孙启国、周云龙等。

环状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1378 占比:99.89%

总计:121515篇

环状流—发文趋势图

环状流

-研究学者

  • 白博峰
  • 孙启国
  • 周云龙
  • 李军
  • 李维
  • 江帆
  • 焦辉燕
  • 王超
  • 金央
  • 陈听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颜冬芝; 雷宇; 廖锐全; 伍振华; 刘自龙
    • 摘要: 针对稠油注气开采过程中井筒多相流流动参数难确定的问题,研究了稠油举升过程中井筒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动型态。通过开展较高黏度流体垂直管气液两相流试验,借助高速摄像机观察不同油品黏度(60、100和290 cp)、不同液相表观流速(0.2、0.5和0.8 m/s)条件下管道中的环状流转换现象,以气液两相流理论与流体动力学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液相黏度的井筒气液两相环状流形成的判别方法,即在气液两相间滑脱速度与液体黏滞力和重力引起的速度损失相等时,环状流开始形成,以此建立了环状流转变界限模型。在试验工况下,新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环状流的形成,但随着液相流速的增加,环状流逐渐接近判别界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较高黏度气液两相流流动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
    • 刘莉; 刘帅; 张嘉荣; 刘茂龙; 陈硕; 肖瑶; 刘利民; 顾汉洋
    • 摘要: 螺旋管内液膜厚度的空间分布形式直接影响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环状流动区的传热性能。本文基于自主研制的非侵入接触式环-岛阵列式传感器,对不同结构立式螺旋管内环状流中液膜的三维时空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较厚液膜在管道周向出现的位置,定义了4种典型的液膜分布形式,包括重力主导的底部分布、液相离心力主导的外侧分布、气相离心力主导的内侧分布以及二次流主导的内-外侧分布。系统分析了气液流速、螺旋直径和螺旋节距对液膜分布形式的影响,基于修正的Dean数De^(*)和修正的Lockhart-Martinelli参数X^(*),绘制了液膜流动通用子流型图,并提出了不同液膜分布区的转变判据。
    • 程林海; 谷海峰; 刘安泰; 虞想; 张君毅
    • 摘要: 空泡份额和界面浓度是两相流动中重要的相界面参数,准确获取窄矩形通道内搅混流和环状流工况下空泡份额和界面浓度是构建和完善两流体模型的关键。本文针对横截面为65 mm×2 mm的矩形通道开展了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可视化实验研究,气相折算速度j_(g)=1~9 m/s,液相折算速度j_(f)=0.1~1.5 m/s,流型包含搅混流和环状流。提出了基于高速摄像法获取搅混流和环状流下空泡份额和界面浓度的分析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所得空泡份额与窄矩形通道内经验关系式计算值的相对偏差约在10%以内。此计算方法可为研究复杂流型下窄矩形通道内的相界面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 林建新; 伍正华; 方志刚; 廖锐全; 刘自龙; 罗威
    • 摘要: 为了研究高黏气液条件下垂直管环状流动规律,对不同黏度下的流动状态、持液率及压降值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的增大使液膜厚度增大,气芯液滴数目增多,平均持液率逐渐增大,同时液膜厚度、平均持液率和气芯液滴数目因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液相黏度的变化对环状流压降有一定影响,总压降和各分压降随着黏度的增大而增大。对Zhang模型的夹带分数和Henstock&Hanratty无因次液膜厚度公式进行修正,建立了新的环状流压降模型,新模型对高黏气液条件下压降持液率的预测效果较为准确,优于其他模型。
    • 林建新; 伍正华; 方志刚; 廖锐全; 刘自龙; 罗威
    • 摘要: 为了研究高黏气液条件下垂直管环状流动规律,对不同黏度下的流动状态、持液率及压降值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的增大使液膜厚度增大,气芯液滴数目增多,平均持液率逐渐增大,同时液膜厚度、平均持液率和气芯液滴数目因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液相黏度的变化对环状流压降有一定影响,总压降和各分压降随着黏度的增大而增大.对Zhang模型的夹带分数和Henstock&Hanratty无因次液膜厚度公式进行修正,建立了新的环状流压降模型,新模型对高黏气液条件下压降持液率的预测效果较为准确,优于其他模型.
    • 林竹; 刘璐; 詹飞龙; 丁国良; 胡鹏飞
    • 摘要: 家用空调器中常用的圆锥式分流器在水平安装、压缩机低频运行的条件下存在分流均匀性严重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实现环状流的气液两相最低流速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优化圆锥式分流器的进出口管径和分配腔结构实现环状流的均匀分配.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分流器的分流不均匀度相比于改进前的分流器至少降低51%.对改进后分流器的各出口支路流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分流器的分流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
    • 陈浩宇; 王瑀宁; 林建国
    • 摘要: 为了探究油气管道内含砂环状流的砂粒侵蚀规律,以90°弯管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STAR CCM+进行数值模拟,选用VOF模型计算油气连续相流场、拉格朗日多相模型计算离散相颗粒的运动、DNV模型计算颗粒对弯管的侵蚀.研究结果表明:流场在弯头区域出现二次流,油膜不再是规则的环状分布,外侧油膜厚度大于内侧,油气两相发生掺混;管道侵蚀与颗粒运动息息相关,受颗粒在壁面处的质量通量、碰撞速度以及碰撞角度等因素影响;颗粒集中碰撞于弯头外侧壁面,发生侵蚀的区域也集中于此,侵蚀形貌呈圆形,最大侵蚀率出现在弯头41.5°外壁顶部,此处的颗粒质量通量较高、碰撞速度大、与碰撞角度相关的函数值接近极大值;管壁油膜能减缓颗粒运动速度,对管道侵蚀起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对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安全运营有一定指导作用.
    • 敬加强; 黄婉妮; 宋学华; 罗佳琪; 宋扬; 戢慧; 罗遒汉; 王思汗
    • 摘要: 为解决含水稠油采输时油水分离和降黏减阻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井下油水分离和润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润滑元件,使其能就地安装,形成高质量油水环状流,有效控制采出液的含水率,提高含水稠油井采收率,并降低后续原油处理成本.固定入口流速为0.6m/s,分流比为0.5,进行润滑元件结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在溢流口处径向速度极小,说明形成的油核几乎不存在偏心现象,轴向速度的存在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油水界面,从而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油水环状流,经过元件的流体分离出部分水后轴向速度也得到了提升,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进行与仿真模拟相同工况下的室内实验,通过改变流速观察润滑元件的压降值与流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合理的入口流速范围内,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与混合多相流模型(Mixture)计算模拟润滑元件内部流场情况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王志彬; 张亚飞; 孙天礼; 李忠城; 杨中位; 朱国; 石红艳
    • 摘要: 准确认识气井井筒条件环状流场中单液滴的动力学特征和正确计算液滴携带临界气流速是气井连续携液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深入研究气井井筒高温高压条件下液滴的动力学特征,首先建立了气流场中单液滴动力学特征的数值模型及求解方法,采用流体体积函数法(VOF)模拟液滴表面结构,利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模拟液滴周围气流场,开发了单液滴动力学特征数值模拟求解器。以气井压力温度为模拟条件,通过逐渐增加气流速而增加韦伯数,模拟得到了液滴椭球度随韦伯数增加而减小、曳力系数随韦伯数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和液滴破碎的临界韦伯数为12的认识;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和力平衡原理推导了单液滴携带临界气流速预测新模型,新模型中的综合系数为3.31,与李闽椭球模型的综合系数为2.5比较接近。利用公开文献数据对现有单液滴模型进行的适应性评价表明,在低液量(1 m^(3)/d)气井条件下,井筒液滴稀疏、液滴相互作用弱,新模型和李闽椭球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王金; 李俊明
    • 摘要: 本文建立了制冷剂R1234ze(E)在微圆管内流动沸腾过程中的环状流模型,对传热和气液两相流动压降进行了模拟研究.综合考虑重力、表面张力及气液界面剪切力的影响,模拟分析了周向液膜不均匀分布特性及该特性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经验证,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还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环状流区域表面传热系数与压降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流动起始区域,截面液膜厚度的分布受重力作用影响,随着流动沸腾过程的进行,该影响作用开始减弱,且有重力作用时的环状流平均表面传热系数高于无重力作用时的环状流平均表面传热系数,随着重力加速度的增加,环状流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不断增大;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表面传热系数与压降均随之增大;随着管径增大,表面传热系数与压降均随之减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