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玉米象

玉米象

玉米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农学(农艺学)、植物保护、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5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9784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昆虫学报、粮食储藏、植物保护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智能化粮库建设与绿色储粮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云南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玉米象的相关文献由66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长举、王殿轩、谢令德等。

玉米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5 占比:0.69%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9784 占比:99.27%

总计:40076篇

玉米象—发文趋势图

玉米象

-研究学者

  • 杨长举
  • 王殿轩
  • 谢令德
  • 姚英娟
  • 薛东
  • 吕建华
  • 张兴
  • 舒在习
  • 华红霞
  • 贺艳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来电来函湖南读者赵晓薇来信咨询:粮食贮藏该如何防虫?答:粮食贮藏可采用以下方法防虫。(1)暴晒。粮食入库前,选择晴天在水泥地摊3~5厘米厚暴晒4小时以上,期间每小时翻动1次,能杀死麦蛾、赤拟谷盗等害虫,还能驱除玉米象
    • 卢慧; 郑骁羿; 曹米娜; 杨昊康; 谢永坚
    • 摘要: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是世界性的储粮害虫,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粮食损失。磷化氢是防治储粮害虫的主要熏蒸剂之一,由于长期使用,害虫对其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因此,急需寻求新的储粮害虫防治策略,一些挥发性小分子酯类化合物具有作为熏蒸剂的潜能。因此,本研究系统的评价30种酯类化合物对玉米象的熏杀活性。结果表明乙酸肉桂酯、甲酸香叶酯和乙酸烯炳酯对玉米象的熏杀活性最高,其LC_(50)分别为0.32、1.82、1.92μl/L。因此,乙酸肉桂酯、甲酸香叶酯和乙酸烯丙酯可以作为防治玉米象的潜在药剂。
    • 姜雪; 赵珍; 龚超; 张锡贤; 何丽莎; 王森山; 李燕羽
    • 摘要: 为明确S-烯虫酯在储粮实仓中对米象和玉米象成虫及子一代种群的持效性和敏感性差异,本实验分别扦取了经S-烯虫酯处理90 d和365 d后的小麦样品,在(27±1)°C,相对湿度(70±1)%的条件下对米象和玉米象2种常见储粮害虫进行持效性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施药时间为90 d时,S-烯虫酯处理下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40.00±2.87)%,子一代数量仅为施药时间365 d的一半;通州、西藏、四川3个品系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21±0.14)%、(88.13±0.15)%和(68.18±0.11)%,子一代种群数量分别是施药时间365 d的1/7、1/52和1/6。应用S-烯虫酯小麦90 d对于米象和玉米象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施药时间365 d,S-烯虫酯的药效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米象比玉米象对S-烯虫酯敏感,通州、西藏、四川3种品系的米象对S-烯虫酯的敏感性相同。
    • 王秦; 胡航; 龚顺泽; 徐德锋
    • 摘要: 本研究确定了0.3%苦皮藤素水乳剂的稳定配方,并对其防效进行测试。采用相转移法制备0.3%苦皮藤素水乳剂,以外观、液滴平均粒径、Zeta电位等表征方法判断所制备的水乳剂是否稳定。使用喷雾法测定其室内生物活性。0.3%苦皮藤素水乳剂的稳定配方为:苦皮藤素原药1.66%、EL-409.0%、Solvesso15015%、乙二醇4.0%、消泡剂0.1%、增稠剂0.0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0.3%苦皮藤素水乳剂各项指标均符合水乳剂产品要求,其500倍液对玉米象有较高的室内生物活性,施药7 d后防效为90%,高于10%氰戊菊酯乳油500倍液。
    • 刘强; 倪小颖; 丁海臻; Firew Tafesse Mamo; 周曰春; 赵思琪; 胡秋辉; 丁超
    • 摘要: 本研究基于稻谷中玉米象挥发性成分特异性,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快速采集玉米象成虫、原样稻谷以及虫粮混合物的顶空气体信息,提取特征气味组分信号后形成气味指纹图谱,并尝试构建了稻谷中玉米象污染的定量线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象污染稻谷中共计检出37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12种,醛类10种,酮类5种;不同玉米象数量样品GC-IMS信号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以戊醛、3-戊酮、苯乙烯、2-戊酮为特征的挥发性组分对应信号强度与玉米象密度呈典型线性关系,对应的R^(2)在0.986~0.988之间,可以作为玉米象污染稻谷的重要标识物质。研究结果证实了利用GC-IMS可以实现不同密度下稻谷中玉米象成虫数量的快速识别,将推动基于气味信息的快速检测技术在粮食产后储藏品质控制和安全评价方面的应用与推广。
    • 刘浩星; 王殿轩; 王甜; 黄依林; 唐培安
    • 摘要: 通过粮食微环境中CO_(2)浓度变化快速检测粮粒内隐蔽性害虫发生状态,有利于早检、早治及避免隐蔽性害虫的取食为害。本文采用CO_(2)检测仪循环取样检测方式,用带玉米象卵的小麦以不同密度混合到500 g无虫小麦的密闭微环境中,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不同时间点CO_(2)的浓度,分析了微环境中CO_(2)浓度变化与害虫感染和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象处于卵期时,相同温度下含不同密度玉米象的微环境中CO_(2)浓度差异小。玉米象处于幼虫期时,20°C下密度5、10头/kg和20头/kg的微环境中CO_(2)浓度分别于处理后18.5、18 d和15.5 d时首次出现显著升高,至34 d时其浓度达0.070%、0.112%和0.129%的相应峰值;随着温度升高,CO_(2)浓度首次显著升高以及达到峰值的时间明显提前,25°C下,分别于12、8.5 d和6.5 d首次显著升高,于22.5、23 d和24.5 d达到峰值;30°C下分别于7、5 d和2 d首次显著升高,于22、21 d和20 d达到峰值。同时CO_(2)的峰值浓度也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结果表明,CO_(2)浓度的变化与隐藏发生的玉米象幼虫期感染密度、发育时期以及温度相关,可通过检测微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监测玉米象幼虫感染与发育情况。
    • 杨涛; 曹阳; 赵会义; 白春启; 常青; 苑江浩; 李燕羽
    • 摘要: 在(28±1)°C和(70±5)%RH的条件下,研究在培养箱中进行,测定3种储粮(小麦、稻谷和玉米)对玉米象的易感性.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CRD),设置3次重复.测定F1子代数、成虫存活时间、损失量和产生粉末量.不同的粮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对玉米象的易感性.对于F1子代数,稻谷被认为是最具抗性的,玉米是中度抗性的,小麦被认为对玉米象最敏感.然而,玉米象在玉米中的寿命最长,其次是小麦,稻谷中玉米象寿命最短.种子损失量、产粉量和种子含水量与玉米象成虫寿命在三大粮种趋势相似.研究单头玉米象成虫虫态阶段的危害损失模型,对于制定综合治理防治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种子在储藏中的产后损失,特别是对于农户储粮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刚
    • 摘要: 为初步了解硅藻土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与害虫磷化氢抗性发生发展的关系,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直接拌粮法(设置剂量梯度为0.0.2.0.4、0.6g/kg和0.8g/kg)测定了硅藻土对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以及磷化氢抗性杂拟谷盗(抗性倍数为2.3~144.7)对硅藻土的敏感性差异;除此之外,还分析了0.4g/kg硅藻土在4种粮食(小麦、玉米、大豆、稻谷)中对赤拟谷盗的杀虫效果。
    • 邹茗惠; 许薇; 薛琪琪; 朱志伟; 李媛媛; 赵金红
    • 摘要: [目的]通过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玉米象.[方法]从采集到的大米样本中分离出玉米象,分别在高速度数码显微系统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外部形态和细微形态并进行拍照鉴定.同时提取DNA对cox1和ITS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玉米象的体躯由头、胸、腹3部分组成,胸部由3个胸节组成,有胸足3对,体表散布密集的刻点.明显的鉴别特征有头部的额和颊延伸成象鼻状的喙,触角呈膝状弯曲,共见8个小节,口器位于细长喙的端部,上唇基本退化,代之为口上片,下颚须和下唇须退化而僵直,外咽片消失.雄虫外生殖器隐藏于腹部,来源于第9腹节,阳茎背面扁平,有2条平行的纵凹沟,雌虫Y形骨片尖.经克隆PCR扩增得到cox1、ITS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41、1445 bp,与已报道的玉米象cox1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7%~100%,ITS基因为99.0%~99.3%.[结论]根据高速度数码显微系统和电镜下玉米象的形态特征,结合cox1和ITS基因序列分析,可为玉米象的鉴定和生物学分类提供依据,也可为防治玉米象对储粮的危害奠定基础.
    • 杨二妹; 贾浩; 周晨霞; 李慧静
    • 摘要: 旨在筛选新型安全、环保的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了 5种植物精油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玉米象熏蒸活性的效果,并分析了罗勒精油和薄荷精油主要成分对玉米象的熏蒸活性.研究表明,体积分数为40.00μL/L、处理时间为24、48、72、96 h时,薄荷精油和罗勒精油对玉米象熏蒸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50%、95.00%、100%、100%;45.00%、88.33%、100%、100%.薄荷精油和罗勒精油熏蒸玉米象24、48、72 h的半数致死中量分别为 18.124、8.266、5.476 μL/L 和44.569、7.821、5.840 μL/L.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出薄荷精油和罗勒精油的主要成分分别是薄荷醇(21.17%)和柠檬烯(12.59%)、丁香酚(38.55%)和肉豆蔻酸异丙酯(29.43%).丁香酚和柠檬烯熏蒸体积分数为75.00 μL/L,处理时间为96 h时,玉米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7%.本研究表明薄荷精油和罗勒精油对储粮害虫玉米象具有较强的熏蒸效果,为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