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47818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菌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第七届中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暨国际细菌学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等;玉米小斑病的相关文献由227位作者贡献,包括代玉立、孔令晓、杜宜新等。

玉米小斑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7818 占比:99.95%

总计:147887篇

玉米小斑病—发文趋势图

玉米小斑病

-研究学者

  • 代玉立
  • 孔令晓
  • 杜宜新
  • 杨秀娟
  • 甘林
  • 石妞妞
  • 阮宏椿
  • 陈福如
  • 栗秋生
  • 刘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聪聪; 王亚娇; 栗秋生; 吴玉星; 王鹏; 孔令晓
    • 摘要: 为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11种杀菌剂中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同时选取对两种叶部病害兼具防效的最佳药剂再与中量元素水溶肥、腐植酸、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产品混配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确定该药剂田间施用浓度和增效组合。结果显示,各供试药剂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25%丙环唑EC、25%戊唑醇WP、40%氟硅唑EC、30%氟菌唑WP、12.5%烯唑醇WP在供试各浓度下对2种病菌抑制率均为100%,田间小区药效筛选测定中,25%戊唑醇WP防治效果最好,对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两种叶部病害防效分别为81.07%和72.22%。田间试验中,25%戊唑醇WP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的最佳施用浓度为2000倍液,防效分别为59.48%和53.96%。在减量50%情况下防效有所下降,配施氨基寡糖素后,防效可提高37.40百分点和22.98百分点,与最佳施用浓度防效相当,达到了减药增效的作用。
    • 王晓平
    • 摘要: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玉米种植大省,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33.33万hm^(2)以上。一、河南省玉米主要病虫危害现状分析河南省玉米产区以玉米螟、棉铃虫、黏虫、蚜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顶腐病、粗缩病等病虫危害为主。(一)玉米主要虫害1.玉米螟。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它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属于世界性害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飞翔和扩散能力强。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后不需要补充营养,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
    • 张传忠
    • 摘要: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市场价格也逐渐上升。但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大、小斑病的危害日益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基于此,结合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及病症,从合理选择玉米品种、加强田园清理、改进栽培技术、加强药物防治等方面探究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 朱喜霞; 张凯旋
    • 摘要: 一、玉米田间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近年,河南省连续出现暖冬、冬季降雨量偏低,有利于田间病虫害越冬,加之河南省玉米大田连片规模化种植、连作等因素,田间病虫害基数呈逐年加大趋势,玉米田间病虫害也呈现普发、多发趋势。河南省玉米大田以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顶腐病、粗缩病、玉米螟、棉铃虫、黏虫、蚜虫、蓟马、灰飞虱.
    • 刘刚
    • 摘要: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利用传统植物病理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抗生素溶杆菌对玉米小斑病菌的生防效果和作用机制,为玉米小斑病的生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 孙小芳; 刘敏; 潘婷敏; 龚国淑
    • 摘要: [目的]明确四川省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自然群体的交配型和有性态形成能力(育性),探索小斑病菌有性生殖在自然界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多重PCR技术对2013—2018年间采自四川和云南的玉米小斑病菌的交配型进行检测,通过相反交配型菌株的两两杂交筛选一对高配合力的菌株作为标准菌株,采用与标准菌株对峙的方法对待测田间菌株进行育性测定,以假囊壳及子囊的形成情况判定菌株的育性水平.[结果]544株玉米小斑病菌中交配型MAT1-1菌株286株,交配型MAT1-2菌株258株,出现频率分别为52.57%和47.43%.卡方检验两种交配型的比例符合1﹕1的分离比(χ2=1.441,P=0.230),未出现偏离.两种交配型菌株在各采样区均有分布,不同年份间交配型结构基本一致.筛选得到MSRS-2-3(MAT1-1)和DY-12-1-2(MAT1-2)作为一对标准菌株,与标准菌株杂交能够产生子囊孢子的可育菌株比例为88.79%,不能产生子囊孢子的不育菌株比例为11.21%.可育菌株中存在育性的分化,高育性、中等育性和低育性菌株分别占测试菌株的12.32%、27.39%和49.08%.采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小斑病菌育性结构存在差异,2013—2018年可育菌株率分别为77.88%、78.57%、93.33%、94.87%、93.49%和88.76%.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菌株可育率最高,达到100%;其次为四川北部、中部、南部和东部地区,菌株可育率分别为93.25%、89.87%、83.33%和79.31%;四川西部地区菌株可育率最低,为69.23%.[结论]玉米小斑病菌自然群体中普遍存在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两种交配型均衡分布且多为可育菌株.尽管未见自然条件下玉米小斑病菌有性世代的报道,但两种交配型菌株和高比例可育菌株的普遍存在表明有性生殖可能正在发生.
    • 王亚娇; 栗秋生; 吴玉星; 李聪聪; 孔令晓
    • 摘要: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造成玉米大幅减产.真菌病毒能够在真菌体内进行复制和繁殖,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潜在资源.为了明确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多样性及生物学特性,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控提供潜在生防资源,本研究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分离纯化玉米小斑病菌150株,通过dsRNA提取及凝胶检测的方法检测带毒率,从分离的150株玉米离蠕孢中获得10株带有dsRNA病毒的菌株.通过电镜观察及RT-PCR方法验证发现5个菌株带有Bipolaris maydis partitivirus病毒.通过原生质体脱毒的方法获得无毒菌株后比较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胞外酶的分泌.结果 发现Bipolaris maydis partitivirus病毒降低了玉米离蠕孢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显著降低其致病力及淀粉酶的分泌.本研究明确了河北省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多样性,明确了携带Bipolaris maydis partitivirus病毒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控提供了研究基础.
    • 摘要: 苯并稀氟菌哩(benzovindiflupyr,商品名Solatenol,研发代号SYN545192)是先正达率先研制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一种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其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病原菌的呼吸作用。苯并烯氟菌唑广谱、高效、持效期长,可广泛应用于叶面病害和土壤病原菌的防治,对小麦、玉米等许多作物的主要病害都展现出了杰出的防治效果。该剂对小麦叶枯病、花生黑斑病、小麦全蚀病及小麦基腐病的防效优异,对小麦白粉病、玉米小斑病及灰霉病特效,对亚洲大豆锈病防效杰出,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杀菌剂,也是重要的抗性管理工具。
    • 段海明; 李可文
    • 摘要: 运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SJ06菌株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拮抗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菌活性,以及SJ06脂肽粗提物与吡唑醚菌酯复配的协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对峙培养SJ06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率为71.43%;SJ06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88μL/mL和0.23μL/mL,吡唑醚菌酯对病菌的EC50值为1.10μg/mL;SJ06脂肽粗提物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毒性比均大于1,说明复配对病菌的抑制效果均为增效作用,其中,复配体积比为4:6时毒性比为1.21,增效作用最强.
    • 李怡文; 白水欣; 字变仙; 张俊星; 胡菊仙; 刘屹湘; 杨敏; 朱书生
    • 摘要: [目的]明确玉米、辣椒单作和间作种植后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与病害发生的关系,解析土壤微生物在玉米和辣椒多样性种植中控制病害的作用.[方法]比较玉米/辣椒间作和分别单作后根围土壤微生物对玉米小斑病和辣椒疫病发生的影响,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处理根围细菌群落的差异.[结果]单作玉米的根围土壤微生物能显著抑制辣椒疫病的发生(P<0.05),辣椒单作、玉米/辣椒间作后玉米根围土壤微生物降低玉米小斑病的趋势明显.根围土壤细菌群落分析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根围气单胞菌属、堆囊菌属和固氮螺菌属等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间作玉米和单作辣椒根围(P<0.05);单作辣椒和间作玉米根围土壤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上调,并且其中的拟杆菌属、农研丝杆菌属、鞘氨醇杆菌属和Muribaculum的相对丰度也显著上调(P<0.05).[结论]玉米/辣椒间作和间作后有利于帮助彼此降低病害的发生.单作或间作后导致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是其缓解病害发生的重要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