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44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8006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农业开发与装备、种子科技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总结及2016年发生趋势预测研讨会、第三十一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玉米病虫害的相关文献由82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杨光、崔丽娜等。
玉米病虫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006篇
占比:99.25%
总计:48369篇
玉米病虫害
-研究学者
- 刘刚
- 杨光
- 崔丽娜
- 张勇
- 张小飞
- 李晓
- 郑庆伟
- 李菁
- 李静
- 王振营
- 王磊
- 王超
- 邹成佳
- 陈桂芬
- 乔晗
- 倪力
- 刘兴龙
- 刘永华
- 刘艳霞
- 古冉
- 姜玉英
- 孟庆平
- 孟珠李
- 季宏平
- 常晓春
- 康振学
- 张书宏
- 张亮
- 张婷
- 张淑艳
- 张继俊
- 张芊
- 张谊
- 彭新华
- 徐琳
- 曹慧慧
- 朱娟
- 李丽
- 李树生
- 李红丽
- 李长明
- 杨晓蓉
- 毕春光
- 汤思凝
- 焦俊
- 王东
- 王克勤
- 王占宇
- 王嘉庆
- 王国平
-
-
田霄凌
-
-
摘要:
1玉米现代化栽培与病虫害科学防治的内涵玉米现代化栽培技术是以植物学、生物基因学、作物栽培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化机械设备(谷物联合收割机、播种一体机、土地深耕机、水肥一体机等)以及现代化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简称:AI)、第五代通讯技术(简称:5G)),指导玉米的选种、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收获、运输等各环节的有序、高效进行,从而实现玉米的丰产、丰收。玉米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是以植物保护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等学科为指导。
-
-
张殿林
-
-
摘要:
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整体工作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玉米病虫害防治需要从新的视角出发,更好地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
-
刘明轩
-
-
摘要:
玉米是阳谷县夏季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当地玉米的高产对当地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文章结合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易发、重发的实际情况,就当地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一防双减”技术推广的必要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供参考。
-
-
冯法动
-
-
摘要:
一、玉米病虫害发生新特点(一)主要病虫害持续加重近年调查数据显示,玉米南方锈病、小斑病、弯孢叶斑病等主要病害和玉米螟、棉铃虫等主要虫害持续加重,特别是玉米南方锈病在全县普遍流行。2019—2020年,玉米南方锈病病株率达80%。2021年玉米南方锈病病株率达100%。(二)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逐年上升近年,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腐病等土传病害和蛴螬等地下害虫发生危害逐年上升。
-
-
贾鸿燕
-
-
摘要:
结合黑龙江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简单总结了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症状表现等,如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锈病、玉米螟等,并从农业防控、生物及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等方面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以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
-
陈振安
-
-
摘要:
针对玉米病虫害做好防治工作是玉米丰收的关键,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生病虫害,便会迅速传染,破坏性较强,可能会产生较大经济损失。因此需把握病虫害防治路径,确保种植户在进行玉米种植时的经济效益。
-
-
郭友海
-
-
摘要:
玉米是非常重要的农作物,玉米产量及质量提升不仅会对玉米种植农户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还会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及社会粮食供应产生影响。玉米病虫害的是影响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穗腐病是玉米病虫害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会对玉米产量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导致玉米绝收。需提升对于玉米穗腐病的防治及紧急处理能力,强化田间管理。本文分析了玉米穗腐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以期提升穗腐病防治质量,为玉米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
-
晁兰玉
-
-
摘要: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是玉米种植大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7万~8万hm^(2)。玉米是郓城县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种植存在忽视病虫害防治、施肥不合理等问题,这极大地增加了玉米病虫害发病率,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及质量,因此,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
张建华;
赵洪凯;
姜雷;
韩应欣;
姜娇阳;
张海涛
-
-
摘要:
本文以玉米叶部病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玉米叶部主要病虫害3种,连同正常玉米叶片共计4种样本送入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模型训练。通过对比试验,找出识别效果最佳的模型。使用Tensorflow lite提供的转换工具,把效果最好的玉米叶片病虫害识别模型转换成Android系统终端适用的格式,终端上的APP通过调用模型就能以离线的形式进行玉米叶片病虫害的实时识别。根据今年扎兰屯地区玉米叶部病变的实际,采集的病虫害样本为玉米大斑病(真菌病)、玉米叶斑病(真菌病)及双斑萤叶甲病变(虫害)3类样本。
-
-
刘佑骥
-
-
摘要:
我国拥有大量的人口以及大规模的土地资源,自古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玉米作物被引入我国后,我国各地开始广泛种植,同时玉米也是静宁县的主要作物之一。随着当前静宁县农业种植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以及玉米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的出现,给静宁县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提升玉米种植的质量以及产量,防止其在生长过程中因病虫害的影响而减产,应当采用科学的绿色防控技术,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文章探讨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具体概念,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应用,希望为静宁县玉米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
-
-
-
惠军涛
- 《第三十一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
| 2015年
-
摘要:
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境内地区类型多样,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生产县.2014年全县夏玉米种植面积2.33万hm2,病虫草是威胁玉米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经济、有效地控制玉米病虫草的危害,蓝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当地玉米生产实际和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积极探索"突出农业、物理、生态调控措施,辅之以专业化统防统治化学防控"等经济、高效、科学的玉米病虫防控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效果,实现了经济、高效、环保的防控目标.
-
-
-
李庆;
杨代斌;
袁会珠;
闫晓静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包衣作为一项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因其具有省力、省时、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为评价氟唑环菌胺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幼苗抗低温性能影响,以空白种子为对照,对两种药剂不同剂量包衣的玉米种子进行低温胁迫.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戊唑醇包衣能加剧低温胁迫导致的幼苗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玉米幼苗内电解质外渗无显著影响;经戊唑醇包衣玉米幼苗中脯氨酸含量随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脯氨酸的增加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氟唑环菌胺包衣的玉米幼芽具有更好的抗低温胁迫性能,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作为种衣剂比戊唑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
李庆;
杨代斌;
袁会珠;
闫晓静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包衣作为一项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因其具有省力、省时、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为评价氟唑环菌胺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幼苗抗低温性能影响,以空白种子为对照,对两种药剂不同剂量包衣的玉米种子进行低温胁迫.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戊唑醇包衣能加剧低温胁迫导致的幼苗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玉米幼苗内电解质外渗无显著影响;经戊唑醇包衣玉米幼苗中脯氨酸含量随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脯氨酸的增加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氟唑环菌胺包衣的玉米幼芽具有更好的抗低温胁迫性能,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作为种衣剂比戊唑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
李庆;
杨代斌;
袁会珠;
闫晓静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包衣作为一项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因其具有省力、省时、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为评价氟唑环菌胺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幼苗抗低温性能影响,以空白种子为对照,对两种药剂不同剂量包衣的玉米种子进行低温胁迫.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戊唑醇包衣能加剧低温胁迫导致的幼苗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玉米幼苗内电解质外渗无显著影响;经戊唑醇包衣玉米幼苗中脯氨酸含量随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脯氨酸的增加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氟唑环菌胺包衣的玉米幼芽具有更好的抗低温胁迫性能,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作为种衣剂比戊唑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
李庆;
杨代斌;
袁会珠;
闫晓静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包衣作为一项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因其具有省力、省时、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为评价氟唑环菌胺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幼苗抗低温性能影响,以空白种子为对照,对两种药剂不同剂量包衣的玉米种子进行低温胁迫.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戊唑醇包衣能加剧低温胁迫导致的幼苗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玉米幼苗内电解质外渗无显著影响;经戊唑醇包衣玉米幼苗中脯氨酸含量随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脯氨酸的增加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氟唑环菌胺包衣的玉米幼芽具有更好的抗低温胁迫性能,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作为种衣剂比戊唑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
李庆;
杨代斌;
袁会珠;
闫晓静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包衣作为一项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因其具有省力、省时、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为评价氟唑环菌胺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幼苗抗低温性能影响,以空白种子为对照,对两种药剂不同剂量包衣的玉米种子进行低温胁迫.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而戊唑醇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戊唑醇包衣能加剧低温胁迫导致的幼苗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玉米幼苗内电解质外渗无显著影响;经戊唑醇包衣玉米幼苗中脯氨酸含量随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氟唑环菌胺包衣对脯氨酸的增加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氟唑环菌胺包衣的玉米幼芽具有更好的抗低温胁迫性能,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氟唑环菌胺作为种衣剂比戊唑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