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163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03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290002篇;相关期刊506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果农之友、吉林蔬菜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协作网2014年会、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暨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等;综合防治技术的相关文献由520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振学、刘刚、王迪轩等。
综合防治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0002篇
占比:98.92%
总计:293154篇
综合防治技术
-研究学者
- 王振学
- 刘刚
- 王迪轩
- 沈厚芬
- 王云川
- 徐福海
- 杭柏林
- 王吉奎
- 敖礼林
- 胡作栋
- 刘金波
- 郑庆伟
- 刘静
- 等
- 董勤成
- 高九思
- 周霞
- 孙从法
- 张夕林
- 朱富春
- 杨万玉
- 王华弟
- 王小梦
- 王广富
- 王艳
- 袁东征
- 钟建军
- 冯素明
- 嵇友权
- 徐建民
- 惠霞
- 曹涤环
- 朱志英
- 李杰
- 李海燕
- 沈金发
- 沈颖
- 王启丽
- 王子勤
- 王松
- 王琳
- 窦海鸽
- 董万谟
- 蔡方义
- 赵二红
- 边秀然
- 阿不列孜·热合曼
- 高振茂
- 黄贤华
- 龙霞
-
-
徐贞
-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林业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证林业资源的健康、稳定发展及改善生态气候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林业栽培工作统筹安排、改善林地土质、进行林木的科学灌溉和精准施肥以及进行林木病虫害的精准防控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从而为林木的健康生长、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以及林业资源的有效供应提供保障。
-
-
赵学宁
-
-
摘要:
番茄是适合我国南北方广泛种植的流行蔬菜之一。既可以生食、煮食,又可以加工番茄酱等作为调料使用。露地和棚室均可种植,番茄市场需求大,给农户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番茄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病害,其中番茄晚疫病就是番茄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给农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防治番茄晚疫病是菜农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文章总结了设施栽培番茄晚疫病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
-
练健俊;
沈从根;
吴珍珍;
王声淼;
王梦萍
-
-
摘要:
导读:草地贪夜蛾属迁飞型害虫,可为害玉米,通过田间调查及性诱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庆元县5月中下旬为1代低龄幼虫的防治最佳时间,化学农药防治可选择在卵孵化盛期后1周内进行,推荐使用复配药剂,生物农药及性诱、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可作为辅助手段。
-
-
周臻
-
-
摘要:
马铃薯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备独特的经济价值,种植范围较广。为保证马铃薯产量与质量,种植户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科学的病虫害治理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治各类病害的快速蔓延,并选择适当的田间管理办法,有节制地使用化学杀虫药剂与氮肥。本文主要分析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症状、流行规律、发生特点,并总结了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
-
龙晓景
-
-
摘要:
在山西由于核桃种植户管理技术不高,甚至放任不管、片面追求早结果等原因,造成某些产区核桃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直接影响着核桃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对山西省核桃主产区常见病虫害现状进行了调研,山西省核桃主产区常见的病害有核桃炭疽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枝枯病等;常发生虫害有核桃铜绿金龟子、核桃小吉丁虫和草履蚧,分析了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特点与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清除病源,重视田间管理,利用杀虫灯、糖醋液、性诱剂等方法诱杀,喷施生物药剂,结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
-
唐珺
-
-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生猪规模养殖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措施,探究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生猪产生疫病的主要类型和原因,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和处置措施。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防疫工作质量,预防生猪疫病,降低了养殖企业的经济损失,为相关养殖户及企业提高生猪规模养殖能力、疫病防治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
-
-
王倩
-
-
摘要:
春季随着气温回暖,棚室栽培蔬菜的多种病害也趋重发生。尤以灰霉病为甚,导致棚室茄瓜(果)类蔬菜烂果、死棵,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种植效益。一、发生和危害特点(一)发生早入春后如果阴天较多,气温较低,灰霉病发生较重。1月是灰霉病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2月中下旬至4月为第二个发病高峰时段。主要为害茄瓜类蔬菜的幼嫩果实,可使其快速变软、萎缩和腐烂,果实表面则密布灰色霉层。如幼果染病后未脱落,则会蔓延至植株茎部,使其发生腐烂。
-
-
关建武
-
-
摘要:
解决秋葵病虫害问题需要深入到种植区域中,及时掌握秋葵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在深入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制订有效的疗治措施。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了秋葵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仅供参考。
-
-
王军;
许巧;
王永克
-
-
摘要:
一、蚜虫生活规律及危害特点和症状蚜虫适宜繁殖温度>12°C,其适宜生活环境温度16°C~25°C、湿度50%~80%。蚜虫自3月气温逐渐升高开始繁殖,4~5月进入危害肆虐期。进入盛夏,蚜虫藏匿在田间阴凉处。入秋后,随着气温下降其危害程度随之减轻。入冬后危害基本停止,但蚜虫又以卵或若虫的形态藏匿在农作物秸秆、果园土壤夹缝、果树老皮缝隙以及杂草、碎砖石中越冬,待到翌年春季温度适宜时继续繁殖。蚜虫一生可繁殖10~30代,且世代叠加累积。防治实践证明,春季防治技术措施得当,秋季发生危害程度显著减轻。
-
-
孙莹;
刘磊;
李朝霞;
张晓;
赵海鹏;
薛明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山东是我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集散地.本研究通过系统调查,明确了山东省金银花上主要害虫种类和优势种的发生规律.调查到金银花的害虫13余种,其中,胡萝卜微管蚜、金银花尺蠖、棉铃虫、忍冬细蛾和咖啡虎天牛等是为害山东金银花的害虫优势种,研究了其发生和为害特点.发现金银花不同品种上主要害虫的发生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针对山东金银花上的优势种制定了金银花不同生育期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为有效控制金银花害虫,保证金银花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
-
-
-
卢文标;
郑学文;
邓汉华;
谢小明
-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近年来粤西地区甘蔗病虫害普遍较重,且局部受害日趋严重,造成产量和糖分损失较大的不良状况,为了探讨粤西地区甘蔗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采用了犁地前的火烧甘蔗叶和横直旋耕,种植健康种苗和在种植前的种苗消毒处理,苗期应用性诱剂测报螟虫成蛾的发生期,指导投放寄生蜂和使用远程喷雾机械喷洒环保高效的化学农药防治主要病虫害的试验示范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防治,使天牛金龟子为害率下降了81.25%,蓟马铁为害率下降76.2%-75.8%,叶斑病为害率下降了74.2%-65.2%,线虫为害率下降了74%,苗期的枯心率控制在1%以下,成茎期螟虫为害的虫节率可控制在1.9%-14.8%.产量比对照提高36.7%,蔗糖分比对照提高了0.51个百分点,亩增加利润434-719.7元.防治效果较为明显,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示范规模和提高防效的建议.
-
-
李晴;
赵占周;
李建东;
雷仲仁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黄曲条跳甲在北方发生规律的资料极少,而且为害又特别严重,开展了有关其发生规律的观察和控制技术的研究探索.主要结果是:采用颗粒剂分层处理土壤、黄板诱测成虫、卵孵化盛期叶面喷施杀虫剂等措施,初步了解到黄曲条跳甲上半年在白萝卜上成虫出蛰、幼虫钻蛀的时间,探索出一套比较实用的综合防控方案.
-
-
崔晨光
- 《第四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
| 2012年
-
摘要: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且发病率较高,忠牛以颈部为"S"状、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生产瘫痪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造成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由于其病因复杂,本文从低血钙、低血磷、低血钾、血液寄生虫、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生产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通过对兽医实验室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最后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奶牛生产瘫痪综合征的特殊性,结果表明:对于产后瘫痪治疗的方法应该依据奶牛的病情确定.运用实验室科学方法进行监测定性,再用中西医相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最好.
-
-
邹赔森
- 《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李子垭南二井地属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为西南山区丘陵地带,开采45°~62°倾角的急倾斜中厚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依据矿井发展需要,李子垭南二井准备向下延伸,开采引发的主要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诱发、加剧和遭受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危险性等,提出了加强采空区地面变形监测,设置监测点、网,发现采空区地面塌陷或地裂缝及时预警,并上报有关部门,必要时通知人员撤离;尽量避免在落石堆积的前缘不适当的开挖,避免地表排水对前缘土体的集中冲刷,尽量减小渗入落石堆积体中的水量等等;加大井下支护的研究,随开采的加深采用不同的支护掘进方式,减少采动对上部岩层的应力破坏等防治措施,从而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
-
邹赔森
- 《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李子垭南二井地属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为西南山区丘陵地带,开采45°~62°倾角的急倾斜中厚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依据矿井发展需要,李子垭南二井准备向下延伸,开采引发的主要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诱发、加剧和遭受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危险性等,提出了加强采空区地面变形监测,设置监测点、网,发现采空区地面塌陷或地裂缝及时预警,并上报有关部门,必要时通知人员撤离;尽量避免在落石堆积的前缘不适当的开挖,避免地表排水对前缘土体的集中冲刷,尽量减小渗入落石堆积体中的水量等等;加大井下支护的研究,随开采的加深采用不同的支护掘进方式,减少采动对上部岩层的应力破坏等防治措施,从而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
-
邹赔森
- 《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李子垭南二井地属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为西南山区丘陵地带,开采45°~62°倾角的急倾斜中厚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依据矿井发展需要,李子垭南二井准备向下延伸,开采引发的主要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诱发、加剧和遭受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危险性等,提出了加强采空区地面变形监测,设置监测点、网,发现采空区地面塌陷或地裂缝及时预警,并上报有关部门,必要时通知人员撤离;尽量避免在落石堆积的前缘不适当的开挖,避免地表排水对前缘土体的集中冲刷,尽量减小渗入落石堆积体中的水量等等;加大井下支护的研究,随开采的加深采用不同的支护掘进方式,减少采动对上部岩层的应力破坏等防治措施,从而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
-
邹赔森
- 《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李子垭南二井地属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为西南山区丘陵地带,开采45°~62°倾角的急倾斜中厚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依据矿井发展需要,李子垭南二井准备向下延伸,开采引发的主要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诱发、加剧和遭受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危险性等,提出了加强采空区地面变形监测,设置监测点、网,发现采空区地面塌陷或地裂缝及时预警,并上报有关部门,必要时通知人员撤离;尽量避免在落石堆积的前缘不适当的开挖,避免地表排水对前缘土体的集中冲刷,尽量减小渗入落石堆积体中的水量等等;加大井下支护的研究,随开采的加深采用不同的支护掘进方式,减少采动对上部岩层的应力破坏等防治措施,从而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