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3年内共计118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4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816123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农业开发与装备、种子科技、江西农业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年全国甘蔗植保技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等;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文献由2256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昌家、吴佳文、王中林(文/图)等。
绿色防控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16123篇
占比:99.86%
总计:817303篇
绿色防控技术
-研究学者
- 彭昌家
- 吴佳文
- 王中林(文/图)
- 刘刚
- 张涛
- 郑少锋
- 宋巧凤
- 廖贵新
- 明广增
- 仇学平
- 何海燕
- 余昌清
- 侯庆元
- 刘小珍
- 匡传富
- 卞康亚
- 周国妹
- 孙振军
- 张丹
- 张浩
- 张燕
- 张飞跃
- 徐福增
- 无1
- 朱展飞
- 朱祚亮
- 李建仁
- 李建军
- 李耀发
- 李颖
- 沈田辉
- 潘华
- 王强
- 王昕
- 王春兰
- 王风良
- 程奀莲
- 程牧
- 肖孟
- 蔡琼碧
- 赵国庆
- 郭喜红
- 丁新天
- 乔岩
- 代建平
- 任洁
- 何艳
- 余庆明
- 侯喜林
- 侯峥嵘
-
-
王树叶
-
-
摘要:
草地贪夜蛾在实际生活中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它通常生活的范围较广泛,而且它的迁飞能力以及繁殖能力较强,在取食过程中存在着暴食的现象,草地贪夜蛾的生活特点提升了防控工作的难度,这种害虫一般在夜间活动较为猖獗,草地贪夜蛾的存在将会给农作物苗期带来严重危害,一般会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10%~25%,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农作物毁种绝收。
-
-
刘铭
-
-
摘要:
为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及改善品质,就应积极做好水稻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控制。首先总结水稻不同种植期的田间管理方法,其次分析水稻二化螟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后较为详细的探究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生化诱控、加大免疫诱控及农药减量助剂推广利用、生物防治等,希望对同行实践有一定帮助。常德是湖南省的产粮大市,早在2017年,常德市香米种植面积就达到了53333.3 hm^(2),产量约为32万t。
-
-
蒋日盛
-
-
摘要:
在闽西山区福建省连城县种植火星果,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瓜实蝇等。本文对火星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发生特点,总结出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危险时期药剂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火星果生产提供参考。
-
-
-
张会田
-
-
摘要:
长葛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8万hm^(2)。由于主栽品种抗性差,再加上地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水浇条件好,田间小气候、耕作条件等对病虫草害发生十分有利,常年病虫害中度至偏重发生,尤其是小麦蚜虫、赤霉病、条锈病等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制约农业生产,存在粮食安全隐患。长葛市农业部门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可持续”工作主线,本着安全、简便、节本、提质、增效、环保的原则,通过试验研究、示范带动、项目拉动和行政推动,在示范区集成配套全程节约增效、绿色植保技术模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
陈旭
-
-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立足于水稻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对水稻种植的主要患病原因进行研究,探索出更加全面有效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及主要应用方法。文章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价值出发,介绍了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
练健俊;
沈从根;
吴珍珍;
王声淼;
王梦萍
-
-
摘要:
导读:草地贪夜蛾属迁飞型害虫,可为害玉米,通过田间调查及性诱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庆元县5月中下旬为1代低龄幼虫的防治最佳时间,化学农药防治可选择在卵孵化盛期后1周内进行,推荐使用复配药剂,生物农药及性诱、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可作为辅助手段。
-
-
朱新生
-
-
摘要:
茶叶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悠久,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茶叶远销海外,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安徽省池州市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茶树病虫害也不断加重,不仅影响着茶叶品质和产量,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态调控等,同时采取专业化的防治模式也能够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从而有效保障茶树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提高茶农收入。
-
-
陈越华
-
-
摘要:
一、性信息素诱控技术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或迷向干扰雌雄虫交配,降低雌雄虫交配机率,减少后代种群数量以达到防治目的。性信息素诱控技术因其高度专一性、无抗药性、对环境安全,已成为广泛应用的绿色防控技术。
-
-
-
朱富春
- 《第三十三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
| 2017年
-
摘要:
我国鸡腿菇的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消费者对鸡腿菇认识的不断深入,鸡腿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漯河市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总状炭角菌的危害,造成鸡腿菇栽培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广大菇农损失惨重,从而缩减栽培规模甚至放弃鸡腿菇栽培,对鸡腿菇生产造成致命的打击.鸡腿菇总状炭角菌已经成为制约鸡腿菇生产的"瓶颈"问题,为此漯河市召陵区农林局技术人员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
-
-
陈德鑫;
张顺;
田福海;
纪晓玲;
刘勇;
王凤龙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烟草绿色防控技术是以烟草为中心主体,以烟草有害生物为靶标,通过协调农业栽培、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用药等措施,改善烟株生长微生态,控制烟草有害生物发生在防治阈值以下,以促进烟草健康生长,获取安全、高品质烟叶为目的的综合防控技术.本文简要阐述了烟草有害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烟草绿色防控的概念和意义,以及烟草绿色综合防治中的所应用到的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学措施,分析了目前烟草绿色防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举措.
-
-
-
栾慧;
郭维士;
张立群;
艾好;
王春丽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水稻产量不但在世界中居于首位,在我国粮食生产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就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防治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所以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关于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的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良抗性品种技术,诱控技术,稻鸭共作技术、稻鱼共作技术,科学用药技术,保护天敌技术。并对其研究现状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研究总结。
-
-
-
-
宋巧凤;
袁玉付;
仇学平;
谷莉莉;
孙万纯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通过对水生蔬菜产前、产中及上市期的生产管理及各环节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关键措施,纠正了水生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行合理轮作、选用无病株留种、三清杜绝"病虫源"、抓好田间管理、理化诱杀控虫等覆盖水生蔬菜生产全过程的绿色防控管理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