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学
版本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7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5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16790篇;相关期刊258种,包括读书、大学图书馆学报、河南图书馆学刊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江西省图书馆学会2015年年会、2014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第十三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等;版本学的相关文献由458位作者贡献,包括曹之、李明杰、徐雁平等。
版本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790篇
占比:97.24%
总计:17266篇
版本学
-研究学者
- 曹之
- 李明杰
- 徐雁平
- 武晓峰
- 贾卫民
- 邵胜定
- 高田
- 张次第
- 陈东辉
- 陈旭辉
- 鲁海
- 初昌雄
- 杜泽逊
- 柯平
- 王国强
- 钱超尘
- 刘大军
- 周铁强
- 姚伯岳
- 彭喜双
- 彭清深
- 徐雁
- 时永乐
- 曹聪孙
- 朱建华
- 李致忠
- 李雄飞
- 杨继红
- 林申清
- 欧阳健
- 涂耀威
- 潘天祯
- 焦振廉
- 王海刚
- 王记录
- 罗济平
- 谢国冰
- 马娜
- 马艾鸿
- 黄镇伟
- Song Gui-mei
- Yang yi
- Yi jilin
- 丁凌华
- 丁香
- 万彩红
- 中
- 中里见敬
- 乔汉民
- 于义芳
-
-
任文京
-
-
摘要:
詹锳先生整理李白全集,对其版本源流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研究,进而确定以最早的完整宋本静嘉堂文库本为底本,用于校勘的刊本多达十四种,并选择重要总集及选本共十七种进行校勘,校勘版本数量之多,无出其右,这为超越清代王琦注本奠定了基础。詹锳先生校勘李白全集,在对校法基础上,增加了是非判断,以“今照改”“今据改”“当据改”等分类校勘,提升了古籍整理的学术品位。詹锳先生重视唐代唐诗选本的校勘作用,用以系年、解惑、辨伪和辨析诗歌本事,破解了若干千年疑案,在李白集整理中颇具特色。詹锳先生强调古今并重,中外并重,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无征不信、片善不遗的理念。詹锳先生具有深厚的旧学功底,又深受西学影响,形成了阔大的学术格局和高远的学术视野,他以“预流”的学问开创了李白研究的新境界,其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达到了那个年代的制高点,至今仍难以超越。詹锳先生的版本学、校勘学思想是留给后世的宝贵学术遗产。
-
-
刘亮
-
-
摘要:
西北大学图书馆馆藏乾隆十年沈尚杰双桂草堂刻本《读书敏求记》刻印精美,卷帙完整,且书内五彩过录的名家题记和批注甚多。本文将该书内的题记和部分批注同《藏园批注读书敏求记校证》所收的题记和批注进行互校,指出异同;并对西大馆藏《读书敏求记》后补抄的《述古堂藏书目》予以介绍,指出西大馆藏《读书敏求记》具有独特的学术和文物价值。
-
-
邓江祁
-
-
摘要:
《间岛问题》是宋教仁重要著作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此书存在不同的版本。已出版的宋教仁文集,均选用了1914年的版本。但经多方考辨,1908年的版本才是原始且最佳的版本。考论《间岛问题》版本问题,对于宋教仁研究、版本学研究以及回击近年来韩国右翼民族主义势力刮起的为“间岛问题”翻案之风,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
杨佳雯
-
-
摘要:
文章主要是从目录和版本入手比较两书之异同,分析其各有的特点,发掘更深层次的两者的联系。因目录学和版本学都是较为古老的学科,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治学研史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两门学科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两书异同点,理清脉络。
-
-
黄永年
-
-
摘要:
黄永年先生是我国古代史尤其是北朝隋唐史及唐代文学、古典诗词小说方面的著名学者,又在版本学、目录学、碑刻学、古籍整理等领域内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是古文献学学科的一代宗师。黄永年先生艺文兼备,他治学之余,游心艺事,长于书法,用笔虚灵婉转,温润柔和,多为诗词、题跋,假手转心,书卷气十足,自然生动照人。尤精篆刻,所制古雅精纯,渊源有自,以笔追刀,不事雕琢,展现出卓荦脱俗的艺术品格。黄永年先生有《谈艺录》及《印存》行世,对当代书学、印学发展贡献良多。本刊在黄永年先生哲嗣黄寿成教授支持下,特倩陕西师范大学刘星教授从中斡旋,辑此专题,光扬艺学,于斯可览,一并致谢!
-
-
马学剑
-
-
摘要:
译本文献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对译本的选择指的是图书馆对译本进行的内容分析、版本比较、优劣鉴定的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理论上,译本的选择具有基础性、社会性、间接性、学术性四种一般属性.中介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一般属性是由中介性派生出来的.认识译本选择活动的属性可以对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也可以为更深入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提供材料.
-
-
袁洪权
-
-
摘要:
1985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袁水拍诗歌选》序中,徐迟说,"《诗四十首》,则是他解放前那些诗歌的自选集,正好成为这个选本的一个蓝本。他那本自选集选得太苛了些,许多好诗并未选入"。(《谈袁水拍的诗歌》,《读书》1984年第11期)可见《诗四十首》在袁水拍作品版本学上的特殊意义,它的具体出版情况统计如下。
-
-
-
李明杰;
卢彤;
高晓文
-
-
摘要:
版本源流考订是古代文献整理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单种文献历代同书异本传承关系的考察,可以从存本中发现和推荐与祖本关系密切的善本.对古籍数字化而言,版本源流考订有助于选择精良的底本,还可将前代版本源流考订成果随同文献正文一起数字化,并进行数据加工.文章以宋代梅尧臣《宛陵集》为例,利用OWL本体描述语言完成面向专业研究人员的古籍版本源流知识库的结构设计,基于本体开发工具Protégé完成以RDF资源描述框架为基础的本体建模,利用On?toGraf插件功能将该书的版本源流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
-
-
种梦卓
-
-
摘要:
"象鼻"是古籍版本学中的专有名词,与"书耳""鱼尾"等都是古籍版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象鼻"虽是古籍版式中版心的一部分,但却从未在今存古籍中出现,而如叶德辉、张舜辉等文献学大家之作都无对"象鼻"一词的来源进行考证.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著作对于"象鼻"的界定通常一笔带过且说法不一,并常与"书口"的释义与功能相混淆.因此,笔者猜测,古籍版式中并无"象鼻"一说,"象鼻"是今人根据"鱼尾""书耳"等版式之形所新造的词.
-
-
刘兴亮;
张蕾蕾
- 《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肇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新中国建立初期设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更名重庆博物馆.2005年,重庆博物馆与新成立的中国三峡博物馆合并共建,更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历史博物馆之一,藏品种类丰富,仅古籍一项经、史、子、集四部齐备,但凡宋以来刻本、抄本、影印本不一而足.特别是方志文献的收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同行业收藏中也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馆藏方志的具体情况,至今尚未整理发表,因此学术界对于该馆所藏方志知之甚少.为便于学界对这一资源的利用与研究,本文对馆藏方志情况加以介绍,以期能为诸同好提供一些有益的学术信息.
-
-
刘兴亮;
张蕾蕾
- 《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肇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新中国建立初期设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更名重庆博物馆.2005年,重庆博物馆与新成立的中国三峡博物馆合并共建,更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历史博物馆之一,藏品种类丰富,仅古籍一项经、史、子、集四部齐备,但凡宋以来刻本、抄本、影印本不一而足.特别是方志文献的收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同行业收藏中也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馆藏方志的具体情况,至今尚未整理发表,因此学术界对于该馆所藏方志知之甚少.为便于学界对这一资源的利用与研究,本文对馆藏方志情况加以介绍,以期能为诸同好提供一些有益的学术信息.
-
-
刘兴亮;
张蕾蕾
- 《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肇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新中国建立初期设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更名重庆博物馆.2005年,重庆博物馆与新成立的中国三峡博物馆合并共建,更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历史博物馆之一,藏品种类丰富,仅古籍一项经、史、子、集四部齐备,但凡宋以来刻本、抄本、影印本不一而足.特别是方志文献的收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同行业收藏中也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馆藏方志的具体情况,至今尚未整理发表,因此学术界对于该馆所藏方志知之甚少.为便于学界对这一资源的利用与研究,本文对馆藏方志情况加以介绍,以期能为诸同好提供一些有益的学术信息.
-
-
刘兴亮;
张蕾蕾
- 《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肇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新中国建立初期设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更名重庆博物馆.2005年,重庆博物馆与新成立的中国三峡博物馆合并共建,更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历史博物馆之一,藏品种类丰富,仅古籍一项经、史、子、集四部齐备,但凡宋以来刻本、抄本、影印本不一而足.特别是方志文献的收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同行业收藏中也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馆藏方志的具体情况,至今尚未整理发表,因此学术界对于该馆所藏方志知之甚少.为便于学界对这一资源的利用与研究,本文对馆藏方志情况加以介绍,以期能为诸同好提供一些有益的学术信息.
-
-
孙钰;
徐燕
- 《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语言文学暨文化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海安考古录》是民国以前唯一一部记载海安地域综合历史的著作,今知最早的版本是咸丰乙卯(1855)石麟画馆原稿本,六卷,分十四门,民国十一年(1922年),韩国钧列入《海陵丛刻》第十三种,约为四卷十一门.原稿本产生时间早,灌注了王叶衢强烈的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精神,图文配合,《海陵丛刻》本行文简致,内容更为丰富,辨讹订误,实各有特点.
-
-
孙钰;
徐燕
- 《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语言文学暨文化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海安考古录》是民国以前唯一一部记载海安地域综合历史的著作,今知最早的版本是咸丰乙卯(1855)石麟画馆原稿本,六卷,分十四门,民国十一年(1922年),韩国钧列入《海陵丛刻》第十三种,约为四卷十一门.原稿本产生时间早,灌注了王叶衢强烈的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精神,图文配合,《海陵丛刻》本行文简致,内容更为丰富,辨讹订误,实各有特点.
-
-
孙钰;
徐燕
- 《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语言文学暨文化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海安考古录》是民国以前唯一一部记载海安地域综合历史的著作,今知最早的版本是咸丰乙卯(1855)石麟画馆原稿本,六卷,分十四门,民国十一年(1922年),韩国钧列入《海陵丛刻》第十三种,约为四卷十一门.原稿本产生时间早,灌注了王叶衢强烈的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精神,图文配合,《海陵丛刻》本行文简致,内容更为丰富,辨讹订误,实各有特点.
-
-
邹秀英
- 《走向世界的中国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简略介绍美国克莱蒙特学院联盟图书馆藏原版旧方志的收藏源流、类别、版本年代、涵盖地域以及珍稀程度,并附所藏旧志目录清单,旨在反映中国旧方志在小型汉藉图书馆的收藏情况,为海外旧志的普查清理与开发利用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
-
邹秀英
- 《走向世界的中国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简略介绍美国克莱蒙特学院联盟图书馆藏原版旧方志的收藏源流、类别、版本年代、涵盖地域以及珍稀程度,并附所藏旧志目录清单,旨在反映中国旧方志在小型汉藉图书馆的收藏情况,为海外旧志的普查清理与开发利用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
-
邹秀英
- 《走向世界的中国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简略介绍美国克莱蒙特学院联盟图书馆藏原版旧方志的收藏源流、类别、版本年代、涵盖地域以及珍稀程度,并附所藏旧志目录清单,旨在反映中国旧方志在小型汉藉图书馆的收藏情况,为海外旧志的普查清理与开发利用研究提供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