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十三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
第十三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

第十三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西宁
  • 出版时间: 2014-07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少数民族图书馆专委会

会议文集:第十三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滇中玉溪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彝族先民在悠久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创造了卷帙浩繁的彝文典籍.玉溪市的图书馆应积极发挥职能,承担起普查、搜集、保护区域内彝文典籍的重任,传承和弘扬区域内优秀的彝族文化.玉溪市图书馆成立了彝族文献研究室,联合玉溪市民宗局,2011年启动了继续对玉溪市彝文典籍的普查和搜集工作,目前已经收集到了20余部散落在民间已经破损或即将毁坏的彝文古籍。其中,不少珍贵的彝文古籍因年代久远已经破损严重,亟待拯救。以利用照相、录音、录像、缩微、光盘等技术快速地对彝文典籍进行全文存储,实现对彝文典籍的数字化保护。
  • 摘要:鄂尔多斯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民族地方文献典籍丰富,民族地方文献是全市各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本文介绍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及收藏管理经验.在收集地方文献过程中,应秉承地方性、多样性、史料性以及兼收并蓄的原则。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散发传单、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将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鼓励各界人士通过捐赠、提供线索等方式积极参与地方文献的收集;要争取政府支持,将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纳入政策化、规范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文献资源,对于珍惜文献,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进行收集。
  • 摘要:柳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图书馆工作者应立足本职工作,多渠道获取信息,通过不同途径,为收集、保护本地区民族文献,提供绵薄之力.民族地方文献既有民族性,也有地方性,在征集工作中应二者兼顾;民族地方文献构成较多,品类纷繁复杂,需要根据其重要程度和存在状态评估对其的收集、保护重要程度和先后次序。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是人类文化遗产,是本地区人民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经验,收集、保护民族地方文献是县级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县级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是一项功在千秋的文化积累,对本地区县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收集本县域内的史志、史料以及本地区县域名人作品、著作、事迹、故事以及地方出版物,形成特色馆藏。要加强对民族地方文献的保护工作,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
  • 摘要:古籍作为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记录着中华先民的情感、思想、言行以及生产生活情况,更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不仅是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本文就广安地区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和利用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等作了阐述性论述,作者认为,在大家的不断努力和通力合作下,古籍将会焕发出它最大的魅力,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它独特贡献.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平台,通过讲座、展览、培训、研讨等形式宣传古籍保护知识,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宣传力度,普及保护知识,展示保护成果,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要加强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完善咨询服务制度,提高古籍文献的利用率。
  • 摘要:民族文献是形成民族图书馆馆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不断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力度,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级图书馆以各种途径收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时刻关注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与保护,是一件有着历史意义的工作.民族文献收集旷日持久,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规划,制订一套相对完整的计划,才能使这项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地方文献的数字化保护,要扩大宣传,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为日后的地方文献工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 摘要:本文阐述延边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主要内容;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收集民族地方文献的重要性;简述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呈现出新特点.在采用传统的征订、现购、访求、代征、呈缴、受赠、复制等征集方法的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对地方文献的征集方法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可以通过拍照、录音、摄像等手段,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总之,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工作依托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做到人无我有,才能变馆藏劣势为优势.传承、保护、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
  • 摘要: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民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要挖掘、整理、保存好少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加强当地民族古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要加快区域性、地方性少数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特色化建设,构建少数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走少数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发展之路,保护原始而又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民族地区的信息的文献,民族地方文献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对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目前仍有收集整理工作没有体系,人才建设缺乏等问题.在当今信息环境下,做好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的长远体系规划,建设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一定能持续稳定地发展,为保存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内容丰富,涉及学科范围广泛,形式多种多样,有口头文献、刻画文献、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用汉族文字记载的民族文献.图书馆应加大收集民族地方文献的力度,建立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民族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共建共享是保护民族地方文献的需要.许多民族地方文献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失传就无法挽回.通过建立民族地方文献共建共享体系,在民族地方文献的征集和利用上,就可以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和地域限制,有利于抢救某些随时可能消亡的民族地方文献.
  • 摘要:延边州图书馆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文文献收藏中心,是全州核心馆.本着"服务第一,读者至上"宗旨,从读者服务、社会活动、业务管理、职工素质教育等方面入手,调整思路,用现代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民族地方文献图书馆工作持续有效发展,为延边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文化环境.图书馆应尽力增新馆藏资源,增加图书流通量,增大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延边州图书馆以吉林省图书馆联盟为依托,将全州8县(市)图书馆、延边大学图书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与省内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成员馆形成了区域网络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延边图书馆朝、汉文网站和数字图书馆,给网民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利用共享工程设备和数字、纸质资源开展送资源、送书活动,并以读书座谈会、恳谈会、调研会等方式,广泛开展了阅读推广活动。
  • 摘要:民族文献专题索引属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指南,不仅突出馆藏民族文献信息服务,也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文献信息检索途径.本文以民族文献专题索引《科尔沁文化文献资料目录索引》、《蒙医药学研究蒙古文论文索引》编写为例,阐述编撰民族文献专题索引几点体会,想与各位同行们交流.图书馆通过编纂专题索引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也使图书馆员更加认识到二次文献开发的社会效益及现实意义。通过编纂专题索引,可以和兄弟院校及地方图书馆之间共享资源,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社会效益。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民族文献的保护,图书馆应用根据文献的特点,使用不同的现代技术对民族文献进行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扫描、摄像、全息、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地方民族文献进行新技术处理,对于推动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有重大意义。
  • 摘要:为了使图书馆能适应高科技时代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图书馆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在传统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收藏与借阅方式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民族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多元化的数字化整合,构建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利用互联网平台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民族地方特色的文献阅读推广空间.
  • 摘要: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各个民族地区的高校、公共图书馆及其他部分图书馆都藏有不同数量的民文图书。现在的图书管理软件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在实践之中的应用完善,有很多成熟的系统.但是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并不能满足管理多民族语言馆藏图书的需求.因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其特殊特点,而这些特点在图书管理系统中,是非常关键的,如Layout输出、检索、排序等.在多民族语言图书管理软件的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际、国家编码标准,实现符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Layout格式。多民族语言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标引著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献,也可以完成多种语言文字的混合标注,满足了少数民族语文文献计算机著录的需求。
  • 摘要: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馆藏资源和特殊读者群,建设专题数据库,可以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改善文献信息资源的不合理布局,有效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从创新中求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维吾尔族古籍《福乐智慧》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对当今社会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信息,特别是对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建设《福乐智慧》研究专题数据库,要在大量的有关《福乐智慧》研究的文献中选择价值高、影响大的文献,将其制作成能够在Internet上浏览的电子文本建设数据库。《福乐智慧》所折射出的先进思想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在专题数据库的整合下,将会有效推动社会各族群的共同进步。
  • 摘要: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源是中华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保存、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源数据库采用先进、成熟的建库技术,对收集到的口述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该库具有历史再现、个性化推荐、手机客户端等特色,可为读者探寻武陵山区历史提供翔实的数据,对填补民族史料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有力补充.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重要馆藏,由于文献类型的复杂性,尤其是使用民族语言的民族地方文献,受语言的限制,现代技术的应用相对较晚.现代技术在民族地方文献中的应用不仅停留在采、分、编、流的基础业务工作,而应该是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这样才有利于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民族地方文献的最大价值.总之,现代技术在民族地方文献中的应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挥馆员的聪明才智做好这项工作,使民族地方文献的内在价值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摘要:本文从绍兴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记载绍兴雕版印刷最早的文献以及各代绍兴雕版印刷的兴衰来探析绍兴古代雕版印刷业.绍兴的雕版印刷诞生于唐代,到五代时期,已经十分成熟,及至两宋时期达到顶峰。元代朝廷对书籍出版管理比较严苛,全国文化发展滞缓,绍兴亦不例外,与此相连的雕版印刷业也衰减;到明朝,因为朝廷重视图书的收集出版,绍兴雕版印刷开始复兴;清朝时,由于文字狱的实行,读书人开始主张刻书,自此,雕版印刷在绍兴逐渐衰落,慢慢退出绍兴印刷舞台。
  • 摘要:本文从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创意设计融合民族传统文化;重点塑造有影响力的元素三个层面来对依托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意产业研究进行分析.对于依托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意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沉淀,也离不开现代人的现代思想的加工,这种创新和传承,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再生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是需要有浓厚的文化特性的,新一代在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掌握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有能力融入各种优秀的创意资源,需要的是有着多方面的背景知识的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政策上要有胆有识,让计划先行,推进科学的发展,保证在发展的时候保持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还要大胆地引入市场、引入竞争,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进来,在政策的引导下,让参与的人能够自由地发挥;健全产业和产品策略,培育出一个高效的科学的产业链,行成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
  • 摘要:蒙古文古籍文献出版始于13世纪的蒙古帝国时期,在14世纪的元朝时期初步形成雏形,在15、16世纪的明朝和北元时期跌入低谷,在17、18世纪的清朝时期达到了发展顶峰.蒙古文古籍文献出版为蒙古族的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摘要:笔者以云龙县石门杨氏宗亲的谱牒之纂辑为例,对石门白族大姓杨氏源流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整理,探讨石门杨氏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对石门的开发及贡献.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云龙县石门杨名飏(崇峰公)同族家谱》的编修完成,达到了理清世系、各归其属、弘扬祖德、尊祖敬宗的目的。也是杨姓子孙后代报本追远,继往开来的家教读本,体现了谱碟文化对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其间纵贯明、清、民国的历史信息,对研究云南大理历史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 摘要:民族文献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界的研究范畴.从文献数量视角分析了三十年来民族文献研究在作者、期刊、机构和民族分布的变化,从文献研究内容视角探讨了民族文献研究的十个主题的分布,初步揭示了民族文献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文献计量学能够帮助人们直观地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民族文献研究论文的增多,开始有学者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民族文献进行研究。民族文献与民族文化本身是一个互动交流系统,但是,由于探索民族文献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需要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事这一领域的学者集中在民族学领域,因此,反映在民族文献研究方面数量较少。急需建立统一的协同机制,使各个学科、各界学者联系起来,将民族文献研究建设成为一个从挖掘、整理到保护应用的开放循环体系。
  • 摘要: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与交流,对于推动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繁荣具有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对于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与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同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地方文化的发展。无论社会的发展形态如何,民族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只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地推移,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讲座、展览、大众传媒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交流与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要抓住这个有力的机会,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的建设,提高民族地方文献的信息化共享,使民族地区文献资源建设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会促进民族地方文化的繁荣,更会对全民族的经济发展提供机会。
  • 摘要:贵阳市图书馆在古籍普查保护中于文物部门藏品中发现珍贵的少数民族历史资料,对其作相应的研究,略有所得,期待文物、图书部门在"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通力合作,相互促进,发挥好各自业务特长,把散存于社会各方面、私人手中的珍贵古籍收藏好、保护好,开展全面的合作研究,使“中华古籍保护工程”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大好形势下结出累累硕果。期待着有类似《黔南八十二种苗图》这样的珍贵精神财富、文化宝藏得到发现、抢救和传承,实现好图书馆人的社会责任和人生价值。
  • 摘要:宁夏现存旧志共30部,其中《宣德宁夏志》、《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乾隆宁夏府志》四部志书直接或间接记载了诸多西夏遗民信息,有些信息和正史有差异,有些相同,有些信息正史无记载,可以补正史之缺.对这四部志书中西夏遗民史料进行以下整理和研究,提供给学界以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方志学家金恩辉先生发现《打牲乌拉志典全书》的过程,肯定了该书在吉林方志和满族文献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着重论述了金恩辉先生整理和研究该书取得的学术成果,以及专家学者对金恩辉研究成果的高度评价.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是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情况的历史资料.民族地方文献的合理采访和有效利用,能够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本文通过介绍鄂尔多斯民族地方文献的采访原则及采访范围,针对目前鄂尔多斯市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采访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提高民族地方文献采访的措施.通过建立合理有效可行的采访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要优化采访方式,除市场订购方式外,也可以对个人手中文献进行收购,鼓励民众捐赠文献,也可以通过复制的方式来获得文献。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产物,是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本文阐述了民族地方文献的内涵和民族地方文献收藏及开发的意义,探讨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民族地方文献收集、开发利用工作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民间进行文献收集,建立文献采集协作网,加强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建设具有权威性、地域性、代表性的特色文献资源,加快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把地方文献纳入到更广阔的文献共享体系中,走资源共享之路,以此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 摘要:本文阐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探析了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措施.建议完善地方文献资源征集工作,加强资金投入,培养文献资源建设专业人才,通过与其他单位合作,共享地方文献资源,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文古籍文献的分类和特点的分析,探讨了藏文文献的收集和开发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在网络环境下更大限度地发挥藏文文献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为促进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和民族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在图书馆的文献收集过程中,首先要经过调查,确定文献征集范围,编制缺藏文献目录,依照目录进行收集补充工作,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民族文献呈缴制度,借助行政手段和法治力量,确保文献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强对藏文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立藏文古籍和现当代藏文文献数据库,有效实现对原始藏文文献的保护。
  • 摘要:随着我国古代文献的发展,文献内涵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但是,对于文献的基本认识则延续了春秋时期的文献观,而今天所要面对的文献已经远远超出当时人们的认知范围,对于它的了解已经完全进入了科学的视角。文献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特有事物,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人们不可能忽视对其认识与研究.文章重点分析了当今学术界对文献的种种定义,并指出文献的属概念是知识、信息,种差为存在于人脑之外的记录形式和载体.文献概念可以定义为:存在于人脑之外,以一定的记录形式记载在固体或非固体物质上的人类知识、信息。这就将存在于自然固体状态的人脑中的知识、信息和非记录方式的口口相传的人类知识、信息区分开来。这是文献的本质定义。
  •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回族典藏全书》的内容、历史意义及其重要性.《回族典藏全书》收录文献的原则是1949年以前回族人著述的汉文著作,包括汉文与阿拉伯文、波斯文及小经等其他文字合璧的回族典籍.按照书中的内容分为四大类:宗教类、政史类、艺文类和科技类.共收录回族古籍539种,3000余卷,约1.2亿字.《回族典藏全书》收录的古籍文献珍贵且全面,因此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在人类学民族志的视野下,对朝鲜族的起源、宗教信仰、饮食文化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索朝鲜族的文化底蕴。在弘扬朝鲜族民族精神的同时,让不同民族的兄弟姐妹们了解朝鲜族、认识朝鲜族,为促进民族团结,民心相系夯实基础.
  • 摘要:人力资源是图书馆的宝贵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身的资源.只有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图书馆才能巩固自己真正的情报信息中心的地位.因此,应转变人事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新理念,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大力提倡“人本管理”,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健全人才的选入机制、任用机制以及留人机制;要针对每位馆员的知识结构,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人培训计划,使其成为合格的现代图书馆建设人才。
  • 摘要:本文以资源配置、公共文化产品为理论分析基础,对海南省五指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研究.以农村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剖析该区域公共文化资源农村建设经验及存在问题分析,对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解决当地"三农"问题的措施与作用等进行分析,给出政策建议.在农村基层一级,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方式,使各部门之间达成顺畅的沟通与协调,通过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基层文化资源的共享机制。建议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和价格杠杆作用,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类主体参与的机制。
  • 摘要:宁夏平罗县从解决农村阅读推广沉积问题入手,革除旧的管理体系弊端,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构建具有平罗县农村地方特色的阅读推广管理新体系,惠及农民百姓,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应从理顺体制入手,建立农村阅读推广业务指导系统,充分发挥现有中小学图书馆、农村电大书屋、农家书屋的优势,构筑农村阅读推广系统;以乡镇文化馆和中小学图书馆为主体,对乡镇图书资源进行分户建档,统一编目,整合农村图书资源,丰富农村的阅读资源,应尽快建立全县统一的阅读推广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阅读推广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全县城乡的阅读推广信息数据库。
  • 摘要:本文通过对延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介绍,从地方文献藏书体系入手,阐述延边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并从七个方面来论述延边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思考.提出要完善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注意对非纸质文献地方资源的征集工作,如碑文、石刻、匾额、历史照片等特种资源。图书馆应将本馆收藏的地方文献通过录入、扫描、拍照等方法,逐步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专题索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并在图书馆网站上公布。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够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图书馆应转变思想,认识到地方民族文献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开发;通过设民族区域文献资源库,并进行资源共享,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同时,也要加强对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重视对非物质文献遗产的保存,要把这些文献传承下去。
  • 摘要:文明作为一种和谐社会的印记,已深深地刻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知识载体,如何根植于图书馆中,得到其合理保护与尊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在此,仅以大理州图书馆举办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品展为例,谈谈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提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承当的主要工作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有形的形式来保存,如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歌、舞、声的采录;在它产生的原形态氛围中客观、真实记录当时场景、原貌;为转化为经济资源并体现为经济效益提供帮助,如剪纸、年画等都可以用生产性保护来传承。当然,这些保护手段的实施,都应建立在国家法律保护和扶植的基础之上。
  • 摘要:本文对宁夏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针对宁夏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图书馆进行业务外包前首先要成立一个业务外包工作组,从组织上保证业务外包的顺利开展,要选择合适的外包商,加强质量控制。在外包实施过程中,定期对外包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建立长期的监督和检查机制;要建立对外包商的评价考核制度,定期评价考核外包商的工作绩效。
  • 摘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在内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新闻出版署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协作,以主人翁的姿态承担起责任,促进“农家书屋”的持续良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家书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帮助农村书屋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把农村书屋作为自身服务工作的延伸和一种新的尝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知识服务的辩证关系.当今时代文化知识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源泉,是增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肩负着对本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建设,对培养全面人才、科学、文化发展、繁荣等具有重大责任和义务.所以,应充分利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储藏文献,传播并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推广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为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是时代赋予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历史重任和神圣使命.
  • 摘要:文章对地方民族文献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地方民族文献的保护原则.地方民族文献兼具地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在对地方民族文献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当将所有文献平等对待,但是对地方文献中的孤本、珍本应差别对待。此外,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文献要差别对待,因为完整地保护这些文献,对于提高这些民族的文化水平,实现民族平等产生很大的作用。在保护地方民族文献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取得民族人们的理解,条件成熟的时候,应当由本民族的人们决定保护与否。
  • 摘要:基于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文献政策法规、制度保障状况的简要评析,笔者认为,用制度设计、立法规范,构建民族地方文献制度保障体系,实现民族地方文献工作制度化、争取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是公共图书馆持续、稳定和有效开展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根本保证.提出制度规范、依法按规专业服务和制度化监督,实现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化规范管理,才能彰显政策法规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保障作用,实现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民族地方文献的保存开发与利用,分析了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资料必须做到有效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及对策.应建立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以方便读者利用。通过建立省级民族地方文献保存中心,把分摊给各馆的民族地方文献保护费集中起来,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其形态和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通过建立民族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利用网络或书本式目录、卡片式的形式,进行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这样馆藏民族地方文献就能得到较多有学识、有能力的人士了解认识,从而更多更好地进行研究开发,既弥补了图书馆人才缺乏的问题,又使馆藏民族地方文献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作为祖国文化宝贵遗产,已经成为图书馆藏书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阐述了民族地方文献的含义内容,特征意义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利用的对策研究.民族地方文献的采访必须符合馆藏和读者需要,并兼有地方性、综合性、史料性、专业性等多种性质。既要根据主要读者和重点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建设重点藏书,又要从保存地方史料、开展乡土教育的角度出发,建设一般的地方文献藏书。建议与其他机构合作,实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扶持、保护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鼓励他们积极传承本民族的传统习俗。
  •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应该搜集与开发地方文献,利用好地方文献,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进一步重视发展地方文献工作.建议充分收集地方文献,建立特色馆藏,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数字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要重视地方文献的保护工作,扶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
  • 摘要: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特征,并根据地方文献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现状取得的主要成效.地方文献开发与保护的思路,并结合实际提出对具体性、指导性、引领性的建议和对策.图书馆应转变思维,注重地方文献整序性开发,结合地方文献开发与保护工作共建共享工程要求,编制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地方文献信息库,将一个区域内各系统、各单位搜集的地方文献资源如以整合,并且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库和网络传输系统为依托,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此外,地方文献中有一大批古籍善本、珍本,要有效地开发利用,必须还要进行必要的保护性开发,除了修复整理破损的古籍地方文献外,还必须编制一批缩微地方文献,编制一批地方文献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点校、影印,编辑出版一批地方性较强,有针对性的保护地方文献古籍,做到实体性保护与再生性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献保护开发的有机结合。
  • 摘要:本文介绍了保护、开发利用延边朝鲜族文献的迫切性、重要性和今后的基本工作思路及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必将极大丰富图书馆的民族地方文献馆藏和开发利用。作为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应根据民族地方文献的独有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文献资源时,要注意保持其原生态,如实准确地收集、加工、整理,不受破坏。地方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靠州地方志编纂委、新闻出版界、文学艺术界和少量的外界来源,要进一步落实好呈缴制度,减少到处索取等工作成本。鼓励生产开发民族地方文献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今后要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结合现代化多种载体形式,扩大民族地方文献的影响力和利用率,如积极开展“送地方文献下乡”等活动,方便读者和研究者的使用,唤醒沉睡的宝藏,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实现文献应有的价值。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作为祖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一个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做好民族地方文献工作是当今时代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做好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工作又是影响民族地方文献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通过介绍民族地方文献宣传工作的意义,进而介绍了几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可以通过举办展览、专题馆、座谈会、知识竞赛以及新闻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活动,向社会展示图书馆所征集的民族地方文献的范围、种类等等,使人们在认识并了解民族地方文献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利用民族地方文献,实现民族地方文献的价值。
  • 摘要:文章以什么是民族地区文化、什么是民族地区文献为论点,以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什么要对民族文献进行收集、保存和传播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以辽文化为背景,以辽代遗址、遗迹为论据,经过缜密的分析论证,提出了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如何对辽文化,特别是辽代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收集保护和传播的八点建议.图书馆应主动扩大视野,建立科目,及时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提高馆藏质量;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民族地方文献的传播,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
  • 摘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依托朝鲜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地区独特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发掘了民族地方文献资料.这对了解朝鲜族文献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收集、保护民族文献工作的意义、重要性、方法、措施加以阐述,以期对民族文献的收集和保护起到借鉴作用.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向社会宣传地方文献的意义,动员全民参与文献收集工作,根据地方文献的发布特点、内容形式进行收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民族文献的数字化保护,推进文化传承,使朝鲜族文献的内在价值得以全面利用和发扬。
  • 摘要:文章通过对三十年(1980-2010)贵州民族文献资源的学科主题统计、民族主题统计及作者分布统计进行分析,概括出贵州民族文献资源的七个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点,对进一步开展好民族文献资源收集与保护工作做了五点定位.指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该建立区域性民族文献资源建设联盟,共建民族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对民族文献的收集,必须考虑和把握民族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建设多元有机结合的“混合型图书馆”特色馆藏。此外,要拓宽收集渠道,除了传统文献征集渠道外,要进行田野调查,充分利用照相、录音、摄像等技术对民间有价值的传统知识进行收集。在民族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民族文献资源的要素结构,保证各学科、各民族民族文献资源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团结、和谐的民族大家庭服务,要建立民族文献资源作者信息数据库,确保民族文献资源收集和保护有的放矢。总之,民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和保护研究始终与我国民族事业发展进程紧密相关,伴随我国民族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党和政府对民族文献资源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的进一步关心和重视,我国民族研究工作将有更大的发展,民族研究文献资源将会更加硕果累累,民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和保护也将任重而道远。
  • 摘要:收集整理地方文献是县级图书的一项重要工作,本人近四年在从事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分析了地方文献的内容和特点,地方文献在地方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收集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图书馆应更新思想观念,在对地方文献的收集过程中,除保障多卷册、丛书和连续出版物等大部头文献的完整性,各方面学科的系统性,以及有计划、有针对性对其他文献筛选收藏外,应注意收集时代久远的文献,注重品类齐全。
  • 摘要:根据云南的文化资源情况,结合如何做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数据库建设等谈了自己的观点.省委对此高度重视,将共享工程建设纳入云南文化事业建设整体规划当中;各级图书馆也应对此提起重视,开展网点建设、资源采集、加工及为基层共享工程提供基础服务和技术指导的工作;云南文化厅、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单位应积极合作,拓宽共享工程数字资源获取渠道。总之,做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工作,才能实实在在地为巩固和发展边疆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建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发扬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中文化精神的精髓,为构建和谐云南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本文认为,一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水平如何,发展程度怎样,更多情况下完全取决于馆长的认识水平和相关馆员的工作态度,这也成为地方文献工作成败要素.顺延提出对地方文献概念厘定的一点看法.作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不能完全依赖和过于指望“政策扶持”,要改变传统的征集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文献,对地方文献进行集中管理。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的百科全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同时民族地方文献也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主要特藏资源.当前已经入藏的民族地方文献基本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全媒体时代给民族地方文献采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视野.民族地方文献工作要重视口述资料的收集.口述资料是民族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相关收藏、研究单位的重视,采集的重点应当是已经掌握线索的民族古籍和就在身边,稍纵即逝的少数民族民间口头传承,还包括尚未被人们发现的少数民族历史遗存。
  • 摘要:水书文献是用水族古文字记载水族相关知识的手抄文本和对水族文化研究的图书资料.加强对水书文献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为地方建设提供文献信息.通过构建有关措施来保护水书古籍,便于今后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水书作为水族文献古籍,特别是针对已经出版的原稿,其翻译、整理工作是今后水书研究中的重中之重,任重而道远。抢救、翻译、出版、保护和利用水书文献工作迫在眉睫,如果不能把祖先传承下来的这些珍贵不可多得的、不能再生的文化遗产留于世,发扬光大,而让它毁灭,那么将愧对于祖先,愧对于子孙后代。因此必须积极进取,不断探索,更加努力地做好水书文献的翻译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和谐发展。
  • 摘要:东嘎·洛桑赤列是我国藏族著名学者.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在辞典编纂、文献注释,以及藏族教育学、历史学、目录学等诸多领域贡献卓著.本文通过梳理其生平与学术简况,探讨了他在藏文文献目录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东嘎·洛桑赤列在谈到目录的作用时说:“目录是科学研究的最初人门”、“目录是管理和保护图书馆书籍所需要的有力武器。”他提出当前在国内外都将目录学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分支,单独列出。在西藏,从赤德松赞赞普时期到现在,一直有编制文献目录的传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总结起来介绍给国内外的学者和本民族的后辈,具有重大的意义。他对目录之学的深刻认识,不仅把它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门径,也把它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真正做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摘要:地方文献是关于一个地区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的综合反映.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实用性和信息多样性,作为一种独有的文献资源,有着一般文献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和社会作用.结合延边图书馆工作就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谈点浅见.应充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对其进行深加工,以便读者利用。通过馆际合作、资源共享,开发整理民间地方资源等方式,对馆外资源进行开发,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提供优质特色服务。
  • 摘要:本文阐释了民族地方文献的内涵,明确了民族地方文献工作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措施与途径.图书馆应转变思想,在做好民族地方文献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对其开发利用,做到藏以致用。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开展民族地方文献的宣传工作。同时还可以进行馆际或部门之间的文献交换,进一步丰富、补充地方文献的内容,达到良性循环。
  • 摘要:水书是水族独有的文化,是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对水书研究专家王品魁原藏水书的述略,以期有助于完善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名录,为进一步发掘研究、保护水书古籍文献提供参考.鉴于水书古籍的特殊性与唯一性,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古籍,建议在全国开展水书普查,重视水书的数字化建设,争取上级经费支持,以便更好地对水书进行保护。对于一些保存条件不好的馆藏单位,可以把水书古籍原件寄存到设施达到国家古籍保存各项指标的贵州省图书馆或荔波县档案馆。
  • 摘要:由于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百色地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丰富,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为高校特色学科的建设及当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近年来,民族地方文献作为一种独特的文献资源,在图书馆藏书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图书馆应加大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各界保护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意识;通过与其他单位合作,建设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此外,应加强馆员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百色民族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库建设。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多样性、分散性及复杂性的特点,地方文献的收集应该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进行.收集整理地方文献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要实现民族地方文献书目数据数字化,再逐步建成地方文献的文摘索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分层次逐步完善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工作.收集民族地方文献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因为民族地方文献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体现文献的价值.文献资源通过利用,才能促进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族地方文献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从普洱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更好地收集整理与利用民族地方文献提出了建议与设想.图书馆对民族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除了历史沿革、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统外,还应该重点征集本地区各族源的由来、分解、宗教(原始宗教和外传宗教)、融合、文化、风俗、语言的演变与融合等。民族地方图书馆工作者对地方文献要进行广泛全面的收藏并进行深加工,把高层次高质量的民族文献资料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民族地方文献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 摘要:维吾尔文期刊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为新疆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媒介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它们的发展面临着不少挑战.本文对维吾尔文期刊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就进一步办好维吾尔文期刊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维吾尔文期刊是新疆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维吾尔文期刊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创新,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传达广大维吾尔族读者的呼声,成为党和维吾尔族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里,维吾尔文期刊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自己的热情、深思、责任和良知为维吾尔族读者提供一个文化的绿洲,民族精神的绿洲,真善美的绿洲,团结友爱的绿洲,为维吾尔族读者建立了一个有益于他们学习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吾尔文期刊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新问题和挑战。相信通过维吾尔文期刊采编队伍的共同努力下,所面临的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从而获得长久发展,更加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 摘要:本论文简要综述了中国民族图书馆自建馆以来对民文古籍文献资源的整理与开发,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古籍规范性研究等情况,为民族古籍文献的抢救、整理、开发提供一些经验与交流.中国民族图书馆在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成果卓著,然而古籍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对馆藏古籍进行多方位保护,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让这些文化的精华世代相传,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对于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作者固实噶久巴·洛桑泽培用藏文撰写的蒙古族佛教历史著作,其蒙古文手抄本收藏于国内几家图书馆.自1894年德国蒙古学学者胡特(G.Huth)的德译本问世之后,该《蒙古佛教史》先后被译成日文,蒙古文和汉文.论述《蒙古佛教史》的版本、收藏、作者、内容以及其整理研究概况,并指出它的重要价值.如上所述,《蒙古佛教史》在国内外的多文种翻译,以及对其进行的整理研究,充分说明中外学者对其学术价值的肯定和重视。《蒙古佛教史》作为清代蒙古族学者用藏文记述蒙古佛教传播和发展史的著作,它记载了许多蒙藏之间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的史实,并揭示了清代蒙藏文化交流的更深层的内涵。对蒙藏文化和蒙藏文化关系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珍贵藏文古籍康熙版《大藏经·甘珠尔》版本来历和源流,以及目前藏学界对康熙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保护与整理情况.藏文《大藏经》是藏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藏文古籍,它因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视为国宝级藏文古籍,藏文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因其内容历代多次校勘和增补,产生有多种版本.其中康熙版藏文《大藏经》作为官府本,装帧精美,字体清晰,在近代藏文《大藏经》再版和校勘中多次作为底本应用.
  • 摘要:对于"回回"一词的来源,学界一直争议不断,通过分析《梦溪笔谈》中出现的回回与回纥、回鹘之间的关系,对寻找回族的来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浅释学界对《梦溪笔谈》中回回的解读,廓清各方立场.就《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已出现6种不同的观点:(1)回回即回鹘(回纥)转音而来;(2)因为汉字回鹘(回纥)难认难写而转写为回回;(3)否认回回即回鹘(回纥);(4)回回是西夏境内的一只武装力量;(5)回回是由西夏语转音而来;(6)打回回应为打球回。对此,虽然转音说仍然争议不断,但学界对于这一说法所持赞成较多。此外,尚有源于回教说、蒙古语音转说、于阗语音转说、波斯语音转说等等不一而足,在此不作赘述。
  • 摘要:赵藩先生是民国初年云南著名的诗人、学者、书法家、政治家.他一生著述宏富,学问精深,不仅在政绩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在发展滇云文化、整理地方文献等其他领域也有极高的造诣.本文主要叙述他在云南地方文献编纂、收集、整理、刊印、校勘等方面的实践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赵藩先生在担任云南图书馆馆长期间,主持领导、指导和实际参与了地方文献整理工作。他倡导并主编了《云南丛书》,在编辑审定《云南丛书》之底本时,赵藩先生对一些云南地方文献作了精校细勘。赵藩先生站在保护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高度收集、整理,保全了云南地方历史文献,他为此表现出的治事之勤,识见之精,怜才爱士,重视文献的奉献精神,是激励后人不懈努力的恒久精神力量。
  • 摘要: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开发利用恩施地方文献工作为例,介绍了民族地方文献搜集、管理的原则与措施,分析了当前民族地方文献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有计划地系统收集、整理地方文献,通过与其他单位合作,共享收集线索,坚持订购与征集相结合,收集、复制、交换相结合的文献征集机制。对于搜集来的地方文献都必须精心整理、妥善保护,要按照标准化、分类化和网络化的要求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推进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通过加强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总之,民族地方文献凝聚了各民族地区人民的智慧,高校图书馆开发利用好民族地方文献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需要,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需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民族地方文献开发队伍,不断地改进服务方式,开拓服务新领域,产生更大社会效益。
  • 摘要:文章通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86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到200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对广西古籍保护所采取的措施、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概述了机构设置、建章立制、古籍普查、申报评审、人员培训、研究展示等古籍保护成就,为进一步开展好古籍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通过开展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审工作,各图书馆纷纷新增和添置空调、除湿机、安防、装具、修复和数字化等设备,使古籍温湿度控制、防虫防霉等保护条件得到了改善。通过举办古籍展览,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古籍保护意识。
  • 摘要:本文以杭州图书馆为例,通过探讨地方文献的含义、征集原则、范围、渠道方法,从而使市级公共图书馆加强对本市所辖行政区域内各民族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重视,进而促进本市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应严格遵照政府规定主动呈缴各种地方文献,要争取当地政府对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视;应面向社会、企业重点征集;通过举办展览等形式,鼓励市民捐赠地方文献;也可以通过开展馆际交流合作,互借地方文献,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总之,地方文献的征集途径对征集质量关系甚大。市级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广泛的宣传,多渠道征集各民族地方文献,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一定会呈现崭新的面貌。
  •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中录音、录像带文献的收集开展研究.在其收集的基础上,进行录音、录像带文献的数字化存贮和保护,使其在民族地区地方文献中,发挥最大的文献信息价值,为民族地方文献的建设、发展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信息价值,促进民族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发展.
  • 摘要:民族文献资源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基础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方文献收集和保护不仅仅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需要,也为研究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提供第一手的材料,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服务中起着促进作用,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在民族文献收集过程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完善的文献征集制度,以采购、馆际互借等方式对民族文献进行征集。对于收集到的民族文献,应注重预防性保护,形成长期的保存机制。
  • 摘要:由于地方民族文献资源内容的丰富,收集保护地方民族文献是为了增进各个民族地区的交流,为各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这成为当今民族地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阐述了收集和保护地方民族文献的重要性,因科学地收集、整理到真实的地方民族文献,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地方民族文献的作用,加快地方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通过征集民族古籍文献,在收集过程中用文字、录音、录像、摄影等手段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通过编纂少数民族大型丛书,开发整理出版民族古籍,对少数民族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同时,图书馆之间也可以通过馆际交流与合作,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提高民族文献的利用率,此外,要加快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民族文献。
  • 摘要:民族地方文献反映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人文、自然等状况,图书馆征集民族地方文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民族地区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建议建立健全统一的民族地方文献征集制度,投入经费采购地方文献,扩大宣传,促使民众参与文献征集工作。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各地新闻出版局的联系,与档案馆、博物馆、情报所等收藏有价值地方文献的单位进行协调合作,互通有无,可以采取交换、转让、补缺、复印等方式征集。总之,民族地方文献的征集是一个烦琐复杂而又艰辛的工作,需要各级图书馆长期坚持,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广泛征集民族地方文献,打造馆藏特色,树立品牌,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摘要:唐宋时期,大理白族创造了古白文.古白文文献在白族民间流传.白文史籍、古白文碑铭、古白文手写佛经、古白文民歌手抄本等古白文文献,反映了白族社会历史、伦理道德、宗教观念、文学艺术、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文化价值.应该广泛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古白文文献.可以通过社会捐赠、向白文文献持有者购买、借用白文文献复印或拍照等方式收集古白文文献。收集到的白文文献,有的因年代久远,老化、脆裂、虫蛀,纸张破损,先要修复。然后按照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对白文文献进行分类、编目等科学化管理。建议建立白文文献数据库,对文献保护有积极作用。这样,就可以将本馆纷繁复杂、分散无序的文献资源进行组织整序。建立专题数据库,是开发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的一种深层次方法,可以扩大读者检索途径,提高检索质量,方便读者查询、借阅馆藏民族地方文献,提高文献利用率。
  • 摘要:地方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云南大理是我国白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对其广袤古籍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以及配合相关部门的地方志修订编撰,一直是我馆的重要工作.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及挑战,作者提倡发挥地方图书馆的传统优势,同时重视技术设备和人才的运用,推动我州白族地方志搜集和修撰工作的开展.通过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勇于创新,广泛开展文献征集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与其他公共图书馆开展资源共享及合作。
  • 摘要:分析民族地方文献的特点,阐述民族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原则,提出民族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方式与策略.由于民族地方文献来源、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正式出版物的采购、灰色文献(非正式出版物)的征集、民间文献的搜集、散落资料的收整等。因此,在具体采访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总之,民族地区图书馆要主动创新思维,拓展民族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路,才能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民族区域特色文献资源体系,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优秀民族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其社会价值。
  • 摘要:本文阐述了宁夏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针对本馆的收藏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收集手段、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充分利用宁夏地方文献资源,为宁夏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保障.应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和地方文献收集机构,通过举办各种展览等活动,吸引读者捐赠地方文献,也可以加强馆际互借,实现地方文献的资源共享。对于征集到的文献,应建立地方文献专库,实行开架阅览,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 摘要:文章对云南省政府加强古籍地方文献保护的文本,站在图书馆发展观的立场,做了分析解读,并提出构建古籍地方文献与保护具体的对策及路径.对古籍地方文献保护的原则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建议构建具有以滇文化为主体的古籍地方文献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要重视文献修复工作,培养文献修复人员。
  • 摘要:论文简述延边大学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及其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适于延边地区及延大实际和特色的发展方向,并建议采取5种对策来促进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延边大学图书馆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延边地区的特点,明确收集范围和重点,立足于本地区政治、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在制订切实可行的长远工作计划的基础上,优化藏书结构,对延边地区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开发利用。与延边地区各级图书馆及州档案馆、社会科学研究所、大中专院校等单位协作,采用征集、交换和照相、馆际互借等方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获得有价值的民族文献信息。
  • 摘要:三十年来贵州民族文献资源现状调查数据较为基本的、全方位地反映了贵州三十年来民族文献资源的基本轮廓和全貌,这些重要指标是分析和研究贵州民族文献资源特征及发展趋势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对如何开发与利用贵州民族文献资源提出几点建议.提出由贵州省图书馆、贵州民族图书馆以及贵州高校图工委牵头联合建设“贵州民族文献开发利用中心”,与贵州省各民族社会团体如省苗学会、省侗学会、省布依学会、省水家学会以及贵州省民族出版社等建立文献合作伙伴关系,其丰富的研究成果及文献出版信息是贵州民族文献开发利用中心采集信息的重要渠道。贵州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和馆藏特色,积极参与到CALIS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中,生产出更多符合民族地区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在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的进程中,把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落实到实处,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摘要: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为例,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阐述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与保护.先从建立呈缴制度及其意义开言,然后谈及民族地区石刻拓片和民俗影像资料这两种形式地方文献的收集,继而论述征集渠道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要素,最后从书库管理及文献古籍数字化建设两方面对地方文献的保护谈了一些建议.
  • 摘要:民族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文化科学事业繁荣需要民族地方文献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做支撑,做好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是民族地区图书馆责任和义务.目前,武陵山片区大多数图书馆在民族地方文献收集方面缺乏系统性,特色不突出,且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规划.区域的发展给民族地方文献协作收集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建立一个以中心馆为龙头,成员馆各司其职的协作收集网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特色和共有的优势,是民族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发展方向.
  • 摘要:本文作者在文章中,首先介绍了图片文献的特点,并扼要地分析了图片文献在图书馆界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泛在技术"环境下,各类型图书馆利用科技平台建设地方民族"图片数据库"的构想及远景.建立民族图片数据库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的需要以及读者的需求,首先,要做好民族文献采集、加工、保护和传承的工作;然后,运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对图片进行筛选,进行系统录入,要规范存储方式,以方便日后查询。
  • 摘要:20世纪最后十年,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使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理、开发与运用等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极大地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随着各级政府对图书馆投入的不断增加,经费事业费显著提高,办馆的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特别是高科技的引进和使用,馆藏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地方图书馆尤其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级的图书馆,未来基本形成了以地方文献、少数民族文献为馆藏特色,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有机结合的馆藏体系,将文化共享工程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融为一体,同时加强与各类型图书情报机构的分工、协调与合作,促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从而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履行服务公众、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等图书馆社会职责,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地方文献信息的最佳最快的优质服务。
  • 摘要:维吾尔文文种的数字图书馆在我国还是空白,国内维吾尔文文献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壁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有建设维吾尔文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基础和较为成熟的技术条件,维吾尔文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有必要采取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为中心并联合新疆各地州图书馆合作共建的模式进行。维吾尔文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实施对于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历史文化,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以及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本文分析了楚雄州公共图书馆彝族文献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彝族文献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建议,对推动"数字化图书馆"和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地方彝族文献数字化,必须遵循一定的文档格式标准,在开发中要遵守数据加工标准、文献分类标引规则等要求,确保其通用性和标准化。通过地方彝族文献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和地域限制,同时注重与全国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与全国兄弟馆之间相互沟通,了解其进展和数字化标准、流程等,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地方彝族文献共享网络,从而避免重复建设。
  •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民族文献资源情况和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为例,从运用现代技术角度出发,探讨改变民族文献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手段.大理州图书馆制定有针对性的地方文献开发与保护的抢救保护措施,有计划地将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大理州图书馆将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献,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采取按原本全貌进行拍摄、复制方法将有大理白族民族地区仅留下的孤本进行开发性保护。此外,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民族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 摘要:少数民族文献记载着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本文从民族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的角度,研究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传承问题.提出要建设我国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图书馆,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平台,民族文化研究的平台.完成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和保护民族文献的任务,实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 摘要:随着地方文献数字化初具规模,所产生的数字资源也面临与其他数字资源同样的长期保存问题.本文从明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意义入手,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就通过建立合理的长期保存机制进行简要探讨.民族地方文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制的总体目标是指根据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民族地方文献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利用,并统筹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的良隆发展,并建立更大范围的民族地方文献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应从全局角度出台长期保存政策、由政府部门颁布涉及相应的保障性法规、根据民族地方文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工作需要制定各种标准。
  • 摘要:吉首大学图书馆通过对武陵山片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主要是对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开发利用现状、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如:资源收录范围、平台的结构设计与收录内容、平台建设元数据的著录标准与规范、技术支撑平台的主要需求、平台建设的质量控制、平台的建设方式)、平台建设的注意事项与服务拓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文献资源收录范围,可以确定为:涉及武陵山片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风情、教育、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建议采用以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1.1版本为基础的元数据著录标准和规范;采取分工合作或有偿合作等合作共建的建设方式,与其他有资源的单位合作共建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平台。
  • 摘要:历史名人的手稿、信札等,均属绝品,颇具价值.在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的过程当中,要怎样既不违背"整旧如旧"的原则,又能够使这些名人手稿、信札等文献资料在经过修复后,能延缓酸化、防虫驱虫、避尘避光,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每一位古籍修复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通过对修复广西地方名人手稿《王龙唱和词》和《马驹誉手稿》的工作回顾,进一步地探讨了古籍修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摸索出了一些简单可行的解决办法.笔者以为,古籍修复工作必须增强保护的“主动性”,做到“修复”与“保护”并重,进而完成古籍修复工作,从简单的修“复”到“修护”的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要从纸张的防酸脱酸入手。从笔者对住龙》、《马稿》进行的修复和保护的实践来看,只是对“主动性”以及“‘修复’与‘保护’并重”理念所做的一点儿尝试而已。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开始。此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在修护技法上取得进步,也要在知识修养上得到提高。
  • 摘要:《新疆图志》虽纂于晚清,但版本复杂,现存的有稿本、黄册抄本、通志局本、官书局本和东方学会本.本文详细叙述了每种版本的具体信息,兼及各版本的价值和它们之间的区别.稿本和官书局本是笔者在查阅资料中发现的;通志局本、东方学会本和黄册抄本虽有学者论及,但并未详细介绍其版本信息,并且经常出现错误。《新疆图志》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搞清楚其版本情况是基础,本文简要介绍各种版本信息,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 摘要:哈密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多种冠名,本文通过哈密维、汉、哈萨克地方文献中记载,对新疆哈密的各种冠名进行考证.从考证中可以看出地方文献保存了哈密古现代文明,肯定了哈密的军事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维吾尔语为“大门”的意思。作为现代哈密人,将会守护住这道门。
  • 摘要:大理地方志是大理州地方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大理地方志,有很大一部分成书于明、清及民国时期,据考,成书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大理地方志,可查的有近六十种,存世的有四十余种,较为完整的有三十余种.新中国建立后,大理州各地又修成了13种志书.大理地方志既有一般地方志的诸种要素、特点,又因大理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民族民俗风貌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大理地方志主要成书于明清及民国时期,分吸取了我国地方志编纂的优秀经验和传统的基础上,有着长足的发展和不断地进步。这种特点,体现于方志编排内容上,是一地先后时期形成的方志有脉络清晰的延续、丰富;体现于方志编排体例上,则是日益合理、不断完善。大理地方志编修是一个薪火相传、延续不断的文化传递过程;大理地方志也是不同时期民族民俗风貌的生动画卷,是大理社会发展演变的忠实纪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