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火车旅行

火车旅行

火车旅行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19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社会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专利文献14254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政府法制、重庆与世界、台声等; 火车旅行的相关文献由77位作者贡献,包括杰拉尔德·J·赫斯、汤姆·奥特苏伯、沃尔夫冈·多姆等。

火车旅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14254 占比:99.53%

总计:14322篇

火车旅行—发文趋势图

火车旅行

-研究学者

  • 杰拉尔德·J·赫斯
  • 汤姆·奥特苏伯
  • 沃尔夫冈·多姆
  • 穆林(绘图)
  • 约翰·E·赫尔希
  • 阿吉思·K·库马
  • 黄艳兰
  • Lynes
  • Oliver(奥地利)
  • Rudi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sarah(文/摄影)1; 一直在路上(文/摄影)1
    • 摘要: 6天,136个小时,从北京到莫斯科,一路纵贯蒙古的草原、西伯利亚的荒凉……除了自驾,这怕是最慢的欧亚大陆旅行,也是我最向往的火车旅行。也许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不选择坐飞机,而选择这种更花时间,价格更贵的火车?那是因为飞机上可看不到蒙古纵贯线的草原秋色;看不到在中西伯利亚金色森林映衬下,蓝到极致的贝加尔湖……
    • 鞠白玉1; 李冰(摄影)1
    • 摘要: 在宁夏“酒局”的红酒“专列”上,张博华拿出一瓶贺兰红,倒在我们的杯子里。这意味着10个小时的火车旅行开始了。这节车厢拖挂在北京至银川的绿皮火车尾端,中间还有数个停靠站,但列车员告诉我们,列车启动后,我们这节车厢的前后门会锁上,所以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直达车。
    • 向子蔚
    • 摘要: 我一直爱着火车旅行。不知为何,或许只是喜欢罢了。或许有时候只是想太多了吧。看着像玩具一样的火车在轨道与茫茫原野中飞驰,却突然感到一阵悲哀。火车知道它要去哪里吗?火车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吗?或许一辆京广线的机车永远没法倾听陇海线的枕木,或许只有当它老了,被丢在某处回收时,才能跟同样的老机车聊天时,你说陇海线的大漠黄沙平陵沧海,
    • 许静1
    • 摘要: 不久前,被一名日本出版人“圈粉”。起因是为一段超过八个小时的火车挑几本消磨时光的书。挑选原则是尽量轻松,最好还能助眠,一本小书因此被纳入行囊。书名看上去很“鸡汤”——《今天,也要好好过生活》。换在平日里,书名就弥散着浓浓“鸡汤”味的书,恐怕是不太会被打开的。不过,正如你所知,一个人的长途火车旅行是跟平日不同的。162页一本小书一气读完,被后记中作者松浦弥太郎讲的一件小事打动了。
    • 摘要: 小火车呜呜呜,开到西来开到东……小朋友,你喜欢坐火车旅行吗?下面,我们就动手来做个火车头吧!
    • 王洪喆
    • 摘要: 上海民间剧场团体草台班创始于2005年春。他们名为“拉练”的巡演,是成员们带了戏,乘火车旅行、演出、做讲座和经营工作坊,持续一整个月。2014年的第三次拉练,他们去的是陕、甘、宁、内蒙和北京等地,在七个城市连续演出了历时两年集体创作的话剧《世界工厂》,尝试以社会剧场的形式来思考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劳工问题。2014年7月6日,草台班带着《世界工厂》回到了上海,在外滩女青年会大楼迎来了本轮拉练的最后一场。
    • 张丹秋雪
    • 摘要: 迪迪是一家显徽镜公司的主任,他的外在形象、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都处于美国社会的中上层。但他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试图通过自杀逃离人世。在一次火车旅行中,迪迪“杀死”了铁路工人,并引诱了盲女海斯特;接下来的故事罩,迪迪尝试成为海斯特的“眼睛”,与此同时,央求海斯特作为自己的“灵魂”,希求借此使两人共存于世。
    • 吴寅姗; 陈家熙; 钱俊希
    • 摘要: 在“流动转向”的背景下,“流动”成为了情感体验、物质和社会关系相互牵连的复杂过程,而交通工具作为一种“流动性技术”也不再仅仅是克服距离的功能性工具,每一种流动方式都被赋予了丰富且独特的意义.同时,在中国后改革时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入藏旅游成为了一种神圣的、精神的旅程,而不同的入藏方式对这种旅游体验又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入藏火车为案例,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3种研究方法,从新移动范式的角度研究入藏游客、目的地西藏与青藏铁路沿途景观、入藏火车内部环境这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文章认为,首先目的地西藏的特殊性,使得物质技术以及其运动中相伴的渐变海拔,共同以“高原反应”的特殊形式嵌入游客的身体,致使游客对地方和运动产生了独特的流动性体验,进而赋予了入藏火车以特殊的文化意义.其次,作为视觉体验对象的沿途景观与游客存在着紧密的情感联系,而这种情感体验又在游客的实践过程中借助一定的媒介得以生产、维持和流动.另外,入藏火车内部物质空间在流动过程中,扮演着主动参与建构游客流动性体验的角色,这一内部空间的身体、物质设施与物质文化在相互交织和作用中,共同融合成了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和意义的有机整体.再者,游客互动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关系、情感关系和旅行时间关系的生产和变化,促使车厢空间形成了一种具有共同的意识和行为准则的微社区,进而深刻地影响了游客的流动性体验和实践.总而言之,入藏火车旅行是一种“流动的仪式”.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联合情感体验、物质和社会关系3个维度来展开流动性的研究,并尝试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将旅途过程本身,而不是旅游目的地,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实用层面上则指出,目的地特殊性、流动的物质景观、物质设施和物质文化,以及社会关系这4种非经济因素也是影响游客旅游决策的重要内容.
    • 摘要: 尽管飞机和高铁能让我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但作为旅行者,沿途我们可能会错过一些美丽的风景。长途火车旅行能让我们放慢速度,尽情享受路上的悠闲时光。
    • 周甜
    • 摘要: “河北衡水火车站到了。“列车员报站的声音叫醒了两岁彝族小女孩吉斯么吃作的父母。长距离的火车旅行,他们太过疲惫,不小潲过去了,醒来时发现身旁的女儿不见了。“吉斯么吃作,吉斯么吃作……”他们呼唤女儿的名字,可人来人往的车厢并没有他们期待的那声回应,随即他们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