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滇中城市群

滇中城市群

滇中城市群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9920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经济研究导刊、创造、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创新暨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学术研讨会、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云南省土地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滇中城市群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映梅、赵俊三、牛乐德等。

滇中城市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9920 占比:99.84%

总计:70030篇

滇中城市群—发文趋势图

滇中城市群

-研究学者

  • 吴映梅
  • 赵俊三
  • 牛乐德
  • 陈国平
  • 陈红
  • 吴晓伟
  • 王大力
  • 尹娟
  • 熊理然
  • 董少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琛; 吴映梅; 高彬嫔
    • 摘要: 为揭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以滇中城市群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对2000年、2010年、2018年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城镇化水平指数均值由0.149升至0.359,在空间上由“单核心”发展转变为“一主四副”的发展格局。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先下降后上升,各年均值为0.406,0.402,0.442,其空间分布的内部差异较大。(2)研究区耦合协调度均值由0.482上升至0.621,在空间上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其Moran′s I大于0.42,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3)研究期内,耦合协调度与城镇化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相关程度较强,但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化在协调发展中占主导作用。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二者双变量Moran′s I由-0.069降至-0.211,空间差异增大。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高在空间关系中较弱的一方,进而实现滇中城市群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
    • 课题组; 祁苑玲; 沈群; 霍强; 舒源
    • 摘要: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祖国大西南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其发展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总量影响和带动性巨大。曲靖市作为滇东门户和川渝滇黔桂的重要连接点,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城镇建设、产业实力、市场容量等方面具备良好积淀,在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滇中城市群作为国家重点培育城市群,面积达11.14万平方千米.
    • 赵寿露; 李石华; 许新惠; 李应鑫; 杨文仙; 邱利丹
    • 摘要: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之间联系紧密,决定国土空间的最高演化目标,为了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构建符合城市群发展实际的“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划定国土空间;基于目标条件与情景设定,通过MOP模型实现“三生”空间综合效益最大化;利用FLUS模型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其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优先满足生产和生活空间发展情景的生态效益最低,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生态空间发展受到抑制,生态环境脆弱;优先满足生态空间发展情景的经济效益最低,生态环境虽然得到良好保护,但同时生产与生活空间面积占比较小,分布破碎,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三生”空间均衡协调发展情景的经济效益提高4.46%,生态效益提高1.87%,空间布局均衡统一。因此该情景能够合理平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在丰富生态过程和格局结构上具有优越性,可为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资源配置、“三生”空间优化等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陈相标; 丁文荣; 李孝川
    • 摘要: 为探清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Landsat TM/OLI遥感土地利用解译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和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度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交叉敏感性系数模型定量评估了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响应程度并划定敏感性分区。结果表明:(1)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草地、耕地为主,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及耕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草地和林地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过程;(2)研究期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三大高原湖泊流域;(3)近20 a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的贡献度达49.10%,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对林地、草地和水域的占用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约2.65亿元;(4)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向其他地类转型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响应较为敏感,耕地、林地和草地与建设用地间转型的高生态敏感区集中在曲靖和楚雄,耕地与林地间转型的高生态敏感区分布较小,林地向草地和水域转型的低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范围最广。综上,该区不同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显著。
    • 李星; 周京春; 金婷婷; 王金亮
    • 摘要: 以云南省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性分析选择潜在的LUCC驱动因子,构建FLUS模型,模拟研究区内2035年的LUCC,在此基础上分析2000—2035年不同时间段内LUCC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格局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林地和草地主导,整体格局较为稳定,2000—2020年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对耕地的大量侵占,2010—2020年变化速率明显比2000—2010年快;(2)根据预测,2020—2035年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对林地的侵占,城市扩张有明显的方向性;(3)大部分县(市、区)土地综合利用程度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存在着土地利用综合程度下降的现象;利用程度变化热点地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和东部的县(市、区),呈现出多中心发展的趋势;(4)各地区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各有不同,总体来看,景观破碎程度增加、多样性降低。该研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探讨了滇中山地城市群的土地利用特征,模拟了未来的土地利用模式,定量分析了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效应,对于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林之强; 彭双云; 洪亮; 许泉立; 周燕莲
    • 摘要: 及时、准确地获取城市群各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监测城市扩张时空变化,对于土地利用方式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基于统计数据的比较法”,提取1993—2013年滇中城市群的建成区信息,探索20年间滇中城市群建成区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0年间,滇中城市群逐渐形成以昆明市为中心的“中心放射状”集聚形态。(2)滇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在1993—2013年增长了8倍,特别是昆明市建成区的增长尤为显著。(3)不同城市、不同阶段扩张速度与扩张强度存在明显差异:2003年之前,滇中城市处于缓慢增长阶段,2003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8年之后则增速变缓但呈稳定快速增长趋势。20年间滇中城市群的扩张强度总体上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 何萍; 周姝含
    • 摘要: 为评价滇中城市群气候对老年群体生活的舒适程度,建立了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空气质量指数为基础的养老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滇中城市群的城市进行养老气候适宜性指数计算和聚类分析,将46个城市分为五个养老气候区:夏季酷暑,冬季暖热的元江热河谷区;夏季高温,冬季温暖的北部热河谷区;夏季凉爽,冬季寒冷高山温凉区;四季温和区和南部暖热区,其中,四季温和区和南部暖热区的舒适期都超过9个月.滇中城市群拥有得天独厚的养老气候优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议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 张越; 陈涛
    • 摘要: 基于人口、经济、城市用地、资源环境、公共设施这5个维度构建城市紧凑度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测算分析2008年和2018年云南滇中城市群四个地级州市紧凑度数值.结果显示,滇中城市群四州市城市紧凑度综合水平均较低,人口紧凑程度较高,公共设施和资源环境紧凑程度偏低.滇中城市群各州市城市紧凑度演变情况不尽相同:昆明城市紧凑度各分项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其城市紧凑度综合水平大幅度降低,楚雄、玉溪、曲靖各分项紧凑程度有升有降,但其城市紧凑度综合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 张越; 陈涛
    • 摘要: 基于人口、经济、城市用地、资源环境、公共设施这5个维度构建城市紧凑度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测算分析2008年和2018年云南滇中城市群四个地级州市紧凑度数值。结果显示,滇中城市群四州市城市紧凑度综合水平均较低,人口紧凑程度较高,公共设施和资源环境紧凑程度偏低。滇中城市群各州市城市紧凑度演变情况不尽相同:昆明城市紧凑度各分项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其城市紧凑度综合水平大幅度降低,楚雄、玉溪、曲靖各分项紧凑程度有升有降,但其城市紧凑度综合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 刘璐茜
    • 摘要: 本文对于中国西部城市首位度进行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着重分析云南省各城市竞争力,针对云南省省会昆明建设滇中城市群辐射中心提出发展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