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溶解有机碳

溶解有机碳

溶解有机碳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60371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热带海洋学报、地学前缘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全国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2008年湿地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主要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溶解有机碳的相关文献由44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江涛、宋长春、焦念志等。

溶解有机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03715 占比:100.00%

总计:2603835篇

溶解有机碳—发文趋势图

溶解有机碳

-研究学者

  • 王江涛
  • 宋长春
  • 焦念志
  • 万忠梅
  • 程鹏
  • 谭丽菊
  • 刘东
  • 吴莹
  • 张成福
  • 张金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启涛; 廖远珊; 刘臻婧; 胡正华
    • 摘要: 湖泊碳通量研究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太湖藻型湖区(西北湖区、梅梁湾、贡湖湾、西南湖区和湖心)为研究对象,基于为期一年的连续野外观测,旨在揭示富营养化湖泊DOC变化特征及其对CH_(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藻型湖区DOC质量浓度均值为4.15 mg/L,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化.受外源输送和内部蓝藻增殖影响,西北湖区和梅梁湾DOC质量浓度较高,且其DOC时间变化与流域降雨量紧密相关,尤以西北湖区最为明显(R^(2)=0.67,P<0.01).但在受外源输送影响较小的湖心区域,其DOC的时间变化主要受蓝藻生物量驱动(R^(2)=0.60,P<0.01).太湖藻型湖区CH_(4)排放均值为0.083 mmol·m^(-2)·d^(-1),不同湖区CH_(4)排放量差异明显.藻型湖区较高的蓝藻生物量显著提高了CH_(4)的排放量,且DOC含量是蓝藻影响CH_(4)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因子.总体上,太湖藻型湖区DOC的累积致使其是CH_(4)排放的热点区域,但DOC对CH_(4)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受湖泊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的综合调控,其潜在的控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尼志杰; 李斌; 孙琰晴; 胡顺鑫; 张明亮; 苏博; 姜向阳; 刘永春; 赵晖; 何乃叶
    • 摘要: 为了探究光照与营养盐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幼苗释放溶解有机碳(DOC)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光强[0、83、165和250μmol photons/(m^(2)·s)]和不同营养条件下(氮加富、磷加富、氮磷加富和自然海水)海带幼苗DOC的释放速率。结果显示,自然海水条件下,海带幼苗DOC释放速率与光照呈正相关性(P<0.05),光照250μmol photons/(m^(2)·s)时达到最高,为(24.31±5.84)μmol/(g·h),约为黑暗条件的4倍左右。单一氮加富、磷加富对海带幼苗释放DOC无显著影响,其释放速率分别为(23.04±4.23)和(18.18±4.59)μmol/(g·h)。氮磷共同加富显著提升了海带幼苗DOC释放速率,其释放速率为(37.15±6.77)μmol/(g·h),约为自然海水条件下的3倍。海带幼苗释放DOC很可能同时受“溢出”与“扩散”两种调节机制影响。在寡营养条件下,“溢出”机制占主导,表现为与光照正相关,释放物质相对分子量较高;在富营养条件下,“扩散”机制占主导,表现为受氮、磷营养盐整体水平调节,释放物质相对分子量较低。
    • 李爱峰; 闫晨; 邱江兵
    • 摘要: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人们近年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微塑料在多种环境因子作用下释放的单体化合物、低聚物和塑料添加剂等有毒有害成分,威胁着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健康。塑料添加剂因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可对水生环境及生物造成多种危害效应,成为水环境中微塑料生物毒性风险评估的主要对象。目前人们主要通过受试生物与微塑料浸出液的暴露实验,探究微塑料的潜在生物毒性效应。本文参考有关微塑料浸出液的成分检测、浸出机理、毒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梳理了不同材质微塑料浸出液的来源、成分及其影响因素,比较了微塑料浸出液的检测方法,探讨了微塑料浸出液对水环境和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影响,并对微塑料浸出液污染的防治对策和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 尼志杰; 张永生; 褚洪永; 李斌; 张明亮; 孙琰晴; 胡顺鑫
    • 摘要: 文章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幼苗为实验材料,对比了其在自然海水+50%海面光强、自然海水+100%海面光强、营养盐加富海水+50%海面光强、营养盐加富海水+100%海面光强4种条件下的溶解有机碳(DOC)释放速率,以揭示光照与营养盐的协同作用对大型藻类释放DOC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自然海水条件下,50%与100%海面光强照射下海带幼苗DOC释放速率分别为(11.67±3.07)和(22.65±4.58)μmol/(g·h),随着光强增加,释放DOC速率显著提升(P0.05),氧气净释放速率显著提高79.24%(P0.05)。结果表明,在寡营养条件下(自然海水),海带幼苗释放DOC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表现为“溢出”机制;在富营养条件下,海带幼苗释放DOC速率与光照强度不相关,表现为“扩散”机制。海带幼苗释放DOC同时受到“溢出”和“扩散”两种机制的调控,何种机制占主导取决于营养水平。
    • 徐兵兵
    • 摘要: 溶解有机质(DOM)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尺度上流域特征对河流DOM输出的调控机制研究,有助于加深对DOM经由河流向下游水体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为改善河流及其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和进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选取南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其16个子流域开展近一年的采样调研,提取各子流域水温、流量、面积、平均坡度、平均高程以及5种土地利用类型〔天然林、经济林(雷竹林)、农田、城镇、水域〕面积占流域面积比例共10个流域特征变量,同时测定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有机氮(DON)和溶解有机磷(DOP)浓度,分析DOM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动态,并结合多元分析方法,探讨流域特征对DOM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DOC、DOP浓度呈由上游河源到下游河口递增的趋势,与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及相应的污染梯度变化一致.DON浓度受到流域内雷竹林集约经营活动的影响,就空间而言,在用地类型以雷竹林为主的子流域,DON浓度最高;就季节而言,春季DON浓度最高.夏、秋季DOP浓度小于春、冬季,此与水生生物对水中磷素吸收作用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坡度等)对DOM浓度的影响要强于河流水文状况(流量、温度).在主成分样点得分图中,以天然林为主的子流域与其他受人为影响的子流域(经济林、农田、城镇)分开分布,表明人为活动会引起DOM浓度的增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用地占比是DOM浓度的最优预测变量,虽然城镇面积小(平均面积占比约为5%)、分布散,但却是流域内DOM重要的"源".
    • 张志麒; 张一鸣; 黄咸雨; 杜华; 莫家勇; 屈万国; 皮婷
    • 摘要: 亚热带泥炭地在水源涵养、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溶解有机碳(DOC)是泥炭地中容易受到外界扰动的一部分碳,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DOC可能通过降解或横向迁移从泥炭地中流失,潜在地威胁了泥炭地的碳储存功能。然而,目前对于亚热带泥炭地DOC如何响应季节性尺度的环境变化还缺乏深入的认识。以位于北亚热带的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季节尺度的泥炭孔隙水DOC浓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以及环境参数的监测。结果显示,在大九湖泥炭地中,表层0~10 cm的泥炭孔隙水DOC浓度和光谱参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DOC浓度和光谱参数还表现出明显的深度差异性。相关性分析显示,DOC浓度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直接受控于泥炭孔隙水的电导率和氨态氮浓度,可能还间接受到泥炭地水位和孔隙水硝态氮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季节性水位波动引起的泥炭水化学参数和营养盐的变化,可能显著改变表层泥炭DOC动态,需要重视这种季节性波动对亚热带泥炭地碳储存能力以及生态功能的影响。
    • 杨平; 唐晨; 陆苗慧; 张林海; Yang Hong; 仝川; 吕敏
    • 摘要: 沿海水库汇聚并埋藏着大量的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区域.水体溶解有机碳(DOC)和溶解无机碳(DIC)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是水库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系统生物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亚热带河口区文武砂水库表层水体DOC和DIC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8年11月、2019年3月和6月分别对库区表层水进行多空间点位采样分析.结果 表明,研究期间,文武砂水库表层水体DOC和DIC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介于0.10~21.13和0.38~34.94 mg/L,其均值分别为(4.09±0.18)和(15.83±0.24) mg/L,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夏季和秋季;空间分布趋势,整体表现为北库区>南库区,且由库区周边的浅水区向库区中心的深水区域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影响库区DOC和DIC浓度的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外源污染输入强度是引起库区DOC和DIC浓度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结果扩展对水库碳循环的认知,对提高水库水质也提供了有益参考.
    • 段巍岩; 黄昌
    • 摘要: 围绕河流湖泊的碳循环,明晰了不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无机碳(PIC)、溶解有机碳(DOC)等各类碳组分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而梳理了影响河流湖泊碳通量的关键因素,归纳了目前可用于水体碳组分测定的仪器和实验室技术.重点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河湖碳循环组分反演和估算方面的应用,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利用遥感数据估算POC、DOC、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以及叶绿素a(Chla)等河湖碳组分的相关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对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的内陆水域碳循环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纬度与类型的河流湖泊碳通量和碳循环的影响因素不同,主要由当地水循环过程以及水-气交换过程决定.传统实验室测定是精确测量水体碳组分的技术手段,卫星遥感则可全方位监测河湖水体中CDOM、DOC、POC以及浮游植物等碳组分,实现大区域的水质和碳循环过程监测.河流湖泊碳循环模型可进一步分析碳组分的来源与特征,准确揭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但现有模型的适用性和稳健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