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2篇、会议论文173篇、专利文献116722篇;相关期刊26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广东化工、净水技术等; 相关会议92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5年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3年年会等;消毒副产物的相关文献由2400位作者贡献,包括楚文海、高乃云、张晓健等。

消毒副产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2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173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116722 占比:99.21%

总计:117657篇

消毒副产物—发文趋势图

消毒副产物

-研究学者

  • 楚文海
  • 高乃云
  • 张晓健
  • 徐斌
  • 陈超
  • 何文杰
  • 张金松
  • 韩宏大
  • 刘清华
  • 刘丽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林育琳; 潘露华; 吕跃进; 黄锦炽; 黄惠燕
    • 摘要: 本文通过优化柱温箱温度,使Br^(-),ClO_(3)^(-),DCAA,3种离子达到更好的分离,对此色谱条件下测定11种阴离子(F^(-),ClO_(2)^(-),BrO_(3)^(-),Cl^(-),NO_(2)^(-),Br^(-),ClO_(3)^(-),DCAA,,NO_(3)^(-),PO_(4)^(-),SO_(4)^(2-))含量的方法验证。
    • 何欢; 杨洁; 陈白杨
    • 摘要: 反渗透(RO)技术因操作简便、无药剂添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管网末端痕量污染物的去除.为深入理解RO技术在去除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DBP)的应用,总结了近20年来RO截留DBPs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及工艺.结果表明:①空间位阻效应是RO膜去除DBPs的主要作用机制,静电排斥效应对带电小分子DBPs的去除更加明显.②RO膜对疏水性DBPs也具有一定的吸附截留作用,适当提高pH、操作压力或膜改性(如使膜孔变小或增强膜的亲水性)能增强DBPs的去除,但升高温度不利于DBPs去除.③在一定范围内DBPs浓度变化(0~200μg/L)对RO膜截留影响不明显,目前尚存争议的是水中离子浓度和膜老化对RO膜截留的影响及各种RO工艺的优选.建议未来深入探究DBPs在RO工艺中的吸附和穿透行为及规律,并致力于开发净水能力更强且更节能省水的RO工艺.
    • 薛萍萍; 刘建广; 冷曙光
    • 摘要: 消毒副产物(DBPs)是饮用水消毒时由消毒剂与有机物或无机离子等前体物反应生成的一类污染物。文中基于水中的DBPs,介绍了臭氧-过氧化氢(O_(3)/H_(2)O_(2))、臭氧-紫外(O_(3)/UV)、臭氧-过硫酸盐、臭氧-超声(O_(3)/US)及催化O_(3)等高级氧化工艺在去除DBPs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比较各个工艺的作用机理、处理性能及优缺点。较传统水处理工艺,O_(3)联用工艺氧化性强、选择性低、高效、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O_(3)联用工艺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易受水质影响、O_(3)转化率低、运行成本高等。为此,应研发并优化O_(3)发生装置和技术,提高O_(3)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对新型催化剂进行专项探索,致力于研究氧化性更强的活性物质;重点研究反应机理及动力学,以及在复杂水质中工艺的适用性,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推进基于O_(3)高级氧化在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化应用。
    • 赵茹玉; 罗之纲; 周泽业
    • 摘要: 活性炭过滤是饮用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过滤工艺,其表面的多孔性使其可以脱除余氯、嗅味及消毒副产物。余氯脱除且吸附了大量有机物后,活性炭较易富集微生物,因此定期消毒对于过程管控及品质安全必不可少。传统的活性炭消毒常采用热蒸汽消毒,需消耗大量的蒸汽,耗时较长,不符合低碳环保的新发展理念。为节约能源并提高效率,该课题研究了使用热水对活性炭消毒的工艺。实验表明,当消毒时长达到120min以上,温度达到85°C以上时,热水消毒工艺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且该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活性炭消毒成本,提高生产线运行效率,达到更优的运行效果。因此,热水消毒是一种安全、节能、高效的活性炭消毒工艺。
    • 陈科
    • 摘要: 为解决丰水期水源水质不稳定、出厂水消毒副产物风险随之增大的问题,在丰水期期间对某水厂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的关键性指标pH、UV 254、三卤甲烷进行了加密监测和跟踪对比,为深度处理工艺运行提供技术性支撑,以保障自来水厂出厂水由合格水向优质水提升。
    • 宋高飞; 朱宇轩; 米武娟; Anila PAjayan; 毕永红
    • 摘要: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对武汉市11个湖泊进行了浮游动物采集,同步测定了水体常规理化因子及消毒副产物含量.共检出浮游动物133种,其中原生动物32种,轮虫58种,枝角类28种,桡足类15种,密度范围为20.90 ind./L~23108.50 ind./L.基于主坐标分析(PCoA),所有采样点聚为4个类群:A类群以甲壳类动物为主(55.13%),其丰度远高于其他水体,其中无节幼体优势度最高(0.30);B类群原生动物和轮虫占优势;C,D类群均以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为主,优势度分别为0.50和0.23.方差分解(VPA)显示常规理化因子与消毒副产物(DBPs)对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变化的解释度分别为21.3%和2.5%;Mantel test显示氮,磷,COD_(Mn),Chl a,卤乙酸HAAs,亚硝胺类物质NAs含量与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疫情期间营养盐含量,Chl a,COD_(Mn)浓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关键因素,但消毒副产物对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 胡冠九; 徐明华; 高占啟
    • 摘要: 含氯、含氧等杀菌类消毒剂在饮用水生产、废水排放、再生水利用等环节应用广泛,会与水中的前驱物通过取代、氧化还原、水解、加成等反应形成种类繁多的消毒副产物(DBPs)。DBPs的靶标监测基于已知DBPs的特性如挥发性、半挥发性、不挥发性等,采取相应的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方法;非靶标鉴别可对大量未知的DBPs进行筛查。综述了三卤甲烷、卤乙酸、卤代苯醌、卤代酚、卤代硝基甲烷、卤代羟基呋喃、N-亚硝胺等7类常见DBPs的靶标监测方法,以及水中DBPs的非靶标鉴别方法,并从重视监测、完善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加强环境管控等方面提出了今后DBPs的监测与管理建议。
    • 牟善婷
    • 摘要: 自来水是使江河湖中的水经过物理化学变化等方法净化处理再消毒而得的、符合国家饮用标准的水。目前已监测出氯化消毒副产物300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多种氯化消毒副产物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神经毒性作用。三氧甲烷是消毒副产物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以三氯甲烷为例,从产生根源、检测方法条件优化、采样及检测中注意事项及检测的重要性多方面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 张静; 张晓岚; 蔡佳男; 王敏; 李玉仙; 齐天天
    • 摘要: 抗生素污染对饮用水水源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文中对近几年给水厂各工艺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和抗生素对给水厂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传统工艺中,混凝沉淀是去除抗生素的主要工艺,对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去除率可达到50%~60%,且可通过调节混凝剂投量、添加助凝剂PAM等方式增强混凝效果;紫外与氯消毒联合使用时,对易光解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可达到30%~50%。臭氧氧化和活性炭池等深度处理工艺亦会促进抗生素的去除,但受臭氧投量、接触时间等因素影响显著,且抗生素会增强炭滤池和管网中微生物的抗药性及耐氯性;在采用NaClO作为消毒剂时,可能会促进毒性较高的氯代/溴代消毒副产物生成。此外,残留抗生素会消耗管网中余氯,还会促进机会性病原体出现,增加饮用水安全风险。
    • 摘要: 新冠病毒以冷链货物为媒介的"物传人"传播已被证实为新冠疫情的传播方式之一。对冷链货物的高效消毒是阻断病毒"物传人"传播途径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在实际的冷链消毒作业过程中,存在着病毒检测和消杀工作量巨大、常规消毒剂易结冰、存在消毒死角、产生有害消毒副产物等关键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马军院士通过视频方式介绍了其团队提出的臭氧多级屏障绿色消毒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