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型
渣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6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82296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湖南有色金属、铁合金、云南冶金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西南五省市区第九届铁合金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铅锌冶金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学术年会等;渣型的相关文献由59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胜、丁文、姚淼等。
渣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82296篇
占比:99.99%
总计:982436篇
渣型
-研究学者
- 张胜
- 丁文
- 姚淼
- 方向
- 李裕春
- 武双章
- 高振儒
- 吴家祥
- 吴建军
- 蒋仁全
- 龙杰
- 丁建亮
- 乔英云
- 侯凤云
- 史江涛
- 姜振华
- 尹卫江
- 张忠堂
- 张楠
- 张浩
- 张海龙
- 戴新杰
- 戴曦
- 李俊
- 李杰
- 李永胜
- 沈强华
- 王会宁
- 王军
- 王怀玺
- 王甜甜
- 田原宇
- 瞿征
- 舒莉
- 苏凤来
- 陈雯
- 韩永光
- 马跃庆
- 丁云集
- 丁志广
- 丁文涛
- 任枫
- 何宝国
- 何樟海
- 冯选杰
- 刘习文
- 刘小文
- 刘强
- 刘月芳
- 刘素红
-
-
肖毕高;
马绍斌;
刘殿传;
刘俊场
-
-
摘要:
针对云南某公司每年自产约6万t的低品位氧化铅锌矿铅锌品位低、直接进入湿法炼锌流程生产成本高及技术经济指标较差等问题,采用熔化炉+烟化炉还原挥发工艺以低品位氧化铅锌矿搭配自产酸浸渣,将物料中的有价金属Pb、Zn、Ge、Ag富集于氧化锌烟尘中。生产实践表明,在熔化炉氧化铅锌矿∶酸浸渣∶石英砂配料比例为3.33∶5.83∶1下,Pb、Zn、Ge、Ag等有价金属生产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99.2%、92.83%、93.13%、99.22%,实现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的综合回收处理,解决了堆存带来的各种困难和环保隐患,降低铅锌冶炼的原料成本。
-
-
张良标;
张磊;
王卫新
-
-
摘要:
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三连炉于2018年改造投产,除正常处理来自侧吹炉的热渣外,烟化炉还需要搭配处理一些含锌杂料。但是,烟化炉弃渣含锌量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因此,本文通过开展生产试验,从渣型、煤质、还原时间、冷料加入方式和加入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降低烟化炉弃渣含锌量的方法,以期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
-
张殿彬;
任富明;
赵红梅;
杨从刚;
范科彪
-
-
摘要:
以重金属冶炼废渣搭配铅精矿作为富氧顶吹炉入炉原料,通过富氧顶吹炉-侧吹还原炉两联炉的方式炼铅,并回收金、银、锗、锌等有价金属。研究了富氧顶吹炉入炉物料配比、渣型以及还原炉渣型、还原剂加入方式等对工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氧顶吹炉入炉物料含铅最优控制为45%~50%,含硫10%~14%,含锌小于8%,水分控制为8%~12%,渣型控制为:CaO/SiO_(2):0.3-0.5,SiO_(2)/Fe:0.8-1.0,渣物料占比60%以上;还原炉渣型控制为CaO/SiO_(2):0.3-0.6,SiO_(2)/Fe:0.8-1.3,还原剂以进粒煤为主,焦丁为辅。铅粗炼综合回收率大于99.5%,金、银粗炼回收率分别大于95%和99%,还原炉生产炉次由5~6炉提高到9~10炉。
-
-
黄安平;
唐志波;
佘国徽
-
-
摘要:
通过研究硫酸铅渣的成分、性质、反应特征和开展协同处理过程的热平衡计算,结合工业试验,得到了硫酸铅渣配入比例在15%条件下的无烟块煤配入比例、渣型控制、氧料比控制等关键工艺参数条件,探索出了SKS炼铅法协同处理硫酸铅渣的最佳冶炼条件,以期进一步提高底吹炉处理硫酸铅渣的能力。
-
-
-
李正永;
刘庆东
-
-
摘要:
针对一炉三段直接炼铅过程中控制不当可能引发泡沫渣事故的问题,对泡沫渣的形成原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控制终渣硅酸度在1~1.5、控制合理熔池温度、稳定过渡操作、合理喷枪操作等措施,避免泡沫渣事故的发生。
-
-
-
李强;
秦树辰;
郑朝振;
刘三平;
郜伟
-
-
摘要:
针对非洲某高品位氧化铜矿开展渣型优化实验研究,主要开展了氧化钙加入量、氧化亚铁加入量、焦率和精矿含水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铜赋存在孔雀石中,在焦比5%、熔炼温度1400°C、还原熔炼时间2 h、CaO:SiO2=0.4:1、FeO:SiO2=0.1时,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99% 和98%,熔渣含铜和钴分别为0.3% 和0.01%;适量添加氧化亚铁造渣,能降低氧化钙的加入量,过低的氧化钙加入量会导致熔炼的流动性变差;熔渣中的铜主要以高冰铜的形式存在,常规浸出方法回收困难.
-
-
杨必文;
李强;
章小兵;
王磊;
王海北
-
-
摘要:
基于炉渣结构离子分子共存理论,结合高温熔炼实验,研究了废线路板熔炼过程中铜、锡及铅在渣?铜平衡中的分配规律.以石灰为添加剂的废线路板混合料火法熔炼,其熔渣为CaO?SiO2?Al2 O3?FeO四元渣系.结果表明,使用熔渣结构离子分子共存理论,能较好表征该渣系组元的活度;渣中FeO活度随着CaO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FeO含量增加而增大.渣中铜、锡及铅含量与渣中FeO活度成正比;渣中铜、锡及铅含量随着碱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随着FeO含量增加而增加.通过控制熔渣碱度(CaO/SiO2)0.6~1.2、FeO含量15%~24%,可有效提高熔炼效果,使渣中铜含量低于0.7%、锡含量低于0.2%、铅含量低于0.2%.
-
-
郭键柄;
陈正;
黄文;
丁志广
-
-
摘要:
结合顶吹炉处理废旧电路板的渣型试验,通过FactSage软件,对顶吹炉处理废旧电路板的渣型确定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绘制了理想渣型下的冶金相图.结果 表明,顶吹炉处理废旧电路板渣型控制的重点在于Al2O3成分的控制,理想渣型为SiO2-CaO-Al2O3-FeO四元渣型,各组分含量范围:SiO228%~35%、CaO 18%~25%、Al2O36%~13%、FeO 16%~20%,四元组分合计>80%.在理想渣型下,可实现溢流连续排渣,金属和渣分离彻底,Cu、Au、Ag总回收率均大于95%,平均渣含铜<0.7%.该渣型范围和相图理论可为各类熔池熔炼炉处理废旧电路板的渣型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
-
-
刘博
- 《第八届全国铅锌冶金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学术年会》
| 2001年
-
摘要:
通过对铅鼓风炉改造前后参数的对比,对炉渣含铅形态进行物相分析,找出了渣含铅偏高的主要原因,并从理论上对渣型进行了优化,在生产中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对熔炼作业中风量与焦率的配比进行了量化.经过实践,渣含铅得以大幅降低.
-
-
-
-
-
-
-
- 东北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29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渣重熔含B型9Cr耐热钢用渣系,包含:按质量百分比计的CaF2:50‑60%,Al2O3:15%‑25%,CaO:15%‑25%,MgO:3%‑8%,B2O3:0.5%‑3%,余量为杂质,杂质含量≤1%,前述各项之和为100%;所述杂质中包含不稳定氧化物SiO2,不稳定氧化物SiO2占渣系≤0.8%。所述渣系可用于电渣重熔生产含B型9Cr耐热钢,如COST‑FB2钢或CB2钢等,该渣系的使用能减少B元素的烧损,使B含量沿铸锭高度方向分布均匀,保证合金组织性的均匀性,进一步改善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此外,渣系较低的熔点使电渣锭易于凝固成型,有效减少或者消除电渣锭的表面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渣系的熔点、黏度等物性参数均满足电渣重熔冶炼含B型9Cr耐热钢的要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