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混煤

混煤

混煤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479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2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18593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洁净煤技术、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动力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五届发电厂锅炉优化改造与配煤掺烧技术经验交流研讨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宁夏电机工程学会2010学术年会等;混煤的相关文献由1092位作者贡献,包括岑可法、李振中、王永征等。

混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2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8593 占比:99.70%

总计:118953篇

混煤—发文趋势图

混煤

-研究学者

  • 岑可法
  • 李振中
  • 王永征
  • 郝银宝
  • 周俊虎
  • 曾汉才
  • 李永华
  • 杭宝贵
  • 刘汉涛
  • 赵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鲍金源; 冯长志; 淡树林; 刘臻; 方薪晖; 安海泉
    • 摘要: 煤灰的黏温特性对气流床气化过程的稳定排渣有重要影响,使用高温旋转黏度计Theta研究了西湾煤、小保当煤及二者混煤的黏温特性,结合灰组分的三元相图分析,确定了适合气流床气化技术的配煤比例。结果显示,西湾煤灰渣为结晶渣,当温度低于临界温度T_(c)后,灰渣黏度急剧上升,造成排渣困难。在西湾煤中加入小保当煤,灰渣的酸碱比和硅铝比逐渐降低,灰成分由黄长石向钙长石转变,灰渣形态由结晶渣向玻璃渣转变,最佳硅铝比在2.35~2.97、酸碱比在1.05~2.08、钙铁比在0.70~1.98。随着混煤中小保当煤的质量分数超过30%,灰渣在黏度为2.5~25.0 Pa·s对应的温差高于100°C,且渣型变化趋于稳定。同时,气化工艺要求灰渣的临界温度T_(c)不在灰渣黏度2.5~25.0 Pa·s对应的温度区间,以便确保排渣稳定,因此适合气流床气化应用的混煤中西湾煤与小保当煤质量比为3∶7或7∶3。
    • 王远鑫
    • 摘要: 以某600 MW旋流燃烧器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时集散控制系统(DCS)数据选取特性参数作为输入变量,训练神经网络预测该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量。使用单隐含层BP神经网络、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广义回归(GRNN)神经网络作为预测网络模型,分析预测误差。对比各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与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GRNN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最高,可用于对该机组进行氮氧化物排放量预测。
    • 王栋; 王春波; 郑菲; 岳爽; 许紫阳
    • 摘要: 为改善高灰分煤泥燃烧特性差、难以直接利用等缺点,利用恒温热重实验及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煤泥及其混煤的燃烧特性,并进一步探究了掺烧烟煤和贫煤、掺混比、以及反应温度等对煤泥混燃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泥燃烧后期受灰分阻燃效果明显,燃烧速率明显变慢,燃烧反应活化能为46.92 kJ/mol,高于贫煤而低于烟煤,表现为燃尽困难。煤泥通过掺烧HD、JZ烟煤可有效降低燃烧反应活化能,但烟煤掺入比例为75%会导致“抢风”,挥发分先燃烧消耗大量氧气,导致焦炭燃烧阶段因缺氧而造成燃烧不充分,不利于混煤的燃尽;而当HD烟煤掺入比例25%时,混煤燃烧活化能最低,着火稳定,掺烧效果最佳。相比之下,掺烧CC、SY贫煤对煤泥燃烧特性改善效果较小,且过量掺烧反而会恶化着火特性。此外,800~1200°C区间,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燃尽时间缩短,燃烧速率升高,说明提高温度对燃烧反应存在促进作用。
    • 王萌; 王毅斌; 谭厚章; 贺力海; 孙瑞; 何光; 杨建伟
    • 摘要: 结合灰熔融测定、固定床和一维沉降炉实验,详细研究两种工业高碳富钙型灰(除尘灰和烘干灰)分别作为添加剂对高、低钠混煤结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混煤在取样温度1000°C时已存在大量无定型硅,升高温度这些组分极易诱发低温共融反应.添入5%除尘灰后混煤煤灰的软化温度提高幅度高达100°C,能使混煤煤灰中CaO/SiO2质量比达到2.5,促使新相硅酸二钙和钙铝榴石生成,能够有效改善混煤的高温结渣倾向.沉降炉实验工况下探针收集灰样中主要物相均为钙铝黄长石,掺入两种添加剂后均可促使含硅物相演变为结晶矿物相,抑制非晶相含硅组分诱发的低温熔融,但添入5%烘干灰后探针表面结渣倾向改善的效果不显著.
    • 杜丽伟; 何红兴
    • 摘要: 为提高新疆混煤成浆质量分数,以红沙泉和黑山混煤为原料,采用传统制浆工艺、分级研磨工艺和间断级配工艺进行成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制浆工艺,新疆混煤的成浆质量分数最高为56.39%;采用分级研磨制浆工艺,在粗细粉质量比为85:15的条件下,新疆混煤的成浆质量分数最高为59.26%;采用间断级配制浆工艺,在粗细粉质量比为70:30的条件下,新疆混煤的成浆质量分数最高为61.38%,比传统工艺和分级研磨工艺分别提高4.99和2.12个百分点,质量分数达到设计要求,所制煤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均较好.
    • 杜丽伟; 何红兴
    • 摘要: 为提高新疆混煤成浆质量分数,以红沙泉和黑山混煤为原料,采用传统制浆工艺、分级研磨工艺和间断级配工艺进行成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制浆工艺,新疆混煤的成浆质量分数最高为56.39%;采用分级研磨制浆工艺,在粗细粉质量比为85∶15的条件下,新疆混煤的成浆质量分数最高为59.26%;采用间断级配制浆工艺,在粗细粉质量比为70∶30的条件下,新疆混煤的成浆质量分数最高为61.38%,比传统工艺和分级研磨工艺分别提高4.99和2.12个百分点,质量分数达到设计要求,所制煤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均较好。
    • 方诗雯; 丁力行; 陈姝; 沈向阳; 王澜珂
    • 摘要: 为研究造纸污泥与煤/生物质混合原料的燃烧特性及其动力学行为,通过热分析试验和分布式活化能模型方法,研究20%O2/80%N2的燃烧气氛下,造纸污泥在10°C/min升温速率下与混煤、蔗渣在不同掺混比下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混煤掺混比的增加,燃烧过程的温度范围不断缩小,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平均活化能增加至219.41 kJ/mol(10Z90H)后下降.在低温范围内,污泥与混煤的掺混对减少物料的质量残留率具有促进作用,高比例的混煤与污泥掺混在高温阶段对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90Z10H为污泥与混煤的最佳掺混比.2)随着蔗渣掺混比的增加,着火温度先增加后减低,终止温度不断降低,综合燃烧指数不断增加,活化能从190.97 kJ/mol不断增加至215.24 kJ/mol,低温阶段两者并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综上所述,50Z50Z为污泥与蔗渣的最佳掺混比.
    • 戴新枝
    • 摘要: 九江公司三期两台350 MW机组锅炉为美国FOSTER WHEEL-ER公司生产的W型火焰、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汽包炉,配备4套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两台离心式一次风机,四台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设计煤种低位发热量为24 849 kJ/kg,挥发分为10.7%,为降低入炉煤成本和适应复杂多变的煤炭市场,实际入炉煤种为2~3种原煤按一定比例物理掺配后的混煤.对混煤煤质的约束条件、混煤的燃烧特性及变化规律,燃烧混煤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
    • 吴锁贞; 王庆松; 程健林; 高通; 杨云飞; 张洪
    • 摘要: 煤中矿物质分布规律直接影响锅炉结渣和超细颗粒物形成,研究了 2种单煤混合粉磨对煤粉中矿物质分布影响规律.将准东原煤和晋城原煤分别破碎到3 mm以下,按照质量比70 ∶ 30、50 ∶50、30 ∶ 70混合粉磨至150 mm以下,对各煤粉样品进行浮沉分离,研究密度组成、工业分析组成、显微组成和煤灰化学组成变化.结果发现,2种单煤混合粉磨过程中互相影响强烈,混煤煤粉密度分布和2种单煤加权平均相比发生明显分化.混合粉磨使混煤中<1.5 g/cm3和>1.7 g/cm3组分占比下降,而1.5~1.6 g/cm3组分大幅上升;根据各密度级别煤粉挥发分和显微镜观察发现,晋城煤富集于混煤煤粉<1.5 g/cm3组分中,而准东粉主要富集在1.6~1.7 g/cm3组分中;相比2种单煤煤粉,不同密度级别混煤煤灰化学组成分布更均匀.2种单煤易磨性不同是混煤煤粉组成发生偏析的根本原因.
    • 吴昊; 郭庆华; 王嘉剑; 曹希; 于广锁
    • 摘要: 为将高灰高铁的液化残渣应用于气流床气化装置,利用灰熔点测试仪、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和高温旋转黏度计,研究了哈密煤(HM)、液化残渣(DCLR)及两者混配(质量比分别为1∶2,1∶1和2∶1)后混合物的煤灰熔融温度、煤灰矿物质组成及黏温特性.结果 表明:HM和DCLR熔渣具有较强的结晶倾向,不适合单独作为气流床气化原料.HM与DCLR混配可调控灰化学组成,改善灰熔点与熔渣类型.当HM和DCLR的质量比为2∶1时(样品记为H2D1),灰样的流动温度较DCLR灰样的流动温度低88°C,黄长石与长石发生低温共熔是其灰熔点较低的主要原因.样品H2D1熔渣呈现出玻璃渣的特征,其最佳操作温度范围(t2~t25)达150°C,有利于气化炉排渣,可使气化炉在更经济的操作温度下运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