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个性主义

个性主义

个性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1年内共计42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445篇;相关期刊262种,包括东方论坛、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学术讨论会、“性·性别与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等;个性主义的相关文献由3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春林、秦林芳、任广田等。

个性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5 占比:4.7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445 占比:95.19%

总计:8872篇

个性主义—发文趋势图

个性主义

-研究学者

  • 李春林
  • 秦林芳
  • 任广田
  • 唐明明
  • 孙郁
  • 李德尧
  • 耿云志
  • 朱德发
  • 罗成琰
  • 陈丙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唐明明
    • 摘要: 路翎作品中强烈的个性意识和个体生命力是其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文坛独树一帜的原因."路翎式"个性主义创作观的形成是诸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有亦师亦友的胡风的助推,而且有外国文学的濡染,还有他所处时代社会现实的影响.这些因子交汇相融,成就了路翎对人生、人性更立体多维的体验与理解.
    • 唐明明
    • 摘要: 路翎作为七月派作家的主将有着属于五四时代的灵魂,作品中强烈的个性追求使他在文坛大放异彩,但是这些作品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面世时却受到了较多的批判.然而,路翎并没有完全退却,在悄然校正创作方向的同时仍以顽强的精神捍卫自己的创作特色.正因为如此,现当代文学史上才多了一位别具个性主义审美韵味的小说家.
    • 唐明明
    • 摘要: 路翎作品中强烈的个性意识和个体生命力是其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文坛独树一帜的原因。“路翎式”个性主义创作观的形成是诸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有亦师亦友的胡风的助推,而且有外国文学的濡染,还有他所处时代社会现实的影响。这些因子交汇相融,成就了路翎对人生、人性更立体多维的体验与理解。
    • 唐明明
    • 摘要: 路翎作为七月派作家的主将有着属于五四时代的灵魂,作品中强烈的个性追求使他在文坛大放异彩,但是这些作品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面世时却受到了较多的批判。然而,路翎并没有完全退却,在悄然校正创作方向的同时仍以顽强的精神捍卫自己的创作特色。正因为如此,现当代文学史上才多了一位别具个性主义审美韵味的小说家。
    • 柯怡达
    • 摘要: 在电动车即将成为主流的年代,它依然没有停下燃油车的脚步,澎湃的声浪随着激情被演绎得十分彻底,不光是在公路上,更是在赛道上。
    • 田建民
    • 摘要: 把1940年代初出现在延安的暴露性文学潮流称为"延安文艺新潮"是不合适不确切的.因为这股潮流并不"新",它其实是五四启蒙文学传统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延续或再现.尽管这些暴露性作品表现了以科学理性反对封建保守的现代意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某种社会生活侧面及特定知识群体的真实的思想、情感与心态.但因其个性主义的诉求与当时历史所要求的集体主义不相适宜,加之其不适当地把农民和工农干部当成讥讽与批判的对象,导致二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对立.所以,完全否认其文学价值与积极意义,或抛开历史而谈其现代意识与独特贡献,都是有违历史事实的一偏之见.
    • 樊林
    • 摘要: 《寒夜》作为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统区生活的小说,主要围绕汪文宣、汪母、曾树生三人的现实纠葛展开情节.作品中的人生悲剧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体现出人性话语的冲突与生命欲求的差异,具有人性探索的丰富意蕴.
    • 吕文玲
    • 摘要: 纵观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知识分子的“个性主义”与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两种思想基因始终贯穿其中,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二者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考察丁玲延安时期创作中彼此交错的个性主义与革命精神,才能更清晰地了解丁玲,才能发现其延安时期作品的时代价值及其局限性,同时,也有助于梳理和认识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文学思潮的演变、分析文学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 张晓丽
    • 摘要: 周作人作为现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奠基人,从五四时期到30年代中期,他的思想从主张"人的文学"发展到"个性文学",从重视文学启蒙到主张文学无用,表现出了自己独具个性的文艺观.本文试图分析周作人从文学革命运动的斗士转成为寒舍吃茶的隐士这一变化过程,并对其转向进行探源.
    • 孙淑芳; 许祖华
    • 摘要: 鲁迅的个性主义信念就是"重个人"、"尊个性",而他所重的个人主要是英哲式的个人而并非一般的个人,所尊的个性也主要是英哲们的个性而非大众的个性.鲁迅个性主义信念的这种指向,在其思想发展的早期尤为明显,虽然到了所谓思想发展的后期,鲁迅对英哲式的个人、个性不再崇奉,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在思想发展的早期就形成的重个人与尊个性的信念.鲁迅所获得的较为系统的个性主义知识,主要是源发于德国思想界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知识,鲁迅在介绍这种个人主义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依据原文进行了介绍,另一方面则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了中国化的处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