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性·性别与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性·性别与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性·性别与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
  • 召开地:
  • 出版时间: -

主办单位: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纵观旧中国的教育史,可以说是以男子为中心的教育史,女子教育所占的比重可谓少之又少,直到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女子小学堂章程》的公布,女子教育才得以正式承认.在这以前,女子教育大都是由母亲或私塾先生(或闺塾师)负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近代以前的家庭教育就逊色于学校教育,这一点从辈出的中国历代才女身上便可探知一二,仅例举知名的才女就有卓文君、蔡文姬、鱼玄机、上官婉儿、李清照等,由此也可窥见中国士大夫阶层对女子教育的重视.
  • 摘要:清末,北京娼妓业发展迅速,某种程度上威胁社会稳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社会治安,政府向娼妓业征收捐税,将娼妓业纳入政府管理体系.这导致了娼妓业的膨胀,妓院经营者地位上升,妓女地位下降,社会各界纷表不满,要求对妓院营业有所限制,保护妓女之权益.清政府以同时期日本娼妓管理制度为蓝本,创立公娼制度,规范妓院营业,保护妓女权益.公娼制度的创立,为保护妓女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较之中国传统娼妓管理制度,是一种进步.
  • 摘要:"五四"以后,随着恋爱自由观念在知识界的广泛传播并进入生活实践,爱情之有无被许多人视为衡量婚姻及伴侣关系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在新的性道德和婚姻伦理的指引下,许多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新女性,不计名分地与有妇之夫结婚或同居,从而导致民国时期的婚外同居现象十分突出.这种婚外同居究竟是基于恋爱自由的新生活方式,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纳妾,时人对此认识不一.法律条文对于她们家庭角色的定位也出现前后反复的变化,执法者也只能莫衷一是.时人对于婚外同居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冲突,一方面反映出民国时期新旧生活方式所面临着多层夹缝和多维困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恋爱自由与纳妾并不是界限分明的,新旧性道德和婚姻伦理的过渡之间有着内在的思想通道.
  • 摘要:1928年,《新女性》杂志策划了关于《三代的恋爱》的辩论,集中讨论了"恋爱是私事"这一主题,并取得了参与者的普遍认同,从而深化了五四时期的恋爱贞操论,为两性生活增添了更多可遵循的依据和选择.《新女性》杂志对这一问题的策划,既承接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又是对当时革命引领恋爱现象的反思.但令人扼腕的是,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践行这一理念的深厚土壤.无论是恋爱贞操论者,还是革命主义者对此都难以完全认同,更毋论礼教守旧者.随着《新女性》的停刊,"恋爱私事论"成为五四个性主义鼓荡的尾声.
  • 摘要:文章以学毛著运动中杨美玲被塑造成杀猪能手、学毛著积极分子的历史过程为主要内容,叙述了杨美玲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女上升为省级学毛著积极分子而后历任商业局各公司要职的生活史实,展现出个体在国家和社会中由于政治运动和舆论宣传从原型到变型的生成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杨美玲的生活变迁轨迹和个体价值在国家政策演变中相互生成关系.
  • 摘要:贞贞,是丁玲1941年在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塑造的"慰安妇"形象.小说问世后的70多年时间,贞贞的形象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毁誉参半.从抗战叙事的角度而言,身为游击队情报人员的贞贞有其特殊性.但是,从女性的角度而言,"受辱的贞贞"、"抗日的贞贞"、"出走的贞贞",都是历史叙事的主体.她(或她们)面对村民嘲讽或羞辱的反抗与不屈服,与"抗日才具有合法性"、"军民团结打鬼子"的民族国家叙事不协调、不合拍.战后多年间,拒绝承认或有意回避"慰安妇"独立人格、反抗精神,是以战时受难群体畏惧成为"受害者"的心理为前提,以民族国家遭受集体羞辱为背景.1990年代以来的研究,开始侧重"慰安妇"受害个体的苦难,大致与纠正日本国内否定侵略史实的倾向有关,其主线仍然沿续侵略/反抗二元分列的民族国家叙事.只有部分口述中,受害女性才以自身的性别角色重新完成自我塑造.这多少可以看作是向丁玲小说塑造贞贞形象的某种回归.
  •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除了经济、政治制度上的彻底变革外,亦着力于性别观念的改变.经历了一系列改造,妇女权益被完全纳入新中国建设的话语中.在依靠法律制度实现男女平等的同时,它更多的依靠其他方式来转变既有的性别观念.新的性别观念在新的环境中不断探索逐渐探求出了协商与斡旋的空间.性别改造与妇女解放,与传统父权制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间的多元关系恰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性别观念改造的复杂性.
  • 摘要:舞女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南洋华人妇女新职业.起初对其认识是基于道德层面的批判,而经过抗日战争爆发后舞女群体的积极参与赈灾救济,社会对其认识开始有所扭转,在南洋大学筹款过程中,舞女协会的表现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对20世纪前半叶新马地区舞女的研究,是认识当时华人社会的一个有益的角度.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索.
  •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在社会转型、人口流动、性病复燃的形势下,性学研究重获生机.性学研究工作者为筹建全国性的中国性学会,采取"先地方后中央"的思路,先动员各地成立地方性学会,为筹建全国性学会做准备.性学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从挂靠江西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到挂靠北京医科大学,密集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直至促成中国性学会于1994年正式创建.中国性学会的创建又进一步促进了性学研究与相关性学活动的发展.
  • 摘要:尽管学术界对女同性别身份的研究尚处于争论和探索进程中,但酷儿理论的介入,为女同性别身份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酷儿理论具有的流动性,非固化的思维方式,对于尚在起步阶段的中国女同研究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厘清性相和性别身份关系,分析中国女同身份认知存在的误区,作为认知视角的酷儿理论,无疑将会为中国女同性别身份认知开启一场性别身份革命.
  • 摘要:大学生群体的性观念呈多元、开放、宽容的特点,中国性教育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研究发现大学生接受正规性教育的比例很低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依然存在性教育欠缺、性教育实施者自身水平有限、质量低、深度不足等问题;学校作为性教育开展的主要渠道,在注重性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应突出性心理、性道德、性文化、性价值观和性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要遵循性知识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适时适度适当和正面疏导等原则;高校应注重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方式多元化和多样性,选用开设性教育必(选)修课程、性心理咨询、同伴教育等途径和方式;性教育的开展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来确定教育目标.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为促进大学生性教育的持续开展和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但必须看到,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性观念的研究,研究群体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研究内容存在明显趋同,研究方法相对单一,高质量的成果相对较少.今后需要在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性与爱情、异性交往,投注更多的精力,使得大学生能够真正从其中获取足够的、真切需要的性知识,对什么是科学的性观念、什么是健康、文明的性爱观、恋爱观、婚姻观等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促进性教育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综合化和管用.
  • 摘要:人的性行为的本质是什么,是否与快乐和爱情有关,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律加以科学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指导人们不要局限于性行为的纷繁复杂的现象层面,一定要抓住性行为的本质,上升到性行为的本质即性行为只是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和哺乳系统承载的一种功能,就不会感到性行为神秘神奇可向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生价值规律坚持人的快乐是重在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性行为等自然属性的满足,所以性行为与人的快乐无关;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律坚持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责任感,爱情就是重在社会责任感,而性行为是自然属性,所以爱情与性行为无关;男女的恋爱婚姻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爱情的三位一体本质:男女愿意在一起、患难与共相互促进提高幸福、有利于父母亲人祖国人民;虚构性行为等同于快乐、等同于爱情、制造色情等精神毒品都违背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的东西都会使人上瘾生病,必须不想不看不接触,这样才能确保人类不会沉湎于不健康的性行为、色情等自然属性中.
  • 摘要:通过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部分内容的转述和分析,不难发现:马克思对两性关系及家庭形式的变迁根源总是向下而不是向上寻找,即应从直接的物质生产中去寻找,并由此帮助人们匡正对历史秩序的认识,辨清性别不平等、妇女受奴役、两性关系不和谐的现实症结。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不允许分家或析产的原始公有制氏族的传统继承制被抛弃,财产私有制或财产的男性私人占有的出现,妇女的原有地位让位于男子并沦为其个人财富和繁衍工具。从原始社会末期财富追逐和私有观念的萌芽,直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拜物教和私有制的巩固,逐渐酿成一幅令人悲哀的异化图景:人要为生产及财富服务,而不是生产及财富为人服务;人难以通过财富实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而是受到损害和摧残;人与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关系不是平等协作、合理分工、和谐交往,而是“把许多人置于前所未闻的奴役和依附关系之中”;两性间的婚姻家庭不是以生理上的性爱需求和心理深层的真挚爱情为基础,而是以经济依附、商品交换甚至谋生手段为基础。但马克思与摩尔根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目前有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还未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已经从事临床工作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学员均为适婚适育年龄,有部分女学员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怀孕生育,这部分学员的生育假如何认定,如何保证培训质量,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为例进行探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