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淬硬钢

淬硬钢

淬硬钢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08003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工具展望、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硬质合金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六届现代切削与测量工程国际研讨会、第六届郑州国际超硬材料及制品研讨会暨庆祝中国人造金刚石诞生50周年大会、2011中国(郑州)国际磨料磨具磨削技术发展论坛暨超硬材料论坛等;淬硬钢的相关文献由437位作者贡献,包括姜彬、王成勇、姚贵生等。

淬硬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8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8003 占比:99.90%

总计:208205篇

淬硬钢—发文趋势图

淬硬钢

-研究学者

  • 姜彬
  • 王成勇
  • 姚贵生
  • 胡映宁
  • 庞俊忠
  • 张帅
  • 王扬渝
  • 吴石
  • 刘献礼
  • 段春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昌龙; 马晨; 马振荣; 杨俊宝; 李明
    • 摘要: 利用电火花穿孔技术预置表面织构,有效抑制硬态切削过程中较大切削力的产生,避免刀具磨损加剧,提高刀具使用寿命。使用CBN刀具硬态切削GCr15淬硬钢,设计关于切削深度、切削速度、进给量三因素无织构正交切削仿真模拟及试验,利用极差、方差及信噪比值法对仿真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切削参数组合,以及各参数对硬态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的影响程度。使用最佳切削参数组合,硬态切削预置表面织构的GCr15淬硬钢,观测刀具磨损情况,测量切削力,并与无织构等同切削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预置表面织构能够有效降低刀具磨损,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 吴世雄; 张文锋; 刘广东; 王成勇
    • 摘要: 针对低温液氮冷却下淬硬钢高速车削过程中切屑形成及刀具磨损机理尚缺乏相关研究的问题,开展了液氮冷却下的淬硬钢高速切削研究,并与干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屑特征以及刀具磨损特征,讨论了冷却润滑、切屑形成及刀具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干切相比,各组实验中低温液氮冷却切削的切削温度降低了6.9%~9.9%,因材料硬化使得切削力增大了10.1%~12.8%;低温液氮冷却下,切屑锯齿化程度相比干切明显增大,这与第一变形区应力应变更大、切屑形成存在从热塑性剪切失稳到周期性脆性断裂的过渡有关;低温液氮对切削界面的润滑降低了切削热,液氮强射流吹离了高热切屑,强传热换热能力可迅速置换切削区热量;与干切相比,低温液氮明显减小了黏结磨损,通过冷却增强刀体减缓了刀具微剥落,刀具寿命延长了28.6%~47.1%;低温液氮冷却下,黏结不再是主要磨损机理之一,磨粒磨损、冲击磨损为主要磨损机理,后刀面片状剥落和微崩刃为主要刀具破损形式。
    • 谢兴杰; 张小俭
    • 摘要: 淬硬钢已加工表面极易产生白层,对零件的服役性能造成很大影响,采用激光加热辅助车削替代常规车削来加工淬硬钢可解决白层形成的问题。利用VDFLUX用户子程序建立了热力耦合移动激光加热辅助车削过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基于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和白层形成临界切削速度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激光预热参数对白层形成临界切削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用的激光预热参数范围内(激光功率P为200~600 W,激光光斑半径R为0.5~0.9 mm,激光光斑到刀尖点的距离L为5~15 mm),适当减小P和L、增大R均能增大白层形成临界切削速度的上限,在优选的激光预热参数(P=200 W,R=0.9 mm,L=5 mm)下,淬硬钢已加工表面白层形成的临界切削速度较常规切削提高了约26.09%。
    • 庞俊忠; 牛苜森; 黄晓斌; 李鹏飞
    • 摘要: 使用TiAlN涂层整体圆柱立铣刀,以(151~942)m/min的铣削速度,对淬硬的45钢和3Cr2Mo钢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研究了各种切削速度下的宏观及微观切屑形态.发现在高的铣削速度下形成了带有绝热剪切带的锯齿形切屑,并分析了切屑形态的演化过程.工件材料的硬度、强度、导热性能及切削速度对切屑形态和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工件材料越硬、强度越高、导热系数越低,切削速度越大,越容易形成带有绝热剪切带的锯齿形切屑,而且,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屑的形态由卷曲向平坦发展.
    • 谢英星; 陈梓英
    • 摘要: 使用TiSiN和TiAlN涂层刀具在3种不同冷却润滑方式下,在高速加工中心上采用固定的切削工艺参数,对淬硬钢SKD11(HRC 62)进行切削试验,研究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切削力、刀具磨损及切屑形态的不同.结果 表明:TiSiN涂层铣刀相对于TiAlN涂层能更好地降低已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减小切削力,降低刀具的磨损;在微量润滑(MQL)方式下,已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低于干切削和冷风切削条件;在减小切削力、降低刀具磨损、改善切屑形态方面,冷风切削的效果优于干切削,MQL润滑方式增大了刀具切削力.
    • 叶智彪; 江文清; 罗涛
    • 摘要: 以PCBN复合片为刀具材料进行相关力学性能分析,并将其制成SNGN120408型刀具后在刀具机床上进行淬硬钢切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PCBN复合片的结合剂主要为TiN和TiB2,其内部结构均匀,且有良好的致密性.切削试验表明:在干式切削淬硬钢的试验中,切削进给量以及切削速度对PCBN刀具的磨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相比于切削速度,进给量对淬硬钢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影响更大.PCBN刀具高速干式切削淬硬钢的磨损为黏结磨损、局部剥落和扩散磨损等多重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 陈诚; 顾晋; 王生怀
    • 摘要: 分析了动力转向器齿条活塞密封槽磨削工艺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采用硬车淬硬钢密封槽工艺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淬硬钢密封槽加工工艺方案.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得到不同工艺参数对刀具寿命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车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践表明,车削淬硬钢密封槽时切槽刀径向和两侧面切削余量的选择最为关键.采用粗车密封槽,热处理后再精车密封槽的工艺方案不仅能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绿色环保.该研究为齿条活塞密封槽的车削加工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类似零件的加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袁尧辉; 王成勇; 杨简彰; 梁赐乐; 林华泰; 李伟秋
    • 摘要: 针对传统封闭式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无法反映实际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切屑以及工件界面摩擦磨损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摩擦磨损试验方法,模拟了不同微量润滑(MinimumQuantityLubrication,MQL)工艺参数和油品条件下的AlTiN基刀具涂层切削加工S136淬硬模具钢的摩擦磨损过程,分析了涂层-工件摩擦系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涂层表面摩擦粘附形貌及摩擦模型,揭示了不同MQL条件对刀具涂层-工件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界面摩擦系数主要受摩擦粘附的影响,摩擦粘附越严重,对应的界面摩擦系数越大;喷射压力对于界面摩擦系数具有重要影响,喷油量的增加对于摩擦系数的影响不明显,油雾喷射距离为10mm和40mm时对应的摩擦系数均较小;对于AlTiN涂层,采用HE30合成脂类油品更有利于降低界面摩擦系数;对于AlTiN/TiSiN涂层,采用VG25植物基油品和Plus20脂肪醇类油品较为适合。
    • 马富荣; 唐林虎; 李宝栋; 孙永吉; 沈建成; 胡彦军
    • 摘要: 使用PCBN刀具对5种不同淬硬状态(40±1HRC,45±1HRC,50±1HRC,55±1HRC,60±1HRC)Cr12MoV模具钢进行干式硬态车削试验,揭示了切削速度、走刀量、切削深度、工件硬度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及三维形貌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车削硬度为40±1HRC、45±1HRC、60±1HRC的工件相比,以v=50,250,450,650,850m/min车削硬度为50±1HRC、55±1HRC的工件时,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为显著,最小表面粗糙度可达0.569μm。车削60±1HRC的工件时,随切削深度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值逐渐减小,当a_(p)>0.15mm时,Ra<1.00μm;而走刀量的影响规律与其反之,当f<0.15mm时,Ra<1.00μm。已加工三维形貌表明,车削较软的工件时,由于刀具切削刃后刀面对被高温软化的已加工表面的二次伤害使得三维形貌突起的棱脊模糊不清;车削较硬的工件时,刀-工界面硬质颗粒的犁耕效应及后刀面的小沟槽复制效应,使已加工表面产生小沟槽。
    • 邬再新; 王亚祥
    • 摘要: 为实现PCBN刀具对50HRC淬硬钢的干式精加工,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对PCBN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分析了PCBN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参数对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后以PCBN刀具前角、刀尖圆弧半径、进给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作为优化变量,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AdvantEdge建立切削模型,对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结果分别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最优的PCBN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参数,对提高实际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