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渍
涝渍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工程、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31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农业工程学报、长江蔬菜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等;涝渍的相关文献由364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建强、邹华文、焦平金等。
涝渍
-研究学者
- 朱建强
- 邹华文
- 焦平金
- 钱龙
- 宋贺
- 王修贵
- 王成雨
- 程备久
- 马庆
- 龙波
- 任佰朝
- 关洪林
- 刘路广
- 刘鹏
- 吴启侠
- 张吉旺
- 张秀娟
- 李德明
- 王少丽
- 程伦国
- 董合忠
- 董树亭
- 许迪
- 赵斌
- 郑舒文
- 于阳
- 任贺靖
- 冯海宽
- 刘杰云
- 刘艳锋
- 刘静
- 南宏伟
- 吴琳
- 吴立仁
- 周新国
- 周琴
- 唐薇
- 孙磊
- 孟一斌
- 宁慧宇
- 安玉艳
- 宋柏权
- 嵇海祥
- 张俐俐
- 张冬梅
- 张勇
- 张怀胜
- 张慧
- 张文英
- 张月
-
-
张美恩;
王春乙;
宋艳玲;
孙爽;
邬定荣;
刘荣花
-
-
摘要:
基于河南省109个气象站点1981-2019年的气象资料、农气站夏花生生育期资料以及76个县市的产量统计资料,根据夏花生需水特性将全生育期划分为前期(播种期-分支期)、中期(开花期-结荚期)、后期(饱果期-成熟期)3个时期,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 CWDI)为农业干旱指标,以累积湿润度指数Ma为农业涝渍指标,基于逐日的指标值监测各干旱或涝渍过程,以干旱或涝渍过程为危险性计算的最小单位,对河南省夏花生进行干旱和涝渍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夏花生各时期干旱和涝渍危险性指数从大到小均依次为中期、前期、后期。前、中、后期干旱危险性指数占全生育期干旱危险性指数权重分别为0.28、0.37、0.35;各时期涝渍危险性指数占全生育期涝渍危险性指数权重分别为0.58、0.27、0.15。结合各时期危险性指数值以及所占权重,得出河南省夏花生两个种植高风险区,分别为干旱主导的高度危险区和涝渍主导的中度危险区,前者以豫北为中心,后者以豫南信阳为中心,总体上,豫北地区干旱主导的危险性高于豫南信阳地区涝渍主导的危险性,干旱是影响河南省夏花生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该研究可为优化河南省夏花生种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
-
李大勇
-
-
摘要:
一、发病症状辣椒绵腐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作,会产生水浸病斑,逐渐扩大,幼苗基部腐烂,在高湿时患病部位会产生白色霉层,导致植株死亡。成株期发作,主要对果实有害,在发病初期,出现涝渍斑驳,随着病害的加重,会迅速扩大成棕色浸水的大病斑,患病部分迅速软化,整个果实腐烂,在病害后期,一半甚至全部的果实都有较大的浸水病变,当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患病部位会产生一层密实的白色霉层,往往包裹住整个椒果,最后果实就会腐烂。
-
-
田银霞
-
-
摘要:
对于某些地下水位高、地表易积水的地区,深入研究经济可行的农田暗管排水方法,对减轻涝渍、提高作物产量非常有意义。文章根据暗管排水流量的数学模型,基于对暗管排水能力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设计了一种暗管排水设计和优化方法,应用虹吸原理,降低暗管出口处的虹吸管下端深度,实现虹吸增流。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暗管的排水能力,并且经济实惠。研究成果可以为涝渍灾害多发地区的相关减灾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
宋玉;
岳茂峰;
尹爱国;
辛国荣
-
-
摘要:
【目的】揭示涝渍胁迫下白花鬼针草与其本地近缘种金盏银盘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差异。【方法】研究对照和涝渍胁迫下白花鬼针草和金盏银盘株高、新生不定根数目、净光合速率(P_(n))、总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叶面积等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涝渍胁迫后入侵植物白花鬼针草比本地种金盏银盘保持了更高的株高、新生不定根数目和P_(n)(P<0.01),更高的总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叶面积(P<0.05)。涝渍胁迫10 d内,白花鬼针草根系活力和光系统II最大光量子产量显著高于金盏银盘(P<0.05),涝渍胁迫20 d后2物种的2个参数趋于一致,这些结果表明涝渍对白花鬼针草生长的负面影响较小。涝渍胁迫前期更快的不定根生长速度和更高的根系脱氢酶活力可缓解涝渍对白花鬼针草的胁迫,减少了涝渍对光合系统的破坏,使其保持更高的P_(n),从而有助于白花鬼针草保持更高的生长速率,是白花鬼针草耐受涝渍的生理机制。【结论】与本地近缘种金盏银盘相比,短期涝渍可使入侵植物白花鬼针草形成生长优势,华南地区雨季短期集中降水所形成的土壤涝渍有利于白花鬼针草的入侵。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降水不平衡性可能会加剧白花鬼针草在华南地区的入侵。
-
-
李萌
-
-
摘要:
冬季低温期油菜易遭受冻害,常出现露根掀苗,叶部受冻而僵化、皱缩、发紫等症状,对此要及早采取以下措施补救:一、以水补救,健全沟系干旱和涝渍都会抑制油菜根系生长,影响肥料的分解和吸收。在油菜受冻后应及时疏通沟系,做到以水调肥、调气,促进其冻后恢复生长。
-
-
马青荣;
左璇;
胡程达;
成林;
李彤霄
-
-
摘要:
夏花生常因汛期雨水偏多形成涝渍灾害而减产,探索不同耕作方式下涝渍持续日数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可为花生涝渍动态监测评估和农业防灾减灾提供参考.选择2019年、2020年每年6-9月,在花生主产区河南驻马店土壤质地为粘土的大田平作、垄作方式下,以豫花22为试验材料,将花生产量形成过程分前期、中期、后期3个时段,分别设计3d,5d,7d,9d灌水处理.结果 表明:相同过程灌水量条件下,垄作比平作涝渍持续日数减少1~5 d,其中淹涝日数偏少3~5 d;3 d灌水处理的涝渍持续日数4~5 d,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呈正效应造成茎叶干物质积累增加;各时段涝渍影响均随持续日数的增加而加重,除百仁重涝渍影响表现为中期最大、前期次之、后期最小,其他均为前期最大、中期次之、后期最小;各处理水平涝渍持续日数4~16 d,光合参数影响幅度为1.3%~64.2%,生物量和产量影响幅度为0.6%~44.9%;垄作花生与平作花生相比,因涝渍持续日数减少而使灾害影响减小,前期各处理花生产量减少灾损达3.4%~11.6%.
-
-
张月;
邓可楠;
高雅文;
钱龙;
陈诚;
黄韬幸
-
-
摘要:
【目的】揭示湖北省棉花生育期内旱涝灾害特征,为棉田旱涝灾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湖北省1961―2019年26个典型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棉花生育期内旬累积湿润指数,以此分析棉花各生育期内旱涝变化特征,并揭示各生育期内旱涝强度与棉花气象产量的关联性。【结果】湖北省平均涝渍强度除棉花蕾期外,苗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均呈下降趋势,平均干旱强度在除吐絮期外的其余生育期均呈下降趋势。平均涝渍强度在1965年苗期发生显著(p<0.05)增强,在1965年和1985年吐絮期分别发生显著增强和减弱;平均干旱强度在1975年吐絮期发生1次显著的降低。湖北棉花旱涝灾害以涝为主,干旱次数较少且强度较低。棉花易在苗期和蕾期受涝,湖北省平均涝渍频率分别为58.42%和48.98%;易在花铃期和吐絮期受旱,湖北省平均干旱频率分别为10.59%和11.00%。涝渍频率整体呈西南部最高的特征,干旱频率整体呈现中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特征。棉花在花铃期最易因涝减产,且仅在该时期内气象产量与涝渍强度极显著(p<0.01)相关;此外,涝害的减产作用大于干旱。荆门市、孝感市和黄石市蕾期为因涝减产的高风险地区/时段;黄冈市花铃期为因旱减产的高风险地区/时段。【结论】湖北省棉田旱涝防治工作以除涝为主,尤其需注意在蕾期和花铃期内及时灌溉和排水;各地区的旱涝防治工作因旱涝形式和发生时期而异。
-
-
高雅文;
邓可楠;
张月;
钱龙;
陈诚;
罗云英;
黄韬幸;
陈丽娟
-
-
摘要:
【目的】揭示湖北省棉花不同生育期内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为减灾保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日尺度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SAPEI(Standardized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对农业旱涝急转事件进行日尺度判定,并利用湖北省26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湖北省1961―2019年内棉花不同生育期的旱涝急转事件进行时空规律分析。【结果】SAPEI适用于反映湖北省棉田的水分状况并可用于研究旱涝急转规律。在棉花全生育期内,旱转涝累计强度约为涝转旱累计强度的5倍。花铃期内棉花遭受旱涝急转的次数最多且单次平均强度最大;蕾期旱涝急转次数少但每次强度较大;吐絮期旱涝急转强度低但次数偏多。湖北棉花旱涝急转灾害主要集中在鄂西北和洪湖地区,旱转涝和涝转旱均频发。此外,湖北省内棉田旱涝急转事件在不同年代的差异较大,其中20世纪70年代旱涝急转强度最大,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旱涝急转有发生范围变广、强度增加的趋势。【结论】湖北省内棉花旱涝急转灾害以旱转涝形式为主,主要发生在花铃期,具有频率高、强度大的特征,因此有必要重点关注花铃期内棉田发生旱转涝的风险,尤其是鄂西北和洪湖地区等地区。
-
-
-
余婷
-
-
摘要: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可分为生长促进剂、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三大类.文章分别选取油菜素内酯(促进剂)、水杨酸(抑制剂)及多效唑(延缓剂)代表三种不同作用类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探讨其对受涝渍农作物的缓解作用,为外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农作物涝渍胁迫提供参考.
-
-
王福莲;
候茂林;
王香萍;
李传仁
-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 2007年
-
摘要:
蜘蛛尤其是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和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Koch是十字花科菜田重要捕食性天敌,在湖北荆州涝渍菜田也具有一定优势,且有研究表明星豹蛛对一至二龄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蝗蝻捕食作用佳.因此探讨三突花蛛和星豹蛛对于控制涝渍地菜田短额负蝗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如何较好发挥这两种蜘蛛的控制作用具有必要性。而该方面的研究来见报道.故作者研究并报道其对湿地菜田短额负蝗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及种内干扰和竞争.
-
-
罗振;
董合忠;
李维江;
唐薇;
张冬梅
- 《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以无盐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比较了棉花品种鲁17(L17)和鲁28(L28)在盐渍、涝渍和盐涝胁迫下棉苗的净光和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重的变化。结果发现:盐渍和涝渍胁迫都显著影响了两个品种的生长,光合速率和干物重显著下降。在本试验浓度下,盐渍胁迫对两个品种的影响程度比涝渍胁迫小。盐渍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气孔因子;涝渍和盐涝双重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叶绿素结构和PSⅡ稳定性的下降引起的。盐涝双重胁迫下干物重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单一胁迫下降更明显,表现出累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