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异物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82067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健康之路、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福建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影像技术学会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影像技术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等;消化道异物的相关文献由79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思、张开光、王松等。
消化道异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2067篇
占比:99.65%
总计:82356篇
消化道异物
-研究学者
- 陈思
- 张开光
- 王松
- 肖梅
- 贾勇
- 任路
- 吕志宝
- 吴一波
- 孙俊
- 徐伟珏
- 王拔萃
- 王晶
- 王艳新
- 等
- 耿岚岚
- 胡彩兰
- 谭回
- 陈旭红
- 黄雄
- 龚四堂
- 于静
- 付婷
- 余宏芳
- 佟钢
- 刘丹
- 刘小红
- 刘时助
- 刘海峰
- 卢新兰
- 叶丽萍
- 吴秀英
- 周少明
- 周方
- 周长宏
- 和水祥
- 唐井钢
- 姜登鸽
- 孔春雨
- 孔祥云
- 孙巧玉
- 席红卫
- 应明春
- 张丽秋
- 张丽荣
- 张俊
- 张宏伟
- 张晶
- 张杰
- 张永红
- 张爱莲
-
-
李玩生;
李亚兰;
宋世斌;
何天时
-
-
摘要:
消化道异物致犬肠梗阻的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犬有异食癖或在玩耍衔咬时误食异物引起。本文从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介绍了两例犬异物所致肠梗阻的诊断,并介绍了犬异物所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以期为犬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
-
梁莹;
周良;
侯广军;
张万存;
耿宪杰
-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21-06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7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异物类型、停留部位、误吞时间、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78例患儿中,男53例(67.9%),女25例(32.1%);59例(75.6%)发生在年龄<3岁的婴幼儿。消化道异物种类包括磁力珠49例、纽扣电池10例、锐器类异物(回形针、螺丝钉、鱼骨、枣核等)10例、“海洋宝宝”吸水膨胀球4例、毛发结石3例、湿纸巾2例。异物主要停留在小肠。早期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晚期有发热、腹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表现,其中41例患儿有消化道穿孔。手术方式包括胃(肠)切开异物取出术47例,胃(肠)穿孔修补术15例,肠切除吻合术8例,肠切除加造瘘手术5例,直肠侧壁修补术3例。开腹手术15例,腹腔镜手术63例。手术时间(97.5±27.3)min,术中失血量(20.2±4.3)mL,住院时间10 d(范围:8~23 d)。术后6例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缓解。结论在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消化道异物患儿中,以磁力珠最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患儿的预后与异物类型、停留位置、临床症状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
-
徐海宾;
李卫平
-
-
摘要:
目的总结消化道异物致成人肠穿孔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例异物导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异物性肠穿孔患者中十二指肠穿孔1例,空肠穿孔3例,回肠穿孔4例,乙状结肠穿孔2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剖腹探查术,2例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治愈,住院时间2~18 d。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后恢复良好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均无特殊不适。结论异物性肠穿孔临床较为少见,对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可疑者应警惕异物性肠穿孔可能;治疗可根据病情选择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若发现可疑肠管,应进一步探查以免漏诊,其预后一般良好。
-
-
徐庶钦;
盖敬慈;
张至轩;
雷凤萍;
王颜;
强茵;
吕毅;
严小鹏
-
-
摘要:
目的对儿童误吞纽扣电池致消化道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并整理国内2009年5月至2019年12月发表的所有涉及吞食纽扣电池类异物的中文文献。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地区、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治方法等。结果对所有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后,排除重复报道的2篇和临床数据不全的6篇,最终共48篇文献纳入系统分析,共涉及19个省份的508例误吞纽扣电池异物儿童病例,其中有明确性别信息的病例共222例,男142例,女80例,男女比例1.78∶1。有具体年龄信息的病例共82例,年龄(26±17)个月。纽扣电池嵌顿位置最多为食管,占比47.44%。导致消化道穿孔73例(含气管食管瘘)、不同程度食管狭窄20例、死亡5例。结论对于儿童消化道纽扣电池异物,应选择以X线为主的影像学检查。根据纽扣电池滞留部位的不同选择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取出术、自然排出或手术探查。
-
-
-
贾凌威;
冯永东;
陈礼升
-
-
摘要: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异物的临床特征和规范化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1月~2020年9月经术前检查(腹部平片、腹部CT和/或胃镜)证实为十二指肠异物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27例,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十二指肠切开术、胃窦切开术和空肠切开术,附加手术方式包括喂养性空肠造瘘术、胃造瘘术.同时收集一般临床特征、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异物主要包括柿石等植物性结石10例(37%),牙签4例(15%),刀片3例(12%)等.27例病例中,采取十二指肠切开术16例,胃窦切开术8例,空肠切开术3例.每种术式适合处理十二指肠不同部位(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的异物,十二指肠切开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144±57)分钟,平均出血量(112±10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3.4±19.0)天.胃窦切开术和空肠切开术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十二指肠切开术有减少趋势.主要并发症为十二指肠肠漏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再剖腹探查1例.结论 十二指肠切开术主要针对水平部异物,胃窦切开术和空肠切开术分别适合十二指肠球降范围内和升部附近的异物.3种术式均安全可靠,临床上应针对异物滞留部位选择手术方式.
-
-
陈峻;
段金涛;
杨丽红;
杨建;
刘四香
-
-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以及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儿童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并对消化道异物息儿并发症级别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200例患儿中,男童居多,3岁及以下息儿为主,看护人以祖辈老人为主,消化道异物长度或直径以1 ~2 cm者比率最高,异物类型以硬币比率最高,数量以单个居多,位置以食管居多,异物性状以硬物为主,形状以圆钝形为主,滞留时间不超过8h者居多,异物取出时间多为送医后2~4h,取出方式以内镜为主.按照并发症级别的不同将息几分为普通组178例和危险组2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异物长度/直径、异物类型、异物数量、异物位置、异物性状、异物形状、滞留时间、取出方式均是消化道异物患儿并发症级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多样,医师应尽早诊断和积极制订方案,并谨慎操作,避免二次伤害,还应认真评估并发症风险和发生情况,做好健康教育,避免再次发生.
-
-
宋园园;
祝红娟
-
-
摘要:
总结1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胃内刀片及电池等异物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开启的时机、营养液的选择、喂养过程的观察、造瘘引流液的观察、营养改善的动态评估等几个方面,在多学科联合的模式下,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达到预计效果,而且未发生胃肠破裂等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展为患者的总体救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22天转出ICU,31天顺利出院.
-
-
郭明;
李永春
-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消化道异物类型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异物种类、滞留位置及处理方式与结果.结果:异物类型中71.01%为钝性异物、28.99%为锐性异物;合并食管狭窄病变患儿的食管异物中钝性异物占比93.33%、锐性异物6.67%;异物滞留位置中,74.64%滞留于食管、20.29%滞留于胃内、5.07%于十二指肠,且80.58%嵌顿于食管上段;自行排出者16例、内镜干预者122例,内镜干预成功111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儿童消化道异物在明确诊断后全面评估异物嵌顿情况有助于治疗方案的拟定,综合作用下提高异物安全取出概率.
-
-
郭明;
李永春
-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消化道异物类型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异物种类、滞留位置及处理方式与结果。结果:异物类型中71.01%为钝性异物、28.99%为锐性异物;合并食管狭窄病变患儿的食管异物中钝性异物占比93.33%、锐性异物6.67%;异物滞留位置中,74.64%滞留于食管、20.29%滞留于胃内、5.07%于十二指肠,且80.58%嵌顿于食管上段;自行排出者16例、内镜干预者122例,内镜干预成功111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儿童消化道异物在明确诊断后全面评估异物嵌顿情况有助于治疗方案的拟定,综合作用下提高异物安全取出概率。
-
-
张凌云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展示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经验及新颖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3.1--2016.11期间在本院内镜室去除异物的251例患者,患者采取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方法,应用软式内镜和各种内镜附件(鼠齿钳、鳄鱼钳、息肉勒除器、息肉抓钳、取石网篮、碎石器或者碎石工具套装、橡胶手套等).收集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异物类型)、异物崁顿的位置、内镜附件的类型、并发症、成功率. 结果:251例患者均通过内镜确诊为消化道异物,248例患者异物被成功取出,3例失败,其中1例患者行胸外科手术,1例行耳鼻喉科手术,1例患者因为没有症状和治疗风险而拒绝行异物取出术.192例有轻微粘膜损伤或出血,45例患者发现潜在疾病. 结论:急诊内镜下取消化道异物是目前的最佳手段,因为其在安全性、有效性、费用低、微创方面有绝对优势,而且内镜治疗时还可以发现潜在消化系统疾病.创新性的手段可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
-
-
宋国强;
张丽丽;
咸伟声;
李军宏;
朱凌华
- 《第五届西部消化内镜新技术论坛暨第七届内蒙古消化内镜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在消化内镜工作中,消化道异物为常见的急症,分为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异物,因器质性及非器质性原因导致异物嵌顿及堵塞,少数为患者误服或故意吞服或经肛门插入不能经消化道自行排出体外的异物.其中有一部分因崁入部位和异物形体、材质特殊很难用一般方法取出.例如上消化道的巨大含骨头的肌肉团、巨大的咸菜块、下消化道的长大蔬菜.这些异物如经内镜取出有很大困难.如不能经内镜取出,则必须由外科医生取出或期望其自行排出,这样给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一定伤害.故准确、省时、损伤小是取出消化道异物的目标,故本文总结了本院难于取出异物的经过,以咨临床借鉴.
-
-
-
-
王艳新;
胡彩兰;
王拔萃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番禺多杰宠物医院始创于1994年,是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内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动物医院.由于宠物饲养的流行,人们对爱宠健康的关注及投入不断加大.本医院在先进仪器设备的辅助下,诊治力量大大提升,其中犬猫作为宠物中的佼佼者,出现问题较多.本文通过总结大量诊治个案,以对犬猫常见的消化道异物诊治过程为例,对X光机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
-
-
-
Yan Cao;
曹艳;
HaiBo Lang;
郎海波;
jie zhang;
张杰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异物取出术中应用软性外套管的优势及其护理配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因怀疑有上消化道异物而在本院就诊的126例患者,比较应用不同内镜检查治疗方法后的并发症率、成功率和术中护理配合的方法.rn 结果:对应用软性外套管治疗的39例患者中,通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异物成功取出率为100%,取出过程中出现食管轻度粘膜损伤的患者1例,为2.56%.87例患者接受传统内镜检查,治疗和护理方法,成功取出异物的患者67例,成功率为77.01%,未能取出异物的患者20例,为22.99%;将食管内异物推送入胃腔中为4例,发生嵌顿的有13例,予外科手术的3例;传统内镜检查和治疗方法中食道上段粘膜发生出血及损伤的患者20例,为22.99%.异物取出术使用内镜软性外套管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异物取出术未使用内镜软性外套管辅助的成功率为77.01%,并发症发生率为22.99%.rn 结论:在应用软性外套管辅助治疗的异物取出术中,通过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和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异物取出的成功率,是降低食管上段粘膜损伤,减少并发症产生的关键.该方法的使用能有效的减轻病人痛苦,简单,易行.
-
-
-
- 王功军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9.23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消化道异物取出器,属于异物取出器技术领域,以解决上述异物取出装置在夹住患者消化道内异物时,由于需要一直用手拉住钢丝绳,才能保证夹钳不会松开,进而降低了异物取出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的问题,包括:固定支撑件,所述固定支撑件为矩形筒状结构。本发明在夹取异物时,通过手动将上部辅助拉绳机构中拉绳螺杆进行转动,使上部辅助拉绳机构中带动板在螺纹作用下向左移动,从而使滑动板带动三个夹钳向左滑动,三个夹钳向左滑动后,在拉力弹簧作用下,使三个夹钳夹口张开,再按照上述反向操作将异物夹持住,夹持住后,由于无需一直用手拉住第一拉绳,也能保证夹钳不会松开,进而提高了本异物取出器使用时的便捷性。
-
-
- 王功军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3-26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消化道异物取出器,属于异物取出器技术领域,以解决上述异物取出装置在夹住患者消化道内异物时,由于需要一直用手拉住钢丝绳,才能保证夹钳不会松开,进而降低了异物取出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的问题,包括:固定支撑件,所述固定支撑件为矩形筒状结构。本发明在夹取异物时,通过手动将上部辅助拉绳机构中拉绳螺杆进行转动,使上部辅助拉绳机构中带动板在螺纹作用下向左移动,从而使滑动板带动三个夹钳向左滑动,三个夹钳向左滑动后,在拉力弹簧作用下,使三个夹钳夹口张开,再按照上述反向操作将异物夹持住,夹持住后,由于无需一直用手拉住第一拉绳,也能保证夹钳不会松开,进而提高了本异物取出器使用时的便捷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