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9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3篇、相关期刊582种,包括郭沫若学刊、读书、文学教育等; 《浮士德》的相关文献由89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武能、王琳、余匡复等。

《浮士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3 占比:100.00%

总计:963篇

《浮士德》—发文趋势图

《浮士德》

-研究学者

  • 杨武能
  • 王琳
  • 余匡复
  • 杜娟
  • 俞娟
  • 刘建军
  • 可汲
  • 孔婧倩
  • 林卿
  • 吴建广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勇立
    • 摘要: 《浮士德》的文本内容给人的直接印象是,浮士德是一个不信教、不敬神的狂人,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能感受到浮士德永不停止的勃勃雄心和进取步武,仿佛是来自一种崇高的、充满神性的动力。这样看来,浮士德又不能被简单地划定为无神论人士,更何况他还在死后得到了救赎,灵魂升入了天国。如何看待浮士德人格,理解他的种种作为和目标取向,我们必须回到启蒙深入地影响德国、狂飙突进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了解近代思想史格局下所产生的独特的“内在性”世界观给人们造成的困境,以及为突破这一困境歌德提出了“断念”的主张。
    • 吴建广
    • 摘要: 歌德《浮士德·第一部》最后一场《地牢》在内容上归属于第二大部分“浮士德情毁玛格雷特”(V.2605—4612),它与第一大部分“浮士德血盟梅菲斯托”(V.354—2604)构成因果关系。玛格雷特与浮士德的出路和结局分别象征着神性和魔性:玛格雷特被上天拯救,浮士德跟随魔鬼践行更宏大的规划,正如剧情一开始他们相遇时,浮士德从魔性的“女巫厨房”出来,玛格雷特则刚走出神性的教堂;他们的出场地与出路规定了戏剧文本的涵义和方向。语文诠释学旨在通过整体结构与部分情节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地牢》一场中如何表现魔性浮士德与神性玛格雷特之间的博弈、缠斗,同时论证《浮士德·第一部》展开的是浮士德之“与魔结盟的存在”同玛格雷特之“与神订约的存在”之间的戏剧冲突,直至玛格雷特的物理毁灭。
    • 黄薇
    • 摘要: 第一次读到歌德与席勒的故事,感叹,这是什么神仙友谊?席勒比歌德小10岁两人境遇悬殊,是穷小子与富二代的相识,初见话不投机后成莫逆之交。两人的友谊激发出彼此的创作,将当时颓丧的席勒重新拉入文学的怀抱,歌德也仿佛浮士德般焕发第二次青春,两人佳作迭出,共同支撑起德国文学史上辉煌的“古典主义”时代。
    • 詹玲
    • 摘要: 李宏伟的《灰衣简史》通过披着靡菲斯特外衣的灰衣人/浮士德形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多个故事,用回归禅宗与儒家思想文化传统的方式,反思知识分子启蒙话语的无力及原因,探寻后信息时代重建人的主体性及存在意义的可能性。令人目眩的叙事技法不仅让文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服务于传统文化的思想阐释,还将具有启蒙知识分子身份的读者拉入文本,通过与主人公的融合与抽离,展开反向自身的启蒙批判与价值重塑。
    • 王婷
    • 摘要: 戏剧起源于祭祀,娱神。剧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庙宇。既然“人是按照神的样子塑造的”,那么,演出就不仅仅是演出,它应该是一个神圣、严肃、鲜活的生命过程,导演艺术的使命就在此!一、剧目的选择,关乎导演创作的艺术性导演艺术是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形象化演出的艺术。形象是戏剧的特质,形象亦是意象的途径。纵观徐晓钟的导演创作:《麦克白》《培尔·金特》《浮士德》《樱桃园》等剧目。
    • 童碧青
    • 摘要: 《少年维特的烦恼》和《浮士德》分别是歌德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著名作品。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发现,青年时代的歌德秉承生态整体主义自然观,强调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将人类的伦理范畴扩展到自然界;而中老年时期的歌德则更加注重人的价值,提倡利用和改造自然,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歌德一生的自然观是发展变化、相互矛盾的。文章提倡吸收经典文学中有益自然发展的成分,摒弃破坏自然的反生态成分,促成人类思想文化的绿色变革。
    • 童明
    • 摘要: 木心是一位不断创新的作家。他在美学尺度上借鉴了全球性的话语和意象。通过其作品当中灵巧多变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他极其广博的兴趣愿景和不受局限的精湛文风。木心的《魏玛早春》以散文诗向歌德致敬,并阐释艺术创造和大自然的创造和谐相通的歌德式主题。本文带领我们重温歌德的《浮士德》和《植物变形记》,回顾歌德关于现代化的思考、艺术和科学感知一体的自然观,以及他对植物变形的独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解读《魏玛早春》如何以不同而同的匀称结构,以遐想中的低声吟咏,在植物和自然笼罩的神圣气象中,礼赞歌德所代表的广义的艺术观。本文着重指出,木心以“植物性”比喻文化艺术,回应着歌德思想的深层境界。
    • 王恒
    • 摘要: 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汉斯·德默尔特应笔者的要求为中国青年题词,内容只有一句话:“去读歌德的《浮士德》吧!或许你会对科学产生兴趣。”《浮士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创作的长篇诗剧,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出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 张春梅
    • 摘要: 作为中国网络文学最为普遍的叙事策略,“穿越”不仅在类型和想象层面与当代文学的文本特征相联系,也反映出文本主体、书写者、读者、文体的文化变迁。经典《浮士德》同样采取“穿越”的方式重建时空并实现人生价值。歌德时代穿越文与当下网络文学书写在主体“穿越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多元化的现实情境以及文体之间的通约等方面提供了将二者平行比较的可能。以“穿越”为抓手,讨论《浮士德》与中国网络文学跨时空书写所呈现的文本周边问题、网络文学的诸种特征、写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位移及其主体精神困境,能够为认知世界、书写主体和文学场域提供有力借鉴,“对话地图”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得以建立。这提供了从一种现实位置看经典的新视角和认识网络文学的新视点,将会给关涉不同时期的文学和书写提供别样的理解和参考视角。
    • 于成
    • 摘要: 《浮士德》是进入基特勒所谓话语系统1800的关键渠道。浮士德的三次试验无意识地呈现了新话语系统的诞生过程:谋求从故纸堆的无限循环中摆脱,通过解读、翻译试验将心灵/精神奠定为自由翻译的基础,从而奠定一种新的话语之源及话语规则。从心灵/精神流出的最小意义元素,构成了新话语系统发生的先决条件。基特勒把文学视作维系既定读写实践的话语渠道,把福柯式的话语分析改写为文化技艺分析,意在凸显读写技艺的细节变化在话语系统转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