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匹配
流量匹配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航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0678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宁夏师范学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冲压发动机学术会议、2008年度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给水分会·热水分会·青年工程师协会联合年会、2006年全国流量测量学术交流会等;流量匹配的相关文献由3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权龙、王林翔、魏双丰等。
流量匹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678篇
占比:99.94%
总计:120745篇
流量匹配
-研究学者
- 权龙
- 王林翔
- 魏双丰
- 宁方亮
- 张红星
- 杨敬
- 张晓刚
- 刘伟嵬
- 刘新福
- 孙伟奇
- 孙婧
- 宁尚超
- 宋学官
- 尚超
- 师建鹏
- 平朝春
- 康杰
- 张明
- 张靖文
- 曹旭阳
- 李国锋
- 杨思明
- 桑勇
- 牛东东
- 王国栋
- 王春升
- 王海燕
- 罗旋
- 葛磊
- 蒋春华
- 袁化成
- 邓剑洋
- 郑晓鹏
- 陈玉春
- 韩旭东
- 黄家海
- 万东凯
- 任印美
- 侯俊峰
- 侯刚
- 冯克温
- 冯勇敢
- 刘君
- 刘建昌
- 刘斌
- 刘颖慧
- 叶纬
- 周学俊
- 周建辉
- 周欣
-
-
李前坤;
柯坚;
杨志军;
刘姿甫
-
-
摘要:
以某型电动挖掘机LUDV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减小溢流损失、提高节能的角度,结合异步电机调速性良好的特点,介绍一种液压系统流量匹配方法.液压系统采用泵阀同步控制方式,预设多路阀的主阀压差为1.4 MPa,手柄信号同时控制定量泵的转速和LUDV多路阀的过流面积.提出挖掘机工作机构所需流量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液压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挖掘机执行机构单一或者复合动作时,泵的输出流量为期望值,泵的出口压力比最高负载传感压力高1.4 MPa;当系统流量饱和时,主阀压差减小,各执行机构流量按需求流量成比例分配而不发生干涉.
-
-
-
何蕊;
李洪武;
段世涛
-
-
摘要:
针对MAX2滤嘴接装机滤嘴供给系统的设计特点,根据现有的六分切形式的有关技术资料和参数的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对MAX2滤嘴接装机滤嘴供给系统四分切形式替换改造,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具体参数和实施方法.
-
-
宋大伟;
马凤娟
-
-
摘要:
为解决无线传感网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流量控制困难、拥塞发生次数高、网络传输带宽难以提升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延时调度机制的大数据传输控制算法.首先,考虑到无线传感网存在的信道正交现象,设计了时间片正交方式优化传输带宽,采用流量匹配方式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稳定机制的流量匹配方法,针对信道碰撞现象进行优化,显著稳定了数据传输带宽.然后,基于分片缓存方案,通过延时阈值设计流量延时控制方法,节点当仅当传输过程中出现低于延时阈值的情况时,启动数据重传输,有效改善了节点在发生链路抖动时频繁重传数据的现象,优化了网络传输控制性能.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大数据流量控制领域里常用的基于线性超混沌评估机制的云网络大数据稳定评测算法、基于TDMA起伏追踪机制的LTE网络数据传输优化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网络传输带宽较高、拥塞控制能力较强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实际部署价值.
-
-
-
-
周红;
高翔;
王占学;
秦浩
-
-
摘要:
将飞机气动特性、发动机性能以及进/排气系统安装损失等模块集成为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带CDFS的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CDFS VCE)、带FLADE的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FLADE VCE),以及同时带FLADE和CDFS的三外涵变循环发动机(ACE)和混排涡扇发动机(MFTF)装于不加力超声速巡航战斗机的飞行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MFTF,安装VCE后,飞机的起飞重量减少3%~4%,且FLADE VCE的性能最佳,ACE次之,CDFS VCE再次之.在亚声速巡航状态,VCE进/排气系统的安装阻力较MFTF显著降低,安装耗油率降低2%~3%;在超声速巡航或超声速盘旋阶段,VCE的性能优势不甚明显.
-
-
孙玉涵;
郑莉玲;
张新伟
-
-
摘要:
【目的】解决库区取水泵站在上游水库大水位变幅下与下级泵站之间流量不匹配的问题,【方法】基于水泵变频调速原理和某梯级提水设计系统模型,采用定性相似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取水泵站在水库不同水位下,水泵工况、变频运行范围及运行工况参数,针对取水泵站在大水位变幅下与下级泵站间的流量匹配计算提出了建议。【结果】在上游水库不同库水位下,采用变频运行方式进行泵站供水量和下级泵站需求流量之间的匹配调节完全可行;定性相似分析计算法也为流量匹配结果提供了验证。【结论】水泵变频技术和定性相似分析计算法可用于库区取水泵站的水泵机组在大水位变幅下变频运行时额定工况点的确定。
-
-
王翔宇;
权龙;
杨敬;
张晓刚;
程珩;
赵斌
-
-
摘要:
为提高传统装载机能量利用率,提出采用变转速定量泵独立供油的电液流量匹配转向原理,用于控制装载机转向,将装载机方向盘转向角速度与伺服电机转速进行合理匹配,使液压泵输出相应流量到转向系统中,当无转向信号时,转向动力源不输出流量.若电液流量匹配转向系统出现故障,则该液压转向系统经电磁阀自动切换到原有转向系统,继续完成转向作业.首先建立铰接式装载机机械结构动力学与电液混合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电液流量匹配系统的转向过程进行仿真,进一步建立试验测试样机,对转向系统的动态及能耗特性进行测试,并与原有转向系统的转向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液混合流量匹配转向系统,可减少转向过程的节流损失并消除溢流损失,节能约16%,并可减小压力冲击和波动,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
-
陈正雄;
张晓刚;
师建鹏;
熊晓燕;
权龙
-
-
摘要: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of mobile machine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operation,a new position control strategy of excavator boom is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target position and operation velocity,the expected operating trajectory is designed.With the proposed strategy,the boom can move to the target position along the design trajectory and ensure the position accuracy.Then a test prototype controlled by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established,and relevant tests are carried out.The research work has univers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automation operations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excavator boom.%为适应移动机械的智能化作业和高质量作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挖掘机臂架位置控制策略.根据目标位置和操作速度,设计了预期的工作轨迹.利用所提出的策略,使动臂可以沿设计轨迹移动到目标位置,并保证定位精度.建立了控制策略的试验样机,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工作对提高挖掘机臂架自动化作业效率和精度具有普遍意义.
-
-
袁化成;
刘君
- 《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2016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进气道是吸气式飞行器推进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给出了多种二元进气道变几何方案以实现进气道流量调节,进发匹配.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分析了各变几何方案的优劣.结果表明:仅从进气道内流气动性能考虑,在进气道内部溢流能够排除低能量的附面层流动,进气道可以获得相对较优的内流气动性能,同时相对于进口前溢流具有相对较小的阻力.在兼顾进气道宽马赫数工作范围要求及变几何机构的工程可实现性等约束下,采取喉道前溢流方式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设计方案可以获得较优的综合气动性能.
-
-
王亚岗;
袁化成;
郭荣伟
- 《第四届冲压发动机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提出了多种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以实现进/发流量匹配.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各变几何机制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各方案优劣.结果表明:外压段溢流、内压段溢流及扩压段溢流均能实现进/发流量匹配;外压段溢流变几何机制较复杂,其中改变唇罩角度和移动部分中心锥时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且移动部分中心锥时进气道压差阻力较小;内压段溢流各方案变几何机制相对简单,但溢流区域较大,斜激波易导致中心锥表面流动分离.其中采用外罩设置放气孔的形式时,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压差阻力较小;扩压段溢流方案实现简单,溢流区域小,进气道性能较好.
-
-
李向东;
邓和平;
白菡尘
- 《2006年全国流量测量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气动中心超高速所的Φ320mm高温高超声速风洞上利用流量匹配法对氢氧燃烧加热器的总温测量结果进行气动校核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加热器注入流量采用文氏管流量计控制,总温测量采用带水冷结构的铂30-铂铑6热电偶,加热器内部参数采用气动热力学的工程算法。试验结果表明,用流量匹配法可对燃烧加热器总温进行有效的工程校核。对此类加热器的设计和运行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
Yuan Huacheng;
袁化成;
Liu Jun;
刘君;
Hua Zhengxu;
华正旭;
Cheng Wenfang;
陈文芳;
Guo Rongwei;
郭荣伟
- 《第十七届中国空气动力学物理气体动力学学术交流暨第三届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内外流耦合流动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满足TBCC组合发动机对进气道宽马赫数范围良好工作的要求,对一种串联式TBCC二元进气道开展了气动方案设计,给出了不同来流马赫数下可调进气道的几何变化调节规律.对可调进气道的气动特性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不同来流马赫数下的进气道的气动性能,结果显示:不同来流马赫数下,可调进气道均满足与组合发动机的流量匹配要求,与预期设计目标一致.对该串联式TBCC进气道转级马赫数下的气动性能开展了高速风洞试验验证,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值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气道转级马赫数下满足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要求,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和畸变指数均满足总体要求,与预期一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