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放

流放

流放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1篇、专利文献590篇;相关期刊322种,包括西藏旅游、文化月刊、新世纪周刊等; 流放的相关文献由181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天资、于兵、李正义等。

流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1 占比:41.64%

专利文献>

论文:590 占比:58.36%

总计:1011篇

流放—发文趋势图

流放

-研究学者

  • 王天资
  • 于兵
  • 李正义
  • 申恩玉
  • 袁培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俣人
  • 王英
  • 冶运涛
  • 李效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邹啸
    • 摘要: 《沉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作品,但跨民族、跨文化、多语言的特征寓示了后殖民主义色彩。主人公从国内到日本的“流放”体验,促使他一步步转为被审视的“他者”。文化上的不能兼容以及强烈的寻根愿望的幻灭,最终导致了主人公的自杀悲剧,被殖民者心理的文化无意识状态,在文本中也有深刻体现。
    • 舒新宇
    • 摘要: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这是屈原《涉江》里的一句诗,溆浦也是屈原全部诗作中唯一具体描绘的地方,清晰写明了他当时的流放路线和地点。古代溆浦的巫风傩韵催生崭新诗体屈原生于秭归,流放溆浦,终于汨罗。屈原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留下了26首不朽的诗篇。而这26首诗作,全部写于流放之中。
    • 林桦
    • 摘要: 房州,中国古代著名的流放地之一,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人数最多、流放人员品级最高的宫廷帝王皇亲流放地。由于其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以及被流放者身份的特殊性,融合该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从先秦到宋朝,共有几十位帝王将相、达官贵族被流放到这里。宋代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南移,元、明、清三代北移燕翼,房陵的地理优势逐渐丧失,它也终于不再背负着沉重的政治使命。
    • 刘之杨
    • 摘要: 流放在清季被移植而来的监禁刑所替代后,民国政府又多次流放监犯,其中以徒刑改遣、恢复流刑之争和移犯垦边为典型事件。从法律移植的角度看,由于中国社会尚不具备广泛适用监禁刑的条件,故而流放便作为一种调适手段应运而生。不过主张流放者无意恢复古代流放制度或彻底否定法律移植,而是想在认同西方感化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于中国社会的“新流刑”。他们主张即便在思想共识下,各国仍可依据国情来建立不同的制度,而不应削足适履。流放监犯在民国末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立法思维长期带有求速求全的倾向,故而对法律移植的反思亦多止于批评而缺乏建设,流放监犯的实效遂难期理想。
    • 李春光
    • 摘要: 18—19世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英国,为了有效应对失地和失业人口引发的犯罪激增问题,实施了更加严苛的法律,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流刑犯。澳大利亚作为距离欧洲十分遥远的一块所谓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成为了其宗主国英国流放罪犯的首选。自1788年第一批流刑犯抵澳,到1868年英国罪犯流放制度的废除,英国累计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约达155000名。期间,流放地基于对流刑犯人权的保护而尝试采取的宽容政策与英国对流放制度惩戒效用的坚持产生了较为激励的冲突。最终,在澳大利亚本土主义的抵制和英国刑罚体系的反思与改革的双重作用下,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的政策终于得以废除。
    • 吉辰
    • 摘要: 洪武二十一年(1388)四月,率軍征討北元的明朝大將軍藍玉在捕魚兒海取得大捷,俘獲天元帝次子地保奴。據《明太祖實録》卷一九二,地保奴被送至南京後因口出怨言,同年七月被明太祖下令流放至琉球:既而有言玉私元主妃事,上怒曰:玉無禮如此,豈大將軍所爲哉!元主妃聞之惶懼,因自盡。地保奴由是有怨言。上聞之曰:朕初以元世祖君主中國,時有恩及民,不可無嗣,嘗與儒臣議欲封地保奴以盡待亡國之禮。彼乃如此,豈可以久居内地?於是遣(至)[使]護送往居琉球,仍厚遺資遣之。
    • 张起; 邱永旭
    • 摘要: 杜甫华州去官长期以来均遵从历史定评,即“弃官逃荒说”。这种说法来自《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杜甫本传,但两书所载皆有重大缺漏,故此说实为谬误。杜甫本出自肃宗一派,但在房琯事件中,他从儒家伦理出发,反对肃宗清洗旧臣,以疏救房琯表达对玄宗的支持,继而引发对肃宗擅自继位的质疑。因此,杜甫被肃宗罢官,再流放陇蜀,直至代宗继位,才得以复官。杜甫为“尊者讳”的三首“杜鹃诗”即为佐证。
    • 裴太欣
    • 摘要: 流海岛属宋朝的流刑一种,主要施行于宋初以澄清吏治,惩治官员受贿藏赃等其他罪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惩治奸民而宣示天威,是亦官亦民的一种刑罚。在地理上相较于流配边陲,海岛为一天然监狱,不仅有官兵日监夜守,还有环境的绝大限制。而相较于最初的不分主犯从犯,罪责大小,一律法当弃市。有官员求情皇帝减轻死刑,也有皇帝决断同罪不同罚,显示出了流海岛一刑作为维持君对臣之间的特别恩赦。流海岛是某种程度上的法外施恩和一定时期苛法从轻的转变,但其立法之意是仍为了惩治奸邪。而对于所谓奸邪的定义并不是一概而论有一确切标准,而是因各种具体事例而不同而施行。本文试探究“流海岛”一刑中“海岛”所指的大致地理位置及流海岛一刑具体施行的对象,和对于此刑的稍许调整。
    • 陈昂
    • 摘要: 当苏轼打点行装匆匆赶赴岭南时,宋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他不是流放岭南的第一人,而是开启批量流放岭南的第一人。在这个意义上,“他不是一个人”。不是苏轼流放到了岭南,而是士人们被流放到了“岭南”。这是宋朝政治风气从宽转严的标志。
    • 张武昌; 赵苑; 董逸; 李海波; 赵丽; 肖天
    • 摘要: 确定海洋浮游生物的分布区域是海洋浮游生态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总结了上层海洋(0-200 m)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历史、已有的认知及全球变化的影响.对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可以分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以及2000年以后三个时期.根据分布区资料的时间长短,浮游生物分布区分为瞬时分布区和时段分布区.大洋浮游生物地理分布呈按纬度平行分布的九带式格局:赤道条带、2个中心区条带、2个亚极区条带、位于中心区和亚极区之间的2个过渡区条带及位于南北极海区的2个极区条带.洋流和水团是除过渡区条带之外的生物分布格局决定因素,而过渡区条带的可能调控机制为中尺度涡.在核心区内生物的构成相对稳定,但在不同位置生物的丰度比例可能不同,在环流中心可能有演替顶极.在分布区的外围,洋流和中尺度涡使得生物远离核心区,繁殖能力下降不足以维持种群,从而处于流放状态.相同分布格局的生物扩散能力不同,扩散能力最差的生物是核心种,最强的为先锋种.相邻水团中核心种和先锋种的交汇可以有不同的情形,交汇的位置也会经常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由于纬度的不同和陆地的阻隔,南北半球和不同大洋的相同条带之间有不同的种类.人类活动使得有些近岸种类发生了生物入侵,而全球变暖使得大洋浮游生物分布区向极区移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普及发展,微食物网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研究也逐渐开展.我国的海洋生态学研究正在走向大洋深海,对全球尺度的海洋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关注逐渐增加,也必将有所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