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团

水团

水团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水产、渔业、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0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学研究、海洋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与GIS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水团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凤岐、苏育嵩、徐兆礼等。

水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86.4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30 占比:13.10%

总计:229篇

水团—发文趋势图

水团

-研究学者

  • 李凤岐
  • 苏育嵩
  • 徐兆礼
  • 张启龙
  • 王凤钦
  • 赵进平
  • 史久新
  • 吴德星
  • 喻祖祥
  • 高郭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永青; 陈航宇; 周喜武; 潘爱军; 邱云
    • 摘要: 本研究基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在热带东太平洋观测获取的连续剖面温盐数据,并通过与多套不同数据的比测,证实国产水下滑翔机观测的温盐数据准确可靠,未来可大范围应用于深海大洋。观测结果首次发现该海域北太平洋中央水(NPCW)(50~100 m)的60~80 m层分布着中间层低盐水,分析认为该低盐水来源于水团下方的加利福尼亚流系水(CCS),中间层低盐水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受跃层附近的内波控制,并与内波强度密切相关,同时受上层(20~60 m)障碍层的影响,该中间层低盐水仅仅出现在60~80 m。本研究发现内波与障碍层能够通过影响动能与热能的传输进而促进水团新结构的形成,相关成果丰富了内波与障碍层对上层海洋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郑侦明; 金海燕; 陈法锦; 朱祖浩; 贾仁明; 张丽; 王鹏斌
    • 摘要: 叶绿素a(Chl a)作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常被用来指示水体中浮游植物现存量。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20年北部湾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夏季航次数据,对2021年8—9月北部湾Chl a质量浓度进行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部湾8—9月海水Chl a质量浓度为0.03~10.59μg/L(平均值为0.84μg/L),其中,表层质量浓度为0.08~10.59μg/L(平均值为0.97μg/L),底层质量浓度为0.03~4.69μg/L(平均值为0.99μg/L)。结合遥感资料分析,在空间上,北部湾海域Chl a质量浓度大体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大多分布在广西近岸海域即北部湾北部,而北部湾中部和南部质量浓度相对较低。水体环境参数与Chl a的相关性分析指示水体氮限制是影响北部湾海域8—9月Chl a质量浓度的重要因子。
    • 朱佳; 胡建宇; 杨龙奇; 陈照章; 孙振宇
    • 摘要: 水团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温盐结构的时空变化对近海水文、气候渔场位置有着重要影响.基于东海西部近海春、秋季航次的温盐深实测资料,分析了温度和盐度在平面和垂向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模糊聚类法及T-S相似度法将调查海域的水团划分为5类:闽浙沿岸水、混合水、台湾暖流水、黑潮表层水及黑潮次表层水.闽浙沿岸水在沿岸呈带状分布,春季其与混合水交汇时形成狭长的温、盐锋面.黑潮表层水在春季占据远岸海域深度<75 m的绝大部分海域,并在50 m层向岸延伸出两条高盐水舌;而在秋季仅分布在调查海域东北角,在东南部则被台湾暖流水取代.黑潮次表层水在春、秋季均存在跨陆架的涌升现象,秋季涌升至50 m层,并将台湾暖流水截断为南、北两部分.
    • 胡亚丽; 梁君; 许永久; 郑基; 王慧君; 朱文斌; 郭爱; 张洪亮; 蒋日进; 吴丽航; 徐纪晓; 杨丽萍; 姜淇俊; 李立华
    • 摘要: 根据2019年在舟山近海进行的春季(4月)和秋季(11月)两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对舟山近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多样性指数)以及与水团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SPSS聚类分析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采用PRIMER软件分析春、秋季物种数量、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差异,利用典范对应分析研究春、秋两个季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及优势种更替原因,初步探讨春、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海水表层温度、海水表层盐度将春、秋两季研究区域分别划分为3个水团:杭州湾水团(1区)、上升流水团(2区)和舟山近海水团(3区),且3种水团对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影响显著(P<0.05)。1、2、3区水团春、秋季的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平均相异性分别为71.04%、75.71%、91.70%,春季浮游动物的丰度大于秋季浮游动物的丰度(P<0.05),秋季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大于春季浮游动物的多样性(P<0.05)。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盐度是影响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叶绿素a是影响季节分布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春季的低温、高含量叶绿素a有利于浮游动物优势种大量暴发;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较高,可能与温度较高、叶绿素a含量较低有关。
    • 史华明; 付杰; 刘海洋; 张海波; 王丽莎
    • 摘要: 根据2014年5月(春季),2013年7月(夏季)和11月(秋季)和北黄海氮营养盐组分以及温度盐度等水文数据,分析北黄海不同季节间氮营养盐分布特征以及形态间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受陆源输入、生物作用、温跃层(洋流-冷水团)以及矿化分解等因素影响,氮各形态含量及迁移转化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夏高生产力季节为无机态向有机态和颗粒态转化期,秋季为有机态和颗粒态矿化分解释放为主。春季TN含量为(16.95±4.06)μmol/L,主要形态为DON(65%),其次为DIN(22%)。夏季TN含量为(28.34±8.66)μmol/L,明显高于春秋季节,形态以DON(74%)和PN(15%)为主。表层受生物活动以及温跃层影响,DIN含量最低(1.28±0.55)μmol/L,冷水团范围和强度较大且起到DIN储库的作用。秋季渤海海峡处营养盐受到渤海水交换影响明显,TN含量为(23.90±5.71)μmol/L,较夏季降低4.44μmol/L,主要形态为DON,较夏季DIN含量和比例(32%)升高而PN下降,对于缓解北黄海氮限制具有重要作用。
    • 李明明; 谭可易; 黄家辉; 谢玲玲
    • 摘要: 本文基于2018年7月、10月和2019年2月在北部湾108°E以东、18°N以北区域的大面观测数据,分析了北部湾东北部的水团和流场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水体特征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夏季水温北高南低,近岸低盐水占据30 m等深线以浅区域,海南岛西侧存在闭合冷水团;冬季水温北低南高,近岸低盐水退至湾顶10 m等深线以浅,湾内主要为混合水,海南岛西侧上层出现暖舌。海区流场基本为逆时针环流结构,流速大小存在季节变化,受风场影响明显;研究区与外海水交换不活跃,湾内水体不稳定性较强,冬季尤为明显,可能存在强垂向混合。
    • 刘凯; 高山; 侯颖琳; 赵军; 王凡
    • 摘要: 亚南极模态水(sub-Antarctic mode water,SAMW)的潜沉过程与全球变暖减缓现象密切相关。为了增进对亚南极模态水长期变化特征的认识,使用一个高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海洋模式数据对SAMW的潜沉率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显示,在1958~2016年间,SAMW的潜沉量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在长时间段上存在着相反的趋势变化,即在南太平洋增大,在南印度洋减少,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符。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SAMW潜沉量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南印度洋,其北部潜沉区的潜沉率仅有很微弱的上升趋势,而位于南部潜沉区的潜沉率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在南太平洋中,其西部潜沉区的潜沉率趋势非常小,而东部潜沉区的水的潜沉有明显上升的长期趋势。总体而言,密度较大的SAMW潜沉水团比密度较小的潜沉水团表现出更显著的长期变化的趋势。南部变化趋势明显的潜沉水量大概占总潜沉水量的60%,由此可知SAMW的总体趋势更多地来自其南部密度更大的潜沉区的贡献。进一步的分析表明,SAMW潜沉区的混合层的长期变化趋势与潜沉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之间存在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其中,在南太平洋,东侧潜沉区的混合层的长期增大趋势,主要由于风应力增大的作用,而西侧潜沉区的混合层的长期减小趋势,则主要因为海表浮力强迫的控制;在南印度洋,南侧潜沉区的潜沉率长期减小趋势更多的是受到浮力强迫的影响,而西北部的潜沉率长期增加趋势则主要由风应力增强导致的。
    • 张武昌; 赵苑; 董逸; 李海波; 赵丽; 肖天
    • 摘要: 确定海洋浮游生物的分布区域是海洋浮游生态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总结了上层海洋(0-200 m)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历史、已有的认知及全球变化的影响.对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可以分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以及2000年以后三个时期.根据分布区资料的时间长短,浮游生物分布区分为瞬时分布区和时段分布区.大洋浮游生物地理分布呈按纬度平行分布的九带式格局:赤道条带、2个中心区条带、2个亚极区条带、位于中心区和亚极区之间的2个过渡区条带及位于南北极海区的2个极区条带.洋流和水团是除过渡区条带之外的生物分布格局决定因素,而过渡区条带的可能调控机制为中尺度涡.在核心区内生物的构成相对稳定,但在不同位置生物的丰度比例可能不同,在环流中心可能有演替顶极.在分布区的外围,洋流和中尺度涡使得生物远离核心区,繁殖能力下降不足以维持种群,从而处于流放状态.相同分布格局的生物扩散能力不同,扩散能力最差的生物是核心种,最强的为先锋种.相邻水团中核心种和先锋种的交汇可以有不同的情形,交汇的位置也会经常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由于纬度的不同和陆地的阻隔,南北半球和不同大洋的相同条带之间有不同的种类.人类活动使得有些近岸种类发生了生物入侵,而全球变暖使得大洋浮游生物分布区向极区移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普及发展,微食物网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研究也逐渐开展.我国的海洋生态学研究正在走向大洋深海,对全球尺度的海洋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关注逐渐增加,也必将有所贡献.
    • 秦韬; 谢骏; 宋德海; 丁扬; 鲍献文
    • 摘要: 基于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发布的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Argo全球温盐资料,运用直线定位法和隶属关系,对吕宋岛以东海域(120°~140°E,10°~30°N)水团进行分析,划分出北太平洋次表层水团(NPSSW)和北太平洋中层水团(NPIW)的分布范围.次表层水团位于50~220 m深度,分布在10°~28°N范围内,温度16.61~27.60°C,盐度34.68~35.14,核心范围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中层水团位于280~900 m深度,分布在10~30°N范围内,温度3.67~16.55°C,盐度34.11~34.67,核心范围季节变化较弱,整体位于18°N以北.次表层与中层水团核心温盐具有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次表层水团与气候变化相关性较好,核心温度和盐度均存在4a的变化周期;而中层水团与气候变化相关性较差,核心温度和盐度则分别具有3.5 a和3 a的变化周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