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流

环流

环流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1347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9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10004篇;相关期刊530种,包括大气科学、气象研究与应用、海洋学报(中文版)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等;环流的相关文献由20170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清刚、高鸣、吕俊复等。

环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9 占比:11.54%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10004 占比:88.16%

总计:11347篇

环流—发文趋势图

环流

-研究学者

  • 吕清刚
  • 高鸣
  • 吕俊复
  • 杨海瑞
  • 肖平
  • 苏虎
  • 张缦
  • 那永洁
  • 孙献斌
  • 孙运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日朗
    • 摘要: 输电电缆在实际运行中因外力影响导致外护层破损,易形成金属护层多点接地故障。金属护层接地后,护层环流会显著升高,从而会导致护层温度升高,芯线能量损耗加大,长时间运行会加快电缆绝缘老化速度,大大缩短电缆安全运行年限,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首先对电缆金属护层环流的产生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仿真软件对电缆护层多点接地故障等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不同影响因素对护层环流值的影响,为输电电缆状态在线监测和护层绝缘性能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徐鹏; 薛帅; 杨斌; 陈萧霖; 赵文翰; 陈昊
    • 摘要: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并联电抗器具有调节无功功率和电压的作用。运行中并联电抗器故障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其故障成因对维护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一起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总烃异常事件展开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试验、厂内诊断以及解体分析综合研判出本次事故原因为铁心屏蔽层铜箔片搭接形成闭合环路,在交变磁场中形成环流,导致搭接部位发热,引发油色谱异常。最后,从设备安装工艺和运行维护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同类型电抗器的故障诊断和隐患治理提供参考。
    • 牛帅臣; 王福忠; 韩耀飞; 何国锋; 牛叶克
    • 摘要: 当电网处于电压不平衡状态时,MMC的内部会产生环流环流中存在二倍频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针对电网不平衡情况下MMC二倍频环流抑制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环流抑制策略。根据瞬时功率理论推导出环流参数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的环流控制器来抑制环流。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抑制环流,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 崔宇翔; 吕哲; 张聿睿; 刘桐; 冉鑫
    • 摘要: 近年来,由于前期基础钢筋或金属围栏施工不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在新建及扩建的变电站工程出现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投运后,形成闭合环形回路,引起金属围栏或电气设备基础连接处发热的现象。本文结合陕西某座750 kV变电站66 kV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绝缘支柱下方与接地扁铁连接处异常发热现象,通过现场开挖检查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接地系统接地方式,分析电抗器基础施工结构,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开展红外测温及进行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基础内钢筋导通性能测试,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检测结果判断,发现此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磁场范围内存在闭合环形回路从而产生电流导致发热,由此制定了发热处理方案并进行现场消缺,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一研究结果可用于避免类似施工质量缺陷的再次出现,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保障电力企业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 王伦月; 王雄; 陈洁莲; 吴雪峰; 翁星方
    •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直流接触网接地是一种常见故障。因PWM整流器的IGBT器件不具备承受短路电流能力,可控的牵引供电整流装置一般会采用PWM整流器与二极管整流桥并联方式以提高抗短路能力,但是PWM整流器与二极管整流桥直接并联后会产生环流,导致二极管整流桥损坏。为解决环流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常见的抑制PWM整流器与二极管整流桥之间环流方案的优缺点;接着提出一种全新拓扑,其无需增加硬件投入,通过多个PWM整流器之间特定角度载波移相调制算法,实现将环流抑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最后,基于所提出的整流装置建立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系统仿真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装置运行时二极管整流桥支路电流仅为6.7 A,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整流装置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环流,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吴舟; 廖栩沣; 陈明洋; 罗远国
    • 摘要: 针对低压配电网中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因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的差异而引起的功率分配不合理以及环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并联VSG改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逆变器的功率传输特性和环流特性,设计了虚拟阻抗控制策略,实现了有功与无功的独立控制以及一定的环流抑制。其次,为了消除虚拟阻抗带来的电压跌落并进一步抑制VSG的系统环流,对传统VSG的无功–电压环进行了改进,将输出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差值作为前馈补偿来校正系统的输出电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容量的VSG,制定了多机并联系统参数匹配方法。最后,通过PSCAD/EMTDC软件对离网运行的低压微电网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 冯德洋
    • 摘要: 定子delta接线易在定子绕组中产生三次谐波环流,增加损耗,并引起发热,电机学经典理论均不推荐在大电机中采用定子delta接线。但定子delta接线在保证电机相电压不变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供电电源电压。且通过改变定子接线的星/角方式,可实现同电机适应于不同电压等级。可见,在大功率电机,定子绕组的delta接线仍有一定应用前景。本文以7200 kW电机为例,论证定子delta接线应用的关注点,并通过工业应用证明其在大电机应用中的可行性。
    • 李启芬; 汪卫平; 胡秋红; 蒙军; 王兴菊
    • 摘要: 使用1980—2016年的月平均NCEP再分析资料、贵州省84个国家观测站8—9月逐日气候态要素值(1981—2010年的30 a平均)以及贵州省2002年8—9月气温、降水逐日资料对2002年贵州省出现的特重秋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月9—23日期间,贵州中西部地区秋风持续时间在9 d以上,大部分地区在12 d以上,而威宁站长达15 d,达特重秋风过程。从春季开始,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自西向东异常偏暖,Nino3.4区持续时间最长,8月到达最强,导致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经向环流明显且稳定维持,欧洲西海岸、欧亚大陆东北部经贝加尔湖至我国北方地区高度场偏高,欧洲中部明显偏低,我国东北偏低,槽后冷空气较强并南下;孟加拉湾及南海地区的气旋性环流的偏南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于贵州省,形成静止锋并持续较长时间;8月9—23日期间的4个台风有利于水汽输送和环流维持,使贵州省2002年8月低温多雨,秋风灾害严重,尤其造成了8月9—23日持续时间最长的秋风过程。
    • 陈雪; 万修全; 马伟伟
    • 摘要: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在中国海区域1980—2019年共40 a的模拟结果,研究了西南黄海环流的存在性及成因、季节变化特征等,并初步探究了西南黄海环流与黄海浒苔灾害年际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顺时针方向的西南黄海环流终年存在于山东半岛南部35.0°N—36.5°N、120°E—122°E海域,其强度在6和10月最强,1和8月最弱,具有显著的双峰型季节变化特征,环流中心位置随季节东西移动。以6月为典型月份,本文利用一层简单模型及矢量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进一步分析发现,风应力旋度是影响西南黄海环流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风应力负旋度越强,西南黄海环流越强。最后,本文初步建立了西南黄海环流与黄海浒苔分布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于西南黄海环流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其中心位置偏西的年份,环流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浒苔的北向输运,造成堆积,给沿岸城市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 何靓
    • 摘要: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和自动站资料等,从天气形势、物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杭州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属于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在弱动力条件、强热力条件下发生。700 hPa以下为强烈的暖湿平流,对建立热力不稳定起主导作用;925 hPa切变与风速辐合、地面倒槽、小闭合高压提供了动力扰动;中层为弱的上升运动区,400 hPa及以上垂直速度明显;500 hPa以下有较强的位势不稳定;此外,来自南海的充沛水汽输送和低层明显的水汽通量辐合区也是此次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