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域管理

流域管理

流域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0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法律、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8篇、会议论文180篇、专利文献287833篇;相关期刊351种,包括海河水利、人民长江、人民黄河等; 相关会议107种,包括第三届长江论坛、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等;流域管理的相关文献由157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刚炎、余富基、党连文等。

流域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8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80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87833 占比:99.64%

总计:288881篇

流域管理—发文趋势图

流域管理

-研究学者

  • 周刚炎
  • 余富基
  • 党连文
  • 宋国君
  • 杨剑坤
  • 王亚华
  • 无1
  • 黄锡生
  • 何大伟
  • 刘建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柳长顺; 鞠茜茜
    •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流域是系统治理的最佳单元,在流域层面落实系统治理必须创新流域管理协调机制。分析了优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确立流域管理协调机制法律地位的立法建议,为实施面向系统治理的流域管理协调机制优化提供参考。
    • 朱自煜; 黄宏坤; 田光明; 方萍
    • 摘要: 随着点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正逐渐成为水环境治理新热点。借助模型准确有效核算面源污染负荷,对于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与机理模型相比,非机理模型具有需要数据量少、应用简便、适用性广等优势。迄今为止,统计模型、输出系数模型、降雨量差值法和径流量插值法等核算模型被应用于面源污染治理的研究工作中,对它们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应用限制和未来情景进行阐述和讨论。输出系数模型是当前应用最广的非机理模型,但仍然受到数据精度和估算尺度的限制。非机理模型和“3S”技术结合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 谢忠洲; 陈德敏
    • 摘要: 为解决水质性或水量性缺水对经济发展形成的硬性约束,选择具备区位、气象和工程优势的区域开展淡水资源储备颇有裨益。因此,对"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概念的廓清可以强化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建设的知识供给,并为微观制度设计提供支撑。作为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之一,三峡库区淡水资源储备库建设需要考量制度建构的有效性、系统性两项要素,准确把握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的概念意蕴和价值追求。而淡水资源储备库建设实践表明,三峡库区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制度建构应当采用法律空白期、初创期和完善期"渐进式"时间线路图,并相机选择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型等"多样化"制度工具。
    • 李明娜; 金鹏; 张育慧; 萧峰; 韩志亮
    • 摘要: “一湖两海”流域大数据决策支持依托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框架,整合水质监测、污染排放、农牧业源、水利、气象、地理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通过建立全面的水质状况清单、污染源排放清单、水质模拟模型,实现污染溯源分析,研判出最合理有效的减排和治理方案,最终实现对重点流域水质现状评价和分析,为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顺利收官,提供了挂图作战的可视化、重点监管的针对化、管理决策的数据化。未来,在“一湖两海”重点流域的大数据决策分析的建设及管理经验,可以继续深化到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黄河流域,实现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清晰溯源、责任明确的精准管理,持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 马斯璐; 万帆; 黄浩; 周俊兆
    • 摘要: 城市内湖水环境质量考核随着一系列环境政策的出台愈加严苛。水环境质量的提升除了需要技术与治理方案的优化,更需要水环境管理手段及方法的提升。文章以武汉市典型城市内湖为例,通过分析和借鉴东京及广州的水环境管理案例,对水环境管理策略进行探索。针对现状“多头管理,水陆分离”及陆域排水管理主体众多且缺乏考核机制的两个主要问题,文章提倡采用流域“厂、站、网、河、湖”一体化治水新模式,建立流域“网格化”管理体系及陆域排水管理多级考核机制的管理策略,以期为河湖长制管理及流域管理提供思路。
    • 张凌格; 胡宁科
    • 摘要: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对于区域、国家以及全球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具有深远影响,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可为人与流域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为此,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基于内陆河流域的特征明确了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内涵,从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评估方法、影响机制和管理应用三个方面对当前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剖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加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科学全面且适用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框架,为今后内陆河流域的优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 周新宇; 孟士婷; 黄庆旭; 张瀚; 杨梦露; 焦晨泰
    •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和谐关系是区域规划的基石。现有的区域规划较少同时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和流域居民的福祉差异。以城市化流域——官厅水库流域为例,应用改进后的CASA模型、IPCC清单法、SolVES模型和问卷调查量化食物供给、碳固持和文化服务以及人类福祉,再结合服务的供需关系及人类福祉水平开展聚类分区,并针对各区情况提出规划建议。结果显示,官厅水库流域内食物供给和文化服务供大于求,而碳固持服务供不应求。流域福祉位于中等水平,分值为3.44(满分5分)。其中,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分值最高(3.64),收入分值(3.00)明显低于流域整体水平。除此之外,居民认为供水、医疗条件和收入这些福祉要素仍有待改善。流域可分为城市发展区、城郊休闲区、生态涵养区和文化建设区。在各区需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通过增大植被覆盖面、开展文旅产业和推动冰雪项目等形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维持区域可持续性。
    • 王亦宁
    • 摘要: 文章结合新阶段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的要求,分析了流域管理机构开展流域治理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提出落实“四个统一”应当围绕创新流域治理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我国流域管理“制度特色”,不断强化流域管理机构设置的公益性,发挥好协调平台作用。从强化流域管理机构机关在流域治理管理中的行政地位、推动流域管理机构及其下属单位严格实行政事企分开、深化流域管理机构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流域管理机构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强化流域管理机构职能的建议。
    • 曹睿; 贾生海; 寇睿; 白有帅; 许春娟; 王艳萍
    • 摘要: 为了提高我国流域管理能力,完善流域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针对目前我国的流域系统管理现状、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流域管理建设提供借鉴。
    • 赵晏慧; 李韬; 黄波; 冯艳玲; 雷明军; 卓海华; 吴云丽
    • 摘要: “十三五”时期,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改善滞后.长江中游作为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之一,部分湖泊存在水环境质量恶化和富营养化加重问题.本文以长江中游区域国家开展监测的洪湖、斧头湖、梁子湖、大通湖、洞庭湖和鄱阳湖这6个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科学评价其2016-2020年水质和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探讨其成因及治理对策.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与2016年相比,2020年大通湖水质改善最为明显,梁子湖水质变差,总磷是影响长江中游湖泊水质类别的主要因子;洪湖富营养程度恶化最为严重,斧头湖次之,TLI(SD)对长江中游湖泊富营养化评价贡献最大.目前长江中游湖泊呈有机污染加重和叶绿素。浓度升高现象,洪湖、斧头湖和梁子湖主要与氮、磷营养盐浓度升高有关,而大通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受水文过程、流域纳污量和湖泊管理等非营养盐因素影响较大.总氮和总磷仍然是影响“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的最主要驱动力,且各湖泊总氮和总磷浓度变化均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建议开展河湖氮、磷标准衔接工作,提出河湖氮、磷标准限值或考核目标,以完善河湖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态健康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同时,建议长江中游湖泊在开展截污控源、内源控制和生态修复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流域管理,特别是对洞庭湖、鄱阳湖、梁子湖和斧头湖等跨行政区湖泊,以提高湖泊治理与修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