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性维生素D3

活性维生素D3

活性维生素D3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99741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广东微量元素科学、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七届华东肾脏病论坛暨山东省肾脏病年会、2018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活性维生素D3的相关文献由4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晓萍、刘中柱、刘艳姝等。

活性维生素D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99741 占比:99.97%

总计:599892篇

活性维生素D3—发文趋势图

活性维生素D3

-研究学者

  • 杨晓萍
  • 刘中柱
  • 刘艳姝
  • 牛效清
  • 罗星
  • 赵丹
  • 刘乃国
  • 史为伍
  • 陈亚茹
  • 龚艳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国英; 赵丹; 陈亚茹; 刘馨馨; 罗星
    • 摘要: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阿霉素肾脏病模型大鼠足细胞损伤因子desmin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30只,对模型组和治疗组使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模。每天对治疗组给予1,25-(OH)_(2)D_(3)灌胃治疗,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花生油灌胃。造模后第2周末收集24 h尿、腹主动脉采血测量尿蛋白与血生化指标,鉴定模型是否建造成功;取肾组织进行后续的组织学观察和分子水平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用于肾小球病理损伤观察;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足细胞损伤因子desmin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24 h尿蛋白(UTP)、尿素氮(BUN)、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证明建模成功;HE染色结果提示模型组肾小球固缩、基底层增厚、存在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管扩张和肾间质纤维化严重,1,25-(OH)_(2)D_(3)治疗可减轻肾组织损伤。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esmin蛋白表达随着损伤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使用1,25-(OH)_(2)D_(3)治疗后,desmin显著下降。结论1,25-(OH)_(2)D_(3)可降低足细胞损伤因子desmin的表达、改善足细胞的损伤,减少蛋白尿,从而保护肾组织。
    • 周立花; 胡英; 邹晖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流产(RSA)中活性维生素D(VD)与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初步研究其相关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IHC)与RT-PCR法检测20例RSA患者(RSA组)与20例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正常对照女性(对照组)胎盘绒毛组织中VD关键代谢酶25-羟基维生素D3-1α-羟化酶(CYP27B1)与VDR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自噬关键蛋白LC3-Ⅱ与LC3-Ⅰ比值和p62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培养滋养细胞系HTR8/SVneo,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沉默VDR的siRNA(si-VDR)与阴性对照siRNA(si-NC)转染入细胞,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率。按处理条件不同,将滋养细胞分为4组si-NC组,活性VD处理转染si-NC或si-VDR的si-NC+VD组、si-VDR+VD组,联合使用VD与自噬抑制剂3-MA处理的si-NC+VD+3-MA组。MTT与EdU法检测各组滋养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滋养细胞侵袭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各组滋养细胞中自噬囊泡数;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LC3B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LC3-Ⅱ/LC3-Ⅰ比值和p6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明确各组滋养细胞中AMPK/mTOR途径的AMPK(p-AMPK/AMPK)与mTOR(p-mTOR/mTOR)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SA组胎盘绒毛组织中CYP27B1与VDR表达和自噬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si-NC+VD+3-MA组均明显降低(P<0.05)。与si-NC+VD组相比,si-VDR+VD组与si-NC+VD+3-MA组的上述细胞功能改变均明显降低(P<0.05),但AMPK(p-AMPK/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mTOR(p-mTOR/mTOR)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RSA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VD的代谢与VDR表达和自噬水平均较正常妊娠女性显著降低,而外源性予以活性VD能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滋养细胞的自噬,从而促进其增殖与侵袭功能。
    • 曹胜; 戴淑芝; 张继来
    • 摘要: 目的:分析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和口服活性维生素D3治疗的效果。方法:66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尿毒症性甲旁亢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抽样方法分组,参考组(n=33)患者实施口服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探析组(n=33)患者实施静脉注射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注射液)治疗。比对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探析组治疗8周后iPTH、AKP、血钙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0.05);探析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探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探析组患者治疗8周后不宁腿、瘙痒、贫血、骨痛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探析组患者治疗8周后Scr、CRP、BUN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尿毒症性甲旁亢经静脉注射活性维生素D3治疗相比口服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维持钙磷平衡,降低AKP、iPTH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微,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苏亚; 李小凤; 李辉; 张哲
    • 摘要: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脂代谢、肾脏形态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NC)组、DN组和活性维生素D3(VDR)组,分别比较3组大鼠的体重、肾指数、血糖、血脂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肾组织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各组TGF-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和NC组相比,DN组体重明显减轻,血糖和肾指数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VDR组和DN组相比,体重明显回升,且血糖和肾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NC组血脂指标比较,DN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因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且DN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尿蛋白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VDR组血脂指标和肾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DN组肾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与DN组相比,VDR组肾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可改善DN大鼠血脂代谢和肾组织形态,对肾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进行抑制,从而发挥对DN肾组织的保护作用。
    • 郭银凤; 石超; 陈建祥; 吴恒兰
    • 摘要: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溶酶体通路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将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on)组、甘露醇组(Man)、高糖组(HG)、高糖+活性维生素D3组(HG+VD).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小体(LC3II)、自噬底物(P62)、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和组织蛋白酶B(CTSB)、维生素D受体(VDR)及转录因子EB(TFEB)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HG组LC3II、LAMP1、CTSB、VDR、TFEB蛋白表达降低,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G组比较,HG+VD组LC3II、LAMP1、CTSB、VDR、TFEB蛋白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P<0.05).结论 活性维生素D3可改善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溶酶体通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FEB相关.
    • 刘刚; 任国臣; 杨晓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中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加入MEM正常培养基培养,高糖组加入含30 mmol/L葡萄糖的MEM培养基培养,VD3干预组加入含10-8 mol/L 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的MEM培养基培养,联合干预组加入含10-8 mol/L 1,25-(OH)2 D3和30 mmol/L葡萄糖的MEM培养基培养.各组均干预48 h后收集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及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高糖组、VD3干预组、联合干预组细胞数目依次减少,细胞体积缩小、胞核皱缩,可见凋亡小体.高糖组、VD3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的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VD3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均明显高于高糖组(P均<0.05),联合干预组均明显高于VD3干预组(P均<0.05);高糖组、VD3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Bcl-2蛋白表达量及Bcl-2/Bax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VD3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均明显低于高糖组(P均<0.05),联合干预组明显低于VD3干预组(P均<0.05).结论 高糖干预可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活性维生素D3干预高糖诱导下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二者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有关.
    • 弓玉祥; 倪维杰; 倪海锋; 张思宇; 杨旻宇; 陈平圣
    • 摘要: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 (vitamin D3,Vit D3)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Vit D3组、模型组(LPS组)和治疗组(LPS+ Vit D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15 mg/kg LPS腹腔注射建立脓毒血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Vit D3组和治疗组小鼠在注射LPS后即刻(0h)、8h、16h,给予Vit D3(2.5 μ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24h后水合氯醛麻醉处死小鼠,收集小鼠的血液和肝脏用于后续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Vit D3可降低血清和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提高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肝脏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Vit D3降低了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的水平.此外,与模型组相比,Vit D3下调了肝组织中IL-1β、TNF-α、NF-κB p65和NF-κB p50的表达,上调了肝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p45-relatec factor2,Nrf2)、血红素加氧酶-1 (heine oxygenase-1,HO-1)和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的表达.结论:Vit D3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一效果可能部分是VDR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所致.
    • 宁聪华; 权莉; 俞瑞; 朱筠
    • 摘要: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Vit D3)对T2DM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T2DM组和活性Vit D3干预组(Vit D3组),Vit D3组予骨化三醇灌胃,NC、T2DM组予花生油灌胃,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测量血清血糖、TC、T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脏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Vit D3组血清TG、ALT、AST水平低于T2DM组(P<0.05).Vit D3组肝脏病理组织形态学,尤其是组织结构完整性优于T2DM组.Vit D3组NF-κB、MCP-1、ICAM-1、TGF-β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低于T2DM组(P<0.05).NF-κB的mRNA表达水平与MCP-1、ICAM-1、TGF-β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1、0.734、0.698,P<0.01).结论 活性Vit D3可能通过NF-κB介导的炎症途径对T2DM大鼠肝脏发挥保护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