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两权分离

两权分离

两权分离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1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8002篇;相关期刊662种,包括理论导刊、贵州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等;两权分离的相关文献由15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兴全、钟朋荣、魏杰等。

两权分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0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8002 占比:99.63%

总计:359343篇

两权分离—发文趋势图

两权分离

-研究学者

  • 杨兴全
  • 钟朋荣
  • 魏杰
  • 胡义成
  • 刘烈龙
  • 吴光炳
  • 曾义
  • 王妍玲
  • 谢志华
  • 吴昊旻

两权分离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汉民; 韩彬
    • 摘要: 公司治理的演进过程也是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经营权分离的过程。通过对英美国家公司发展不同时期两权分离的历史考察,发现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演进之间存在依存关系:两权分离依次经历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控制权和经营权分离和同股不同权等阶段,不同形式的两权分离带来不同的公司治理问题,从而产生相应的治理手段,推动着公司治理的演进。通过对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也证明了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共同演进关系。针对研究发现,最后提出了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性建议。
    • 梁琳娜; 张国强
    • 摘要: 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一直深受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相辅相成,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命题。结合现有研究梳理企业外部治理理论框架:两权分离、委托代理是企业治理命题的缘起,破产清算、接管并购、处罚约束、信息披露等机制是探讨企业外部治理问题的重要路径。基于此,分析当前我国国企外部治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增强银行相机治理、促进国企股权流动、完善法律法规、明晰政府监管角色、增强中介机构独立性、利用媒体监督等建议,以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改善国企外部治理现状。
    • 汤樾
    • 摘要: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是用于促使管理层的目标与股东趋于一致,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深化,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表现有着长远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两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公司广泛采用了股权激励措施,以促使管理层的目标与股东趋于一致,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 张书勤
    • 摘要: 本文在对“两权分离”的弊端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情况,指出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地位逐渐增强、承包权主体弱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的流入方)地位凸显是当前三大特征,得到的结论是“三权分置”在总体上优越于“两权分离”,但是仍然有优化空间。文章结尾对如何优化“三权分置”提出了建议:科学界定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尊重“三权分置”的多种实践形式和降低流转交易成本。
    • 袁媛
    • 摘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通常是实际所有者与管理者不是同一人的状态,即两权分离制度,由此就会产生委托代理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背景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对企业日常的经营信息获取往往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了缓解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影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手段稳定企业人才。本文以小米集团为例,结合小米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找到小米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 王德发; 张晨
    • 摘要: 核心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知识与技术带来的丰厚回报正在取代传统因素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研发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企业长期价值呈显著正相关,研发创新与企业短期价值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两权分离会弱化研发创新与企业长期价值的正向关系,且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会强化研发创新与企业长期价值之间的正向关系。
    • 孔陆泉; 郭杰
    • 摘要: 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农民承包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是一次颇有新意的理论概括。以往对承包制或者认为是向私有制的倒退,或者认为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都不是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承包制没有改变我国土地的公有制性质,而且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中功不可没。但也不能用“两权分离”加以解释,它是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在维护公有制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农民的个人所有权,因而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现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际上进一步强调了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个人所有权的落实。它不仅对深化完善农村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城市公有制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完善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 邱磊
    • 摘要: 以2005-2020年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比分析单一股权结构与双重股权结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两权分离程度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股权结构企业相比,双重股权结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且随着两权分离程度的增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的抑制作用更严重。
    • 尹飘扬; 陈凯艳; 周旻
    • 摘要: 实际控制人作为家族企业的真正决策者,其所有权的高低及变动,将对家族企业研发创新投资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基于CSMAR数据库选取2013—2019年上市家族企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家族企业研发创新投资与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比例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会导致临界点降低,即所有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会对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和研发投资的倒U型关系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夫妻双方共同持股也会导致临界点降低,即夫妻共同持股的企业对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和创新投资的倒U型关系会有平缓作用。
    • 杨菁菁; 朱瑞城; 梁小敏
    • 摘要: 双重股权结构造成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高度分离,虽保护了内部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却加剧了代理冲突,导致管理层有更大的动机进行“捂盘”行为。本文以2005-2019年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投票权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及两权分离程度对公司股价高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机构持股能够对此发挥显著的缓解作用,且这种作用源于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效应、信息优势效应和卖空供给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诱发更高的投资水平、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和股价信息含量,是双重股权结构导致股价高估的三个重要中介渠道。推动双重股权制度在我国的有序发展,应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双重股权公司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同时积极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和市场治理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