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茶林

油茶林

油茶林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702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经济、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783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安徽林业科技、广西林业、湖南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湖南省昆虫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研讨会、陈常铭教授夫妇八十寿庆暨学术思想研讨会、2015中国(上海)国际地下水、土壤监测与修复技术研讨会等;油茶林的相关文献由1075位作者贡献,包括管天球、管敏、管晖等。

油茶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7 占比:8.9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5783 占比:90.97%

总计:6357篇

油茶林—发文趋势图

油茶林

-研究学者

  • 管天球
  • 管敏
  • 管晖
  • 刘鑫
  • 林盛
  • 周润苗
  • 梁仰贞
  • 涂佳
  • 胡冬南
  • 葛永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耿国彪
    • 摘要: 油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种植油茶,加强现有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能有效缓解油料供需矛盾和进口压力,增强我国粮食保障能力。油茶还是重要的扶贫产业。近年来,油茶产业蓬勃发展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21年油茶经济效益从2020年的亩均1500元提高到1650元,对巩固200多万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果起到重要作用。在贵州省天柱县的大山里,30万亩油茶林成为天柱人实现致富梦想的重要支撑。
    • 摘要: 4000万公顷全国经济林面积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3月11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我国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经济林面积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完成油茶林新造改造25.13万公顷。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0.93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2%。
    • 韦素雪; 韦李娜
    • 摘要: “这片油茶是2019年开始种植的,造林成活率达到90%,平均树高1米以上,长势非常好。”2021年12月16日,西林县组织验收组到马蚌镇浪吉村集体经济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成效验收时,县林业局技术人员黎永琴介绍。据统计,从2017年至2021年,西林县连续5年超额完成油茶造林任务。
    • 郭浩阶(图/文)
    • 摘要: 三眼塘村是沅江市胭脂湖街道的一个行政村,近几年来,村里每年投入增绿资金30万元以上,护绿资金10万元以上。在林业部门和街道办、村支两委的干部的带领下,当地群众积极植树造林、增绿护绿,截至目前,全村绿化覆盖率近70%,包括213.33公顷油茶林,道路绿化29公里。2020年1月,三眼塘村获评首批“全国森林乡村”称号。2022年春节前夕,一场大雪覆盖了一切,但两天后,太阳又用温暖的手给村庄重新披上了绿装。连绵起伏的柑橘林、油茶林铺与通村公路边的行道树,铺开美的画卷,一派生机盎然。
    • 黎明锋(文/图)
    • 摘要: 开春以来,广西各地忙着给油茶林抚育施肥。近日,岑溪市林业局林业科技特派员唐建妮、刘小云、罗月明等走访归义镇昙龙村时,看到农户韦宏树正在油茶林下播种西瓜。走进油茶林,遇到农户韦宏树正在油茶树冠外挖穴、点播西瓜种子、盖土等。
    • 刘飞; 罗艳华
    • 摘要: 初夏时节,万物生长,邵阳县蔡桥乡水口村漫山的优质茶油林愈加青翠欲滴。3名县科技特派员来到水口村开展科技培训服务活动,现场为30余名村民传授油茶肥水管理、定干定型修剪与林间套种技术,推动特优油茶产业加快发展。近年来,邵阳县把油茶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争创了中国茶油之都等13个国家级品牌,油茶林总面积发展到4.85万公顷,实现产业年产值29.4亿元,走出了一条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振兴之路,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 李建新(文/图)
    • 摘要: 江山市是浙江省典型的“七山一水两分田”的重点林区县(市),是黄精天然分布区,境内仙霞山脉、怀玉山脉余脉等山系均有野生黄精分布,天然分布面积近30万亩,主要分布在竹林、油茶林、常绿阔叶林下,主要品种有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每年江山市山区都有药商收购野生黄精。由于野生采集越来越频繁,江山黄精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为探索黄精后续资源的培育,早在2009年,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选中江山市毛竹林大乡保安乡开展林下试种黄精、红茴香、草珊瑚、茶叶、苦丁茶等多品种林下经济试验。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浙江省实施“一亩山万元钱”工程以来,江山市黄精产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江山黄精栽培与利用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涉及全市峡口、保安等8个乡镇,种植大户有40多户,黄精种植已成为江山市广大林农增收致富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 摘要: 业已完成公示的2021年度广西新闻奖评选结果榜单上,《跨海建大桥不砍一棵树》荣登通讯类一等奖之首,这是《广西林业》杂志联合广西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和基层通讯员,咬定亮点持续跟踪,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在多方支持下同心协力取得的新成果。此前,《广西林业》杂志瞄准省部级奖项策划、与上级官媒联动刊发的特别报道,《两国装声啼不住》获2018年度广西新闻奖二等奖,《往昔罂栗地今日油茶林》获2019年度广西新闻奖一等奖,《广西林下经济成就千亿元产业》获2020年度广西新闻奖二等奖。
    • 罗来聪; 白健; 高宇; 赖晓琴; 李爱新; 王佰慧; 方海富; 王书丽; 张令
    • 摘要: 【目的】油茶壳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产业有机废弃物,与凋落叶均可用于制备生物质炭。生物质炭可用于土壤改良,缓解土壤N_(2)O排放。研究旨在探讨油茶凋落叶和油茶壳生物质炭对油茶林地土壤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完全交互设计,以油茶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氮添加背景下研究施用生物质炭(油茶凋落叶和油茶壳)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以硝酸钾溶液为外源氮肥。【结果】(1)生物质炭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H,且油茶凋落叶生物质炭的改良效果显著优于油茶壳生物质炭。与对照相比,油茶凋落叶和油茶壳生物质炭处理后,土壤pH分别提高了35.74%和24.46%。(2)生物质炭可降低土壤N_(2)O排放速率,油茶凋落叶生物质炭的抑制效果要强于油茶壳生物炭。与对照相比,油茶凋落叶和油茶壳生物质炭处理后,土壤N_(2)O排放速率分别减少了42.71%和7.66%。(3)生物质炭显著增加土壤CO_(2)排放速率,在未施氮条件下,油茶壳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速率显著高于油茶凋落叶生物质炭。与对照相比,油茶凋落叶和油茶壳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速率分别增加了38.82%和85.70%。【结论】油茶凋落叶和油茶壳生物质炭可以有效缓解油茶土壤酸性,减缓土壤N_(2)O排放。油茶凋落叶生物质炭对油茶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土壤N_(2)O的减排作用要优于油茶壳生物炭。油茶林经营中应充分利用凋落叶资源用于土壤改良及温室气体减排,以实现油茶产业可持续经营。
    • 摘要: 青山不见老,油茶粒粒香。从一滴油,到一个果、一棵树、一片林乃至一个产业,在安徽安庆宿松县,昔日的荒山因油茶树“摇身一变”,身价倍增,实现“山水织锦绣,乡村谱华章”。金秋将至,一棵棵油茶树“攒足了劲”孕育着丰收果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了宿松县村民们照进现实的理想生活。山的终点是云,油茶就在云与山的交界处。晴空万里,安徽安庆宿松县油茶基地。连绵起伏的油茶林绿浪翻滚,农户顶着烈日给油茶树除草施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