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分离器
汽水分离器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3年内共计863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原子能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3079927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科技视界、设备管理与维修、锅炉技术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第17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11年会等;汽水分离器的相关文献由176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永、张勤福、俞宙等。
汽水分离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79927篇
占比:99.99%
总计:3080168篇
汽水分离器
-研究学者
- 王永
- 张勤福
- 俞宙
- 吴九成
- 张剑
- 王欣
- 薄涵亮
- 安志凯
- 李强
- 陈军亮
- 张琴
- 王万清
- 白玲燕
- 詹卫平
- 郭宏瑞
- 郭宝田
- 郭长宇
- 韩鲁
- 黄素逸
- 王晓墨
- 冯家光
- 刘泽华
- 刘致广
- 宋建勋
- 张福君
- 徐立华
- 毕春江
- 王国际
- 王斌
- 谢瑞忠
- 高飞
- 黄伟
- 何戈宁
- 左超平
- 张富源
- 张璜
- 张谨奕
- 杨明
- 汤臣杭
- 汪涛
- 王先元
- 王博
- 葛建春
- 薛运奎
- 任鹏
- 刘志祥
- 吴杨
- 周全
- 宋印玺
- 巢孟科
-
-
杜云川
-
-
摘要:
汽水分离器普遍应用在食品、饮料、制药等行业。低干度的蒸汽造成设备损伤,增加系统安全风险,降低生产效率。各个行业对于汽水分离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概要总结常见工业汽水分离器的种类、运行特性、分离原理,为分离器技术的设计研究提供意见。
-
-
杜云川
-
-
摘要:
工业上常见的汽水分离器种类和原理总结——汽水分离器在工业应用中非常普遍,比如食品、饮料、制药和化工等。低干度的蒸汽不但会造成设备损伤,增加系统安全风险,而且造成工艺生产效率的下降。因此,随着各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汽水分离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旨在概要地总结工业上常见的汽水分离器种类,其运行特性以及所采用的汽水分离的原理,为分离器的设计以及分离技术的研究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
-
李茹;
温济铭;
陈博文;
王博;
田瑞峰;
毛峰
-
-
摘要:
为研究波形板干燥器临界流速冷态与热态之间的转换关系,本文通过对液膜破裂进行理论建模分析,得到波形板干燥器临界流速冷热态转换关系因子。搭建了波形板干燥器分离性能研究台架,对本文所提出的转换关系因子以及现有的2个转换关系因子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液膜破裂现象进行分析得到的冷热态临界速度换算因子γ更能准确描述冷态与热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对液膜破裂分析所建立的冷热态转化模型相较于通过液滴破裂分析所建立的转化模型更能准确对临界流速进行预测。
-
-
马文杰
-
-
摘要:
鉴于在役油田注汽锅炉汽水分离器安全管理对检测方法的需要,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应用实践中,通过分析研究工艺拟定要求,开展工艺验证试验、现场检测应用,形成了在役油田注汽锅炉汽水分离器的检测工艺技术,为今后油田注汽锅炉汽水分离器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
-
李金琼;
肖笛;
吴永兵;
黄名越
-
-
摘要:
在多因素下,多维度对汽-水分离器进行性能敏感性分析。建立基于拉格朗日法和RNG k-ε湍流模型的空气-液滴两相流的数学模型,基于DPM两模型对汽-水分离器进行两相流双向耦合计算,采用Fluent对进口有无弯管以及无弯管时进口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粒径及不同流量下对汽-水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参数下的除水效率、流阻、轴向速度以及径向粒子质量浓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除水效率对弯管的敏感性较大,存在一个最优进口弯度wandu4,使得分水效率最大,除水性能最好,弯管对汽-水分离器的流阻敏感性较小,弯管的存在对汽水分离器的流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流阻对进口压力的敏感度最大,其次是进口流量,最后是进口温度;除水效率对粒径的敏感性较大,而流阻对粒径的敏感性较小,且等粒径10μm和平均50μm的敏感度最高;进口压力大于0.6 MPa时,除水效率和流阻都突增;粒子直径的均匀性对除水效率的影响为:等粒径为10μm的除水效率要小于平均粒径为10μm的除水效率;温度在25°C以下时,温度对除水效率的影响较大,大于25°C时,对除水效率的影响较小。
-
-
王十;
张国晋;
谭隆;
田志勇
-
-
摘要:
以某石化公司一台汽水分离器按照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检验为实例,基于该设备的使用参数、失效模式、介质特点,分析了在接管与筒体角焊缝处检测出大量裂纹缺陷的原因。结果表明,该设备存在原始缺陷,接管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在焊接残余应力、温差应力的作用下,加剧了接管部位裂纹缺陷的扩展。最终对缺陷进行了打磨修复,通过对缺陷的维修避免了因关键设备失效而造成全厂紧急停车的经济损失,并为优化检验方案及法规标准制修订提出了建议。
-
-
戴恩贤;
龚杰;
陈明
-
-
摘要:
针对一起在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内部检验时发现的汽水分离器封板产生变形、开裂的现象,从锅炉改造、出厂制造质量以及锅炉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了该锅炉汽水封板变形、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和预防措施。
-
-
林志亮;
王学新
-
-
摘要:
通过对比直流锅炉以及中国示范快堆(简称CFR600)蒸汽发生器的启动过程,分析直流锅炉和蒸汽发生器启动过程的不同点及其原因,然后从水冷壁和蒸汽发生器结构特点出发,分析汽水分离器对于目前CFR600蒸汽发生器运行工况的适用性,以及在CFR600三回路增加汽水分离器的可行性.
-
-
栗勇;
刘贤圣;
顾玫玫;
贺小忠
-
-
摘要:
高温气冷堆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第四代核电堆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之一.介绍的210 MW等级核电汽轮机的设计依托于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汽轮机设计采用了整体式高压内缸和斜撑板式低压内缸结构以及末级隔板加热除湿等先进技术.同时得益于高压进汽参数的提高,取消了高压、低压缸之间的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简化了整个机组的热力系统,降低了汽轮机设计制造成本.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机组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
张志操;
米辉;
樊正兴
-
-
摘要:
本文针对瓦斯泵站水环式真空泵,通常采用的是卧式汽水分离器和立式汽水分离器的不同特点,从汽水分离效果、汽水分离器占用空间、瓦斯抽采泵运行的影响和设备安装等方面,分析了各自的应用优势.本文结合山西某煤矿南风井瓦斯泵站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选用卧式汽水分离器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山西某煤矿南风井瓦斯泵站采用卧式汽水分离器不仅减小了瓦斯泵房的高度节省了空间和汽水分离器自身的安装难度,还显著地提高了瓦斯泵运行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张思兵;
宋福元;
李晓明;
于晶;
刘晓英;
周阳
- 《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以总功率为1000MW 核电站二回路系统为基础,以二回路系统中高压缸与低压缸之间的汽水分离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分析方法对汽水分离器进行□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更能准确、全面体地揭示汽水分离器能量利用的实质.以改进□分析法计算其中汽水分离器的□损失和□效率,得到了汽水分离器在□分析的计算中必须考虑汽水分离器中饱和水的动能损失量,并说明了在□分析中一般不考虑流体动能的原因.
-
-
-
李磊;
李建文;
王乃征;
赵善杰
- 《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济钢中厚板厂3500产线现有三座加热炉,两座步进梁式和一座推钢式加热炉.现有三座加热炉的汽水分离器,即蒸汽放散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汽水分离效果不明显,放散的蒸汽中水份越来越多,蒸汽放散的声音越来越大的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给现场安全生产带来诸多难题:一是蒸汽中的水在放散过程中直接落到地面,导致地面积水严重,尤其是在冬天,结冰后极易使人滑倒受伤;二是蒸汽中的水在飘散过程中落到厂房上部和周围管道设备上再滴落,对设备外表面有一定的腐蚀伤害,再就是在冬天容易形成冰溜子,对下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影响;三是对现场的环境卫生保持带来极大破坏,影响对外形象。经研究,确定了汽水分离器的改造方案:使用表面布满直径在10~15 mm左右通孔的钢板,组装焊接成汽水分离器,利用汽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大量含水的蒸汽从底部进入汽水分离器,并在其中向上运动;蒸汽中的水份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以及蒸汽在通过钢板圆孔速度降低而被分离出来附着在圆孔四周,达到汽水分离的目的,气体上升,水分下降流到汽水分离器底部通过漏斗流到水份回收装置。
-
-
徐殿才;
李仁龙;
田元;
胡良守;
程朝辉
- 《国际稠(重)油勘探开发技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高升油田是第一个正规开发的深层稠油油田,目前已经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随着吞吐轮次逐年增多地层压力逐步下降,吞吐效果逐年变差,开发形势十分严峻.在现有的地层条件下,老井继续吞吐已不能大幅度改善生产状况,只能通过对油井实施油层调剖、分层注汽、选注工艺技术,提高油层剖面渗流体积,提高油层小层系储量动用程度,充分挖潜剩余油潜力;通过化学助排、调剖技术,改善了油井吞吐效果.通过实施调补层、优化注汽管柱、提高注汽速度、启动汽水分离器等达到提高吞吐效果,提高注汽干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注汽质量,提高剩余储量动用程度,并为同类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
-
-
李晓磊;
熊扬恒;
莫崇君
-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11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锅炉启动系统是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三大锅炉厂的锅炉启动系统,通过对超超临界机组启动系统中不同类型的汽水分离器进行了分析对比,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技术特点,着重分析了带再循环泵的启动系统的特点,为用户进行启动系统选型提供了参考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