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496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6篇、专利文献130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等; 江南丝竹的相关文献由415位作者贡献,包括伍国栋、蒋中海、周大风等。

江南丝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6 占比:79.23%

专利文献>

论文:130 占比:20.77%

总计:626篇

江南丝竹—发文趋势图

江南丝竹

-研究学者

  • 伍国栋
  • 蒋中海
  • 周大风
  • 梁伟
  • 甘涛
  • 宫凤华
  • 岳文
  • 戴维娜
  • 秦鹏章
  • 赵志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颜子雄
    • 摘要: 扬琴是我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乐器,它是在16世纪末从波斯传入到我国的广东沿海一带,并在那里得到了发展。到了清代后期,民间音乐逐渐兴起,扬琴也随之被引进到许多民间器乐的演奏当中,成为了一件具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积累,扬琴也衍生出许多流派的演奏技巧与演奏风格。其中江南丝竹是对扬琴的演奏影响较大的流派。本文将以扬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江南丝竹的历史渊源,简述一下扬琴演奏的技巧,以及它往后的发展。
    • 徐建晔
    • 摘要: 美育旨在通过艺术教育让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如今,教育部推行的课后服务“5+2”模式,是促进学校教育走向美育的重要媒介。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社团的学习素材,可唤醒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帮助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江南丝竹作为苏州地方艺术的代表,理应成为该地区音乐社团教学的课程资源。本文结合地区性质,以江南丝竹为立足点,探讨地方音乐在社团中的运用。
    • 郭瑾蓉
    • 摘要: 江南丝竹是我国江南地区的典型乐种,在江南丝竹刚出现的时候,它呈现了最原始的一种状态,这也体现了在民间的一种生活的原生态。同时,它也是民间习俗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江南丝竹植根于民间,是民间生活的一种体现,成为了江南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江南丝竹历史、文献与发展的研究不仅仅能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延续。
    • 李长缨; 蔡小峰
    • 摘要: 古人云:“流水不随人事去,尚余丝竹旧宫商。”过去人们常以“丝竹”一词指代中国民间音乐,“江南丝竹”作为江南一带传统乐种的活化石,如诗中所云,随着岁月人事的蹉跎,如潺潺溪流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
    • 宋维
    • 摘要: 在任何一种文化框架中,有什么样的美学思想,与之相伴的就是受其影响的艺术风格。哲学是总结客观规律的范畴,而艺术就是客观物质的体现与形而上的创造。我国的传统美学思想观念对艺术的影响也十分的深远,意境悠长。如在崇尚自然之美的传统美学思想下,便有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词佳句。画家们也创作出了《富春山居图》、《溪山行旅图》等独具中国审美的山水画作。在音乐中,也创作了《行云流水》、《溪山琴况》等歌颂自然风光的佳作。
    • 梁伟
    • 摘要: 文章以江南丝竹名家陈永禄所演奏的《中花六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与母曲的关系,总结出三种不同的类型,并对演奏谱中三处母曲中的“字”发生改变的原因作出解释。结合陈永禄演奏谱对传统江南丝竹乐中二胡演奏中常用的各种装饰技法进行探讨,归纳出三种不同的装饰目的。通过对演奏谱中形成的“特性音调”进行深入、全面的研读,借用“叙事学”中“叙事动力”的概念,提出加花演奏谱中的内在叙事逻辑,从而为学习者更为深入地把握江南丝竹音乐演奏风格提供帮助。
    • 桂好好
    • 摘要: 中小学开展国家级“非遗”江南丝竹教学工作存在如下问题:学校忽视江南丝竹教学,缺乏系统的教材;民乐专业师资匮乏,教学交流平台较少;学界缺乏对中小学江南丝竹传承综合研究。基于此,策略如下:通过校园江南丝竹文化建设,实践文化传承;通过开展音乐课程改革,进行教学传承;通过江南丝竹教师乐团带动学生乐团发展,开展师生共学;通过推进市级江南丝竹教学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实现联动发展。
    • 李慧
    • 摘要: 江南丝竹是江南民间音乐的集中代表,其受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浸润,彰显出江南音乐特有的灵秀,同时又折射出富有浓郁江南情怀的人文精神和音乐价值追求。江南丝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江苏本土音乐文化,将其引入高校美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较高价值:从情感上可以培养学生对母体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从能力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和艺术表达能力,从思想上可以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该文将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育、面向社团的技能训练和邀请专业团队走进来的浸润式体验等多种途径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探索江南丝竹在高校美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力求获得系统、有序、可持续性发展的传承效果。
    • 姜婷
    • 摘要: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一种器乐合奏类型,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缩影,承载着江南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探索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保护和发展长三角区域音乐艺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培育群众基础、打造精品曲目、推动队伍建设、完善政策保障、搭建产业平台五大层面出发,探索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与发展策略,旨在为江南丝竹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 高沛
    • 摘要: 张晓峰,民族音乐家、著名作曲家,扬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江苏太仓人,1931年生于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浏河。自小受到江南丝竹的熏陶,十五岁时,即参加当地清音班活动,演奏江南丝竹;1948年,进入上海从事戏曲音乐工作。1955年,考入上海歌剧院任扬琴演奏员;1961年自编、自演的杨琴曲《边寨之歌》引起轰动;1962年又创作了扬琴曲《山茶花》和《欢乐的草原》,被行家誉为“扬琴三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