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镍电池
氢镍电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公路运输、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会议论文52篇、专利文献636301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新材料产业、稀土信息、电池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2011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等;氢镍电池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琴、李文良、任学颖等。
氢镍电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36301篇
占比:99.96%
总计:636559篇
氢镍电池
-研究学者
- 陈琴
- 李文良
- 任学颖
- 张海昌
- 樊红敏
- 鲁文东
- 周亦龙
- 廖兴群
- 张云朋
- 李金章
- 檀立新
- 王树强
- 魏俊华
- 上官恩波
- 刘志刚
- 唐琛明
- 娄豫皖
- 李长海
- 林甘红
- 段玉兰
- 罗云飞
- 罗萍
- 郭振龙
- 吴镛宪
- 夏保佳
- 孔令坤
- 庄玉贵
- 明文成
- 林东风
- 焦萌
- 王淼
- 赵宏伟
- 刘同昶
- 吴铸
- 夏同驰
- 宋清山
- 李会娟
- 李志林
- 李晓峰
- 李晓忠
- 杜立新
- 温恒
- 王兆松
- 董会超
- 辛宇光
- 郑义
- 郝永辉
- 陈云贵
- 陈秀宇
- 黄铁生
-
-
徐钦赐;
贠海涛;
杨腾盛;
周哲义
-
-
摘要:
根据氢镍电池的动态特性,建立一个带有滞回特性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基于电池内部的快速动态反应和慢速动态反应,对两个反应时间分别通过充放电工况进行参数的辨识;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模型仿真结构图.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参数辨识的精度,并且不需要特定的工况实验来获取数据;初始值任意设置,模型都可以快速地收敛到真值附近.
-
-
秦咏梅;
刘雪峰;
岳大军
-
-
摘要:
通过感应熔炼和退火的方法制备了2H-A2B7和3R-A2B7相共存的La0.58Nd0.13Mg0.26Ni3.4合金,研究了退火温度对La0.58Nd0.13Mg0.26Ni3.4合金物相组成、电化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退火温度下La0.58Nd0.13Mg0.26Ni3.4合金的物相组成都为Gd2Co7型3R-A2B7和Ce2Ni7型2H-A2B7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2H-A2B7相含量逐渐升高、3R-A2B7相含量逐渐减小,3R-A2B7相逐渐向2H-A2B7相转变.A2B7-1和A2B7-4合金都只存在一个放氢平台,而A2B7-2和A2B7-3合金都包含两个放氢平台;随着退火温度升高,La0.58Nd0.13Mg0.26Ni3.4合金电极的HRD1 440、C1 440和I0都表现为先增加而后减小的趋势,在退火温度为950°C时取得最大值,合金电极具有最佳的电催化活性.氢扩散不是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控制要素,而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主要由交换电流密度I0决定.
-
-
李正辉;
贠海涛;
胡帅;
魏永琪
-
-
摘要: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怠速工况下的启动停机过程是影响燃料电池寿命及制约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技术难题.结合现有文献及实验研究对某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分析了怠速控制要求,提出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怠速启停控制策略,描述了燃料电池系统在控制过程的工作流程,并在Matlab/Simulink的Stateflow中搭建控制算法.经台架实验数据分析,验证其控制策略过程可根据整车功率需求满足燃料电池汽车怠速启停需求功率.结果表明,怠速控制过程可由辅助电源和车辆系统状态来实现,对缩短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怠速过程的启动时间和实现燃料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
蒋中明;
钟发平;
王崧浩;
吴纯华
-
-
摘要:
针对现有动力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成本高、电路复杂及采样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光继电器与飞渡电容相结合的模块电池采样电路,该电路具有电气隔离性好、电路简单、一致性好等特点,可靠性和精度都能满足设计需要,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静态精度测试.结果 表明,所有通道正偏差≤40 mV,负偏差≤24 mV,远远优于设计指标±64 mV,目前已在公司混合动力电池产品中实际应用,具有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
-
徐钦赐;
宋年秀;
赵玉兰;
李正辉
-
-
摘要: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用氢镍电池SOC估算问题,根据氢镍电池的动态特性,建立了带有滞回特性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根据电池的化学反应特性,利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辨识;采用采样策略实时切换的SRUKF算法进行SOC的估算.该方法可以比现阶段采用的SRUKF方法缩短将近一半的采样时间,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运行速度.通过仿真曲线以及误差曲线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采样策略实时切换的SRUKF算法可以快速追踪到SOC参考值,有较高的估算精度,SOC误差曲线显示SOC估算误差小于2%.
-
-
陶炳全;
张华;
杨星焕;
罗志敏;
卢凤喜
-
-
摘要: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Y0.69La0.31Ni3.25Al0.1Mn0.15储氢合金,考察了退火温度对储氢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和850、900°C热处理态储氢合金主要由CaCu5、Ce5Co19和Ce2Ni7(Gd2Co7)型相组成,而950、1000和1050°C热处理态储氢合金主要由Ce2Ni7和Ce5Co19型相组成.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储氢合金的相丰度、晶胞体积、最大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和高倍率放电性能HRD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950°C热处理态储氢合金的Ce2Ni7型相的相丰度和晶胞体积最大,此时储氢合金具有最大的放电比容量(372.6 mAh/g)、最低的放氢平台压、最大的容量保持率和最优的HRD900(83.5%),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与储氢合金中的氢扩散密切相关.
-
-
赵永金;
廖萍;
朱建新;
储爱华;
周陈全
-
-
摘要:
为解决某款混合动力汽车用圆柱形氢镍电池组的散热问题,设计了非直接接触液冷式冷却系统,建立了电池组温度场理论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仿真软件建立电池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获得了电池组的温度场分布.结果 表明,电池组在50°C高温环境,平均充放电功率为6 kW时,该冷却系统能够使其最高温度低于45°C,并有效控制各单体电池之间温差在5°C以内,满足电池组的散热要求,防止发生热失控.
-
-
叶建平;
朱建新;
周兴叶;
储爱华;
王传杏
-
-
摘要:
为确保电池在合理温度范围内高效工作,建立了适合于某深度混合动力汽车氢镍动力电池组结构的温度计算模型,实现了由实际的充放电规律到电池内部温度变化的在线预测.建立的模糊温度控制器,可由模型预测得到内部温度与最佳温度的差值及温升速率,求得冷却风机转速及电池最大允许使用功率,有利于从产热与散热两个角度同时进行温度控制,避免了单方面根据电池表面温度进行风机冷却控制所带来的延迟性、内外温差大、易超温等问题.%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battery in a reasonable temperature range,the temperatu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Ni-MH battery.The online prediction of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was realized.The fuzzy temperature controller was built.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dicted internal temperature and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rising rate were concluded.Outputs are fan speed and maximum enabled using power,which control temperature in aspects of heat dissipation and heat generation.In this way,the problems such as controlling delay,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surface and internal and over temperature can be avoided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battery can be improved.
-
-
彭占;
吴永明;
李水峰
-
-
摘要:
A new type of graphene Ni-MH battery (SC2000 mAh) was trial-produced in the Ni-MH battery production line by adding graphene instead of conductive carbon black into Ni-MH battery anode material.Compared to the Ni-MH battery with conductive carbon black,the testing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aphene Ni-MH battery show that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is decreased about 6.04% at 0.5 C charging stage,the capacity persistence performance is raised 2.79% after standing at 45 °C for seven days,and the cycle life about is increased 15% at 1.0 V end voltage by 0.5 C discharging.Therefore,it can improve the partial properties of Ni-MH battery by adding grahene into Ni-MH batteny anode.%用石墨烯取代导电炭黑,与氢镍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复合,在氢镍电池生产线上试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氢镍电池(SC2000 mAh),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与使用导电炭黑的氢镍电池相比,石墨烯氢镍电池在0.5 C充电状态下,内阻降低了约6.04%;45°C搁置7d后,荷电保持性能提高了约2.79%;0.5 C放电至1.0 V时,循环使用寿命提高了约15%.因此,利用石墨烯作为氢镍电池负极的添加剂,对提升氢镍电池的性能有一定的作用.
-
-
诸佳航;
崔文峰;
郑谋锦;
万二平;
傅博宇
-
-
摘要:
自动导航车(AGV)具有可靠性强、人力成本低、操作便利性高等特性,在工业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动力电池是确保AGV可靠高效工作的关键部件.将结合AGV的发展历史,阐述三种主要动力电池在AGV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优缺点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超级电容为代表的新型快速充放电动力电池在AGV的应用前景.最后展望了AGV动力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
-
-
-
-
娄豫皖;
李晓峰;
夏保佳
-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采用涂膏式镍电极的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较长的循环寿命、适中的价格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小型便携式电子器件、电动工具和混合电动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经过较长时间贮存(特别是放电态贮存)后,其性能往往出现明显的不可逆衰减,而电池从工厂生产到使用者开始使用大多数都会经历一段贮存时间,使用过程中也常有闲置不用的情况.但目前对此现象的规律性尚无系统的研究,也没有能够提高该性能的办法.因此国标GB/T15100-2003的规定也仅为:充足电的MH/Ni电池常温储存12个月后再次充放电循环时容量应不低于标称容量的80%[2].而国标GB/T11013-1996的规定,放完电的镉镍(Cd/Ni)电池常温储存12个月后再次充放电循环时容量应不低于标称容量,这说明MH/Ni电池贮存后性能的衰减是十分明显的.一些研究认为,长期贮存后MH/Ni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中的CoOOH的还原导致了电池容量的不可逆衰减. 电池从充足电贮存到因自放电而电量减少到正常放电态的过程与通常的放电过程基本一致,所以本文对放电态的MH/Ni电池进行了研究.从60°C贮存与常温贮存的性能对比、开路电压与贮存性能的关系、电池大小与贮存性能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了MH/Ni电池贮存性能的衰减规律,为研究MH/Ni电池在放电态贮存期间性能下降的原因和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依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