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动加热

气动加热

气动加热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宇宙航行)、武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273540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航空兵器、现代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2015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陕西省物理学会成立70年纪念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等;气动加热的相关文献由751位作者贡献,包括桂业伟、杨志斌、艾邦成等。

气动加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73540 占比:99.89%

总计:273845篇

气动加热—发文趋势图

气动加热

-研究学者

  • 桂业伟
  • 杨志斌
  • 艾邦成
  • 夏新林
  • 唐伟
  • 吴大方
  • 吴颂平
  • 张国舟
  • 杨肖峰
  • 梁国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聂亮; 李宇; 刘宇飞; 袁野; 刘国仟; 周禹
    • 摘要: 空气舵缝隙内的舵轴是高速飞行器受热最严酷的部位之一。为减小舵轴的防热压力,通过在舵轴周围设计防热环,将舵轴的高热流区转移到防热环,大幅减小舵轴的气动热载荷,从而有效实现舵轴承力功能和防热环承热功能的分离。通过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分析了舵轴防热环的降热效果与机理,获得以下结论:通过有无防热环方案的仿真和试验对比,表明了增加防热环能够明显降低舵轴热环境;通过对舵缝隙内外流动的细致分析,给出了舵轴防热环通过转移高热流区降低舵轴热流的降热机理;通过不同舵偏和不同流态有无防热环方案数值计算的对比表明了防热环对舵轴热流的降低作用具有广泛适用性。
    • 艾邦成; 陈智; 江娟; 聂春生; 易仕和
    • 摘要: 后缘舵在机翼的遮挡下其热流峰值明显低于全动舵,但因其与机身、机翼均会发生干扰,其局部流动结构和热环境特性更为复杂。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及风洞试验开展了后缘舵/机身缝隙干扰区的气动加热机理研究,发现后缘舵在机身上的投影线处形成一条高热流条带,该热流条带上的热流干扰因子远大于压力干扰因子。数值模拟结果及风洞试验的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均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气流在翼面迎背风压差的作用下穿过缝隙对机身与舵之间的漩涡产生抽吸,高温气体向机体下方运动在机身上再附形成高热流带。基于此分析,提出通过底面局部倒圆角、减小漩涡再附角度进而降低机身干扰热流峰值的局部外形优化方法。3个典型工况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较原始模型峰值热流降热幅度达到了27%~31%,降热效果显著。
    • 孙振生; 王江彬; 胡宇; 毛凯
    • 摘要: 高超声速气动加热问题一直是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的关键,是气动布局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热防护选材等的重要依据。然而气动热的数值模拟受到网格尺度、数值格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目前计算流体力学的难点之一。本文选择典型的三维钝锥模型,主要围绕网格尺度、数值格式精度以及耗散对高超声速气动热问题展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格雷诺数的不断增加,热流计算值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在气动加热比较严重的部位,热流计算值对于网格尺度的敏感性更强;网格尺度较小时精度越高,热流计算越准确,而网格尺度较大时,具有高分辨特性的MDADF-HY格式更为占优;同时,适当的耗散也是数值格式能够准确计算热流的前提。
    • 朱晓军; 刘祥; 李锋; 欧东斌; 陈连忠
    • 摘要: 为了研究复杂构型前缘一体化高温热管结构在高热流密度状态下的防热效果,设计了飞行器气动加热轨道,实现了高温热管低状态完全启动、高状态极限考核。然后采用超声速电弧风洞驻点自由射流结合轨道模拟技术,模拟乘波体飞行器的前缘疏导构件的气动加热环境,开展了前缘一体化高温热管结构防热效果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化高温热管结构能够多次使用,低状态下高温热管的启动时间约为115 s,在高状态下结构依然有效,降温系数达到24.5%,验证了前缘疏导式防热结构的防热效果,可为未来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烧蚀热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 吴王浩; 段旭; 张鑫; 陈丹; 徐振东
    • 摘要: 使用CFD方法计算了钝头体表面热流分布,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分别使用迭代耦合和单向求解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时刻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迭代耦合方法通过单个时间步内流场和结构之间的互相数据交换,完成气动-传热一体化计算;单向求解通过CFD计算得到物体表面气动加热情况,再通过结构传热求得结构内部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钝头体驻点位置受到气动加热效应最严重;迭代耦合计算方法相比于单向求解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构温度更接近实际值。
    • 杨全顺; 方明; 李埌全; 粟斯尧; 杨彦广
    • 摘要: 极高超声速流动激波层内的高温导致内能模态的激发并伴随热辐射发生,过高的温度使得空气分子完全解离,原子组分对辐射热的贡献将达到80%以上.本文基于优化的原子辐射模型,提出追踪光子-直接模拟蒙特卡罗(p-DSMC)方法,研究了稀薄流区不同马赫数下的高超声速二维圆柱绕流的壁面辐射加热,获得了有无激发辐射效应的壁面压力和热流以及沿驻点线变化的平动、振动和转动温度.在不考虑激发辐射效应的情况下,得到的壁面压力和热流与已有的模拟结果符合的非常好,误差均在5%以内,尤其是在驻点位置,误差在1%以内;获得的平动、振动以及转动温度均与文献结果符合的很好.在相同的来流条件下,考虑辐射效应后发现,来流速度低于10 km/s时,辐射加热不明显,在驻点区域,辐射加热占对流加热比重在7%左右;来流速度大于10 km/s时,在驻点区域,辐射加热占对流加热比重将超过30%.考虑辐射效应后,对非平衡区的平动、转动和振动温度的最大值影响不大.此外,另一个重要结论是,流场中原子的浓度是影响壁面辐射热流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 摘要: 这种平底在专业上被称为钝形迎风面,钝体再入可使飞行时产生的强大激波出现在飞行器底部前,形成一道护盾,减少航天器其他部位的加热效应。相比之下,钝体再入比尖锐的物体更有利于解决气动加热的防护问题。
    • 孟奇; 马丽芳; 张航
    • 摘要: 针对常规弹载红外成像系统容易受气动加热影响的问题,开展了红外侧窗成像方法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飞行工况下球面钝体弹头的气动加热情况,分析得到:头部侧身非驻点区域的高温效应远小于前端驻点区域,来流马赫数影响高温区域的产生,飞行攻角不改变高温区域的极值但会影响其空间分布。因此,提出并设计一套红外侧窗成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质量较好的成像效果,为降低气动热对弹载红外探测的不利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刘太阳; 刘辉; 邹坚
    • 摘要: 针对高超声速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修正的工程计算方法.在传统气动加热工程计算方法基础上,考虑高超声速大气环境的动态影响,采用大气高度作为修正因子,构建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目标表面气动加热的温度动态变化算法,并对典型飞行条件下的高超声速目标红外光谱辐射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 张婕; 秦强; 杨志斌
    • 摘要: 飞机电子设备舱内环境温度直接影响舱内设备的可靠性及寿命.严酷的气动热作用、舱体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换热方式的多样性使得高速飞机电子设备舱内环境温度监测具有较高难度.提出考虑气动热影响的整体热分析策略,求解高速飞机电子设备舱内环境,即利用气动加热工程算法与数值仿真联合获得设备舱外部环境温度,再将其作为边界条件,求解设备舱内部温度场.对典型高速飞机电子设备舱内环境温度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中考虑气动热影响,获得了电子设备舱内环境温度分布,并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