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赢
校企双赢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教育、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729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学园、商情、职业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8第六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等;校企双赢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广、何向红、吴云等。
校企双赢
-研究学者
- 马广
- 何向红
- 吴云
- 戴欣平
- 戴素江
- 朱小操
- 王志明
- 刘萌
- 吴志峰
- 张信
- 张泽华
- 李家峰
- 杨世刚
- 汪长星
- 王桂英
- 王瑾
- 田象生
- 胡新华
- 薛兵旺
- 邵琳
- 郭呈祥
- 郭萍
- 黄慧
- 丁菊
- 伍建国
- 何汇霖
- 何玉林
- 余苏宁
- 刘中存
- 刘冠南
- 刘晓蕾
- 刘燕玲
- 刘艳红
- 包西平
- 卢松
- 卢胜利
- 叶小朋
- 吕佳雯
- 吴玉锋
- 吴艳云
- 周志文
- 周忠旺
- 周欢
- 周辉
- 唐英利
- 夏育斌
- 姚佳超
- 姚祖光
- 孙建友
- 孙淑琴
-
-
梅瑜;
姚佳超
-
-
摘要:
为了展现浙江省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人才强省和创新强省,通过梳理国内外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和相关经验,以浙江树人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仿真型、虚拟型、实战型、合理配置、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的建设思路,建立了环保行业实践基地集群,围绕环境工程的人才需求及新技术发展的方向,形成了模拟综合工程训练为基础的产教融合综合工程训练平台。这个产教综合工程训练平台的建立能有效地解决校企合作松散的问题、教学与生产相脱离的问题,实现产教融合、双元联动,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校企双赢。
-
-
龙润湘
-
-
摘要: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在基地建设中坚持"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原则,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为目标,大力推动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
-
-
-
-
摘要: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双主体作用,不断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双元"育人模式,使项目合作多元化、培训资源共享化,建立实现"企业员工入校,院校师生入企"的技能人才交叉培养机制,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校企双赢。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技能湘军培养基地,入选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
-
-
-
-
-
-
-
-
张寿庭;
韩东昱
- 《2008第六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坚持“特色+精品”的办学理念,以地矿行业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中开拓创新、不懈努力,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特色鲜明、企业认可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成效,为我国地矿行业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近十年来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表明,校企双赢既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之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