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林隙

林隙

林隙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专利文献16522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等; 林隙的相关文献由460位作者贡献,包括段文标、洪伟、陈立新等。

林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7 占比:1.12%

专利文献>

论文:16522 占比:98.88%

总计:16709篇

林隙—发文趋势图

林隙

-研究学者

  • 段文标
  • 洪伟
  • 陈立新
  • 吴承祯
  • 闫淑君
  • 吴泽民
  • 龙翠玲
  • 亢新刚
  • 江国华
  • 臧润国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志勇; 李世明; 岳巍; 刘清旺; 李増元
    • 摘要: 【目的】自然干扰引起的森林冠层林隙是天然林更新动态的主要驱动力,林隙的分布、形状和范围可以影响光照和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林隙的识别和特征描述对于理解森林的动态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以云南省普洱太阳河保护区无人机飞行区域为研究区,根据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冠层高度模型;然后使用固定阈值法、相对高度阈值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对冠层高度模型数据进行林隙识别,通过图像目视解释获得独立验证样本进行精度评估;最后精度选取最优方法提取的林隙描述其空间特征。【结果】固定阈值法的总体精度为92.00%,高于相对高度阈值法(66.00%)和面向对象分类法(88.00%)。研究区内林隙主要以中小林隙为主,干扰事件较少;研究区林隙的形状指数均值为1.97,多为形状指数较小、边缘效应不太明显的林隙,并且林隙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结论】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和固定阈值法可以准确绘制出小范围亚热带天然林的林隙空间分布特征。
    • 覃冯辉
    • 摘要: [目的]探究林隙形成的原因。[方法]以广西环江县常绿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已鉴定出的形成木种类有79种,占比71.2%。林隙形成的方式为翻蔸、干中折断、干基折断及枯立,其中翻蔸、干中折断为主要形式。不同径级林隙形成木的死亡方式以15~30 cm径级为主,小径级占比最少,大径级的树木受灾后比小径级的容易形成林隙。[结论]林隙边缘木受冰冻灾害受损形成林隙比例比林内高。冰冻灾害及大冠幅是形成林隙的主要原因。
    • 张宇; 魏曦; 梁文俊; 刘子琦; 李福明; 赵怡; 冯泳翰
    • 摘要: [目的]明确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下天然更新现状,探究林隙大小对更新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不同林隙下华北落叶松幼苗幼树密度、生长现状及林隙下幼苗幼树空间分布,应用K2函数进行点格局分析,了解林隙下幼苗幼树的空间格局。[结果](1)华北落叶松更新密度和生长指标随林隙面积的升高呈现正显著影响(P<0.05)。林隙大小对幼苗幼树生长指标(基径、高度、年龄)的影响最显著,最大均值多出现在林隙等级Ⅰ(20~50 m^(2)),幼苗幼树密度最大均值分别出现在林隙等级Ⅱ(50~100 m^(2))和Ⅲ(100~150 m^(2))中。(2)幼苗幼树大部分分布在树冠投影区及冠空隙边缘,且有逐渐向林隙中心生长的趋势。(3)华北落叶松林样地林隙内更新苗大部分呈现聚集分布且发生在小尺度上,小部分呈现均匀分布。[结论]林隙大小对华北落叶松更新有显著影响,林隙等级Ⅰ(20~50 m^(2))有助于幼苗的建立和萌发,随着平均胸径的增大,为提高资源的有效性、减少更新苗之间的竞争、扩展更多生态位空间,后期可通过人为干扰扩大林隙面积至等级Ⅱ(50~100 m^(2)),促进幼苗的存活及幼树的生长。
    • 徐冰晔
    • 摘要: 树隙是由一棵或多棵树木死亡引起的树冠开口,是世界上许多森林系统的主要干扰形式.林隙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多样性,影响养分循环,维持演替后期森林的复杂结构.该文通过对林隙动态和林隙生态的叙述,重点强调了林隙通过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微环境,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长与发育.这能为森林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森林管理者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更加科学、精确的管理.
    • 陈佳; 曲美学; 李丹; 王亚飞; 兰航宇; 杨习锋; 段文标
    • 摘要: 以黑龙江小兴安岭椴树红松林为对象,对椴树红松林林隙边缘木的数量、胸径级、高度级和偏冠率等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威布尔及正态模型拟合胸径级和高度级的多度分布,同时采用柯尔莫哥洛夫(K-S)检验法和卡方(χ2)检验法检验其拟合结果.结果表明:单个林隙的边缘木分布介于9~15株,以9株边缘木形成的林隙居多;1.04%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67.71%的边缘木偏冠率分布于0.5~0.7;树高在25 m以上的边缘木分布较广泛,在不同面积的林隙中均零星分布.林隙边缘木胸径级和高度级多度的分布均符合2种分布模型,而边缘木径级、高度级和偏冠率分布均因林隙面积和边缘木树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邓善宝
    • 摘要: 以广西三江县独峒试验点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隙的大小特征,以及林隙对乔木树种、灌木、草本和藤本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展林隙面积占样地面积的71.7%,冠空林隙面积占样地面积的52.9%.南岭槭(Acer metcalfii)在林隙内外的重要值序位差为-35,正更新反应极显著,在灌木调查中其更新反应为显著正更新,可知林隙对南岭槭更新影响最为明显且优势度将逐渐增大.薯豆杜英(Elaeocarpusa japonicus)、异叶榕(Ficus heteromorpha)的重要值位序差为-14和-12,均表现为显著正更新,百色猴欢喜(Sloanea chingiana)、罗浮栲(Acer fabri)、网脉琼楠(Beilschmiedia tsangii)的位序差为-6、-9、-5,均表现为中等正更新,它们相应的灌木更新表现为负更新或更新不显著,后续干扰中优势度逐渐降低.天目紫茎(Stewartia gemmat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糙皮桦(Betula utilis)、毛折柄茶(Hartia villosa)、桂南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香楠(Machilus thunbergii)的更新策略均为负更新,相应的灌木更新表现为负更新或更新不显著,在它们的后续发展中优势度逐渐降低且逐渐被其他树种所取代.藤本、草本植物在林隙内外更新反应也较为显著.
    • 李佳明; 郑金萍; 郭忠玲; 范春楠; 王圣钧
    • 摘要: 在吉林省中东部典型次生落叶阔叶林中,随机选取15个面积大小不等的林隙,以紫椴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在各林隙中开展了紫椴造林试验.通过各栽植点位光照强度的测定和聚类分析,以及对紫椴成活率、高径生长状况、生物量的测定,对比分析林隙环境对紫椴定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林隙均为小林隙,其光照强度日均值不足空地的12%.各光照强度分区栽植苗木数量比例随林隙面积的增大未呈规律性变化.中光区、弱光区较利于紫椴苗木存活,个体死亡集中于8月;强光区成活率相对较小,且苗木成活率随时间缓慢降低.紫椴强光区的株高年生长量略高.各光照强度区的8月株高生长量均显著高于7、9月.中光区的地径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强光区、弱光区.弱光区、强光区的地径月生长量初期增长快,中光区末期积累大.紫椴高径比随生长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在各分区间的差异不显著.整株、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均以中光区略高,但仅有叶生物量与弱光区差异显著.各分区的光照强度差异并未影响紫椴生物量分配比例.
    • 徐永胜; 刘浩然; 范伟伟; 林文树
    • 摘要: 树冠是林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林木冠幅信息精确提取对森林资源调查和树木生长动态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设置不同的无人机飞行高度,以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中的樟子松样地为对象,分别利用传统分水岭算法和改进分水岭算法对单木树冠和林隙进行提取,并对树冠冠幅和树冠投影面积进行估算,最后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传统分水岭算法平均单木冠幅识别率为51.11%,平均欠分割率为25.18%,平均过分割率为11.11%;树冠冠幅和树冠投影面积平均提取精度分别为69.72%和53.59%,说明传统分水岭算法对单木冠幅提取效果一般.2)改进分水岭算法平均单木冠幅识别率为80.74%,平均欠分割率为8.15%,平均过分割率为6.67%;树冠冠幅和树冠投影面积平均提取精度约分别为79.84%和76.04%,表明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对林木单木冠幅提取精度较高.3)50 m飞行高度下样地中林隙面积在0~5 m2和5~10 m2各占57.89%和31.58%;林隙形状指数分布在1.14~1.85,平均值为1.36;研究表明,利用改进分水岭算法在50 m无人机飞行高度获取的林木影像可以有效提取林木树冠和林隙面积信息,研究结果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有效参考.
    • 孙楠; 张怡春; 赵眉芳
    • 摘要: 本文以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林隙间伐的落叶松中龄林、不同间伐强度的落叶松近熟林及不同皆伐带宽的落叶松成熟林林内0 ~10、10~20、20~30 cm根系的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为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参考.在各林分内选取8个点,按照0~10、10 ~20、20~30 cm深度取样,冲洗后对<2、2~5、>5 mm的根系进行烘干、称重,对不同采伐方式下落叶松人工林根系的直径分布情况和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采伐方式下落叶松人工林总根系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林隙5m×5m和7m×7m的林分根系总生物量较对照林分高出23.07%和22.39%,间伐强度为30%的林分总根系生物量最高(15.03 t/hm2),皆伐带宽30 m的林分总根系生物量最高(11.33 t/hm2);林分的根系总生物量有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0~10 cm的根系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的比例最高(约70%),该土层中<2 mm的细根生物量占该层总根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约75%);采伐后林分<2 mm的细根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较对照林分有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对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近自然经营,中龄林进行7m×7m的林隙间伐,近熟林进行30%强度的均匀间伐,成熟林进行带宽30 m的带状皆伐,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林分的根系总生物量.
    • 王军
    • 摘要: 以木兰围场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讨论不同林隙大小导致蒙古栎林人工更新幼树时,幼树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产生的变化。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3块不同林隙大小的蒙古栎林地块,对幼树进行生长指标和形态指标的调查。调查结果可知,在林隙逐渐减小的情况下,蒙古栎林的树高、冠长、地径以及冠幅数值均显著减小,此时蒙古栎林的1级长度以及1级枝基径也随之减小,1级枝的密度则表现出增加状态。蒙古栎林的3块样本树种单株生物量明显减少,幼树的根冠比随之下降。在种植蒙古栎林并对林木进行人工更新过程中,需要考虑扩大林隙,调整幼树生长环境,让幼树的生长形态更符合种植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