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杨荫榆

杨荫榆

杨荫榆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1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专利文献1773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各界、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天地等; 杨荫榆的相关文献由10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开林、黄恽、吴勤生等。

杨荫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5.79%

专利文献>

论文:1773 占比:94.21%

总计:1882篇

杨荫榆—发文趋势图

杨荫榆

-研究学者

  • 王开林
  • 黄恽
  • 吴勤生
  • 宋凤英
  • 汪幸福
  • 王文静
  • 秋阳
  • 程一帆
  • 章敬平
  • 耿宝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映勤
    • 摘要: 鲁迅和章士钊的这场官司打了几个月,这期间,官场动荡,政局不稳。1925年11月28日,激进的学生再次(第一次为5月7日)冲击了章士钊在北京魏家胡同十三号的住宅,要求其下台,章被迫卸任,匆匆逃到天津,无暇顾及与鲁迅的官司。一度解散的女师大也于11月底复校,杨荫榆辞职后回到了苏州老家。
    • 王吴军
    • 摘要: 鲁迅留下的书信有一千多封,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而且,鲁迅写信有一种有趣的习惯,在不同的信中,信尾所用的祝福语是不同的。1925年7月16日,鲁迅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鲁迅和许广平讨论北京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封建家长式统治的事情,信尾写的是“顺颂嚷祉”,意思是祝你在吵嚷中得到幸福,表现了他的诙谐幽默。
    • 陈亚丽; 殷欣童
    • 摘要: 在鲁迅与杨绛笔下,给读者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杨荫榆形象.鲁迅笔下的杨荫榆,是"毒寡妇式教育""恶婆婆式管理",充满武断、专制和压迫,"可恶,卑劣";而杨绛笔下则是"文武双全"的三姑母、颇受师生爱戴的女"学监"、"坎坷别扭的一辈子".鲁迅分别在《忽然想到(七至九)》《并非闲话》《我的"籍"与"系"》《咬文嚼字(三)》《补白》《答KS君》《"碰壁"之余》《寡妇主义》等多篇文章里,对杨荫榆给予了痛斥与挞罚;而杨绛《回忆我的姑母》,则是杨荫榆人格丰富性、复杂性得以还原的一份珍贵资料,达到了重塑三姑母形象的艺术效果.两位作家的文本呈现了"多维"的杨荫榆形象.
    • 巨绪昌1
    • 摘要: 烟花三月的苏州,自然是游人如织,入诗入画般的园林景色,让人徒羡这块钟灵毓秀之地。去的次数多了,眼睛熟了,又觉得无非是达官富商的逍遥之所,帝王将相的附庸风雅,也是其名声彰显的原因之一。耦园,虽然不在苏州''四大名园''之列,但也是苏州园林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小巧玲珑的名园。风景秀丽的平江河边,幽静的小新桥巷内,绿树葱茏,黛瓦粉墙,三面萦水,一派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衬托着温馨典雅的耦园。名园自有名人缘。此园始于清初一位地方大员致仕后所筑,真正以耦园出名,还是缘于清同治年间安徽巡抚沈秉成弃官归里,重修此园,夫妇双双隐居于此共度恩爱晚年的故事。
    • 顾颉刚1
    • 摘要: 我是民国二年就进北大预科的,可以说是一个''老北大''。自民九本科毕业之后,留在本校当助教,直到张作霖入关才离开。在这六年中,因为管的是国学研究所的编辑事务——《国学季刊》《歌谣周刊》,所以可以尽量读书写作。那时的北大是全国知识分子所仰望,而我操着刊物的笔政.
    • 王文静
    • 摘要: 读杨绛,脑子里不断进出“家学”二字。钱锺书眼中的“才女贤妻”,自家、夫家、闺蜜家,与之有关的蛛网状的那一串:杨氏、钱氏、陈氏,但凡我知晓的文化名流们:杨荫杭、杨荫榆、钱玄同、钱基博、钱穆、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陈衡哲、陈少梅等等从小博览群书,是家学渊源的人。
    • 程一帆
    • 摘要: 1924年,留学归来的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一职,但不到一年,她就在多方压力之下被迫辞职.一般认为,杨在担任女高师校长期间,学生发起"驱杨运动"驱逐其下台,自此舆论对她的评价一边倒地趋向负面,她的公共形象也就此定格.然而事实上,1935年在江苏一所中学担任英语老师的杨荫榆在接受教育厅检查时,其教育方法再次受到质疑,但这一次南京、上海等地的教育界一同发声支持她.可见公共舆论在北京时期与江苏时期对杨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本文即试图考察杨荫榆在报刊舆论中形象的前后差异,揭示舆论与杨荫榆形象构建的复杂关系,由此更加公正客观地认识这一历史人物.
    • 程一帆
    • 摘要: 1924年,留学归来的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一职,但不到一年,她就在多方压力之下被迫辞职。一般认为,杨在担任女高师校长期间,学生发起"驱杨运动"驱逐其下台,自此舆论对她的评价一边倒地趋向负面,她的公共形象也就此定格。然而事实上,1935年在江苏一所中学担任英语老师的杨荫榆在接受教育厅检查时,其教育方法再次受到质疑,但这一次南京、上海等地的教育界一同发声支持她。可见公共舆论在北京时期与江苏时期对杨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本文即试图考察杨荫榆在报刊舆论中形象的前后差异,揭示舆论与杨荫榆形象构建的复杂关系,由此更加公正客观地认识这一历史人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