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条件性位置偏爱

条件性位置偏爱

条件性位置偏爱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3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41812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解剖学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第七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福建省药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条件性位置偏爱的相关文献由680位作者贡献,包括莫志贤、侯艳宁、谌红献等。

条件性位置偏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41812 占比:99.96%

总计:542030篇

条件性位置偏爱—发文趋势图

条件性位置偏爱

-研究学者

  • 莫志贤
  • 侯艳宁
  • 谌红献
  • 郝伟
  • 吴红海
  • 隋南
  • 李勇辉
  • 翟海峰
  • 周吉银
  • 张瑞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夏浦; 姚志军; 涂婉玉; 董磊; 张腾腾; 刘奔; 任明芬
    • 摘要: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和多巴胺转运体(DAT)在甲基苯丙胺(MA)成瘾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7只雄性8周龄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MA组(n=10)。MA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第5、7、9、11、13、15、17天腹腔注射5 g·L-1 MA溶液(1 mL·kg-1),第6、8、10、12、14、16、18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对照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实验第19天,对2组大鼠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测试,记录大鼠在白箱中停留时间和活动轨迹,分析活动轨迹曲线密度。2组大鼠用体积分数2%的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依次用200 mL生理盐水和200 mL多聚甲醛溶液(4 g·L-1)行心脏灌流,然后取左心室制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2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ET及DAT表达。结果实验第19天,对照组和MA组大鼠白箱中停留时间分别为(404.478±87.512)、(165.433±27.323)s,MA组大鼠白箱中停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MA组大鼠白箱活动轨迹曲线密度明显高于前测期,对照组大鼠白箱活动轨迹曲线密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未见心肌损伤表现;MA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心肌组织出血、心肌细胞波纹样改变,心肌内炎症细胞聚集。对照组和MA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均有NET及DAT表达,MA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ET及DAT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A成瘾可对大鼠心肌产生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组织中NET和DAT表达水平来增加突触后儿茶酚胺水平,从而导致心肌损伤。
    • 宋锐恒; 沈建宇; 韩伟凯; 李贵宝; 侯海光; 岳庆伟; 孙晋浩
    • 摘要: 目的研究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DRN)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成瘾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METH模型组和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METH(2mg/kg)制备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经即刻早基因c-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含Ca^(2+)指示剂病毒载体脑内注射、化学遗传学和蛋白质谱分析等技术,探究METH激活DRN脑区情况及蛋白表达变化,并分析抑制DRN脑区神经元CPP评分的变化。结果CPP评分显示,METH模型小鼠在伴药箱产生明显偏好(t=4.438,P<0.05)。METH模型组DRN内c-Fos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t=4.065,P<0.05),而且DRN神经元内Ca^(2+)荧光信号明显增强(t=20.50,P<0.001)。通过叠氮平-N-氧化物(clozapine-N-oxide,CNO)腹腔注射(3mg/kg)诱导hM4Di表达抑制DRN神经元兴奋性,明显降低了METH模型组小鼠CPP分数(t=3.26,P<0.05)。蛋白质谱分析在METH模型组DRN脑区筛出了一批差异蛋白,其中突触囊泡蛋白1(Syt1)和细胞黏附分子1(Cadm1)表达升高(均P<0.05);神经束蛋白(Nfasc)和突触小泡蛋白2(SV2)的C亚型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DRN脑区在METH诱导小鼠CPP行为偏好中起着重要作用,METH特异性诱导DRN内与突触相关的蛋白分子的表达,可能与DRN参与的成瘾机制有关。
    • 陈玫羽; 陈阳; 刘会; 向安峰; 王雪琦; 沈雪勇; 刘胜
    •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三阴交"对吗啡成瘾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谷氨酸能神经元激活的影响,探讨针刺戒毒的中枢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大鼠进行吗啡CPP训练和测试(在偏爱箱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吗啡10 mg/kg,连续3 d,非偏爱箱注射0.9% 氯化钠溶液).每日CPP训练前30 min以2 Hz/100 Hz电针大鼠"足三里""三阴交"20 min.实验第4天进行CPP测试.用Fos/谷氨酸囊泡转运体2(VGLUT2)荧光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表达,用多通道微阵列电生理系统测定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放电频率和神经元激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吗啡CPP得分显著提高(P<0.01);腹内侧前额叶皮层Fos阳性细胞数、VGLUT2阳性细胞数及Fos/VGLUT2双标记阳性细胞增多(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吗啡CPP得分显著降低(P<0.01);腹内侧前额叶皮层Fos阳性细胞数、VGLUT2阳性细胞数及Fos/VGLUT2双标记阳性细胞减少(P<0.01,P<0.05);大鼠在偏爱箱/非偏爱箱的放电频率比值和激活神经元数量降低(P<0.001).结论:电针抑制吗啡CPP行为可能与抑制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激活有关.
    • 陈少雅; 杨丽娟
    • 摘要: 目的 探究隐丹参酮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形成的影响及其抗吗啡CPP的可能作用部位和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CPP效应模型观察隐丹参酮对其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成瘾相关脑区信号分子水平变化.结果:中剂量隐丹参酮40 mg·kg-1干预组可拮抗吗啡CPP效应形成;该组内侧前额叶皮层及海马区BDNF的表达水平与吗啡组比较明显降低.结论 中剂量隐丹参酮40 mg· kg -1可抑制吗啡CPP效应形成;这种抑制可能与其减少BDNF信号分子表达水平有关.
    • 李佩云; 景漫毅; 吴宁; 宋睿; 李锦
    • 摘要: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不仅给成瘾者自身造成严重的精神和躯体损害,而且还引起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危害,是急需解决的重大医学和社会学问题.药物成瘾之所以能造成如此严重危害的根本原因是复吸.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抗药物成瘾防复吸的有效药物及其他干预手段.深入探讨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寻找防复吸精准药物靶点,发现有效的防复吸药物的重要途径,而建立具有高临床特征代表性的动物模型又是开展药物成瘾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基础.虽然绝大多数精神类疾病病因不清,但药物成瘾的病因学是清楚的,这为建立理想药物成瘾动物模型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在回顾药物成瘾的经典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药物成瘾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正确认识、合理使用和不断完善药物成瘾动物模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 谭思杰; 常芮; 黄泽怡; 陈运凡; 谭日东; 廖海琳
    • 摘要: 烟草依赖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主要精神活性物质。本实验运用颅内自我刺激技术(intracranial selfstimulation,ICSS)和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研究尼古丁对大脑奖赏系统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BDNF相关信号通路在尼古丁成瘾中的作用。通过立体定位手术在大鼠腹侧杯盖区(VTA)-伏隔核(NAC)通路上方植入刺激微电极,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尼古丁,检测ICSS的电流阈值以衡量大脑活奖赏系统的功能。结果发现,0.1mg/kg及以上尼古丁能显著降低ICSS的阈值;此外,与雄性大鼠相比,雌性大鼠的阈值下降更显著,表明尼古丁的奖赏效应存在性别差异。
    • 宋锐恒; 刘娥; 刘敏; 谭旭; 李萌; 张悦; 孙晋浩
    • 摘要: 甲基苯丙胺(MA)是一类精神兴奋性药物,具有神经毒性和成瘾性。涉及MA成瘾的神经环路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中缝背核(dorsalraphenucleus,DRN)富集五羟色胺能神经元,与抑郁症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但近年来发现,DRN与脑奖赏系统的神经核团之间存在相互间神经投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是行使自身控制性行为的关键脑区,可接受来自DRN的神经投射,与药物寻求相关。
    • 常芮; 黄泽怡; 谭思杰
    • 摘要: 尼古丁成瘾记忆是烟草依赖的主要原因。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是学习记忆中的重要分子,但其在尼古丁成瘾记忆形成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检测尼古丁成瘾记忆,观察TrkB受体阻断剂ANA-12对成瘾记忆的干预效果,应用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尼古丁对小鼠大脑不同脑区BDNF-TrkB信号通路及下游的影响。
    • 王志媛; 吴宁; 李锦
    • 摘要: 目的 研究水通道4(AQP4)基因敲除对吗啡(Mor)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取野生型(WT)和AQP4基因敲除型(KO)小鼠,分别连续8 d sc给予生理盐水(WT-Con和KO-Con组)或Mor 10 mg·kg-1(WT-Mor和KO-Mor组),同时训练小鼠,建立小鼠CPP模型.CPP表达测试后,ip给予5′-溴脱氧尿嘧啶(BrdU),24 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下区(SGZ)神经前体细胞增殖(BrdU+);28 d后,采用BrdU/神经元特异性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神经前体细胞的存活(BrdU+)和向神经元的分化(BrdU+/NeuN+).结果 在CPP模型上,小鼠伴药箱停留时间WT-Mor组和KO-Mor组分别显著高于WT-Con组和KO-Con组(P<0.05,P<0.01),KO-Mor组显著低于WT-Mor组(P<0.05),WT-Con组与KO-Con组无显著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小鼠海马SGZ区BrdU+细胞数WT-Mor组较WT-Con组减少了(28.3±21.3)%(P<0.05),而KO-Mor组与KO-Con组间、WT-Con组与KO-Con组间和WT-Mor与KO-Mor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显示,给予BrdU 28 d后,小鼠海马SGZ区BrdU+细胞数WT-Mor组显著低于WT-Con组(P<0.05),KO-Mor组与WT-Mor组间、KO-Con组与WT-Con组间和KO-Mor组与KO-Con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而BrdU+细胞存活率KO-Mor组〔(60.3±10.1)%〕较WT-Mor组〔(35.3±9.3)%〕显著升高(P<0.05),WT-Con组与KO-Con组间、WT-Mor组与WT-Con组间和KO-Mor组与KO-Con组间均无显著差异;BrdU+NeuN+细胞数WT-Mor组较WT-Con组显著降低(P<0.05),KO-Mor组较WT-Mor组显著升高(P<0.05),WT-Con组与KO-Con组间和KO-Mor组与KO-Con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神经元分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QP4基因敲除可降低Mor诱导小鼠CPP效应的形成,并抵抗Mor慢性处理对海马神经发生的抑制,其机制与减轻Mor对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存活和向神经元分化的抑制有关.
    • 刘潇柠; 高胜利; 张娜娜; 金婷婷; 孙向荣; 郭菲菲
    • 摘要: 目的 探讨从下丘脑外侧区(LHA)到伏隔核(NAc)的orexin通路对胃动力及奖赏性摄食的调控作用.方法 (1)随机选取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NS组)、1μg orexin-A组、5μg orexin-A组、10 μg orexin-A组、20 μg orexin受体拮抗剂(SB334867)组、20 μg SB334867+5μg orexin-A组,采用大鼠NAc核团埋置套管注射orexin-A及SB334867的方法,观察大鼠胃收缩的频率和幅度;(2)随机选取32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假刺激组(NS+SS组)、生理盐水+电刺激组(NS+ES组)、SB334867(20 μg)+假刺激组(SB334867+SS组)、SB334867(20μg)+电刺激组(SB334867+ES组),采用电刺激大鼠LHA及大鼠NAc注射SB334867的方法,观察大鼠胃收缩的频率和幅度;(3)随机选取32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NS组、orexin-A(5μg)组(orexin-A组)、SB334867(20 μg)组(SB334867组)、orexin-A(5μg)+ SB334867(20 μg)组(orexin-A+ SB334867组),采用大鼠NAc核团埋置套管注射orexin-A及SB334867的方法,观察大鼠与摄食行为有关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或者胃功能(比如胃排空或者胃分泌);(4)随机选取32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分为生理盐水+假刺激组(NS+SS组)、生理盐水+电刺激组(NS+ES组)、SB334867(20μg)+假刺激组(SB334867+SS组)、SB334867(20 μg)+电刺激组(SB334867+ES组),采用电刺激大鼠LHA及大鼠NAc注射SB334867的方法,观察大鼠与摄食行为有关的CPP或者胃功能(比如胃排空或者胃分泌).结果 (1)胃收缩活动记录结果显示,NAc微量注射orexin-A和电刺激LHA均显著增加了大鼠胃收缩的幅度和频率,并且这种作用可被NAc预注射SB334867阻断[给予orexin-A后10min:10 μgorexin-A组(60.78±5.67)%,NS组(7.35±1.08)%;t=26.18,P<0.05].(2)胃排空实验结果显示,NAc微量注射orexin-A以及电刺激LHA均可使胃排空的速度显著升高,SB334867预处理可阻断该作用[电刺激LHA:NS+SS组(71.18±17.78)%,NS+ES组(132.23±31.18)%;t=4.81,P<0.05].(3)胃分泌实验结果显示,NAc微量注射orexin-A和电刺激LHA均可使胃酸分泌量显著增多,且这种作用可被NAc中预注射SB334867阻断[给予orexin-A后90 min:orexin-A组(100.18±23.23),NS组(39.23±7.69);t=7.05,P<0.05].(4) CPP实验结果显示,NAc微量注射orexin-A或电刺激LHA后,大鼠在放置巧克力的隔间里时间更久,而这种现象可被NAc中SB334867预处理阻断[电刺激LHA:NS+SS组(36.23±6.23)%,NS+ES组(53.36±6.66)%;t=5.31,P<0.05].结论 从LHA到NAc存在orexin神经通路,这条通路可能对胃功能和奖赏性摄食具有调节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