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术后肠粘连

术后肠粘连

术后肠粘连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3896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东方药膳、吉林中医药、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四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2009普通外科热点论坛、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9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等;术后肠粘连的相关文献由347位作者贡献,包括邓泽潭、侯连兵、孙启云等。

术后肠粘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0.7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3896 占比:99.27%

总计:24071篇

术后肠粘连—发文趋势图

术后肠粘连

-研究学者

  • 邓泽潭
  • 侯连兵
  • 孙启云
  • 沈印荣
  • 蔡晓军
  • 丁永明
  • 付俊峰
  • 付青
  • 任兵
  • 何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慧; 闫曙光; 魏海梁; 陈志国
    • 摘要: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方对肠粘连模型大鼠盲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通路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腑活血方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Ellis法制备肠粘连模型,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处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盲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盲肠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织病理学出现显著变化,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IκB、TIM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盲肠组织病理学均有显著改善,其中以通腑活血方组改善更显著。结论:通腑活血方可有效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TIMP-1/MMP-9平衡,防止肠粘连。
    • 孙树松; 高长春; 孟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开腹及腹腔镜两种术式治疗急性结石型胆囊炎对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7月—2020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急性结石型胆囊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n=30﹚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3.33%﹚略低于对照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3,P=0.650﹚.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35±8.30﹚mL、﹙22.64±2.93﹚h、﹙20.84±2.88﹚h、﹙6.20±0.84﹚d,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型胆囊炎患者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且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手术后住院时间.
    • 唐天明
    • 摘要: 目的:给予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对其中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应用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肠粘连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各项对比的P值均在0.05以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孙林烨
    • 摘要: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切除术后肠粘连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固始县中医院外三科收治的72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状况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经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胆囊结石患者切除术后发生肠粘连影响因素.结果:72例胆囊结石患者发生术后肠粘连23例,占31.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留置引流管、腹腔残余感染、开腹手术均为胆囊结石患者发生术后肠粘连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切除术后肠粘连发生率较高,其中糖尿病、留置引流管、腹腔残余感染、开腹手术是导致胆囊结石患者切除术后发生肠粘连的影响因素.
    • 孙树松; 高长春; 孟敏
    • 摘要: 目的探讨开腹及腹腔镜两种术式治疗急性结石型胆囊炎对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2020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急性结石型胆囊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n=30)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3.33%)略低于对照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3,P=0.650)。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35±8.30)mL、(22.64±2.93)h、(20.84±2.88)h、(6.20±0.84)d,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型胆囊炎患者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且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手术后住院时间。
    • 范守庆; 王静
    • 摘要: 目的:观察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开腹及腹腔镜两种胆囊切除术对其术后肠粘连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88例对象,均患有胆囊结石,全部于2018年8月到2020年4月在本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根据抽签将所有对象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后者则采用开腹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肠粘连情况与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均更低,均有很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缩短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出现肠粘连的几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 余奎; 梁晓强; 张静喆; 周细秋
    • 摘要: 术后肠粘连是腹腔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代微创外科技术的普及也无法完全避免肠粘连的发生。中医药治疗术后肠粘连具有优势,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认为鉴于外科疾病的特殊性,传统的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外科疾病的中医辨证。受中西汇通思想的启发,结合术后肠粘连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采用八纲辨证体系(以虚实辨证为主)对其进行病机及辨证论治探讨。并附验案1则。
    • 谷静; 耿昌海; 孙尚洪
    • 摘要: 复元活血汤出自《医学发明》,本为治跌打损伤而设。笔者随师侍诊,发现此方防治术后肠粘连、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黄疸,颇有疗效,故分享临床验案,以期临床广泛应用,获得大数据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