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末次盛冰期

末次盛冰期

末次盛冰期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44732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通报、地理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第三届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成因矿物学讨论会等;末次盛冰期的相关文献由417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光杰、鹿化煜、弋双文等。

末次盛冰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4732 占比:99.91%

总计:144868篇

末次盛冰期—发文趋势图

末次盛冰期

-研究学者

  • 曹光杰
  • 鹿化煜
  • 弋双文
  • 于革
  • 王建
  • 郭正堂
  • 刘焱光
  • 吴江滢
  • 屈贵贤
  • 曾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金澜; 田军
    • 摘要: 末次盛冰期巽他陆架陆地暴露面积比现代增加将近一倍,该时期东南亚的碳汇能力是否比现代更强?本文利用GOSAT现代卫星数据集、实测碳密度数据集,对现代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陆表碳通量)进行分析,发现二者的固碳能力相差较大,与地球系统模式的结果一致。本文基于末次盛冰期巽他陆架上植被分布类型的争议,为量化末次盛冰期巽他陆架暴露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陆表碳通量)的影响,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通用陆地模型(CLM4),以巽他陆架的植被、陆地面积为敏感条件进行了两组试验,考察末次盛冰期巽他陆架植被变化对陆表碳通量的影响。通过敏感试验结果分析,结合已有的孢粉化石证据,认为当末次盛冰期巽他陆架暴露且被热带雨林覆盖时,仅通过陆表碳交换就会使得东南亚的碳汇能力增强约0.16 PgC/a,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明植被重建的可靠性对模拟末次盛冰期巽他陆架的陆地碳循环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反馈非常重要。模拟结果还表明,末次盛冰期暴露的巽他陆架应具有较强的储碳能力,与冰期陆地的碳源角色相反,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李正; 沙龙滨; 刘焱光; 何炽鹏; 邱悦; 李冬玲
    • 摘要: 巴伦支海-喀拉海是北冰洋最大的边缘海,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响应和反馈,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其古海洋环境演变及海冰变化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末次盛冰期以来,该区域的古海洋环境受到太阳辐射、海流强度、海平面变化、温盐环流和河流输入等因素影响发生了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波动.巴伦支海受到北大西洋暖水和极地冷水两大水团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水团交界处(极锋)由于不同水团性质的差异,导致其海水温度、盐度及海冰发生剧烈变化.而喀拉海则受到叶尼塞河和鄂毕河大量淡水输入影响,海流系统较巴伦支海相对复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的陆源物质,并可以通过磁化率的分析明确区分两条河流的陆源物质.由于受到冷水和暖水的相互作用,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变化迅速,并且在全新世中晚期存在0.4 ka和0.95 ka的变化周期,但海冰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气候系统内部各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古海冰重建研究工作主要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所选用的重建指标也相对单一,另外存在年代框架差、分辨率低等不足.本文以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为中心,总结了其快速气候突变事件、古温度盐度、海平面及海冰的变化,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末次盛冰期以来古海洋环境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展望.
    • 赵秀丽; 张祥玉; 章磊; 李守军; 石丰登; 刘建兴
    • 摘要: 为了在精确的年代框架下重建黄海末次盛冰期以来古植被、古环境的演变,对NHH01孔上部0~7.3 m(~0~22.0 ka B.P.)岩心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在65个样品中鉴定出53科81属,根据统计结果中孢粉及碳屑含量变化,划分为9个孢粉组合带,草本植物花粉与针叶、落叶阔叶植物花粉含量此消彼长,反映出气候冷暖、干湿的多次变化,总趋势为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识别出3次降温事件,分别在约10.0 ka、7.78~7.33 ka、4.89 ka,新仙女木事件(12.88~11.64 ka)对本区影响不显著,表现为湿冷的气候.本次研究对分析不同纬度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新资料.
    • 马奎; 李铁; 孙治雷; 张现荣; 柳嘉怡; 朱茂旭
    • 摘要: 利用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冲绳海槽中部沉积物岩芯中有机碳及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冲绳海槽沉积速率(16.5~32.5 cm/ka)变化小,不是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对于全新世氧化性底水环境,末次盛冰期/冰消期冲绳海槽缺氧底水环境提高了沉积物对有机碳的埋藏效率.冲绳海槽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相对含量与其他边缘海沉积物中的相似.交换态磷(Ex-P)含量低、变化小.末次盛冰期/冰消期缺氧底水环境下铁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导致铁结合磷(Fe-P)释放以及自生磷矿物(Au-P)的形成.全新世氧化性底水条件有利于铁氧化物的有效再生及对磷的再吸附,但不利于Au-P的保存.总有机碳(TOC)和有机磷(Org-P)之间良好的相关性表明TOC埋藏对Org-P含量的重要控制作用.冲绳海槽沉积物中碎屑磷(De-P)含量低于长江口及东海陆架沉积物中的含量,这与陆源碎屑向外海传输减弱有关.在约9.3 ka BP(岩芯200 cm深度),TOC、Fe-P、Org-P、De-P以及FeHR均出现的极小值可能由物质坡移造成.
    • 孟影; 马姜明; 王永琪; 莫燕华
    • 摘要: 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在末次间冰期(last inter glacial,LIG)、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和当代(Present)等不同时期的中国潜在分布格局,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导生物气候因子.结果 显示:(1)历史气候的变迁,檵木由末次间冰期经末次盛冰期进入当代,适生区面积呈现增加趋势.当代适生区面积占比最大,适生程度也较高;(2)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分别为0.947和0.954,均达到了极高的精度;(3)刀切法检测表明,影响檵木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依次为bio14(最干月份平均降雨量)、bio17(极干季降雨量)、为bio19(极冷季平均降雨量)和bio15(湿度变化方差),其适生值范围分别是23-93 mm,98-300 mm.110-350 mm和42%-65%;(4)较纬度而言,经度是影响我国檵木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5)我国檵木当代的潜在地理分布主要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总面积为162.55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6.93%,高适生区集中于广西北部、江西东部、以及湖南南部、福建东部等地区.本研究较为准确地模拟了檵木在3个不同时期的适生分布,为深入分析檵木现代分布格局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
    • 樊航宇; 张树栋; 黄猛; 张晓飞; 周长红
    • 摘要: 渤海湾西岸尔王庄地区钻孔岩芯、微体古生物、孢粉及14C测年等资料及联合地质剖面研究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全球海平面下降使该地区形成下切河谷,冰后期海平面迅速上升引发的海侵造成古河谷的充填,依次形成河床相、河漫滩—河口湾相和三角洲相,与相邻的滦河扇三角洲下切河谷有差异,该下切河谷受海河水系控制,流向大致与古潮白河一致.其演化过程受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和古气候等因素影响,经历了末次盛冰期深切、15~7 ka BP海侵期间河床相及河漫滩—河口湾相的充填和之后海退形成的三角洲相埋藏等三个阶段.
    • 杨莹; 田军; 黄恩清
    • 摘要: 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全球低海平面时,巽他陆架大面积暴露,其上的植被类型对于生物多样性演化和全球陆地碳储库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植被重建结果仍存在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LGM时巽他陆架主要分布稀树草原植被,雨林只零星存在于少数区域;而一些数值模拟结果和沉积记录显示巽他陆架上不存在大面积跨赤道的稀树草原,雨林植被仍占主导。LGM时巽他大陆北部可靠的植被记录十分有限。本研究依据靠近巽他陆架北部古河流入海口的沉积物岩芯,利用叶蜡烷烃含量和正构烷烃平均链长指标重建LGM时北巽他大陆的植被信息,结果显示平均链长在22~14.5 kaBP期间出现最大值,推测相对于全新世,冰期时巽他大陆北部草本成分增加。海平面降低使得冰期太平洋沃克环流减弱,呈现类厄尔尼诺状态,导致巽他大陆地区干旱加重,特别是赤道外围区域(南北纬7°以外)降水季节性增强,这种气候状态可能是草本植被成分增多的主要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