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碳矿化

有机碳矿化

有机碳矿化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145499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学报、土壤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有机碳矿化的相关文献由556位作者贡献,包括段建军、王小利、李忠佩等。

有机碳矿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145499 占比:100.00%

总计:3145615篇

有机碳矿化—发文趋势图

有机碳矿化

-研究学者

  • 段建军
  • 王小利
  • 李忠佩
  • 李恋卿
  • 潘根兴
  • 刘明
  • 吴萌
  • 宋长春
  • 张旭辉
  • 江春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方颖; 张风宝; 杨明义
    • 摘要: 为了解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045篇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源,通过CiteSpace、VOS viewer和GIS分别以发文数量、总/平均被引频次等为指标,对国家、机构、作者等进行了分类与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1982—2020年间,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的发文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1993—2019年。美国总发文量第一且中介中心性较高,影响力较大;中国在2016年后年均发文数量第一但需加强科研创新性;目前形成了联系紧密的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以中国科学院发文数量最多,但国家以德国和法国的国际影响力最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是基于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相互融合而开展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土壤类型、环境因素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量、周转情况及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上。未来应加强不同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内在机制与模型研究,同时应更加注重对激发效应、土壤侵蚀以及外源碳氮添加等研究主题的关注度。
    • 高强; 宓文海; 夏斯琦; 刘明月; 居静; 张祖建; 毛伟; 赵海涛
    • 摘要: 依托长期定位施肥(2011—2018年)试验,采用团聚体湿筛及室内培养碱液吸收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物料投入下的两种施肥模式(CM:控释BB肥配施牛粪,RS:化肥配施秸秆)较单施化肥(NPK)模式显著提高了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并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22%—33%);(2)与NPK处理相比,RS与CM处理使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分别提高了18%和23%,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分别提高了18%和24%,有机碳潜在矿化量分别提高了16%和33%,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分别降低了5.2%和4.1%;(3)大团聚体(>2.00 mm)有机碳含量最高,微团聚体(中团聚体>微团聚体的特征,而在矿化后期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黄泥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与团聚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固持能力也呈大团聚体>中团聚体>微团聚体的特征。长期有机培肥(RS与CM)可以提高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及潜在有机碳矿化量与有机碳周转速率,提高土壤有机碳固持能力,其中一次性基施控释BB肥配施牛粪的施肥模式最有利于黄泥田良好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形成与有机碳的累积。
    • 程锦萍; 王鹭; 唐志珍; 史文竹; 李庆; 项剑; 王艮梅; 张焕朝
    • 摘要: 酸雨污染已成为威胁土壤和植物健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为探究酸雨对我国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选取南京紫金山区域酸碱性不同的森林土壤,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仅添加纯水(CK)和纯水+凋落叶(T0)为对照,模拟凋落叶添加后,pH分别为1.65(T1)、3.67(T2)、5.55(T3)的酸雨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土壤条件下,各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为1.67~3.35 g·kg^(-1),表现为T3>T2>T1>T0>CK;而在酸性土壤中,CO_(2)累积排放量为0.99~3.90 g·kg^(-1),表现为T3>T0>T2>CK>T1。与CK相比,添加凋落叶(T0)后,酸性、碱性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41.20%和71.72%。轻度酸雨(T3)能促进CO_(2)排放,加快凋落叶的分解;重度酸雨(T1)会显著抑制酸性土壤有机碳和凋落叶的矿化(P<0.05),但加速了碱性土壤有机碳和凋落叶的矿化;而中度酸雨(T2)对两类土壤的土壤呼吸、凋落叶分解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均未达显著水平。凋落叶的添加会显著增加碱性土壤的CO_(2)排放,但对酸性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因模拟酸雨pH的差异而不同。总体而言,不同强度的酸雨对碱性土壤有机碳矿化有促进作用;而在酸性土壤中,除轻度酸雨外,其他强度的酸雨均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矿化
    • 冷雪梅; 钱九盛; 张旭辉; 谢文逸; 刘晓雨; 郑聚锋; 郭世伟; 李恋卿; 潘根兴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添加外源有机物对不同施肥条件下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及形态的影响,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水稻土的合理碳管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溧阳白土(4年定位试验)和如皋高砂土(11年定位试验)2种典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各选取4个不同肥料处理的耕层(0~15 cm)土样,各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N 300 kg·hm^(-2),FFP)、优化施肥(N 240 kg·hm^(-2),OPT)和牛粪替氮(OPT施肥基础上牛粪替代20%化学氮肥,CMSN),采用室内培养法(培养周期60 d)研究添加外源有机物(玉米秸秆)对土壤CO_(2)排放动态、总有机碳、活性碳库等含量及激发效应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白土FFP处理土壤CO_(2)排放量较CK降低8.75%,高砂土OPT和CMSN处理土壤CO_(2)排放量较CK分别提高30.38%和13.38%。培养初期,除高砂土的CMSN处理产生负激发效应外,其他土壤均表现出正激发效应,其相对激发效应随培养时间逐渐降低。添加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各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白土的FFP和OPT处理及高砂土的OPT和CMSN处理提高效果显著。相比于未施肥土壤,白土CMSN处理和高砂土FFP处理显著提高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白土和高砂土的FFP和OPT处理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含量;施肥可以提高白土颗粒态有机碳含量,CMSN处理提高效果最显著,高砂土只有OPT处理提高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2种水稻土的各个施肥处理对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添加玉米秸秆可以提高所有处理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库组分含量,其中CMSN处理在2种土壤中均产生较低的正激发效应或负激发效应,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存。
    • 李瑞东; 王小利; 段建军; 罗安焕; 陈领; 陈佳
    • 摘要: 为研究碳酸钙和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贵州典型黄壤为对象,通过60 d室内矿化培养试验,研究15、25°C和35°C下13C标记碳酸钙(30 g·kg-1)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土壤CO_(2)释放速率均在第1 d达到峰值,随后迅速减小,在15~60 d时趋于稳定。碳酸钙抑制了土壤原有有机碳的矿化(P35°C(19.36%)>15°C(13.81%)。黄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_(10))变化范围在0.90~1.69。添加碳酸钙对Q_(10)值无显著影响,但温度对Q_(10)值有显著影响,25~35°C体系下Q_(10)值高于15~25°C。研究表明,在15~35°C范围内,外源碳酸钙抑制了黄壤有机碳的矿化,且外源碳酸钙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效果显著强于温度的影响。
    • 郭丽欣; 王越; 杜雨婷; 梁琼; 石生伟; 刘杰; 贾月慧; 刘云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制备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对设施菜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北京郊区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矿化培养试验。【结果】生物炭与秸秆配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而单施生物炭对两者影响较小。添加300°C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比添加600°C生物炭的处理高2.6%~17.6%,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物炭的添加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相对矿化潜力,额外添加等量秸秆也未能完全抵消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相对矿化潜力的抑制作用。单施生物炭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均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单施生物炭相比,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结论】施用生物炭对提高设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稳定性、促进固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不仅能够发挥生物炭的固碳功能,也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养分,更有利于改善设施土壤质量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
    • 李松; 慈恩; 连茂山; 曾蔓漫; 胡瑾
    • 摘要: 在重庆境内,遂宁组(J_(3)s)钙质泥岩发育水耕人为土的剖面分异多不明显,而石灰岩发育水耕人为土则不尽如此,其原因尚不明确。为此,以上述两类母岩在不同坡位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为研究对象,分析水耕条件下钙质泥岩和石灰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及系统分类归属,并以有机碳矿化特性为切入点,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从中坡至坡麓,钙质泥岩发育的水耕人为土(CS)结构面上均仅有少量锈斑且游离铁的垂直分异不明显,而石灰岩发育的水耕人为土(LS)结构面上有少量至多量锈斑且在不同坡位的分布状况不同,特别是下坡呈酸性的土体中游离铁的下层聚集显著,表明两类母岩发育水耕人为土铁的剖面迁移特征有明显差异。CS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C_(15))显著低于同坡位的LS(P<0.05),较低量的易矿化有机碳使得CS土体中高价铁难以发生还原,铁的剖面迁移不明显,导致不同坡位的CS典型个体均被归为简育水耕人为土;从中坡至坡麓,LS的C_(15)逐级增高,且坡麓的C_(15)显著高于其他坡位(P<0.05),加之受与坡位关联的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其典型个体依次被归为“简育”“铁聚”和“潜育”水耕人为土土类。易矿化有机碳含量可能是决定坡位能否引起富钙母岩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产生类型分异的重要因素。
    • 杨轶晗; 王彤; 常宇飞; 吴俊杰; 王紫含; 张丹
    • 摘要: 凋落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其数量和质量变化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过程。城市公园中的树木落叶常被当作垃圾清理,这在导致土壤贫瘠化的同时还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并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公园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凋落物去除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后,樟子松林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矿化均发生变化。土壤pH值、碳氮比和电导率降低,全磷、全氮、土壤有机碳、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增加,其中全氮含量变化最明显,增加了53.1%。凋落物去除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CO_(2)排放量及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均有所增加,并且随着温度升高增幅逐渐增大。具体表现为:与有凋落物樟子松林相比,凋落物去除后,在10°C、20°C和30°C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分别增加了1.17%、8.4%和16.4%,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CO_(2)排放量分别增加了6.70%、1.98%和9.67%。而且Q_(10)在20°C/10°C和30°C/20°C条件下分别增加0.51%和8.99%。
    • 邱思慧; 林少颖; 王维奇
    • 摘要: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碳循环过程中主要的储存库和交换库。土壤有机碳微小的变化都将进一步反馈于全球碳平衡和土壤有机质的保持。海拔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相关研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尚缺乏一般性的认知,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演变原因,对于科学认知未来土壤有机碳动态影响对土壤有机质固持、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与水土保持效应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主要综述我国东部地区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土壤矿化特征的研究进展,检索国内外有关海拔、土壤有机碳等文献,整理数据并归纳相关结论。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呈现正相关(R^(2)=0.174,P<0.01),有机碳化学组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程度的差异均与海拔的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在同一海拔条件下,上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比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2)土壤有机碳矿化程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同一海拔的不同土层中,土壤碳矿化速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3)不同海拔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土壤类型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因素。结果将为科学认知海拔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 曾雄; 肖欣娟; 夏建国; 鲜顺志
    • 摘要: 【目的】为了揭示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雅安蒙顶山3种典型茶园土壤(紫色土、黄壤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将茶渣生物质炭以0%、0.5%、1%、2%和4%5种施用比例加入土壤中,通过112 d室内培养模拟试验,进行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分析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矿化特征的影响。【结果】施用茶渣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3种茶园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其中对黄壤的提升效果最明显;施用茶渣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紫色土和水稻土有机碳的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矿化强度和土壤潜在可矿化有机碳量(C_(0))(P<0.05);茶渣生物质炭对黄壤矿化特征的影响与生物质炭施用比例相关,0.5%施用比下显著降低了黄壤的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和土壤潜在可矿化有机碳量(P<0.05),分别较CK处理下降了18.75%、21.88%和22.84%,其余施用比下则呈显著提升作用(P<0.05),但所有生物质炭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黄壤的矿化强度(P<0.05),且施用量越高降幅越大,降幅范围为39.33%~55.65%。【结论】施用茶渣生物质炭促进了茶园紫色土和水稻土的矿化作用,但施用低量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黄壤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茶渣生物质炭的施用能显著减弱茶园紫色土和水稻土的固碳能力,同时显著增强茶园黄壤的土壤固碳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