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域光谱
时域光谱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3年内共计336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45114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代科学仪器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无损检测新技术交流会、第二届计量测试与航天发展论坛、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等;时域光谱的相关文献由80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昆、宝日玛、朱新勇等。
时域光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114篇
占比:99.82%
总计:45196篇
时域光谱
-研究学者
- 赵昆
- 宝日玛
- 朱新勇
- 张存林
- 曹丙花
- 刘永利
- 苏波
- 张朝惠
- 董晨
- 孟倩
- 郭永玲
- 崔洪亮
- 王伟
- 赵国忠
- 初文怡
- 范孟豹
- 刘虎
- 孙金海
- 张光新
- 张磊
- 蔡禾
- 谢丽娟
- 侯迪波
- 张盛博
- 施长城
- 杨玉平
- 王玉建
- 管玉超
- 颜识涵
- 魏东山
- 黄平捷
- 周泽魁
- 孟坤
- 张旭涛
- 李粮生
- 王强
- 丁庆
- 任万磊
- 何敬锁
- 冯兵
- 冯广智
- 刘乔
- 刘平安
- 刘文权
- 刘陵玉
- 孙世宁
- 崔海林
- 常天英
- 张献生
- 彭世昌
-
-
周强国;
黄志明
-
-
摘要:
太赫兹波(terahertz waves)位于红外波段与微波波段之间,相比其他波段具有高透射性、低能量性、相干性、指纹光谱以及瞬态性等特点。随着太赫兹成像技术在空间通信、雷达探测、航天航空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表现出传统成像技术(如可见光、超声波和X射线成像)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首先对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成像技术以及室温(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再介绍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典型应用,最后指出太赫兹成像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限制因素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
-
肖征;
王雷;
应英;
周晓明;
陈华;
应黎鸿
-
-
摘要:
设计了太赫兹时域光谱(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快速检测系统,用于研究皮质类固醇类激素黄体酮在太赫兹波段的光学特性。在室温下获得样品在0.2~2.0 THz波段内的吸收光谱,然后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对样品物质的结构和振动频率进行模拟,对分子的太赫兹特征吸收峰进行分析指认。结果表明黄体酮在此波段内存在多个特征吸收峰,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根据吸收峰的强度估计黄体酮的含量。黄体酮在太赫兹波段的指纹谱验证了THz-TDS技术用于皮质类固醇激素检测的可行性,为化妆品非法添加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
-
冯龙呈;
杜琛;
杨圣新;
张彩虹;
吴敬波;
范克彬;
金飚兵;
陈健;
吴培亨
-
-
摘要:
太赫兹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非常大,针对这个需求,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利用光整流和波前倾斜技术产生强场太赫兹信号以及基于电光探测的实时太赫兹(terahertz,THz)近场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大视场THz成像和紧聚焦THz成像的切换使用,为实现系统集成化应用提供了方法.并且由于成像是基于传统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方法,可以同时获得样品图像光谱幅度和相位信息,光谱分辨率约15 GHz.利用该系统测量研究了一系列微纳加工的样品,对成像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实时太赫兹近场光谱成像系统在空间分辨率和成像速度上的优越性,在1024×512的像素下,实时成像帧率高达20 f/s(1200张/min).在大视场THz成像下,空间最优分辨率在1.5 THz达λ/4;在紧聚焦THz成像下,空间最优分辨率在0.82 THz达λ/12,这些性能使该系统在生物医学成像、生物效应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场景.
-
-
才家华;
周江平;
王倩倩;
光梦凯;
金洁琪;
杨玉平;
吴晓君
-
-
摘要:
龋齿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口腔和人体健康问题,因此龋齿的早期筛查和治疗后的恢复跟踪诊疗非常重要.太赫兹电磁波对牙齿拥有较强的穿透性和非电离辐射,使其成为未来龋齿早筛的重要潜在手段之一.本文使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分析仪对含有龋病的牙齿切片进行了二维太赫兹脉冲透射扫描成像.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牙齿中不同组织对太赫兹脉冲的响应不同,该技术可有效对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釉质龋进行区分和检测;采用频域成像分析,也可对牙本质龋进行检测.太赫兹谱学成像技术可为龋齿早期筛查提供一种无电离辐射、非接触、高可靠性的新手段.
-
-
尚婷;
金枝;
李春晖;
施卫
-
-
摘要:
光电导太赫兹源(Photo-Conductive Antenna,PCA)已广泛用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在THz-TDS系统中,处于偏置状态的PCA被飞秒激光触发因光生载流子,在偏置电场下的加速运动而向自由空间辐射太赫兹波,同时在PCA偏置回路中形成脉冲电流。通常给PCA加载偏置电压的回路有不同结构的电路设计,导致PCA装架的基板回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电感,由此引起的电磁惯性会显著影响回路中脉冲电流的脉宽,电流脉冲的脉宽会随回路电感的增大而展宽。那么PCA回路电感是否会影响PCA向自由空间辐射THz波的特性,这是设计PCA基板电路面临的问题所在。本文尝试在PCA回路中加入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元件,通过实验测试了PCA辐射THz波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结果表明,PCA回路电感的数值对PCA辐射THz波没有明显影响,从而对不同场合应用的PCA基板结构和电路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
-
-
余晓;
杨帆;
丁雪菲
-
-
摘要: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已经用于皮肤癌、皮肤烧伤以及皮肤疤痕治疗效果的诊断和过程监测,通常采用太赫兹时域和频域光谱参数作为区分皮肤组织不同状态的诊断参量.目前最常用的皮肤活体反射式太赫兹测量装置需将皮肤放置于介质窗上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这使得皮肤表层水分含量因为阻塞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太赫兹诊断皮肤的精确性.随着太赫兹生物应用从离体检测到活体测量方向发展,需要分析阻塞情况下皮肤太赫兹光谱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太赫兹反射系统对手臂皮肤在石英介质窗上的阻塞过程进行了连续测量,然后对不同时刻时域波形的峰峰值、半波脉宽等13个特征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域信号和传递函数的峰峰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拟合斜率等参量随阻塞时间而呈指数衰减;传递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时间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斜率等随阻塞时间呈指数增加;时域波形的半峰全宽、对数频谱等保持不变.然后用双德拜模型来模拟皮肤组织在0.2~1 T Hz频段的介电常数,采用遗传算法和Leven-berg-M arquardt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得到了皮肤阻塞情况下不同时刻的双德拜参数,结果表明:ε∞和εs均随着时间呈指数上升,5 min内增幅分别达到了27.8% 和12.5%;ε2、弛豫时间常数τ1和τ2基本保持不变.将皮肤组织视为多层媒质结构,基于Bruggeman有效介质模型,将计算得到的太赫兹反射率和测量得到的反射率作为目标函数,再采用上述混合优化算法得出了皮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阻塞时间的增加,皮肤角质层中的水分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增加,5 min的阻塞时间即可增加23.8%.因此,在进行临床应用和研究时,必须谨慎考虑皮肤与介质窗接触阻塞而导致的参数变化.该研究有利于提高太赫兹活体检测的准确性和推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临床应用.
-
-
杨颀;
秦凡凯;
孟昭晖;
杨义勤;
陈儒;
李超;
詹洪磊;
苗昕扬;
赵昆
-
-
摘要:
建立了太赫兹波通过楔形样品的传递函数模型并进行理论模拟,利用3D打印机制造不同倾斜角度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楔形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探究了楔形样品对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影响,得到表面倾角对太赫兹波透过率振幅和相位的影响规律,对楔形样品的光学参量计算模型进行修正.计算结果表明:相位及各光学参量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
-
-
孙然;
赵国忠;
郭姣艳;
李文宇
-
-
摘要: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检测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时域光谱,通过傅里叶变换获得其在0.30~2.40 THz频段的频域光谱和透射光谱,进而得到这4种物质的折射率谱、吸收谱和介电函数谱.同时,检测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样品光谱特性,为THz-TDS技术用以鉴别混合物质中的特定物质方法奠定基础,也为安全检测防腐剂提供了重要依据.
-
-
彭皓;
杨方;
杜慧;
姜波;
姚晨阳;
姚俊列;
郑方;
吴爱国
-
-
摘要:
上转换纳米粒子能够在近红外光的激发下发射可见光波段的高能光子.相对于传统荧光材料,上转换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组织穿透深度以及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了生物细胞组织自身荧光干扰,在高灵敏度的生物成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铒(Erbium,Er)作为一种稀土金属元素,在近红外Ⅱ区(1500 nm)有很强的吸收,同时发射出红光和绿光,是一种光学性能优良的材料,通常被掺杂在上转换纳米粒子中作为发光中心.然而,Er3+掺杂的上转换纳米粒子由于表面猝灭、能量逆流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光效率和成像效果.本文对Er3+掺杂的上转换纳米粒子材料在性能优化以及生物成像应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时域通路成像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讨论,对其发展前景展望.
-
-
卢志军;
刘伟;
于淼;
王彪
-
-
摘要:
主要对基于光电导天线的典型光纤耦合太赫兹时域光谱采样技术及典型光纤耦合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进行了介绍.光电导天线是太赫兹时域脉冲信号产生和探测的关键部件,目前基于光电导天线的光纤耦合太赫兹时域光谱采样技术主要有3种,分别为等效时间采样法、异步采样法和腔长调谐光学采样法.对3种不同采样方法的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不同采样原理的光纤耦合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结构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基于不同采样原理的光纤耦合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典型产品说明和关键技术指标,说明了基于不同采样方法的系统特点.可为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技术参考,为自主搭建基于不同采样技术的光线耦合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
-
张丹丹;
李丽娟;
任姣姣;
邱栋美
- 《第十四届全国无损检测新技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橡胶制品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和理化特性,多数检测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橡胶,对橡胶的厚度和内部质量检测难度较大.目前,针对橡胶的厚度检测仍然采用卡尺等人工有损测量方法,也无法检测橡胶内部质量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反射式非接触测量方法,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橡胶制品进行厚度和内部质量检测.在太赫兹时域光谱反射信号中提取飞行时间差特征参数;建立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模型,在反射式测量厚度相关系数的基础上,计算出橡胶的真实厚度;同时,对橡胶制品太赫兹时域光谱信息进行二维、三维可视化成像,直观地显示橡胶制品材料的结构分布.此外,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橡胶制品进行无损检测,得到橡胶的整体成像效果图和B-Scan图,定性地分析橡胶制品的表面和内部情况,进而判断橡胶的质量是否合格.实验结果表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测量橡胶制品的厚度分布和内部质量,在无损检测领域拥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和利用价值.
-
-
刘龙海;
江元卿;
陆亚奇
- 《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差频延迟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系统利用两个飞秒激光器泵浦光电导天线,产生和探测太赫兹波.其探测速度快、集成度高、系统稳定,光谱系统支持不同频率范围和透射、反射、ATR、偏振分析等不同模块;成像系统支持涂层厚度分布或断层分析等的2D/3D成像.测量研究蒸馏水样品的太赫兹波段折射率,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符合.
-
-
-
-
陈徐;
范文慧
- 《第二届计量测试与航天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具有强穿透性、安全性和波谱分辨能力的太赫兹波近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己成为物质特性分析及无损检测技术的新生力量,并被应用于国防、工业、通信、生物医学、制药、农产品及食品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太赫兹技术在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其次,介绍了新型太赫兹功能器件的物理机制及其应用.最后,总结了太赫兹波时域光谱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
孙萍;
邹韵;
刘维
- 《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葡萄糖多晶粉末的THz时域光谱(0.2~2.2THz)存在多个特征吸收峰.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单分子和多分子葡萄糖的振动吸收谱,结果表明,分子数越多,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越好,说明葡萄糖多晶的特征吸收主要是由分子间氢键和晶体的声子模式等分子间的集体振动模式产生的,而分子内氢键和共价键的作用相对较弱.
-
-
-
颜识涵;
魏东山
- 《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使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通过测定的时域光谱信息,计算溶液和对应溶剂之间的太赫兹吸收系数的差异,确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单十二烷基九乙二醇醚(C12E9)的溶液在0.5-0.7,1.1-1.3,1.5-1.7THz频率吸收系数差的平均值具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与已有报道相吻合.THz光谱法是可用于测定CMC值的一种灵敏准确的方法.
-
-